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殘疾賠償金算不算共同財產

2020-10-29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何金燕 通訊員 姚繼元

很多夫妻都認為,婚後談錢傷感情,卻有不少夫妻在離婚時,因財產糾紛耗盡心力。民法典進一步明確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範圍,為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婚內一方受傷致殘,離婚時另一方能否分割其殘疾賠償金?10月27日,新寧縣人民法院法官虞淇鈞接受了記者採訪,對此進行解讀。

【原文】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案例】

2007年,羅某和蔣某香登記結婚,後育有一子。2012年,羅某在外務工時受傷致殘,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獲得各種賠償款共32萬元,由蔣某香保管。最初幾年,蔣某香照顧羅某生活,並支付部分生活開支。後蔣某香回娘家居住,不再對羅某盡扶養義務,並提出離婚。

蔣某香沒有依約返還羅某的殘疾賠償款,致使雙方協議離婚未果。一年前,羅某將蔣某香訴至新寧縣人民法院。今年10月19日,法院調解此案,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原告羅某與被告蔣某香離婚;婚生小孩由羅某撫養,蔣某香承擔相應撫養費;蔣某香應向羅某返還傷殘賠償款並支付小孩撫養費合計18萬元。

【解讀】

擴大個人財產範圍

保護配偶合法權益

「我國現行的《婚姻法》自1980年頒布以來,已經施行了40年。民法典中婚姻編相比之前的《婚姻法》,有不少改動,既體現了時代特點,又解決了現實問題。」虞淇鈞法官指出,現行的《婚姻法》第十八條,只是將夫妻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規定為一方個人財產,對於其他賠償或補償是否屬於個人財產則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往往容易引發爭議。民法典明確將夫妻一方因人身損害而獲得的賠償和補償,包括且不限於殘疾賠償金、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等原來爭議較大的人身損害費用,均視作個人財產處理,擴大了個人財產的範圍,更有利於維護因工、因傷致殘配偶一方的財產權益,保障其正常生活需求不受影響。

虞淇鈞表示,上述案例中,原告羅某受傷致殘獲得的32萬元賠償款,屬於羅某一方的財產,所以被告蔣某香不能私自處置。

「離婚自由與結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應有之義。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和愛人白頭到老。但婚姻的複雜就在於,它是未知和善變的,而法律的存在,保護著我們每個人的權益。」虞淇鈞認為,民法典是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切實回應了人民的法治需求。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10月29日02版)

[責編:姚帥]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殘疾賠償金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鄒某表示同意離婚,但需分割申某獲得的8W元殘疾賠償金。鄒某認為申某所獲得的殘疾賠償金為夫妻共同財產,而申某認為該款項為個人財產。法院判決: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夫妻一方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屬於共同財產嗎?
    那麼當夫妻一方的權益受到公權力的侵害,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一、財產侵權賠償金這部分的國家賠償金,性質比較明確。我們認為,核心在於被侵害的財產權是屬於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屬於婚前個人財產,則只能是擁有該財產的一方作為受害人提起國家賠償申請,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屬於其個人財產。如果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則夫妻雙方均構成受害人,均有權以權利人身份提起國家賠償申請,獲得的國家賠償金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 離婚時殘疾賠償金該如何分割
    2011年9月,塗自立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致殘,獲得6萬餘元殘疾賠償金。2013年9月,塗自立以夫妻感情完全破裂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肖麗離婚。庭審中,肖麗同意離婚,但主張原告塗自立獲得的6萬餘元殘疾賠償金系夫妻共同財產,應予以分割。塗自立答辯認為殘疾賠償金是其個人財產,不能分割。
  • 《民法典》婚姻法解讀——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雙方各自所有,結婚登記日後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的外,作為婚後夫妻共同財產。
  • 夫妻共同財產之保單分割
    哪些保險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人壽保險合同從最終的財產歸屬的角度來看;投保人享有合同處置權(包括退保的現金價值)和收益權(紅利和其他收益);被保險人享有生存保險金、醫療保險金、殘疾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和滿期保險金;身故受益人包括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
  • 離婚時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新婚姻法對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離婚時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辦一、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處罰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 夫妻共同財產購置的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離婚時可分割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方專用的生活用品,是指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供夫妻一方使用的生活消費品,比如衣服、飾物等,對於這類財產,在使用價值方面具有特殊性,不是夫妻雙方通用或者共用的生活用品,所以應屬於夫妻一方個人所有。
  • 女兒得到父親意外死亡的賠償金,算是女兒和女婿的夫妻共同財產嗎
    但是,待處理完家事之後,丈夫卻要求分割婷婷父親的死亡賠償金,否則堅決不籤字離婚。而婷婷認為這個錢不應該給他,看所以來諮詢筆者怎麼辦?首先直接回答基本問題: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僅歸個人所有,屬個人財產,不涉及婚內共同財產。
  • 婚後一方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辦?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所共同擁有的財產。所謂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是指夫妻結婚後到一方死亡或者離婚之前這段時間,這期間夫妻所得的財產,除約定的外,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一方對夫妻存續期間的財產的處分,需徵得配偶的同意。
  • 夫妻一方因身體受到意外傷害,獲得的補償,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 第二條規定:「夫妻一方的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本條款是關於夫妻一方身體受到傷害而獲得的醫療費法律之所以規定是為了保護公民身體健康權,一旦公民身體健康權受到侵害,受害人本人有權要求侵權行為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依法獲得相應的醫療費、殘疾人補貼費等費用,由於這類費用是公民因個人身體健康受到傷害所依法獲得的補償,理所應當歸受到傷害的公民個人所享有;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身體健康受到傷害,依法所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貼費等費用
  • 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股權與夫妻共同財產的關係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性,其股權集財產權、管理權與決策權於一體,夫妻一方持有的股權所代表的財產利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股權本身並非夫妻共同財產。這是實務界普遍的看法。但股權所代表的財產權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股權轉讓時,夫妻另一方對股權所代表的財產權益的平等處理權如何體現?
  • 男方婚前買房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婚前財產公證怎麼辦理
    現如今人生之中遇到的大事要比之前多出很多,而大事的辦理往往都會特別麻煩,所以在處理過程中,甚至于是之前,也得要明白到底是怎樣,否則日後有些事情的處理,可能會更加複雜,結婚現如今就是與購房購車都有聯繫,當然不論是購買什麼,都會和財產問題有聯繫,那麼男方婚前買房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 婚後夫妻一方用婚前財產購置的房屋,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
    ,所有權登記在出資方名下,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婚前財產在婚後發生的形態上的轉化,不影響財產的性質,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如果購置該不動產的目的是為了投資,則產生的增值收益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婚前財產出全資或者夫妻一方以婚前財產以及夫妻共同財產混合出資購置的不動產,所有權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或者夫妻另一方名下,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在具體分割不動產時,可以結合出資比例等因素對婚前財產出資方予以多分。」
  • 離婚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舉證
    夫妻共同財產是包括四個方面的,例如工資、生產經營等收益、繼承以及所得財產、再者是所投資收取的取得,那麼離婚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舉證?下面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  一、離婚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舉證  1、一方有隱藏、轉移共同財產嫌疑,且不能證明該款項合理用途的,應當推定其仍持有該款並予以分割。
  • 淺析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而死亡賠償金請求權的形成及賠償金的實際取得是發生在死者死亡之後,死亡賠償金不能被認定為是遺產。從法理上說,只有具有獨立人格的民事主體才可能享有賠償請求權和財產所有權,人在死亡之後,其民事主體資格也隨之喪失,他不可能再以自己的名義去向侵權人行使賠償請求權,更不可能將死亡賠償金作為自己的財產加以處置。  3、死亡賠償金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 判決夫妻一方承擔責任,如何執行夫妻共同財產?
    首先,經過實質審查,房產確係夫妻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依法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法院確認其配偶對房屋的共同共有關係。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 楊宏芹 劉青哲:夫妻一方擅自使用夫妻共同財產投保的法律後果研究
    在這個案例中,B的財產權益受到了侵害,目前法律對於其配偶財產權益的保護仍處於空白階段。在一定情況下,投保人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人身保險的行為導致了夫妻共同財產向投保人個人財產轉化,是侵害配偶財產權的行為。在實踐中,保險公司不會在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時對其財產的來源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是否經配偶同意進行詢問和審查,導致在極端情況下發生夫妻一方利用法律漏洞,用夫妻共同財產投保而惡意轉移財產的情況。
  • 判決夫妻一方承擔責任,如何執行夫妻共同財產?
    ,被執行人的配偶以該財產系夫妻共同財產為由提出異議的,按照民事訴訟法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即案外人異議程序處理,不服處理結果的,可以提出案外人異議之訴。首先,經過實質審查,房產確係夫妻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依法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法院確認其配偶對房屋的共同共有關係。
  • 夫妻一方擅自使用夫妻共同財產支付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是否有效?
    在劉某國與韓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因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處分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協商一致,任何一方無權單獨處分夫妻共同財產。
  • 夫妻之間工資條算不算隱私?網友吵翻了!
    殷立勤 攝  「夫妻之間工資條算不算隱私」吵上熱搜  「我願意」。  當這三個字深情而篤定地從口中說出,當結婚證上的鋼戳為其「封存」,兩個本沒有血緣關係的男女在法律上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夫妻。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網友聲音:債務是共同的,怎麼工資條就成隱私了?  夫妻之間工資條算不算隱私?對這個話題,網友們觀點各異。  有網友認為,既然結了婚,夫婦一體,唇齒相依,連一輩子的幸福都綁在一起了,工資條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