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現周代諸侯國都城遺址

2020-12-27 中國社會科學網
陝西發現周代諸侯國都城遺址

2019年01月07日 09: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經過兩年的考古發掘,陝西澄城劉家窪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考古人員據此認定,該地是歷史上與周同姓的諸侯國芮國最後的政治中心。這些出土文物可能填補了芮國後期的考古空白,對推動關中東部地區周代考古以及周代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報澄城1月4日電(記者 陸航)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經過兩年的考古發掘,陝西澄城劉家窪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考古人員據此認定,該地是歷史上與周同姓的諸侯國芮國最後的政治中心。這些出土文物可能填補了芮國後期的考古空白,對推動關中東部地區周代考古以及周代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劉家窪遺址位於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村西北。2016年底,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經勘探發現墓葬210多座,其中包括帶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兩座。在這兩座大墓中,考古隊員發現編鐘、編磬等大量隨葬品。「我們在M2槨室東北角建鼓的銅柱套上發現了『芮公』銘文,在一件銅戈上發現了『芮行人』銘文。據此判斷,此墓主是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國國君。」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種建榮介紹,這兩座大墓都遭到嚴重盜擾。在一個豎穴土坑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9個殉葬年輕女性的壁龕和2件鑄有「芮公」的銅鼎,因而推測墓主人為芮公夫人。考古人員還在兩件鬲口沿上發現了「芮太子白」銘文。

  除此之外,墓葬中還出土了大量精美樂器。劉家窪考古隊副隊長孫戰偉介紹稱,西周及春秋時期諸侯級墓葬的樂器組合,基本都是青銅編鐘、石編磬各一套。劉家窪「中」字形大墓的樂器組合都是編鐘、編磬各兩套,並配有多件建鼓、銅鐃、陶壎等,充分體現了芮國貴族對音樂的喜好,為我國古代樂器發展史和音樂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芮國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傳世文獻對其記載非常簡略。2005年,陝西省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的考古發現推動了對芮國歷史的研究。近日,考古人員通過出土文物的形制、紋飾等特徵分析認為,陝西劉家窪遺址屬於春秋早中期。綜合遺址內的夯土建築、城牆、壕溝等遺蹟和墓葬形制、喪葬習俗等文化特徵,結合七鼎六簋、五鼎四簋等青銅器禮器組合形式以及「芮公」「芮太子」等青銅器銘文,考古人員認為,這裡應當是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及墓地。

  西周、東周交替之際,伴隨著周王室的東遷,關中東部地區政治格局發生巨變,但人們對兩周時期周王室在當地的分封模式認識比較模糊。劉家窪遺址上接梁帶村遺址,不僅提供了周王室大臣採邑向東周諸侯國發展演變的典型案例,也為研究東周時期關中東部諸侯國的存滅概況、與北方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的變遷、人群流動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資料。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城以及主要城市排名!
    周代出現兩次城市發展的高潮。西周分封諸侯國,由70餘城增至1200餘城。戰國時期,仍然存在140餘城市,較周初分封之時還多。形成三級城市網:(1)周朝王城 (2)諸侯都城 (3)卿大夫食邑。西周時期諸侯國地圖一、西周時期主要都城齊國-臨淄、衛國-朝歌、
  • 考古濟南⑨|逄國、邿國……周代濟南的古國迷蹤
    從西周早期的逄國到春秋時的邿國,再到戰國時的多座大墓以及近期剛發掘的章丘牛推官莊周代遺址,周代的濟南又有哪些秘密呢?既然在仙人臺發現了邿國的貴族墓地,那麼它的都城在哪兒?一般而言,國君的墓地離國都不會太遠,但考古人員尋找了多年,至今沒找到。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任相宏認為邿國都城在可能就在墓地南側。
  • ...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
    7月15日,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澄城縣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第七展廳對外開放,展期3個月。展覽匯集了劉家窪等遺址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是自國家博物館展出後,首次在陝西面向公眾集體亮相。
  • 我國古代都城遺址的「中和」理念
    先後參加並主持秦都鹹陽遺址、西漢十一陵、關中唐十八陵、秦漢櫟陽城遺址、西漢杜陵陵園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秦阿房宮遺址等考古勘探、發掘。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學、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學和漢唐考古學,已發表論文三百多篇,出版專著二十多部,其中專著《漢長安城未央宮》《漢杜陵陵園遺址》《中國考古學·秦漢卷》《蜀道》等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夏鼐考古學研究獎、郭沫若歷史學獎、中國政府出版獎。
  • 西周都城鎬京遺址首次出土12塊鱷魚骨板
    [摘要]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透露,考古人員在陝西境內鎬京遺址發掘出土了12塊鱷魚骨板,是豐鎬遺址首次出土該類遺存。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攝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鎬京遺址考古隊隊長嶽連建介紹,去年考古人員發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水井4眼、陶窯2座、房址1座。出土陶器、銅器、石器、骨器等各類器物249件,出土陶器碎片104箱、獸骨18箱。
  • 偃師商城遺址,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這是它的發現過程
    偃師商城遺址,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這是它的發現過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偃師商城遺址的發現,1983年,考古學家在偃師發現了商城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對偃師商城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發掘,初步探明了商城遺址的範圍、大小等一些基本情況。
  • 東周都城遺址,洛陽東周城遺址,曲阜魯城遺址
    大家好,我是黃秀美,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都城遺址。春秋戰國時代,由於政治上列國分立,軍事上戰爭頻繁,設防城市的建設便成為一種突出的社會現象。截止目前進行過勘探和發掘的主要有洛陽東周城址、曲阜魯城遺址、臨淄齊城遺址、易縣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城遺址、侯馬晉城遺址、新鄭鄭韓故城遺址、江陵楚紀南城遺址、鳳翔秦雍城遺址,對臨潼秦棟陽城址和鹹陽秦鹹陽城址也進行了初步踏察。目前的發掘工作,大體弄清了列國都城的城郭範圍、城門及街道的位置、宮殿及手工業區的分布、營建和使用時間等方面的問題,更詳細的內容還有待以後的大規模發掘。
  • 武漢盤龍城發現大規模鑄銅遺址 系夏商都城之外首次發現
    新華社武漢10月22日電(記者廖君)學界曾普遍認為,早期青銅器為夏商中原王朝壟斷,由都城統一生產。「盤龍城遺址聯合考古項目」聯合考古隊近日披露,盤龍城發現了大規模鑄銅遺址,系在夏商都城之外首次發現,這一重大發現將改變學界主流觀點。
  •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
    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是當時的重要中心,發現了很多遺址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陝西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也是西周時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活動中心。陝西境內發現了一系列周朝時期的大型古城遺址,周原遺址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
  • 「大夏國」都城遺址的未解之謎
    屹立在沙灘上的統萬城遺址   在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漫漫的毛烏素沙漠南部,至今仍然矗立著一座早期北方少數民族王國的都城遺址,儘管歷經1600多年滄桑,但雄奇的墩臺角樓,殘聯的城垣「馬面」(指城牆每隔一定距離突出的矩形墩臺),以及2月2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最新發現的「虎落」(最初指籬笆,用來保護城邑或營寨)遺蹟,讓這座茫茫荒漠中拔地而起的城池,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夏、商、周三朝的都城到底是不是今日的西安呢?
    2017年9月,戶縣撤縣設區,改成了「鄠邑區」,「鎬京」遺址此時才能算在西安的「市區」裡。所以從大的時間來看,嚴格來說,夏商周都城,都不在西安。夏朝都城至今也沒有可以確認的考古發掘,因此連夏朝是否存在都飽受質疑,要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稱呼就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兩個字有多種解釋,解釋為「光明之夏」也未嘗不可,但是夏朝都無法證明,我們豈不是太尷尬?直到50年代,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至少我們可以基本確認,夏朝真實存在。
  • 雙城之謎:燕國與薊國之都城
    北京城究竟肇始於燕國都城還是薊國都城,至今仍是一個大謎。現在,位於北京西城區西南二環廣安門樹立一座「薊城紀念柱」,上刻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擬定的銘文「北京城區,肇始斯地,其時惟周,其名曰薊」。但是考古發現,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有西周初期的燕國都城遺址,相當一部分學者確認此地為北京城發源地。
  • 夏文化研究有新進展,考古發現二里頭遺址網格型都城布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南二里頭遺址、安徽禹會村遺址、河南時莊遺址、餘莊遺址、黃山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這五項重要發現,將有力推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
  • 青塘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遺址全景(上為北)▲西側北部建築龍頭神鳥的頭部本報訊(記者 王巖)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
  • 周代:虢與郭是一回事
    在周代金文銘文中,屢屢有周王賞賜臣下「朱虢」的記載,與《詩經》中「朱鞹」的意思相同。朱虢就是紅色的皮革,是周代車上的飾物,通常由周王賜給臣子以示榮寵。周代貴族鑄器時把周王賞賜的朱虢銘之於器物上,以此相互誇耀。  虢與卜古韻相同,可見虢的讀音由卜而來。
  • 戰國七雄都城今天怎麼樣了?有的已消失,有的成一線城市
    戰國初期,群雄並起,全國有20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並且都以周天子為共主。然而,隨著諸侯國之間不斷兼併、吞沒,逐漸形成了7個實力最為雄厚的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他們被稱為「戰國七雄」。 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的都城,分別位於哪裡,今天怎麼樣了?
  • 戰國七雄都城是哪,是現在什麼地方,有一國居然前後有過八個都城
    戰國七雄就是指戰國晚期華夏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韓國、趙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這些諸侯國大多是跟隨周朝建立分封后開始存在的,只不過有些諸侯國分封建立得早,比如齊國、燕國,有些諸侯國分封建立得晚,比如秦國、楚國。 接下來聊一聊戰國七雄曾經的都城在哪裡?他們的都城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通過考古發掘我們發現,古蜀國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銅器)都跟目前公認的夏代晚期遺址二里頭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夏朝立國之後,即便頻繁遷都,從陽城(河南登封)、陽翟(河南禹州)、安邑(山西運城)、斟潯(河南洛陽)、老丘(河南開封),夏朝都城也一直未出中原的核心區域。也就是說,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歷史學中記載的夏朝,就是以伊洛盆地為中心的中原王朝。而古蜀國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銅器)都跟目前公認的夏代晚期遺址二里頭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 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  12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文物考古部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2020年度30餘項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成果,其中,洛陽四個都城遺址考古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