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嶽書院三嘉悅讀體驗館建築風格雅致,環境優美。
惠和書院三嘉悅讀體驗館裡,親子共同完成雕版拓印作品。
諾斯蒂三嘉悅讀體驗館裡,親子共同學習國畫。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郭筱淳 葉舒揚 通訊員 趙斌 尤藝成 本版圖/記者 何炳進)就算您沒有去過誠品書店,想必也聽過它的名字。這家來自臺灣的書店創造了「圖書+文創+咖啡」的實體書店運營新模式,讓更多人願意走進書店。如今,這樣的模式被湖裡區引入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創新「公共圖書+文創空間+關聯服務」的「三嘉」模式。
與以往政府全權投入建設圖書館不同,三嘉悅讀體驗館突出「閱讀+」理念,由政府與文創園區、企業、社會組織共建。湖裡區圖書館提供圖書設備、管理軟體、業務指導、圖書配送服務;運營企業或者社會組織提供閱讀環境、人員、物業管理等保障服務,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多方共贏、市民受益。
「這是一個全民閱讀的美好時代,閱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觸手可及。」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負責人說,他們正通過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不斷向基層傾斜,開闢面向全民的閱讀陣地,讓閱讀引領風尚、讓書香浸潤生活。
如今,一批有文化、有特色、有韻味的三嘉悅讀體驗館已投用,與市民見面。現在,不妨跟著記者的腳步,感受它們非同一般的魅力。
第一站
「閱讀+公園」
書香花香相融
打造市民的「公共書房」
項目名片
●湖裡區圖書館仙嶽書院三嘉悅讀體驗館
湖裡區首家三嘉悅讀體驗館,佔地面積超500平方米,已裝修開放100平方米,首批供應書籍10000冊。
●建設進展
2018年7月投用,2019年將進一步擴建完成,進一步滿足市民的讀書與活動需求。
▲小朋友們在體驗館裡認真讀書。
窗外,是關不住的滿園春色;窗內,是掩不住的濃濃書香。花香中氤氳著書香,這該是何等的愜意。如今,這樣的美好願望已經照進現實。在湖裡區仙嶽公園,一座圖書館就坐落在山間,讓人們在鍛鍊休閒的同時,也能汲取文化營養。
從仙嶽公園南門拾級而上,十多分鐘的路程,就能看到一幢風格雅致、散發著古韻味道的建築,這裡就是湖裡區圖書館仙嶽書院三嘉悅讀體驗館。這裡也是湖裡區第一家三嘉悅讀體驗館。
2018年7月正式開館的仙嶽書院體驗館,一亮相就吸引人們的關注。與以往政府投入建設圖書館不同,仙嶽書院體驗館是政府與社會力量攜手共建的成果。仙嶽書院提供場地、設備、人員、物業管理等保障服務,區圖書館提供圖書配送、借還設備、管理軟體等技術保障及業務指導。所有書籍均被納入到全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實現圖書在全市範圍內的通借通還。
「我和妹妹每周都來這看書,好書看不完!」上周末,記者來到仙嶽書院體驗館時是午後時分,已有不少孩子坐在這裡看書,12歲的小朋友呂文輝是這裡的常客。這裡有超過一萬冊的各類圖書,兒童圖書是主角。體驗館還提供茶點、免費wifi等服務。很多家長都組團而來,孩子讀書、家長泡茶,其樂融融。
「仙嶽山上絡繹不絕的鍛鍊大軍是這裡的常客,但體驗館的影響力遠超我們的想像。」仙嶽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體驗館開館5個多月以來,已經舉辦了包括親子閱讀、漢服學禮、國學講堂在內的大小活動近百場。有的學校甚至組織整個年段的學生來這裡舉行課外活動,一傳十十傳百,體驗館幾乎每周都能收到舉辦活動的申請。
公園裡書香味漸濃,企業也得到實惠,顯然,體驗館帶來的是文化與經營層面的雙贏。今年,仙嶽書院體驗館將進一步升級,擴大面積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品質,真正打造親子共享、市民喜愛的「公共書房」。
第二站
「閱讀+非遺」
凸顯非遺特色
弘揚閩南傳統文化
項目名片
●湖裡區圖書館惠和書院三嘉悅讀體驗館
位於惠和石文化園內,書籍以文史、藝術、
設計、攝影為主。
●建設進展
2018年12月開始運營。
▲市民參觀自閉症兒童繪畫展。
沿著石階長廊,品味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家風家訓;穿漢服執漢禮焚香淨手,在老師的引導下高聲誦讀國學經典;和爸爸媽媽一起體驗雕版拓印的神奇,親子共同創作,留住美好時光……
不久前,坐落在惠和石文化園的三嘉悅讀體驗館正式開館。近百對來自湖裡的親子家庭來到這裡,感受「非遺」影雕魅力、學習優秀家風家訓、身著漢服誦讀經典,還自己動手製作了雕版拓印作品。活動間隙,孩子們或是拿起書架上的書籍津津有味地讀著,或是參觀由自閉症兒童創作的繪畫展覽。一個上午很快過去了,不少家長說:「在這樣一個充滿文化味的地方,陪孩子度過周末,真的很贊!」
這是惠和書院體驗館的神奇魔力,更是惠和石文化園品牌培育的成果。歷經十年發展,惠和石文化園已經成為湖裡區乃至廈門文化旅遊的新興地標,過去一年裡接待遊客數超過50萬人次,其中,有將近6萬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他們懷抱著對廈門的熱愛而來,在「非遺」影雕中感受家風家訓,體會閩南文化的精髓。
與其說惠和石文化園是一座文化園區,不如說它已經是弘揚閩南文化、傳播正能量的一個窗口。於此基礎上誕生的惠和書院體驗館,在豐富園區文化消費內容、發揮正向引流作用的同時,讓園區的文化韻味也更上一個臺階。「打造特色文化體驗館,讓更多人了解湖裡、感悟閩南文化,就是選址惠和的初衷。」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樣的初心,讓惠和書院體驗館更加注重文化品位的建設。這裡擺放的書籍以文史、藝術、設計、攝影為主,突出文化特色,與園區本身主題一脈相承;來這裡借閱書籍的市民還有機會辦理一張「讀書體驗卡」,充分利用體驗館的圖書資源,提升閱讀品位。包括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陳耕在內,許多閩南文化學者也提供了閩南文化書籍,供讀者借閱。
第三站
「閱讀+體育」
運營不到一周
已借出600多本書
項目名片
●湖裡區圖書館諾斯蒂三嘉悅讀體驗館
位於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內,佔地面積100平方米左右,首批供應書籍6000冊。
●建設進展
2018年12月投入使用。
▲讀者挑選書籍後,靜心閱讀。
說起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許多廈門市民並不陌生。這裡是三五好友進行體育活動的好地方,也有不少青少年在這裡參加體育培訓。每到周末、假期,這裡就人潮如織。就在上個月底,一件新鮮事在常來這裡的家長們當中傳開——「聽說,諾斯蒂公園裡開了家圖書館!」
從雲頂北路的大門走進公園,沿著樓梯走一段路,很快就能找到這間圖書館。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圖書,種類繁多、數量豐富,還有專門一欄「黨建書籍」。書架旁設有自助借閱機,與全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相連接。值得一提的是,體驗館還提供餐飲服務。
「在改建成體驗館之前,這裡是一間對外營業的餐吧。」諾斯蒂文體發展(廈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原先的餐吧也配置了書櫃,擺放《廈門日報》等報紙雜誌。在公園參加完體育運動後,許多家長會選擇帶孩子來吃飯,有時會拿起報紙雜誌閱讀,等待參加下午的活動。
「我們希望家長和孩子把等待的時間變成閱讀時光。」就這樣,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與湖裡區圖書館的合作應運而生。僅僅運營不到一周的時間裡,雖然還沒有「廣而告之」,這裡已經借出了600多本書。「借閱率不斷提升,湖裡區圖書館正不斷向我們輸送新書。」
顯然,體驗館的開辦在短時間內就贏得了人們的歡迎。這裡真正實現體育活動與閱讀體驗巧妙融合——這也正是湖裡區圖書館選擇這裡開設體驗館的初心。
如今,諾斯蒂體驗館並不滿足於被動式地等待讀者到來。在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一間舞蹈教室被改造成明亮寬敞的講堂,至今已舉辦了數場國學論壇、親子課堂等活動。有不少學者、老師都在這裡上過課,其中還包括廈門大學的教授。
點擊
公共文化服務下沉
家門口有了小區書屋
不久前,湖裡區禾山街道禾山社區新景龍郡小區的一處閒置架空層有了新用途。在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湖裡區文明辦的指導下,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將其改造成小區書屋,面向所有小區居民免費開放。
每位業主都能在這裡借書
在這裡,每一位業主都能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申請辦理借書卡,每次可借圖書2冊,借期不超過15天。更貼心的是,小區書屋成了孩子們的文化樂園,這裡的圖書以幼兒繪本和小學初中孩子的讀本為主,每天放學後,都有許多孩子湧向這裡,借取自己喜歡的書本閱讀。「孩子有了閱讀場所,家長們也更放心。」小區書屋的志願者說。
這就是湖裡區圖書館正在試點推行的小區書屋模式。作為面向基層、服務居民的公益性文化項目,小區書屋的推廣將逐步覆蓋湖裡區的各個小區。這個過程中,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將整合團委、科協等多方資源,統籌規劃,深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有效提高小區居民的文化品位、生活品質、道德品格和文明素養。同時,小區書屋將作為社區書院的戶外活動基地,進一步完善和補充社區書院功能,讓這裡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精神高地。不僅如此,小區書屋也將進一步提升小區自治水平,鼓勵黨員志願者加入到小區書屋的運營中來,負責管理、整理圖書,同時廣大居民還將積極參與到書籍「漂流」活動中,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批小區書屋已投入運行
目前,湖裡區殿前街道加州花園等的第一批小區書屋已投入運行,禾山街道中央灣區琥珀灣小區、聯發五緣灣一號小區也將於今年年初建成小區書屋並開始試運行。接下來,還將有更多小區書屋與居民見面,「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良好氛圍將在湖裡蔚然成風。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湖裡區圖書館還將大力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在完成湖裡街道全區最後一個街道分館建設的同時,擬在禾山街道禾山社區、殿前街道嘉福社區、湖裡街道和通社區等建立社區分館,並在社區分館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進一步將公共圖書文化服務向基層傾斜。
湖裡區正不斷深化小區治理,推動更多服務資源下沉到小區、服務居民,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小區書屋遍地開花,無疑是區文體出版旅遊局落實湖裡小區治理「1+4+N」系列文件,推動治理力量下沉小區的生動實踐。當前,湖裡區文體出版旅遊局還通過整合資源,不斷打造和提升小區文化陣地、開闢小區文化舞臺,讓更多群眾暢享文化陽光、感受文化魅力。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