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只是開端,賺錢才是目的,跟著生煎先生學開店,20多家餐飲連鎖店成功運營經驗,讓餐廳開店經營更容易!
有網友吐槽說自己開店3個月,同樣是麵食快餐,味道感覺也比對面的好吃,但是為什麼自己的店還是冷冷清清的,而對面的10年老店卻門庭若市,每天生意都紅紅火火,而且在價格上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到底是什麼回事?
首先,對面的生意紅火,證明人流量還行,選址應該沒有選錯,而至於老店的優勢不外乎是老客戶多,客戶群體比較穩定;知名度較高,口碑好,自己覺得好吃,也願意帶親朋好友來吃;老店的經濟收入、開支等都已穩定,在經過了多年的摸爬滾打,已有了一套成熟的運營經驗。
至於新店,為什麼會冷冷清清呢?開業時消費者貪新鮮,肯定也會過來嘗嘗,可慢慢客人就少了?那就要從餐飲最致命的三點來說了——好吃,乾淨,服務好。這三點沒有做好,做再多的營銷也沒有用,因為做餐飲要的就是口碑,沒有這三樣做支撐,就沒有好口碑,也就沒有客源,餐店自然失敗收場。因此,以其去想怎麼和那些熱門老店做競爭,不如踏踏實實做好口碑,多為顧客考慮。具體如下:
回頭客才是檢驗好吃的標準
新鮮感固然重要,但好吃更重要,如何才能讓消費者就愛這個味兒,願意一吃再吃甚至願意帶朋友過來吃,才是重點,也就是餐飲者最該重視的「回頭率」問題。如何才能保證回頭率?無疑要重品質,重味道,不斷加大品質管理力度,從採購、原料、加工、製作等都要以顧客的身份去品嘗、去體能,如果你是顧客,是否願意天天吃自家店的菜品呢?
當然,還可以做好這「3多」多留意一下線上外賣平臺好評差評的比例是多少、不足是哪些、吐槽得最多的是什麼等;多留意顧客用餐時的表情是嫌棄還是驚喜;多做調查,可以在店鋪設置意見箱或者讓消費者在線上填調查表,填寫提交即可獲得立減X元的獎勵等,根據調研進行口味微調與改良。
看得見才是檢驗乾淨的考驗
食品安全、餐廳衛生等未來只會越來越嚴謹,特別是疫情的影響,餐飲店的洗手臺、溼巾、免洗洗手液至少要有一樣,如今不僅追求就餐的品質,更追求就餐時的健康、乾淨、衛生。做好衛生問題應該從人員、環境、餐具和食品製作4方面入手。
例如統一員工服裝、上班不許玩手機、不留長指甲或佩戴飾品等;及時收拾餐桌,保持臺號、菜單的清潔完好,無汙漬、無油膩等;最好準備獨立包裝的醬料、使用一次性或者做好消毒的餐具;將後廚前移、窗口透明、洗碗機、消毒櫃前置,讓顧客看到整個操作、清洗、消毒流程,廚師和服務員整潔有序戴口罩等,這種「明檔廚房」模式更能贏得顧客的喜愛與信任。例如生煎先生這種傳統手工藝現作生煎包「現擀現包、現燒現賣」的過程,讓顧客看得見的健康新鮮,可視化的衛生乾淨,才能看著安心吃得放心。
重培訓才是服務優質的基礎
這是基於菜品品質之後,基本形態的消費體驗,核心就是熱情周到的服務,服務好的門店生意也會很好。因此,餐廳要做好統一的培訓工作,訓練服務人員做到態度要端正、微笑要純真、正視顧客、語音好柔和、不走過場等,讓顧客更為舒坦。此外,要記住這些九字法則:衛生重要,尊重第一位;錯誤要認,態度更重要;禁忌不觸,要將心比心;顧客放鬆,美味更加倍;莫帶情緒,顧客是上帝。
即使是夫妻店、家庭店,也要不斷提升服務意識,洞察顧客的心理,不斷在日常中自我反省與自我培訓,想顧客之所想,才能留住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