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養心殿放了36根草棍,後人皆不解其意,溥儀晚年道出實情

2020-12-15 趣觀歷史

引言

唐朝詩人賈島,在《題李凝幽居》中有句膾炙人口的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相信絕大多數人,知道這句,都是源於「推敲」一詞。

古代詩詞喜愛運用典故,講究練字。通過對古文典籍的一定積累,現代人大概也能知曉個一二。然而,在歷史上也有一些暗喻,由於對當時的情況不了解,我們很難貿然進行猜測。像是乾隆皇帝在養心殿內放了36根草棍這種暗喻,若不是後來溥儀對此進行了解釋,再專業的史學家也難解出其中深意。

▲乾隆劇照

01

清朝,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其歷史脈絡相對完善清晰,也是大多數人了解最多的一個朝代。國內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也很喜歡以清朝為背景進行創作。而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出鏡率」最高的就是乾隆帝了。

乾隆,作為康乾盛世中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有著前兩代帝王打下的堅實基礎,在其治理之下,四海鹹寧,國泰民安,清朝的國力也達到了鼎盛時期。這些都是乾隆帝自傲的資本,他不僅喜歡作詩讚美自己,還在晚年稱自己為「十全老人」。

▲第一次工業革命畫像

然而,做著「天朝上國」美夢的乾隆帝並不知道,此時世界正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乾隆在位60年間,可以說沒有犯過大錯,也算得上勤政愛民、宵衣旰食。但太過傲氣的性格,對熱武器的不重視,再加上對世界形勢的不了解,導致清朝自此之後由盛轉衰。

02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他完善了清朝對於西藏的統治,正式將新疆納入版圖,清朝的版圖在乾隆朝達到了最大。也正是因為這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讓乾隆對於疆域特別重視。他特地在養心殿御案上放置了一隻景泰藍小罐,其內裝了36根一寸長的草棍,每過幾天就會拿出幾根放在御案上,並隨時命太監檢查草棍數量是否有變少。

▲養心殿內部

後世人對此一直不解其意,但末代皇帝溥儀卻表示,這件事他小時候就聽太妃說起過。乾隆此舉意為「寸草為標」。原來,乾隆皇帝是想以此教育後世子孫,大至國土,小至草棍,都是皇帝威嚴的象徵。草棍不能少,國土更不能少,就像是皇帝的威嚴不容被侵犯一樣。

然而乾隆皇帝的苦心終究是白費了。在清朝接下來的歷史中,皇帝一代比一代資質平庸。到了清朝末年,不僅丟失了「天朝上國」的待遇,沒有了四方來朝,更是先後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攻入京師。盛放著乾隆皇帝裝著草棍的景泰藍瓷瓶,也被外國士兵帶走。直到溥儀晚年,出版了自己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寸草為標」的故事才被世人所知。

▲溥儀舊照

03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記載了很多自己兒時接受過的教育。我們如今熟知的黃色琉璃瓦只能為帝王所有,所有王公貴族府邸高度不得高於皇宮等,都是溥儀在自傳中透露的。看來,即便政權不穩,國家遭受外敵侵略,也不能動搖皇室唯我獨尊的思想。

清代,是我國古代,乃至世界封建史中,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的一個朝代。在這樣的背景下,皇室的自傲也就不奇怪了。可是與皇室的自得自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乾隆皇帝去世後不久,他的後世子孫沒能守住他辛苦打下的疆土。從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始,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為止,清政府共籤訂不平等條約411個,損失領土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裡。

▲《南京條約》書影

乾隆皇帝的「寸草為標」是皇權集中的一種體現,也是他對於疆土的執念。然而,晚清時期的清朝弄丟了那麼多的疆土,卻把乾隆帝的「寸草為標」從勵志故事變成了一個笑話。在世人紛紛批判清朝皇室無能腐朽的時候,溥儀在自傳中記錄下這個故事,不知是想為皇室正名,還是也會有幾許心酸。

結語

《舊唐書·魏徵傳》有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清朝後期的狼狽告訴了我們「開眼看世界」的重要性。在國際形勢複雜的今天,每個國家都更需要清醒地認識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須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參考資料:

《舊唐書·魏徵傳》

《題李凝幽居》

相關焦點

  • 乾隆在養心殿放36根草棍,後世不知為何,溥儀:本是勵志卻變恥辱
    乾隆登基之初,曾在養心殿自己的桌子上,放了36根草棍,到了清朝末年,八國聯軍攻入皇宮,沒有看明白這些草棍的意思,多年後,宣統皇帝溥儀說:這件事,恐怕只有我能懂。
  • 乾隆在桌上放36根草棍,八國聯軍沒看懂,溥儀:這件事,恐怕只有我能懂
    清朝的諸多皇帝中,只有乾隆最為高傲,乾隆晚年自詡「十全老人」,殊不知,當時的世界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而乾隆還自以為是地稱自己為「天國之君」,後來制定的閉關鎖國國策,讓清朝徹底落後於世界的步伐。然而,乾隆在繼位之初,也是一個勤政的皇帝,只是當時乾隆一向高傲,再加上滿洲民族崇尚冷兵器的傳統,讓乾隆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 溥儀在養心殿佛龕發現一道密詔,揭開清朝300年最大疑案
    言歸正傳,這段歷史軼聞出自溥儀的弟弟溥傑的回憶,當時溥儀已經去世幾十年,「御弟」溥傑在接受歷史學者兼作家賈英華的採訪時,提到發生在他和溥儀青少年時的一件事,時間地點都非常的精確,後來被記錄進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一書中。
  • 溥儀帶走乾隆的「寶貝」,縫在衣服26年不離身,如今成超級國寶
    對歷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乾隆皇帝時期是清朝的鼎盛時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乾隆盛世」,而溥儀繼位後,清朝就滅亡了,因此溥儀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末代皇帝,溥儀可謂是清朝十二個皇帝裡除了乾隆皇帝之外最有名的皇帝了,清朝覆滅後,溥儀作為一君之主卻當上了賣國賊,是國家和人民的罪人,後來,建國後溥儀就被一直在撫順戰犯營裡接受改造
  • 這個宮殿,8位皇帝先後居住近200年,設有地暖,溥儀還裝上了電話
    現在清宮劇裡,最火的是雍正和乾隆,這兩位當皇子的時候,都是排行老四,都是四爺。無論甄嬛傳,如懿傳,或者延禧攻略,看到的皇帝,都是在養心殿辦公。其實在康熙年間,養心殿是宮裡的造辦處作坊,到了雍正朝,重修以後,成了起居和辦公的地方。圖中是養心門,外面蹲著一對琉璃銅獅子。
  • 溥儀膝下無子,晚年想領養一個男孩,孤兒院為何用這個理由拒絕他
    溥儀就是末代皇帝裡邊屬於比較幸運的一個了,晚年不僅沒被害,還娶了一個平民女子為妻。只是他一生都沒有自己的孩子,晚年的時候曾試圖領養一個,不過被孤兒院拒絕了。溥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他的一生中三次登基成為皇帝,不過跟歷代皇帝不同的是他只娶過五個妻子。其中能夠算得上是皇后的的也就只有婉容和最後一任,婉容是在十七歲那一年跟溥儀結婚成為皇后的。
  • 溥儀晚年回憶,太監們經常給他講紫禁城的鬼怪故事,目的很可笑
    這一年溥儀6歲,陪在他身邊是惶惶不安而又封建愚昧的太監們,這些太監慣於用各種神話故事教育、哄騙小皇帝,那時溥儀的眼裡處處皆是祖宗顯靈的神跡,各個物件都曾成精陪伴他的父祖。落日餘暉下的紫禁城就這樣成了溥儀和太監們的鬼怪樂園。和溥儀接觸最多的是養心殿的太監,其中最親近的是伺候他衣食住行的御前小太監,這些太監都歸大總管張謙和所管。
  • 清朝最自大的皇帝,死後屍骨被丟在汙水裡,溥儀知道後跪地哀嚎!
    清朝最自大的皇帝,死後屍骨被丟在汙水裡,溥儀知道後跪地哀嚎!康熙、雍正可以說是清朝最昌盛的兩個時期。乾隆五十八年,英國派出以馬嘎爾尼為首的龐大使團訪問大清朝,請求通商。馬嘎爾尼滿懷希望而來,可最終卻讓他失望而歸。馬嘎爾尼在回國時,乾隆讓他帶回了一封書信給英王喬治三世。
  • 末代皇帝溥儀的七位老師,個個書法高手!
    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有七八位:陸潤庠、陳寶琛、羅振玉、王國維、朱益藩、梁鼎芬、袁勵準等,這些人裡,不是狀元就是翰林出身,學術造詣非凡。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溥儀老師的書法!陸潤庠同治十三年,殿試中陸潤庠一舉奪魁,成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狀元,辛亥後,留清宮,任遜位末代皇帝溥儀之師。
  • 乾隆皇帝驕傲一生,死後屍體被拖出棺材任人踐踏,溥儀得知跪地嚎哭
    在清朝十二位皇帝中,乾隆皇帝是最有福氣的皇帝。乾隆實在是太順利了,他沒有像父親那樣經歷九子奪嫡的兇險,他是從父親雍正手中接過了一個國力強盛的帝國,而不是像雍正從康熙手中接手的一個爛攤子。乾隆在位時間非常長,長達60年,但實際掌權的時間卻長達63年。
  • 他是溥儀的老師,晚年因為一本書大賺了一筆,後來還買了一個島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經典人文之旅」,小編今天要講的是溥儀的老師,他是一個英國人,是負責交溥儀英文的,他叫莊士敦。小編在查閱他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他在中國時並不是很富有,但在回國後卻突然就變得有錢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唐代崑崙奴:美人豎起三根手指,公子不解其意,奴才卻壞壞一笑
    奈何崔生臉皮薄,見了紅衣妾美貌,心中十分害羞,一品官見狀,忙讓紅衣妾上前餵他,崔生無奈,只得張口吃了,三個妾室見他羞得滿臉通紅,皆捂嘴偷笑,崔生心中窘迫不安,當下就要告辭離去。美人豎起三根手指,痴公子不明其意深夜,崔生想起白日的事,翻來覆去都睡不著,他思來想去都不明白紅衣妾的意思,以致於後來幾天,崔生都是茶不思飯不想,人也消瘦了不少,一日,他又想起這事,便吟詩道:誤到蓬萊頂上遊,明擋玉女動星眸,朱扉半掩深宮月,應照瓊藝雪豔愁。
  • 溥儀溥傑在養心殿,發現當年雍正密召屬實嗎?看完後明白了!
    密詔內容大抵不離兩種:一種是雍正自己寫的,主要說當年自己繼位的正統性,有點類似於康熙傳位詔書的內容,一種是乾隆寫的,主要說當年父親雍正殺害兩個弟弟的劣跡,還暗地裡指責雍正繼位不當。
  • 溥儀道出難言之隱:太殘酷
    溥儀道出難言之隱:太殘酷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皇帝的生活是十分尊貴的,吃穿用度都有專門的宮女服侍,不過令人覺得意外的是,在宮中已經攢了多年積蓄的宮女,被放出宮後,卻連流浪漢都不願意娶,末代皇帝溥儀道出難言之隱:太殘酷了!
  • 溥儀六姐妹,年輕與晚年的珍貴留影,其中三妹最漂亮
    溥儀的大妹妹愛新覺羅·韞瑛。韞瑛後來嫁給了婉容的弟弟潤良。但出嫁不久,1925年韞瑛就因急性闌尾炎去世,年僅17歲。她也是七姐妹中去世最早的。溥儀的二妹韞和(左)與三妹韞穎(右)兩人合影。二妹愛新覺羅·韞和1912年出生,20歲時,由哥哥溥儀指婚嫁給了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
  • 潮爆流浪漢走紅 讓人不解其意目瞪口呆的時尚潮流
    時尚界千變萬化,而有時候時尚界也在民間,一些時尚大師的作品有時候真是讓我等凡人不解其意目瞪口呆。
  • 清憲宗還是清恭宗,溥儀的廟號到底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的古代帝王歷史中,每個皇帝在生前都有年號,然後在死後由他的後人根據他的一生的施政,品行給皇帝上廟號和諡號。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 溥儀晚年從金鑾殿龍椅下拿出了什麼寶貝?溥儀:這是我一生的秘密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身不由己的。溥儀在自己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在溥儀的自述中,我們得以了解到這位末代皇帝可悲的人生。溥儀是攝政王載灃的兒子,載灃和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兄弟。
  • 溥儀無意中發現乾隆珍藏的密詔,才揭開「八爺黨」死亡真相!
    雍正是否真的下死手了,後世的人們產生了巨大的爭論,直到年僅6歲的溥儀無意中發現乾隆珍藏的密詔才解開了歷史的真相。溥儀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記載,自己幼年時,與弟弟溥傑在皇宮玩耍,無意中發現一個盒子,裡面是乾隆的密詔,密詔中的內容是乾隆的父皇雍正繼位後,命令宗人府處死八爺黨的皇子們。
  • 溥儀弟弟道出此真相:九王奪嫡後,八阿哥究竟是因何而死的
    溥儀弟弟道出此真相:九王奪嫡後,八阿哥究竟是因何而死的文丨慧慧國家的繼承人,不管在何朝何代都是大事。歷史上皇位的下一任繼承者選擇問題,總是會引來不小的紛爭,這也是圍繞著每一個朝代的「大事」。根據當時還在其中居住的兩位溥儀與溥傑回憶,國家的巨變並未影響到孩子時期的他們。皇宮仍然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某天,這兩個孩子在玩耍時,在養心殿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盒子。這個盒子上面布滿了灰塵,看起來歷史悠久被塵封了很多年的樣子,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他們打開了這個盒子。盒子打開後,裡面只有一張黃紙。黃紙包這不知道什麼東西,其背面有著字,要求只能是皇帝的後人才能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