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晚,CCTV1《開講啦》準時開播,本期「強國·使命」特別節目嘉賓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現場奉上了一場精彩演講:文化強國。28年前,歷史學博士於殿利分配至商務印書館歷史編輯室從事編輯工作。從小熱愛閱讀的於殿利的夢想是到圖書館工作,沒想到陰差陽錯到了「圖書館後廚」,而且一幹就是幾十年。嚴復、梁啓超、蔡元培、張元濟、高夢旦、茅盾、胡愈之……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奠定了商務厚重的歷史積澱。因為職位的關係,與這些文化巨人站在一起,於殿利感到幸福驕傲,同時又「壓力山大」。「昌明教育,開啟民智」是商務120年來始終堅守的歷史使命,在創建之初和戰爭年代,可謂「把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扛在肩上」,如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文化強國新時代。
「120年前上路時,我們的事業就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新時代,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加強烈了,只有在這樣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大方向下,商務印書館才可期望有更多的120年。」新年來臨前夕,這位中國出版老字號的現任掌門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對120歲的商務道出了最真誠的祝福。
201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周歲生日。2月10日,商務職工舉行了內部生日會,商務印書館前總經理、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書記王濤到會並講話;於殿利做了「我們——120年始終不變的文化擔當」的主題演講,並發表於2月11日的《光明日報》。同樣是2月11日,以商務印書館120年歷史為主題的「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專題展在上海天通庵路190號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開幕。商務總經理於殿利、前掌門人張元濟之孫張人鳳、上海史專家熊月之、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等人參加了開幕式。商務120年的序幕正式拉開,在接下來近一年的時間裡,商務舉行了一系列豐富且高質量的紀念活動。
「總結『商務精神』,為未來從過去中吸取營養。」於殿利感慨:「通過120周年慶典活動,使得我們跟學界親如一家的感覺更深了一層,學界和出版界在中國的學術和文化界是誰也離不了誰。」出版方面,商務推出了《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現已完成700種。《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與此相關的還有,為了深挖商務百年文化,出版了一批館史方面的圖書。
紀念慶典之外,2017年商務在學術化、大眾化和國際化等三個方向的主題出版漸成規模。「一帶一路」圖書幾十種,「國家治理叢書」30種陸續出版。厲以寧先生主編的《中國道路叢書》又推出新品《中國道路與農民工創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趙樹凱先生的《農民三部曲》版權輸出,在海外推出英文版。「我們在主題出版稟承一貫善於做學術的思路,希望闖出一番新天地」。據於殿利介紹,2017年商務在拓展文化領域方面有幾十種圖書同時呈現,其中的「自然博物」系列圖書屢創佳績,入選「大眾喜歡的50種書」「中國好書榜」以及「深圳讀書月好書榜」前十名。《看不見的森林》《花與樹的人文之旅》《草木緣情》《醉酒的植物學家》《地球正義宣言——荒野法》《猿猴家書》《野草離離》《桃之夭夭》《中國野外植物識別手冊》系列……說起這些口碑叢書,於殿利一口氣報出了十幾本書名。一度北京地鐵站裡貼滿了顏色鮮豔神態各異的鳥類圖片,正是來自商務出品的「博物之旅叢書」中的《發現最美的鳥》。該書精選西方博物學大師經典名作,展現珍貴華美絕世鳥類手繪。
在《開講啦》節目現場,主持人手中拿著的《新華字典》成為話題焦點。這本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的小小字典,截至兩項紀錄統計的計算時間2015年7月28日,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2017年,商務在內容創新方面取得新進展,《新華字典》APP上線,成為熱門話題。對於數位化進程,於殿利的規劃裡遠不止《新華字典》。2018年,商務的媒體融合將進一步加大,各種專業工具書APP,專業資料庫、專業知識服務平臺都會陸續上線。「多少年在媒體融合方面的耕耘,明年指望能再有點小收穫。」
辭舊迎新之際,牽動於殿利的,除了館裡的出版大業,還有這幾年一直做的公益「鄉村閱讀中心」。繼2016年3月23日全國第一家「商務印書館鄉村閱讀中心」在河北省武安市陽邑中心學校揭牌以來,商務在一年多時間裡,又增加了天津薊縣、安徽績溪縣、山西省高平縣等地的五家閱讀中心,旨在以其雄厚的專家資源做支撐,加強對教師的閱讀培訓和指導,讓鄉村的中小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明年有望再有新的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是一方面,鄉村的文化圖書是薄弱環節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們趕上一個好時代,商務印書館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走在時代前列,充分體現時代精神,促進時代發展。在文化建設方面,以出版為核心,跨越出版,進入到閱讀和文化建設方面。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於殿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