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網絡公開課《幸福》引起網民共鳴
沒有作業,沒有考試,也沒有學分,來自哈佛、耶魯等名校的網絡公開課正在中國走紅,受到數百萬網民尤其是年輕白領的追捧。其中,《幸福》《公正》等公開課等成為最受關注的課程。
「一直想出國留學卻沒機會,現在我在家裡就能聽到頂級教師講課,真是幸福的事情。」杭州白領王靜芳說,上學時她「愛逃課」,而現在「愛淘課」。
一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掀起的觀看世界名校公開課程的「新學習」運動去年開始登陸中國,現在「世界名校公開課」已成為國內視頻網站最受歡迎的視頻之一。網易、人人影視等網站顯示,最熱門課程點擊率均突破了百萬。
網易提供的數據顯示,課程觀看人數排名前三的是《幸福》《公正》《家庭夫婦心理學》,其中《幸福》自去年11月份上載以來已經吸引了約300萬觀眾。在另外兩個門戶網站新浪和搜狐,這三門課也都是最熱門的課程,此外《死亡課》《健康圖書館》《iphone4編程》等也受到了較大的關注。
「原本以為大家都會奔著像《iphone4編程》這樣實用性的課程去,沒想到最受關注的是與生活與心靈相關的話題。」網易工作人員楊靜說。
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小章認為,大家關注這些課程並不意外,因為課程的話題也正是社會熱點,是百姓最疑惑、最需要得到解答的問題。
講授《幸福》的哈佛大學教師塔爾認為,追求幸福是人在世間最重要的目的。課程中,他用一些簡單易懂的調節心態和認知的方式告訴學生如何用積極心理去獲得幸福;哈佛大學的麥可教授所講的《公正》課則從道德、平等、自由、民主與公民權利等方面展開闡釋了公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班傑明教授開設的《家庭夫婦心理學》則提供了諸多幫助戀人、夫妻認識愛情、提升幸福的方法。
「幸福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使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一位名為「我媽的兒子」的網友在觀看《幸福》後留言說。
在中國網民中走紅之前,「幸福課」已經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程《經濟學導論》。教授這堂課的年輕教師塔爾自稱是一個內向的人,「曾不快樂了30年」。他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深入淺出地教導他的學生如何更加快樂和充實、更加幸福。
在過去30年,中國GDP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連續增長,並且去年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過,有調查顯示,近十年來中國人的幸福感在下降。如何獲得幸福成為中國百姓和政府在未來幾年的目標之一。
在今年的中國兩會上,3000位人民代表熱議「幸福」。溫家寶總理回答網友說,幸福就是要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由此,「幸福」還進入了中國的「十二五」規劃。
如何獲得幸福呢?網友認為,與「社會公平」「家庭婚戀」「生死觀」「健康」等這些因素分不開,所以他們十分想從這些課程中獲得答案。
塔爾在課堂上這樣闡述他的「幸福觀」:幸福應該是快樂和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關於如何尋找能發揮自己優勢和熱情的工作,塔爾提出先問自己三個關鍵問題:什麼帶給我意義?什麼帶給我快樂?我的優勢是什麼?他認為三個問題的交集就是那個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王小章說,大家對這些課程如饑似渴,並引發很多思考,從更深層次說反映的是大家對精神思想的渴望,而這正是目前物質飛速豐富的中國有所欠缺的。
「不過反過來說這些課程熱播也是個好現象,說明大家已經關注到了精神需求並在嘗試解決疑惑。這是個人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提醒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關心國民的精神需求。」王小章說。(記者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