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網絡聊天就不需要「說話之道」

2020-10-20 歐陽芊雙

這兩天看完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感覺並不像第1本中列舉了很多說話的技巧,反而是多了很多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題的方法。

雖然書中講的基本上都是生活中面對面溝通的例子,但其實很多道理都可以應用在網絡社交上。

我們每天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和在另一端的人們進行交流,以為不以真面目示人,便多了一份保障,但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也是對自我的最好詮釋。在網絡聊天中,也需要「說話之道」。

蔡康永說他所理解的說話之道,就是對對方好,因為如果自己說的話讓對方開心,那對方也會把自己放在心上。

我覺得這裡面其實也包括了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只有我們先去尊重了對方的時候,才會換得對方的尊重。

書中有幾個句子,令我印象深刻。也從中聯想到了我們每天的網絡社交生活,其實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1、「粗魯地打電話,就會換得冷酷地掛斷。」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接到一些推銷的電話,只要你接起電話,對方一定不由分說像是背稿件似的說一大堆,默認我們有耐心聽完他的敘述,並對他說的內容感興趣。

可事實上,這種電話多數時候的命運是被狠狠地掛掉,然後拉入黑名單。

雖然這是他們的工作,但是他們默認別人是可以被打擾的,並期望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出決定,這本身就是一種強盜邏輯。

就像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收到的群發清粉消息,群發的人默認自己通訊錄裡的人都是可以被打擾的,並期望大家理解他的這種行為。

可實際上呢,最後的結果基本上是,之前還沒想拉黑你,收到信息後馬上拉黑。


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覺得對方不值得被珍惜,那索性直接刪除就好了。不要在斷掉聯繫之前,還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2、「我們的外表,當下未必有觀眾,但我們的說話,當下卻一定有聽眾。」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換了新衣服,新髮型過了好久才有人發現,可是一旦張嘴說話,就會給人最直觀的印象。

我們在網絡上生存,甚至已經到了如果斷網仿佛就被世界拋棄的地步。以為自己設置一個虛擬的頭像和暱稱,就可以安心地偽裝在面具後面,去成為各種各樣的人。

可是隨著網絡實名的不斷普及,以及大家對個人品牌的重視,除非你頻繁地更換頭像和暱稱,否則你所說過所做過的一切事情都會在網絡上留下痕跡。

雖然不通過語言溝通,可是你發的每段文字其實都是自己形象的代表。如果你經常會發表一些負面的言論,那即使大家記不住你的名字,也會記得「就是那個愛抱怨的人」。

這種搏出位的方式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那就要注意自己的每一次發言。

當然,也不用為了塑造一個光輝形象而苦苦地將自己偽裝在一個面具背後,你是什麼樣的人,時間自會看得見。

3、「在說話之時,所有我們嫌棄別人、覺得別人表現得很差的部分,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一個老爺爺感覺老伴總是冷落自己,以為老伴聽力出了問題。於是自己故意摔門、大喊,最後甚至在老伴耳邊大喊,「你聾了嗎?」

沒想到老伴回答,「聾的是你!從你進門開始我已經答應過你三次了!」

我們很多時候都只能看到別人身上的問題,卻沒辦法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


在網絡上,經常會遇到一些好為人師的人,喜歡對別人的行為進行指點。如果是對方主動要求的還好,如果是不請自來,那未免不那麼招人喜歡。

其實,你所看到的每個人,都是他想展示給你的樣子。那些未曾展現的並不是就做得不好。很可能他的行為有他的原因。

網絡社會水太深,你遇到的每個都可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不要以「我為你好」的名義對別人指指點點,很可能對方在這方面的經驗在你的十倍以上。

學會謙卑,多換位思考。很多時候,可能並不是別人不夠好,而只是你恰好沒有看到。

4、「時間是別人最珍貴的財產,我們隨便跟別人'借'五分鐘說話,是永遠也『還』不了的。」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拉著對方說個沒完的人,只想表達自己想說的,完全不在意別人是否想聽。

網絡上也不乏這樣的人存在,以為雙方加了好友,就真的成了「好友」。不管對方是什麼狀態,就長篇大論。甚至還有人要求對方一定要秒回,否則分分鐘拉黑你。

其實,我們每天使用的QQ、微信等雖然叫即時通訊工具,可事實上它並不能達到即時響應的效果。在你發出消息的同時,就應該要為對方預留回復的時間。而不是以自己的時間來衡量對方的時間。


要想要別人尊重自己,那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只有你開始去尊重別人的時間,知道對方捨得花費時間在自己身上是一份莫大的幸福,這樣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開始寫作後,我經常會感慨,能有那麼多小夥伴花時間來看我的文章,我真的很幸福。

要知道在這樣信息成災的時代,你憑什麼去奢求你發送的連結別人就一定要點開來看呢?又憑什麼奢求別人會隻字不差地閱讀完你的文章還給你打個賞呢?

所以,每個肯閱讀我文章的人,我都非常感恩。因為你們為了我這樣一個陌生人花費了時間,而我也會更加努力去對得起你為我付出的時間。

不是有句話說「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嗎?雖然網絡聊天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暢所欲言的環境,如果想要在這個生態環境下良好地生存下去,與人溝通,我們也要學學「說話之道」。

多把對方放在心上,多為對方著想,好好說話,彼此才會生活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康永的《說話之道》,網絡教會我們打字,但是卻讓我們遺忘說話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是蔡康永最好玩,最幽默的說話之道。蔡康永的第一本實用書40篇短文,沒有條列式的說話技術,都是讓談話變美味的醍醐味。: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本書開端蔡康永便許下宏願:《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會令"本來已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變得更討人喜歡"。
  • 想要提升交際能力 這些說話之道你需要知道
    有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無論是和怎樣的人說話別人都願意聽,而且還可以得到認可。有些人和別人說話,沒兩句就不知道該說什麼,聽眾也對他的話沒啥興趣。這就是會說話的人和不會說話的人,當然大家肯定都想做一個會說話的人,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說話之道呢?
  • 性格圓滑的人,總結了這3個說話之道,老實人別被欺負了還不知道
    這樣的人可以說非常少,大部分的人還是像我這樣的老實人,不太會說話,不知道如何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不會處理和同事的關係。甚至在情場上,對女朋友也是不太會主動表達。那我們老實人是不是就沒辦法了?我想起小學被同學欺負,卻被人倒打一耙,是不是我以後也要這樣被人欺負呢?
  • 真正會聊天的人,都懂得「少說話」
    真正會聊天的人,並不是誇誇其談,而是「儘量少說話」,表現是沉默的。聊天是一門藝術,是心聲的表達;不說是一種修養,是給別人面子,也為自己留「後路」。
  • 聊天時,別這樣和女人說話,除非你想被拉黑
    想要獲得對方的注意力,聊天肯定是要講究一定技巧的。但是要是技巧用的不對,結果可能就會適得其反了。在和心儀的女神剛認識的時候,聊天一定要注意不要有這三種行為,否則過不了多久你可能就要被拉黑了。說話說一半,故作神秘鄭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女神的微信,為了吸引女神的注意力,鄭明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剛認識不熟悉,女神對鄭明的消息有些愛回不回,面對這種情況,鄭明的室友給鄭明出了個主意:說話留一半,讓女神一直想著你,這樣就會來找你聊天了。
  • 婚姻中,最戳心的生活現狀:不說話,不聊天,不分居,不離婚
    我採訪了好幾位已婚人士,他們說,最害怕這一種:不說話,不聊天,不分居,不離婚。 如今,兩個人不聊天,不說話,同睡一張床,卻各懷心事,唐舒說過離婚,但是他不同意,說改正卻從未付出行動,就這樣耗著。
  • 網絡聊天英文簡寫,一秒變網絡聊天達人!
    英語發展到網絡時代,呈現出了五花八門的變化。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下網絡上使用的英語的特點,主要涉及聊天用語。諸如LOL(laughing out loud)、BTW (by the way)等。沒錯,這就是新興的網絡詞彙。今天來給大家再補充一些網絡聊天的常用句子和簡寫,如果你想跟更多的老外網絡聊天,看不懂你就out了。
  • 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
    那麼,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呢?」,並且辯駁一切與之不同的觀點,所以最後聊天不告而終。「槓精」常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有見解,自以為有口才,喜歡與人辯論,把別人駁得臉紅一陣白一陣、甚至啞口無言,他自己則大呼痛快。怎麼快速提高情商,聊天說話技巧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爭辯和反駁或許會帶來暫時的勝利,但你永遠無法通過這表面上的勝利贏得對方的尊敬。」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父母只有對自己、對孩子,對與養育孩子有關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言行背後的動機、心態和需求,才能真正掌握身為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與孩子溝通,我們不僅需要關注說話的內容,還需要關注節奏、語調、表情,向孩子傳達更多正向的信息。《好父母的說話之道》這本書告訴我們,孩子從會說話開始,就懂得覺察大人的偽善言辭。尤其是對於生性敏感的女孩來說,你的接納、包容,你的掩飾、敷衍或許都在孩子的眼睛裡被一一解讀。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父母只有對自己、對孩子,對與養育孩子有關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言行背後的動機、心態和需求,才能真正掌握身為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與孩子溝通,我們不僅需要關注說話的內容,還需要關注節奏、語調、表情,向孩子傳達更多正向的信息。《好父母的說話之道》這本書告訴我們,孩子從會說話開始,就懂得覺察大人的偽善言辭。尤其是對於生性敏感的女孩來說,你的接納、包容,你的掩飾、敷衍或許都在孩子的眼睛裡被一一解讀。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三個階段學會與孩子說話,讓孩子更加專注熱情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好父母的說話之道》。你可以有禮貌地直截了當提出要求:「我要去準備晚餐了,但跟你聊天很愉快,謝謝!」這樣聽起來比較正式,卻表明你覺得這次聊天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同時也教會了孩子如何表達感激。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學會溝通,讓孩子理解溝通內容
    因此在這裡想要推薦給大家一本書叫做《好父母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由一位心理學家溫蒂摩戈爾所寫,並且被放在育兒類書籍系列中。有的人將它與另一本育兒書籍《怎樣說孩子會聽而怎樣聽孩子才會說》,雖然這兩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關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教育溝通的。但實際上在我看來,第一本書更加注重背後的思考,全面性的去探索問題,尋求辦法。
  • 義大利語網絡聊天用語升級版!你以為看到的是亂碼,其實是打開方式不對
    小編當時也和很多的義大利同學在網上聊天,可是他們經常發一些奇奇怪怪的字母組合,不禁讓小編感到疑惑,難道這麼多年的義大利語都白學了?問過了同學之後才知道,這些字母組合原來是義大利的網絡用語啊!記得縮寫剛剛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時候,真是經常搞得人一頭霧水,什麼pljj(漂亮姐姐),pyq(朋友圈),u1s1(有一說一)....
  • 肖戰的說話之道:睿智通達又不乏無趣,和他聊天很有意思!
    縱觀娛樂圈有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說話之道,有的情商很高,讓人為其點讚,但也不乏又某些明星說話直來直去,讓不少粉絲為其擔憂,今天,小編想來說一說關於新生代肖戰的說話之道。很多網友都想必都知道,肖戰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他的每一個採訪都非常有邏輯且清楚,不少網友都表示:特別喜歡看他採訪,聽他說話就很舒服,要跟他好好學說話。肖戰的說話之道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怎樣說話,才能讓對方越來越喜歡和你聊天?
    一、缺乏聊天話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聊天,很多人都遇到的冷場情況,大多人是因為缺乏聊資,導致不知道說什麼。那個時候內心焦急萬分:怎麼辦、趕緊說點什麼啊、快快快想個話題......最終迷之尷尬!例如,一味回答:「嗯呢」「對的」「沒錯」「是啊」這些人以為通過不斷認同而不反駁對方,就能營造一個和諧的聊天氛圍,對方就能對自己產生好感
  • 好課分享: 別以為你不需要懂世界史-大英帝國篇【完結】
    :別以為你不需要懂世界史-大英帝國篇【完結】剛好我有並且願意分享出來有需要的找我,你也可以擁有這個課程我買了這個課程,如果你也需要,歡迎聯繫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還有更多全網超160T課程資源我們的網盤每天更新分享,每周會上5~10個新課!
  • 三思而後行,說話是一門藝術,你說對了嗎
    會說話非常重要,蔡康永《說話之道》給出了一些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一、怎麼樣處理聊天中的突發危機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當我們和對方發生爭論的時候,多數人是選擇不退讓的。其實有的時候退一步也是海闊天空。當然了,並不是沒有原則的一味妥協。
  • QQ聊天,別再用「在嗎」開頭了,05後教你幾招,對方不秒回算我輸!
    QQ和微信都是現在流行的社交軟體,相較於微信,QQ因為更年輕化的界面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所以現在一般交流都是在QQ上,男生與女生聊天時大部分也會是在QQ上,而不太熟悉的時候,怎麼跟女生搭訕也是個問題。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QQ聊天,別再用「在嗎」開頭了,05後教你幾招,對方不秒回算我輸!
  • 一個人,一旦掌握了這9種說話之道,以後見人說話滴水不漏!
    一個人,一旦掌握了這9種說話之道,以後見人說話滴水不漏!這裡是謀略國學!鬼谷子是為人處世的高手,他在《鬼谷子·權篇》中為我們介紹了左右逢源的處世方法。二、與拙者言,依於辯與笨拙的人溝通、交流,你需要幫助他理順觀點,辨清是非。
  • 孩子說話太晚怎麼辦?聊天是最好的良藥,簡單還不花錢
    醫生先是問她,平時和孩子聊天嗎?她說,自己上班忙,孩子平時都是婆婆帶,婆婆不怎麼愛說話。醫生說,這就是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平時沒有人和孩子聊天,孩子對語言的接觸比其他同齡人都要少,所以才不會表達的。孩子在兩歲之前屬於語言理解期,漸漸地能說出一些簡單的詞彙,兩歲之後就進入了語言爆發期,這兩段時期都需要家長與孩子的語言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經常和自己聊天的孩子,智商往往更高,上學後成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