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訓練要有針對性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如何國別化

2020-12-13 環球網

對外漢語教學法如何國別化

日前,北京外國語大學對菲律賓中文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培訓。通過跟菲律賓中文教學一線教師的接觸,筆者發現不同國家、不同語言背景下的對外漢語教學並不一樣。這種不一樣,不僅僅是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重點要不一樣,在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設計上也需不一樣,要有針對性。

通常,我們說到教學法,是從語言要素和語言技能切入。就語言要素而言,主要是在語音、詞彙、語法和漢字幾個方面進行概括,並結合教學案例,根據語言要素教學的基本原則、方法技巧和重點、難點設計及教學對策等展開。就語言技能而言,則是從綜合、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等5個方面展開分析,並結合教學案例,根據漢語技能教學的任務與基本原則、綜合技能、聽力技能、口語技能、閱讀技能和寫作技能訓練的方法與技巧進行展開。

上述內容主要是針對國際漢語教育碩士進行的教學法訓練。在開展這些教學法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的是要「得法」。所謂的「得法」,就是要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法的設計與選擇。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設想並沒問題。但是,在具體操作中,真的有可操作性嗎?

以接受此次培訓的菲律賓中文教學一線教師為例,目前在菲律賓從事中文教學的教師主要為3類人群。

首先是從我國中小學選派到菲律賓的外派中文教師。這些教師受過相應的教學訓練,對教學法不但有理論認識,也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這些理論和實踐,多是基於我國中小學教學。所以,在對教學法的應用上,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水土不服」。

菲律賓華語教學中心的于波老師來自於國內一所小學,是該小學的副校長。她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的教學經驗很豐富,但是到菲律賓後發現,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並不完全適用於這裡的學生。教這些母語不是漢語的孩子學習漢語,用什麼方法比較有效,大部分老師需花很長一段時間進行摸索。」於老師的話提醒我們,即便是有經驗的中小學老師,在面對對外漢語教學時,也需要對教學法問題進行再認識和再實踐。

其次是在國內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漢語教師志願者。目前在菲律賓從事中小學漢語教學的這類老師數量不多。

漢語教師志願者潘貝倫老師說:「我們在國內接受過系統培訓,但到了具體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上聽過的理論並不能變成直接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剛來菲律賓時,我們班裡有一個小朋友,無論我用什麼方法吸引他,他就是無動於衷。為了更好地跟這個小朋友溝通,我就用英語跟他聊天。但我知道這個方法並不好,可是也沒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由此,在對國際漢教碩士進行教學法培訓時,不能只重視理論梳理和太寬口徑的教學案例分析,而是應該立足於不同國別的具體教學環境以及學習者的具體年齡特徵,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法訓練。

最後是菲律賓本土中文教師,既有華裔,也有非華裔。但在菲律賓的多數華裔中文教師對漢語教學法的關注,更集中在具體語言點的教學安排與活動設計上。

從上述菲律賓中文教師對教學法訓練的不同需求上可以看出,目前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研究,還有深化並細化的必要。這需要對外漢語教師走出國門,到對外漢語教學一線,在具體的實踐中,對不同國別、不同對象的教學方式,進行摸索、總結和概括。

相關焦點

  • 訓練要有針對性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如何國別化
    訓練要有針對性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如何國別化 2018年11月30日 07: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對外漢語語法如何教學,漢語之家能相信嗎?
    原標題:對外漢語語法如何教學,漢語之家能相信嗎?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重點,很多老師會採用翻譯的方法進行講解,其實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並不提倡這樣的做法,解釋語法點通常可從形式、意義、功能三方面去考慮,再配合語境的訓練,國外人士就基本可以掌握了。
  • 試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漢語當中包含大量的慣用語,所以如何向學生深入解析漢語慣用語的特性是至關重要的。在本文的研究當中,主要分析了 對外漢語教學當中慣用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善方法。
  • ChineseBon中文幫——對外漢語教師的新舞臺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全球漢語學習者數量持續增長。國家漢辦數據顯示,到2014年底,全球漢語學習者已達1億。美國宣布到2020年要實現100萬名學生學習中文,英國政府撥款1000萬英鎊,用於推廣漢語課程,到2020年將新增5000餘名學生學習中文。全球範圍內如此大量的漢語學習需求增長必然帶動了漢語師資需求的增長。
  • 分享:對外漢語教學之商務漢語教學
    商務漢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類別。在做學生的時候,對商務漢語的概念還是電視劇裡外企高管所需要的那些詞和句子。那時候,一直認為得教他們「高,大,上」的金融相關詞彙,談判用語等等。現實是:對商務漢語有需求的學生其實大部分不是高管,很多就是職場普通職員。他們中很多學習漢語的動機之一也是為了以後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添磚加瓦。所以,很多想當然的教學內容,他們根本用不到。
  •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9年第5期目次及目錄
    頂層設計的「課標」在不斷變化,具體的教學實踐也隨之而變,近年來引發的許多語文教育方面的社會熱點也與此有密切關係。語文教育界應在對歷史和現實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樹立科學發展的語言教學觀,並努力將其貫徹到政策的制定執行和具體的教學實踐中。
  • 對外漢語教學和語文教學有什麼不一樣呢?
    對外漢語教學與傳統語文教學,究竟有多大差異?為什麼說隔行如隔山?為什麼應聘國內中小學時,對外漢語專業會略受歧視,而出國教漢語時,又十分忌諱將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帶入教學中?
  • 【快閃】自創「洗腦歌」進行反覆聽讀訓練,我的漢語教學方法分享
    我在新加坡從事華文母語教學,但是抱著對對外漢語的熱忱,我常常會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方法和二語教學的理論,也逐漸發展出了我自己的一些對外漢語教學的特色,所以也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收到大家的反饋和建議。 我的對外漢語教學,主打反覆聽說訓練。在我的認知中,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交流的語言其實就是帶有意義的聲音。
  • 活動預告|2019國際對外漢語教材趨勢發布會
    為進一步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更加規範、更加權威的漢語教材,滿足國內外漢語教學不斷變化的新需求,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將於2019年8月21日舉行國際對外漢語教材趨勢發布會。此次會議將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多國東亞圖書館館長、海外中文學校代表以及漢學家,與國內多家對外漢語教材權威出版社進行面對面溝通,圍繞對外漢語教材的出版現狀與最新趨勢,國別化漢語教材的需求與編寫原則等議題進行深度交流和探討。
  • 革新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 滿足時代需求
    在這之後,尚無新的教學語法體系問世。我們必須看到,當前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並沒有完全跳出傳統的以漢語為母語的語文教育體系,因而未能充分照顧到作為成人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所具有的成熟的認知能力的特點,也未能體現對外漢語教學所必需的跨語言比較特徵。因此可以說,當前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有很明顯的局限性。
  • 教學有誤區教材成瓶頸 對外漢語教育之困
    有專家提出,在教材使用方面,可借鑑英國文化委員會、法語聯盟、歌德學院的經驗,不對教材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統一要求,而是幫助各國開發基於本國國情的教材;推出對不同的人群有針對性的通用教學大綱,由各國自行充實內容。   對外語言教育不僅是一種文化交流,而且還可能打造成一個產業,英語在全球範圍的傳播提供了成功的範例——通過對外語言培訓,英國每年為自己賺回了70億英鎊。
  • 從「對外漢語教學」到「漢語國際教育」
    在學科理論創新上,呂必松發表了一系列學術論著,其中於1978年提出的對外漢語教學「總體設計」的理論堪稱標誌性成果。這一理論就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進行了整體的宏觀規劃,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是國外語言教學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引進。這些新思想、新理念直接推動了漢語教學方法和教材編寫的創新。在「功能法」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國內學者提出了「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教學路子。
  • PAT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助力對外漢語教學
    但在開始的時候很多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不能良好的勝任對外漢語教師的崗位,一方面有些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系統存在較大漏洞,更重要的是在實踐教學中體現出的問題。  基於對外漢語教師基數小,人才儲備稀缺和考核測評體系缺乏的現狀,2011年我國人社部中職協推出戰略人才培養計劃--PAT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隨即受到了在校學生和熱愛對外漢語教學的人們積極的反應,理論+實踐的考核測評體系中著重強調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重要性,強調對外漢語教學的複雜性和靈活性,對學員和考生的歷史文化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現古代漢語概論等專業理論知識有著較為嚴格的考核標準
  • 對外漢語教學該如何介紹傳統文化
    對外漢語教學該如何介紹傳統文化我國歷史久遠,重要的傳統佳節也不盡其數,對外漢語教學也應該把中國傳統節日引入課堂,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創造相對真實情境進行交際,教師可以將理論、學習過程中,對於學具的使用,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提出具體要求。活動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要注意處理好個別活動和集體活動教學的有機結合。注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 中,發揮學生的優點、激發他們的潛力。
  • 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學習者的母語母文字與漢語漢字的距離也會導致教學上的差異。在韓國、日本等漢字圈國家,根據中日韓字形上的異同以及漢字詞進行針對性教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非漢字圈國家,引導學生建立對字音、字形、字義的認知並培養字感就成為漢字教學的首要任務。這種母語環境下的國別化、語別化教學逐漸成為國際漢語教師要面對的常態,對教師的能力要求也相應轉變。
  •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一點就通?從最基本的語法點開始入手,是考驗一位老師的基本功的哦!今天小V就與各位老師分享一些對外漢語課堂中語法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1、直觀法 利用實物、圖畫、卡片、表格、符號、公式等輔助手段,化抽象的定義為具體形象的圖示,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
  • 【漢之聲課堂】對外漢語教學之語音教學和詞彙教學,速速收藏
    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這四部分的教學,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教學呢?我們今天就先從語音教學和詞彙教學技巧來說一說。首先是語音教學:有專家學者提出在語音教學階段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展示語音、指導發音、練習語音、糾正發音。
  • 對外漢語教師楊惠元:育桃李晚霞滿天
    楊惠元教授教了一輩子書,主要研究方向是課程與教學論、對外漢語教學論、第二語言速成教學和技能教學,著有《聽力訓練81法》、《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聽說教學十四講》等,曾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對外漢語教學優秀教師、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等榮譽。
  • 對外漢語教學你有幾成把握?---毛箭(武漢國際漢教特聘講師)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浪潮,對外漢語逐漸成了國際社會的香餑餑,從而也推動了國內許多人和年輕學子對海外世界充滿陌生又富有遐想地湧入進對外漢語教學的行列。一、走上神壇、跌入塵埃,對外漢語都有舞臺:互動問題:1.
  • 如何從職場小白成為對外漢語教師
    二、堅持下去,做個「Winner」整個課程分為《現代漢語基礎知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方法論》、《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三個部分組成。上課前,最好預習一下相關知識,有不懂得作以簡要記錄。上試講時,大家一定要積極地參與,這樣老師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建議,對於後續的面試考試及教學都非常有幫助。下課後,一定要優先整理筆記,切記今日所學今日整理完。整體過程中,如果遇到疑惑一定要及時找老師答疑(如果太晚的話,就別打擾老師休息了,畢竟他們超級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