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杼,少康之子,其母為有虞氏首領的次女二姚。曾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中興夏朝。少康執政的中晚期,他一直是父親的得力助手,不僅多次領兵出徵,掃平外寇,還積極協助父親治理國家,處理政務,令父親十分滿意。夏朝在夏杼時期武力值進入鼎盛,媲美大禹。初期的都城是原,後來遷都老丘。
戈邑是寒國的第二大諸候國,少康命杼率主力軍攻打,國君是寒浞的次子寒戲。寒戲勇猛善戰威震中原,面對強敵季杼又沒有畏懼,他使用驕兵之計,先派老弱之兵與敵交戰,使寒戲誤以為夏朝沒有強兵而產生輕敵思想,盲目率兵追殺,結果闖進了姒季杼精心設置的伏擊圈,寒戲及其所率領的數百名將士全部被殺。然後又與女將軍女艾聯手攻破寒澆的封國,寒澆被殺。三年後,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尋,已80歲的寒浞無力反抗被殺,夏朝得以復國。少康決定建立新都城陽夏,廢除舊都城安邑,命夏杼主持陽夏的築建事物,陽夏建成後,少康又派夏杼鎮守寒浞的老巢斟尋,維持此地安全秩序。
杼登位後,寒浞的舊部乘夏王朝新王即位根基未穩,在斟尋發動叛亂,他們散布流言說夏后氏無道,旋即攻佔了舊都斟尋,擁立寒浞的孫子寒椒為寒王。杼親率軍隊討伐圍攻斟尋的寒軍,在夏軍的攻勢下,城內一部分叛軍發生動搖,內部分裂。一些人為了保住性命,從監牢裡放出關押夏朝派駐斟尋的大臣,打開城門放夏軍入城。夏軍攻入斟尋,將寒椒等首腦盡皆殺死,餘者捆鎖收監。杼命將那些反叛的寒族頑固派老弱者處死,壯年男女套上鎖鏈為奴,反戈一擊者有功,準其遷居寒國故地,延續寒氏香火。
杼在位期間,決定完成其父少康的遺願,他發明用獸皮製做甲,兵士穿上後,能遮擋敵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有了戰甲之後,士兵戰鬥力大增,夏朝便積極對外擴張,他同東夷族各部落繼續爭鬥,一直攻到東海邊,進一步擴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後降服了東夷族。東方的夷人不得不前往夏都老丘朝拜並接受夏王的人事任命,夏君夷民,夏與夷融合成為一家,夏朝也成為一個廣域的大一統王朝,夏朝國勢也進入鼎盛期,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夠繼承大禹事業的一位名王。夏朝在少康進入了中興時代,而在杼統治時期則達到了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