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力沒問題,怎麼學習就不好呢

2020-09-15 BingoTalk少兒英語

這些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被稱作「高智商,低成就」,他們有許多相似的特徵,最常見的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覺性;作業拖拉,字跡潦草,差錯百出,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普遍認為孩子是因為懶惰而作業拖拉,因粗心而差錯不斷,因「玩心」太重而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長們相信,孩子並不笨,因此,只要孩子懂事了,知道學習了,成績是一定上得去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心理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發現「高智商,低成就」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得了「感覺綜合失調症」。

兒童「感覺綜合失調」是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織能力;患有此症的兒童通常表現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膽小怕羞,社會交往能力差,容易受搓,缺乏自信,脾氣急躁,愛哭鬧,語言發展遲鈍不良等。這些孩子智力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對學習能力、運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造成障礙,嚴重的甚至會轉化為兒童孤獨症或自閉症。據有關調查表明:兒童中患輕度感覺統合失調率為36.6%,重度為16.1%。其比例之高,令人驚訝。

但是,目前了解這種病症的家長並不多。

為什麼在我們的周圍,有那麼多的孩子會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呢?針對這個問題,專家們作過大量研究分析,認為有以下四種原因:

一 是「先天不足」

專家認為,現代一些孕婦面對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天天處在忙碌、焦慮、不安之中,而運動明顯不足,這就影響到胎位的變動,並直接影響到胎兒在平衡能力方面的發育。另外,一些孕婦因為嗜好菸酒、濃茶、咖啡等影響營養的攝入,造成胎兒大腦發育的不足,引起出生後觸覺學習不良的現象。而觸覺學習不良,會使一個大兒童的皮膚像很小的孩子那樣敏感,對細微的刺激都會產生反映,在上課時就出現一副東抓西摸、心神不寧的模樣。

二 是孩子缺乏應有的遊戲活動

一些年輕的父母疼愛孩子過度,讓孩子生活在真空裡,吃要吃最有營養的食物,穿要穿最柔軟的衣服,住要住最舒適的環境,整天抱在懷,生怕孩子摔痛了,以致有的孩子沒有經過爬行階梯便直接學會了走路。

大人們常常對自己孩提時代在庭院裡奔跑、跳躍、玩水、玩沙的情景記憶猶新,可現在的孩子很難享受到這一切了,一些傳統的遊戲如打彈子,滾鐵環,捉迷藏等,現在的孩子也沒機會去玩。於是,孩子就很少獲得五官感覺上的刺激和對肌肉運動的感受,大多數現代家庭的這樣撫養孩子的方式雖然一時看不出有什麼不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會使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和感覺異常。

比如,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常要漏字,家長以為是小孩的粗心大意,實際上是因為小孩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大腦無法控制眼球的輕微振顫所致。又如,許多孩子有拖拉的毛病,其實,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是不想快,而是想快也快不起來,他們身體協調能力差,常常作出錯誤的判斷與行為,無法有效的駕駛自己,無法有計劃、有條理地對事物進行操作。

三 是孩子生活環境過於封閉

過去,兒童的語言、行為與思想大多是在兄弟姐妹中或鄰居的友伴中學會的,但是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獨苗」,又居住在「獨門獨戶」的環境中,多數孩子在4歲之前缺乏與同齡小孩相處的經驗,有的直到6歲才初次接觸到同齡孩子,這對孩子以後的人際關係極為不利。南方早期教育專家曾遇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女孩子,就是因為小時候與外界接觸太少,造成語言表達能力差,害怕跟人說話,無論在家裡或外面,都不大能與人交流,無論誰問他問題,都是極輕的幾個音節,而且發音也不準,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

四是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

有的父母對孩子呵護過度,驕縱溺愛,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的欠缺。一些孩子到小學三、四年級還要父母幫他穿衣脫鞋,吃飯的時候飯粒撒滿地,不會使用筷子等等。有的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對孩子要求太多,管教太嚴,讓孩子負擔起超過他實際能力的智力活動,幾歲的孩子,就讓他學鋼琴,學外語、學電腦等,壓抑他愛玩耍的天性,說是不讓他「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專家認為,小孩在本世紀內歲以前沒有記憶,在不久的將來歲以前不宜進行學習,只有遊戲才是適合孩子天性並有意健康和智力的活動,即使6歲後的學習,也應以培養興趣為主。

如此高比例的「問題「兒童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對這樣的孩子,顯然不能靠一味的責備、打罵來改變,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孩子在內心裡形成一個扭曲的、低下的自我形象、並影響其以後漫長的生活道路。那麼,如何避免和有效地幫助這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走出困境呢?

專家認為,一是要對孩子從零歲就開始進行科學、系統的早期教育,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報一些培訓班,也可以報一些線上教育的平臺,如BingoTalk等等;二是家長與老師應當為這些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還給他們遊戲的權利,以科學觀念和教養方法,在開發孩子智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感覺能力和心理素質,使他們提高學學習的能力,成為可塑之才。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不好,是智力的問題?
    一到假期,很多孩子被爸爸媽媽帶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做智力測驗:「醫生,我的孩子成績不好,考試不及格,是不是智力有問題?」其實,孩子成績不好,可能與諸多原因有關:除智力因素以外,還有非智力因素,如孩子意志力、自我成就感、家庭養育環境等。
  •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自閉症兒童(人士)智商大於或等於70分就稱為高功能自閉症——這一點很多人會產生誤會,以為智力超常的孩子才叫高功能,其實高功能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孩子。(常人智力通常大於或者等於90,70-90之間稱邊緣智力)。
  •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
    鄒小兵:可能高達70%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沒問題大米和小米研發總顧問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國內著名兒科發育行為專家醫生在最新的國際疾病診斷分類手冊第十一版(ICD11)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 孩子長期的學習成績不好,是孩子不想好好學習嗎?
    因為我們是9月1之後是下一年上學,那麼下一年上學的話,秋天生的和冬天生的孩子,和夏天生的往往就差半歲到1歲之間,這樣的孩子體能也好,智力也好,人際關係處理的也罷,他就不斷的去體會到成功,他越體會到成功,他越自信越來越自信,他越能體現到成功,漸漸的長大了,也是不斷的這樣良性的循環,會越來越成功。那麼針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該注意哪些細節呢?
  •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要靠後天培養為什麼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就是上不去?關於孩子智力與學習成績的關係,一直是富有爭議的話題,曾有一位專家對哈佛500名學生進行深度調查,最終得出結論:這些孩子之所以能考上清華,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也不是個人努力程度,而是他們的智力!這些人的智力都在125-130之間。
  •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是天生的!
    關於智力是否決定學習成績,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有專家對清華大學500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得出結論: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
  • 學習成績差是智力低造成的嗎? 成績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
    學習成績差是智力低造成的嗎? 成績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時間:2017-05-15 12:3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學習成績差是智力低造成的嗎? 成績不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 家長和老師都很關心孩子的成績,要是成績提高了,皆大歡喜,要是成績不好,全家唉聲嘆氣。
  • 責怪孩子學習不好,可是你知道麼?近10%孩子是因為有學習障礙!
    孩子學習不好,成績差,家長常常歸結為兩個原因孩子太笨,或是孩子學習不用功,沒有上進心。但是,有權威機構對130餘例14歲以下「差生」進行智商測定和跟蹤調查顯示,他們中的大多數智商並不低,甚至比一些學習好的孩子智商還高。
  • 李玫瑾:孩子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注意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注意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專注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失去觀察力和記憶力,變得沒有耐心,專注力是孩子在以後的成長、學習、工作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
  • 老師自已的孩子學習一塌糊塗,他怎麼可以教得好 別人的孩子呢?
    我們知道一個老師要想教好學生,肯定是要有真傢伙,也就是真實的本領,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怎麼可能教得好別人的孩子呢?這個問題聽起來很有說服力起碼說明了一點,這個老師要麼沒有真實的本領,要麼他的本領中有缺陷,學生中能夠對他缺陷產生抗體的那些人,仍然能夠學得好。是無論怎麼說?老師的孩子教不好,教別人的孩子確實是硬傷。
  • 三年級數學不好怎麼辦?5個方法開發智力,改善孩子成績
    有的家長說:孩子的數學成績,在班級裡墊底,他確實是習慣不好,寫起作業來,一會要找筆,一會要上廁所,總之,坐都坐不住,哎呀,發愁死了!也有的家長說:孩子的注意力,總是無法集中!學習差,作業也是瞎胡弄,而且他總是禁不住誘惑,一寫作業,就想著玩遊戲,看動畫,吃零食,怎麼辦呢?其實呀,幾乎很多家長,都面臨過以上的問題!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的數學成績還在90分以上,可是一進入三年級,就感覺滑坡很明顯,數學掉到了六、七十分。
  • 如何判斷孩子智力?從這兩方面辨別,搭配兩個訓練,提高孩子智力
    智力低下是什麼?怎麼判斷?智力低下算是一種大腦受到損傷或者發育不完全而造成的認知持續障礙以及心理活動障礙,一般患者的智商都比同齡人的低很多,大部分都不會超過70,換種說法就是智力缺陷或者智力障礙。智力低下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普遍比較弱,有的孩子四肢不協調,在運動方面表現得很差;有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沒辦法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有的孩子感知認知能力弱,對他人的行為不會做出反應,對周圍的事物也漠然;有的孩子大腦的記憶力特別不好,經常忘記事情,也記不住很多事情。
  • 初中生智力的培養:家長在激發孩子學習時,應注意些什麼呢?
    初中生智力的培養:家長在激發孩子學習時,應注意些什麼呢?如今,很多事實證明,只要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共同培養和發展孩子的智力,這種望子成龍的良好願望是完全可以如願以償的。家長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請家庭教師或上一些專業的培訓班。
  • 李玫瑾: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很多家長都聽過老師說這樣的話:"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注意力不在學習上面。"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我國著名的李玫瑾教授,也有過類似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好,從眼神就能看出來。
  • 孩子資質平平,學習能力差,家長怎麼都教不好,怎麼辦?
    成績不好的孩子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沒少受家長的白眼、職責、埋怨,甚至體罰。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備受打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做家長的心願,但每一位孩子都是不同的,只要孩子不是天生的愚鈍或是有智力缺陷,我們都應該付出努力把孩子教好。
  • 怎麼了解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呢
    少兒英語學習能力是什麼?善於學習的孩子,能夠理解,並掌握學習方法。了解應該如何學才算是學到位了。這個靠平時家庭教育和老師的引導,並不斷完善孩子對學習過程的體會和思考。英語學習,練得多的,無非發音和詞彙,閱讀和聽力。口語學習是鍛鍊孩子表達能力,怎麼去表達很重要,要了解孩子說了什麼,語境條件下能說什麼,怎麼說。
  • 孩子現在上小學,學習不好怎麼辦
    小學孩子學習不好的主要原因:學生時代用分數來檢查學生學習好壞,雖然「唯成績論」被人詬病,但不否認,通過考試得到相應的分數能發現孩子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考小學階段99分和考100分有區別嗎?有,考100分說明孩子細心。
  • 怎麼判斷學生學習差是智力障礙還是學習困難?該如何解決?
    一般情況下,智力有障礙的學生除了表現在學習上,其它方面的表現也比較突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時坐不住,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記憶為差,從而導致閱讀、拼寫有障礙;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差,在學習上表現為學習較死板,不會舉一反三,不會逆向思考,不能活用知識等;無規則意識,不能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等。對於智力有障礙的學生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或者送進特殊的教育學校。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她)沒好好學習嗎
    孩子的學習無疑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頭疼的事,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該教的也教了,該補課的也都補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就上不去呢?孩子學習不好,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全是因為孩子沒有好好學習。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班級的學生,聽同樣老師講課,做同樣的家庭作業,同樣的課程順序,可是這一個班級有學的特別好的學生,也有學習很吃力的學生,當我們問孩子你為什麼能學得好為什麼學得不好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分析孩子的自身情況對學習成績有沒有影響。
  • 孩子智力不好怎麼辦?家長別著急,這5個經典遊戲能夠提升智力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對孩子寄予厚望,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聰明寶寶,對於家長的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實也有兩面性,方面是當在大街上看見哪個寶寶聰明的時候一定和父母后天的培養離不開關係,而另一方面真的有天生智力不好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