Peer Tutorial | 充滿理想和乾貨的新生研討課

2021-03-02 交大慄子

沿著爬滿青苔的鐵軌,背著沉甸甸的理想和希冀,19級的新同學們開始了機會與挑戰並存的大學四年。9月15號晚7:30,於中秋假期的收尾之夜,利茲學院大一年級學習經驗分享會暨Peer Tutorial新生特別場在X4352教室正式拉開序幕。

本場Peer Tutorial(朋輩研討課)由交大慄子新媒體中心承辦,旨在幫助同學們適應大學學習、合理規劃生涯、樹立遠大理想。7位學長學姐,從不同的角度講述著同一個話題——大學可以怎樣度過。全體新生以及部分高年級的同學參加了本次朋輩研討課;同學們對本次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容量為300人的教室座無虛席。

交大慄子學習黑科技部部長梁明皓同學主持了本次分享會,並致開場辭。他首先歡迎各位同學參加本次Peer Tutorial,並介紹了朋輩研討課的運行方式。他表示,新的學年,Peer Tutorial會繼續陪伴利茲學子學習成長,同學們可以聽眾或者演講者的身份積極參與。他鼓勵19級的新同學積極報名朋輩講師計劃,分享學術知識、實用技能、個人經歷。

Peer Tutorial開始啦!18級Best Student Overall張涵容同學首先登場,帶來題為《如何自學》的分享。

他首先向大家解釋「為什麼要自學」:以利茲學院一門3學分的課程為例,它一般包含30小時的課堂講授、課後答疑,以及70小時的課後自主學習,因此自主學習是課程的重要一環。其次,自主學習具有長遠的意義,通過自學,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加深入、有趣、完整、及時的知識。「諸君既研究高深學問,自與中學不同,不惟恃教員講授,尤賴一己潛修」;已經進入大學的慄子們,你們做好接受嶄新的學習方式的準備了嗎?

如何自學?張涵容同學介紹了自學的三種方法並推薦了相關資源:參加通識講座、結合參考書學習慕課、在競賽中實戰。對於自制力強的同學,他建議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並結合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Coursera、Bilibili加深理解,不懂的地方利用答疑時間向老師請教。此外,教務網上可以找到各類專業講座和課程的安排,交大慄子也會持續為同學們開設技能分享方面的Peer Tutorial講座。特別地,他還鼓勵同學們多接觸科創競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針對「自學什麼」,張涵容同學分享了自己大一學年的「課外自學歷程」,聽眾們認真地記下了詳細的筆記。他還叮囑,理論學習離不開動手實踐,數學要配合做題來加深印象,編程要上機練習。如果同學們可以結伴學習,互相監督和討論,一定會效率更高。

隨後,17級Best Student in EE、SCI二區一作在投的陳韜同學進行《本科生如何上手科研》的分享。他首先介紹了自己豐富的科研經歷、什麼是真正的科研,破除了大家對科研的神秘感。

 

「基礎堅,事功崇」,陳韜同學向新生強調了大一學年基礎課程的重要性:英語基礎、數學基礎、編程基礎,對後期的學術寫作、論文閱讀和數據分析會有巨大的幫助。他建議希望了解科研的同學儘早制定規劃,可以在積累了一定的專業技能後,主動尋求老師的指導。他特別提到,自己的第一段科研經歷來源於和自己的Personal Tutor的聊天,建議同學們利用好利茲學院的特有的個人導師制度,多向老師請教問題。

 

最後,陳韜同學向同學們介紹了西南交通大學為本科生提供的科研機會:個人導師、實驗室、課程設計(IDP)、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畢業設計等,並結合自身曲折的經歷,鼓勵同學們「客觀看待科研中的困難和失敗,冷靜分析,屢敗屢戰」。豐富的資源,加上謙遜求實、不怕困難、主動投入的精神品質,慄子們一定能學有所獲!

接下來,18級Best Student in Physics, 周彧凝同學帶來了《大一學年理科課程學習指導》的分享。分享正式開始前,他毫無保留地展示了自評為「不大理想」的高考理科成績,以此說明:大學是新的起點,付出足夠多的時間和努力,定可以戰勝曾經的不足

周彧凝同學首先向大一新生講解了數學物理的重要性:除了佔有50%的總成績權重外,理科基礎課還是工程師的立身之本、是專業課的堅實基礎。之後,他分享了一些個人的學習方法:針對數學科目,他認為最好的「教科書」就是老師的「板書」;針對全英文的理科試卷,關鍵在於注意知識體系的轉換,熟練使用英語術語表達理科概念;考試的能力側重仍然是解題的熟練程度和技巧的掌握,可以通過持續的刻意練習達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一定會有滿意的結果。

生活不只有學習,還有詩和遠方。16級計算機專業的吳彬青同學接著帶來了獨具一格的分享——《頑主》,介紹如何在大學四年中吃好、喝好、玩好、學好。

吳學姐結合自己在交大的求學歲月,傾情分享了自己收藏的小吃店、奶茶店、小餐館。她極力推薦南門外的夜市一條街,還提到自己在爬峨眉山時因沒有手機信號,只能「信用支付」,吃到了「最有滋味的蛋炒飯」的趣事。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列出了成都市內好玩的博物館、步行街,知名的美食街、蒼蠅館子以及四川省內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各位慄子,找到周末出遊的旅行地點了嗎?

在吳彬青看來,以上選項早已玩夠。現在,她想體驗世界上最頂級的玩——追尋真理、追尋心靈的充實她通過參加競賽和科研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並從中看到了那個真實的自己。她感嘆利茲大學的校訓"And knowledge will be increased"蘊含深意——那些有意義的、熱血的、美好的知識是要主動去尋求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如果不主動求知,那自己不過是空增年歲,悲哀至極。19級的慄子們,不如和小吳一起,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快樂地做下去吧!

片刻休息後,18級Best Student in English程宇輝同學、IET全球英語演講競賽西南交通大學賽區總冠軍姜永哲同學共同帶來了《工程英語課程學習的樂趣》

程宇輝同學向新生們簡要介紹了大一英語的學習框架,並結合近期專業課內容,闡明了大一的學術英語訓練對專業論文閱讀的幫助作用。

姜永哲同學則以"To be the god of Presentation"為主題,針對如何提高公眾演講能力進行了細緻的講解,並提供了許多乾貨。姜永哲同學還回答了新生們提出的問題,並邀請同學們參加自己主講的下一場的Peer Tutorial,主題為出國留學申請規劃。

最後,交大慄子學科部前任部長,來自17級的秦梓鑫同學以《和你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的分享結尾。他首先總結了前面六位同學的分享內容,說明利茲學院的同學們有很多共同記憶努力自學、讀英語文獻、面對150人演講、在全家二樓通宵學習、在實驗室深夜科研、期末考試前的短途旅行、假期打工實習訪學、迷茫無助思考人生、找到興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這些美好的經歷,在今後的大學四年中同學們將親自去感受和體會。

其次,他結合個人經歷,提出了幾條小建議:注重寢室禮儀,看視頻時一定要戴上耳機,尊重室友的作息習慣,最好保持規律的作息;珍惜和親人相處的時間,多和父母坦誠溝通,常回家看看;遇到困難時向你的父母、你的輔導員、學長學姐、個人導師、同學好友積極求助,他們永遠是你最結實的後盾。

「找到那個最美的自己,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堅定地、快樂地走下去」,伴隨著現場雷鳴般的掌聲,本次Peer Tutorial落下帷幕。不過,19級同學們的大學生活才剛剛開始。該如何度過寶貴的人生四年呢?相信每一位慄子心中都有了初步的想法,讓我們一起努力,向未來出發吧!

相關焦點

  • 清華開辦新生研討課
    ……隨著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畫面,顧秉林院士與15名大一新生一同探討量子物理世界,為這些神奇的故事和現象尋找科學的答案和解釋。  這是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主持的新生研討課《走進量子世界》的一個場景。前不久,清華大學全面推出了一種新的課型———新生研討課。
  • 中國人民大學首聘本科新生導師 面向全校新生開設研討課
    10月2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聘任儀式,首屆179名本科新生導師受頒聘書。他們將在本學期開設的新生研討課中擔任主講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增進專業認識,培養學術興趣。校黨委書記程天權、校長陳雨露、黨委副書記馬俊傑、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副校長楊慧林出席儀式為全體導師頒發聘書,並就啟動本科新生導師制和新生研討課作了部署和說明。
  • 浙大新生研討課深受學生歡迎
    這種新型的授課形式受到了浙大新生們的歡迎,記者在浙大選課中心了解到,今年冬學期即將開設的新生研討課部分課程的選課人數達一百餘人,選課人數最多的課程達到了312人。        新生研討課是由知名教授專門為全校大一新生開設的小班專題討論課程。主要教學方式是,學生在開課教授指導下就某一專題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或寫作訓練。
  • 清華大學全面推出新生研討課 推進研究型教學
    2003—2004學年,一種承載著研究型教學理念的嶄新課程形式——新生研討課在清華大學開始試點。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從而探索教育功能從知識教育向認知教育轉變,教育教學組織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轉變,教學方式從單向知識傳授的教學型教學方式向師生互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型教學方式轉變,課堂上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意義深遠。
  • 選課大作戰——Lecture, Tutorial和Seminar都是啥
    Tutorial這個詞我一般翻譯成「輔導課」。這種類型的課通常是和lecture配套的,很少有tutorial單獨出現的情況。Tutorial通常一個班不會有太多人,按我的經驗多半是15人以內,由tutor來主持。
  • 新生乾貨 | 選課指南
    BR湊滿,之後把學習時間和精力放在高年級的專業課上,這樣可以緩解高年級的課業壓力~作為滿足BR且不是專業要求的課,如果擔心成績不佳影響GPA的話,可以有效利用CR/NCR選項。這兩個空可以不填點擊Search for CoursesAdditional Course Information基本和calendar上的課程介紹一樣,這裡就不多說明了~Activity 分三種,一種是Instructor教的lecture (LEC for lecture),一種是TA教的tutorial (TUT for
  • 學生老師平等交流 研討課清華新生對院士說不
    這種變化起源於2003年秋季新設立的一門被稱之為「新生研討課」的課程。   所謂新生研討課,是由清華大學知名教授專門為大一新生開設的小班專題討論課。學生們以小組方式與開課教授就某一專題共同開展研究,在教授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和寫作訓練。在國外,新生研討課有多年歷史,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已有20多年開設此類課程的經驗。
  • 【選課】14級新生選課攻略黃金版(研討課及通識課)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學生會,誠邀優秀的學長學姐們一起為大家提供最新鮮最準確的選課資訊,為你們創造最豐厚的選課福利!試讀一般不能消除,唯一的可能是,你拿到4次進入試讀期然後試讀期1年的時候所修學分超過那年的三分之二,試警可以置零,否則會被勸退。12)上大沒有補考制度,如果你這門課不及格的話,沒有補考,只有重修,重修就是在別的學期重新選課,然後和學弟學妹們一起學習,重新考試,直到通過考試。
  •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新生教育第一課,「我們」讓思政先行
    新生入學開學之際,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集中開展新生教育第一課活動。9月14日上午10點,學院黨委書記鄒菁給北院區同學們講抗「疫」故事、談家國情懷、聊少年理想、說學院的發展與內涵,把新生教育第一課上成了一堂乾貨滿滿的立德樹人思政課。同時,林文婷副院長為南校區的新生們上開學第一課。
  • 包場初中英語組開展「理想課堂——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專題研討活動
    期間英語組的老師們聆聽了三位老師的課。英語教研組長陳美老師說:今天觀摩了三位老師的理想課堂與技術深度融合的教學,深有感觸。三個老師都很好的把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使英語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因此,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覺得應該多學習新知識,與時俱進,與學生共同成長。
  • 【乾貨】商科必看!全乾貨最強UNSW商科選課指導
    Tutorial一定要好好聽,認真寫tutorial question (考試題目差不多),比較重要的必考知識點每年基本還是 Hypothesis Test, Chi-Square Test 和 Regression model。平時認真刷題,計算和理解能力對於這門課來說很重要,pass還是沒問題的,熟練掌握的話高分也可以衝刺。
  • UNSW攻略年度盤點,新生、預科、選課、畢業,包攬全部乾貨
    這樣我們已打開手機日曆就可以看到課程時間,還可以提前一天看到期末考試安排,設置課前考前提醒。《它來了它來了,心心念念的外用使用教程它終於來了!》重點:如何在蘋果手機電腦、安卓手機和Windows系統電腦上安裝學校的VPN。
  • UNSW攻略年度盤點 | 新生、預科、選課、畢業,包攬全部乾貨
    這樣我們已打開手機日曆就可以看到課程時間,還可以提前一天看到期末考試安排,設置課前考前提醒。《它來了它來了,心心念念的外用使用教程它終於來了!》重點:如何在蘋果手機電腦、安卓手機和Windows系統電腦上安裝學校的VPN。
  • 「做理想者、學習者、行動者!」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給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圖說:焦揚為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校方供圖(下同——昨天,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走上講臺,為3600餘名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2020年為什麼不平常?」課堂伊始,焦揚向同學們提問。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今年的疫情。比起在校學習,線上學習更考驗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 Darson Camp大神計劃接受報名啦—大神帶你 衝高分 贏面試 備申請 A Peer-to-Peer SAT Family
    Darson,是「大神」二字的諧音——Darson Camp是上海首個大型Peer-to-peer英語綜合能力集訓營。Camp中的大神導師們都曾接受過市面上最著名的幾家SAT課程的培訓,熟悉所有答題技巧,並在 SAT1與SAT2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大神們將各類技巧與自己的心得進行整合,彙編了一套適合學生思維的輔導方案。大神導師們皆通過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進步從而考到理想的分數。各位大神將會提前一周集體備課,整合十幾位的個人學習方法後一併教授於學員們。
  • Peer review
    Anyways, the long and short of it is, if your work is considered outstanding by your peers, via peer review, if means a lot.
  • 濟南歷城二職專一老師執教專業理論課探究化研討課
    齊魯網教育頻道5月20日訊 5月17日下午,歷城二職專崔寶喜老師在弘文樓213教室上了一堂專業理論課"探究化"研討課,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彭州市致和小學開展新教師「見面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平臺,營造學校低段課堂教學研討氛圍,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11月26日,在學校教科室的安排組織下,為2020年新進的三名年輕教師搭建了一場「見面課」的教學研討活動平臺。學校語數教師積極參與聽課,研討活動,為新教師提煉了不少改進教學的有效經驗和建議。
  • 互助的意義 Peer Support
    (Part 2)   Maybe YOU could start a peer support group too?Here’s a list of peer support groups that you can start: You can start a group that   (1)Helps students quit smoking   (2)Helps students quit drinking and gambling   (3)Counsels students
  • 東華大學開講新生第一堂思政課—新聞—科學網
    把理論講「透」,把課堂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