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健身與自然健身: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2020-12-08 健身教練Ason

要說健身圈哪個話題被談論得最少,那麼藥物必定屬於其中一個,或者說大眾很少能夠接觸到相關的信息。然而,我相信有不少人還是對藥物比較好奇的。比如,藥物分哪些種類,所有藥物效果都一樣嗎,藥物的副作用,風險和收益的比例以及是否值得你去嘗試等等。

那麼本文就跟大家說說有關藥物的那些事。不過在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下我的立場:我是比較反對藥物健身的,我過去、現在和以後也都不會考慮藥物。當然,我並不會評判非自然訓練者,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比較反對的是,打著「自然」的名號,去哄騙小白說自己的訓練方法多麼厲害、自己的體系多麼成熟等等,或者各種方式變相去割韭菜。

藥物以及原理

就健身來說,這裡的藥物指的是「合成代謝類固醇」。它是一種人造物質,與我們人體內的睪酮有相似的作用,能夠加快肌肉增長、恢復以及量水平等等。

類固醇是通過許多不同的機制實現這一點的,但是它們的最終結果是一樣的:提高蛋白質合成速度,或者降低蛋白質分解速度,或者兩者都有。

雖然外源睪酮是最常見的藥物,但是也還有一些在健美運動員中比較流行,比如苯丙酸諾龍、康力龍、氧雄龍、大力補、寶丹酮等。

一個周期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類的藥物?這是因為,每一種藥物在藥效、毒性、副作用和協同作用方面都有獨特的特點。它們和其他藥物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結合起來,為不同的目標創造不同類型的「周期」。

比如,一名健美運動員想要在非賽季增長10斤肌肉,那麼他的周期會與減脂時的周期完全不同。

藥物的效果如何?

許多人認為,即使使用了藥物,也要努力訓練,才能達到頂尖身材。這話當然不假,但是頂尖的身材同樣需要大量的藥物來輔助。

原因很簡單,自然狀態下只能增長那麼多肌肉。肌肉本身就是奢侈品,它的存在會消耗大量能量,所以人體更加傾向於儲存脂肪。從生存的角度來看,脂肪儲存的能量更多,更有助於我們長期供能。此外,我們體內有一種叫做「肌肉生長抑制素」的東西,這是人體自身為了防止肌肉過度增長而設置的對抗機制,這樣在饑荒時才不會餓死。

然而,當你使用藥物後,情況就不一樣了,肌肉增長就突破了一定的限制。

比如,200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10周或者更少的時間裡,藥物能夠讓做力量訓練人群肌肉的平均增長達到4-11磅(1磅=0.45kg)之間[1]。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人6周就增長了接近16磅瘦體重。

如果你對肌肉增長沒有很大的概念,那麼看看這個數據:目前的主流觀點表示,在系統的訓練和營養條件下,自然的男性訓練者第一年能夠增長的肌肉不會超過20-25磅(女性減半)。

因此,在藥物的幫助下, 你2-4個月就能達到自然者1年的狀態。

再來看看一個案例研究[2]。1名頂尖的健美運動員,與科學家們合作了1年,在這期間就只有4周沒有使用類固醇。在這1年裡,他增長了大約15磅肌肉。對於他這個訓練水平來說,這個速度可以說是自然狀態的3-4倍。

肌肉和力量的增長不僅僅是使用藥物的唯一好處,它們還能幫助你保持體脂。研究發現,睪酮能夠直接抑制脂肪細胞的生成[3]。因此,你很難看到體脂非常高的藥物使用者,除非他完全不注意飲食。

自然狀態能增長多少肌肉?

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狀態下最終能增長多少肌肉,讓我們先看看瘦體重指數(FFMI)和藥物與自然健美之間關係的研究[4]。

研究人員分析了157名男性運動員,包括頂級的自然健美運動員和壯漢。其中有一半的人使用藥物,另一半從未使用過。研究結果發現,藥物使用者的FFMI平均在25左右,而自然訓練者的FFMI平均在22左右。肌肉最發達的藥物使用者FFMI能達到32,肌肉最發達的自然訓練者FFMI最多只能達到25。也就是說,藥物使用者的平均水平就是自然訓練者的最佳水平,藥物使用者的最佳水平是普通自然訓練者的150%。

下面,讓我們再舉一些例子,讓我先從我自己開始。我1米78,體脂率按14%算,FFMI大約是23,體重85kg時是這樣的:

這是知名健身模特Jaco De Bruyn:

他身高1米84,賽季體重88kg,體脂按5%算,FFMI大約就是25,他聲稱自己是自然的。

再看看7屆奧林匹亞冠軍菲爾西斯:

他1米75,體重按112kg,體脂按5%來算,FFMI大約就是38,他也稱自己是自然的。

相比較而言,健美傳奇弗蘭克贊恩就對自己的藥物使用比較坦誠,1米75,體重按83kg,體脂按5%算,FFMI大約是26:

因此,正如你所看到的,當你的FFMI接近25時,哪怕是小幅度的提高都表示整體體型的大幅度改善。對於自然訓練者而言,FFMI=25作為一個臨界指標相對比較靠譜。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人用了藥都沒超過25,有的人沒用也能超過25。

此外,Martin Berkhan也提出過一個簡單的公式來幫助我們判斷肌肉增長潛能:身高(cm)-100=賽季體重上限(kg,體脂4-5%)。

根據這個公式,我的賽季體重上限就是78kg,然而我往年的賽季體重一般是73kg左右,說明我還有一些進步空間。

藥物有什麼副作用?

藥物對身體帶來的損害,有些是可逆轉的,有些是不可逆轉的,還有些甚至可能是永久的。

可逆轉的改變有睪丸萎縮、痤瘡、囊腫、油性頭髮和皮膚、血壓和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攻擊性變強等。不可逆轉的損害包括男性禿頂、心功能不全、肝臟疾病和雌性樣乳腺發育。

藥物的另一個主要副作用是生物和心理上癮的風險。一項研究發現,有30%的類固醇使用者會患上依賴綜合症[5]。

對於這類人來說,在用藥期間會感覺每天的精力很高,訓練非常努力,自信也非常強。但是在停藥期間,也許就像雷神沒有了錘子。這種循環可能就會導致他們對用藥「上癮」,始終停不下來,即使他們知道會有健康風險。

一些人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管理藥物循環和健康來消除類固醇的使用風險,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當然,在專業藥劑師的幫助下以及你關注自己的整體健康,可以降低一定的風險,但是你無法降到最低。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自然?

用藥不可恥,可恥的是打著自然的名號背地裡用藥來宣傳自己的訓練營、賣計劃、賣補劑,但其實自己懂得並不多。事實上,國內有不少pro連基礎的解剖學和增肌常識都沒有。

如果你認為你買了他的計劃,參加了他的訓練營就能練成他那樣,那你就太天真了。下面我就給大家提供幾個方法來參考,去識別那些「假自然選手」。

1.FFMI指數太高

雖然FFMI指數並不能概括到所有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還算是一個不錯的指標。FFMI怎麼算?兩種情況:

如果你的身高小於1米8,那麼FFMI=[體重(kg)×(100%-體脂率)]÷身高(m)平方。如果你的身高大於1米8,那麼在上面數值的基礎上再加6×[身高(m)-1.8]。如果FFMI大於25,那麼用藥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這個數值是一個估算,畢竟我們不能準確知道自己的體脂率(不要用體脂秤測出的體脂率算,很不準)。

2.上胸、斜方肌和三角肌非常發達

這些部位有許多雄激素受體,對於血液中特定的合成代謝激素反應非常好。而自然訓練者總會有一些地方相對薄弱,很難全部都練得非常發達。

3.幹度、分離度和飽滿度並存

增肌和減脂雖然可以同時進行,但是訓練水平越高,就越難做到。然而在藥物的幫助下,這個過程就快了許多。如果你發現有些人一整年都又大又幹,那麼八九不離十了。我想我們自然訓練者只是不夠努力吧...

4.痤瘡和禿頂嚴重

雖然一些人天生就會容易長痘痘和禿頂,但是類固醇會加劇這些問題。

當你將這4點結合起來,發現一個人都滿足,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他在使用藥物。

結束語

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閱讀, 大家對藥物能夠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對自然訓練的結果有個更實際的期待。

藥物是自己的選擇,他人無權幹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切勿受他人影響。#百裡挑一#

參考文獻:

[1]Hartgens F, Kuipers H. Effects of androgenic-anabolic steroids in athletes. Sports Med. 2004;34(8):513–554. doi:10.2165/00007256-200434080-00003.

[2]Alén M, Hkkinen K. Physical health and fitness of an elite bodybuilder during 1 year of self-administration of testosterone and anabolic steroids: a case study. Int J Sports Med. 1985;6(1):24–29. doi:10.1055/s-2008-1025808.

[3]Singh R, Artaza JN, Taylor WE, et al. Testosterone inhibits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3T3-L1 cells: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androgen receptor complex with beta-catenin and T-cell factor 4 may bypas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to down-regulate adipogen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Endocrinology. 2006;147(1):141–154. doi:10.1210/en.2004-1649.

[4]Kouri EM, Pope HG Jr, Katz DL, Oliva P. Fat-free mass index in users and nonusers of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 Clin J Sport Med. 1995;5(4):223–228. doi:10.1097/00042752-199510000-00003.

[5]Kanayama G, Brower KJ, Wood RI, Hudson JI, Pope HG Jr.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 dependence: an emerging disorder. Addiction. 2009;104(12):1966–1978. doi:10.1111/j.1360-0443.2009.02734.x.

相關焦點

  • 自然健身肌肉與藥物健美的肌肉差距有多大?
    而自然健身所練出來的肌肉,雖然沒有健美運動員那樣發達,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足具觀賞性。對於健美運動員的肌肉 似乎爭議有一點多,因為大家都有了解,有一部分健美肌肉男為了能夠讓肌肉效果更加出眾,不惜使用藥物來促使肌肉的生長,這對身體有很大影響的,不過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也無可厚非。
  • 藥物健身的利弊究竟是什麼?網友:看亞洲巨獸黃哲勳就知道了
    而在健美初期,老一輩的健美運動員通過自然健美也是能練出較為誇張的肌肉的,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增肌藥物的問世,讓刻苦訓練這件事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健美界貌似都變了味。藥物健身可以說把健美翻到了另外一個篇章,一個科技巨獸的篇章。大家現在耳熟能詳的健美名人,或多或少都是用過藥物,可以說是根據年代來分的,越是早期的健美運動員使用的越少(或劑量使用的越少)。
  • 自然健美與藥物健美有什麼差距?看完這兩位健身冠軍就明白了
    健身與健美從來都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能取得成果的事情,但總有很多人出來反駁。因為練健身可以吃補劑,練健美可以用藥物,這些在他們眼中就成了健身和健美的「捷徑」。然而,人們大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不管是健身還是健美,如果不進行嚴格規律的訓練,就算吃再多的補劑、用再多的藥物也長不出一寸肌肉。自從人們知道職業健美運動員大多都使用藥增肌後,就對使用藥物的健身者持有很大的偏見,以為練健美的幾乎全都藉助藥物才練那麼大。其實,在健身健身界,也有不依靠藥物的健身賽事,那就是健體和自然健美。
  • 世界上3大自然健身者?看完我笑了,如何從外在辨別藥物與自然?
    小編閒來沒事就愛看健身視頻,最近看到了一個視頻,讓身為自然健身的我有了極大的挫敗感!看完之後不禁感慨:自然也可以練這麼大!視頻標題為:Top 3 Natural Bodies in the world翻譯過來就是:世界上的3大自然健身者!
  • 健身需不需要吃蛋白粉?求求你別再問了,知道這些你自然有答案
    其實這也難怪,當你對蛋白粉沒有一點點了解的情況下經常能夠看到健身房裡的肌肉男喝蛋白粉,也能在網上看到健碩的健美選手捧著某款蛋白粉為其做廣告,所以你本能的把蛋白粉和肌肉聯繫在了一起,認為它可能是幫助肌肉增長的神奇藥物。那麼蛋白粉到底有沒有那麼神秘?或者說它有沒有讓肌肉快速增長的神奇功效呢?
  • 肌肉男長期健身開發肌肉會減少壽命嗎?健身老鳥一說,全明白了
    而對於那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增肌成功的肌肉男,因為增肌效果太明顯而飽受爭議,最常見的是練一身肌肉中看不中用,更有甚者還上升到了健身練肌肉會導致減少壽命。筆者混跡健身圈多年,對於此類否定健身的言論早已見怪不怪,雖然肌肉男不會因此而放棄健身,但這卻是健身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那麼,健身的肌肉男長期以開發肌肉為主進行訓練,到底會不會導致減少壽命?
  • 徒手健身和器械健身哪個重要?對於徒手健身人士,需要知道這些事
    導語:一些健身小白在還沒有接觸過徒手健身和器械健身的時候,他們認為器械健身非常神聖,有器械健身,才真正稱之為健身。但是當你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開始上手之後,會發現徒手健身比健身房當中很多器械健身要更加難一些。
  • 抖音網紅自然健身14年,從來不喝蛋白粉,網友:14年練成這個樣?
    你還是放棄吧0202年了居然還有人拿蛋白粉說事喝不喝粉是一回事,怎麼練是一回事,我不知道人家為了現在這個狀態努力了多少,更不知道人家的起點是哪裡,但人家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下來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辦了3年會員,就去了3天的?!介哥們,不吸肚子,妥妥一個油膩中年啊14年不練估計會是個胖子我也36,健身四年。
  • 日本最美健身女教練,只要你真正想健身,時間自然就會多出來!
    生命在於活動,健康在於鍛鍊,一段時間我們運動量少了後,就會讓你缺乏氣血,身體變得虛薄,體內脂肪堆積身體體態走形。有著日本第一美女健身教練之稱的田上舞子也是以前也是和大家一樣。之前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工作繁忙缺少運動,身體健康變差體重也增長了很多。
  • 那些我們要知道的健身食材系列之八 健身餐中的調味料
    你是否也厭倦了那些淡而無味的健身食物?實際上通過添加調味料來避免飲食口味的單一,這些調味料提供的不僅僅口味上的改變。也許健身中的你,只知道健身餐不是蒸就是煮,而且少油少鹽。這想一想都感覺難以下咽。如果你所謂的「清潔飲食」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吃同樣的幾樣東西,且完全清淡無味。那你就錯了。
  • 健身後才知道的那些偽科學:想要長肌肉,一定要喝蛋白粉?
    相信有一定健身經驗的小夥伴都會逐步認識到一點,那就是以前自己所接觸到的知識有很多是錯誤的。因為當下有太多看起來非常正確的觀念,但是當我們在深入了解之後,或者隨著對健身知識的了解不斷加深後,就會發現很多觀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的。
  • 女性去健身,應該注意的事情有哪些?我來告訴你健身中的事
    導語: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去健身,健身已經不分男女了,他們都會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有自己的身材去健身了。但是男生和女生的體質是不一樣的自然在健身中的注意事項也是不一樣的,就好比我們去健身房之前我們該穿什麼樣的衣服是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女生在健身中的小知識吧。
  • 類固醇是健身界最大的騙局!有多少健身網紅在撒謊?
    國外有不少健身網紅都很抵制類固醇,口口聲聲說自己從來不用類固醇,但事實上業內人士都知道他們其中99%是用藥的!類固醇是健身界最大的騙局!有多少健身網紅都在撒謊?很多健身網紅誇大了類固醇的功效,卻否認自己使用過類固醇,要知道類固醇在美國屬于禁藥,他們不可能明面公開持有、使用類固醇。而有些國家並沒有對禁止普通民眾使用類固醇法律的明文規定,於是在社交網絡上還真有一些類固醇等藥物教學的健身網紅!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以免大家說我教壞年輕人!
  • 健身肌肉男的壽命與普通人的相比 差距有多大?
    長期健身的人一方面就是為了提高生命的質量,也可以說提高生命的體驗,練一身肌肉也好成就一副好身材也罷,都可以提高生活體驗,另一方面則就是想通過健身儘可能的使身體更健康,從而拉長壽命的長度。然而有一種說法是健身練肌肉的那些肌肉男壽命不會太長,他們是這樣解釋的,健身的力量訓練是在耗損人身體的精氣神,所以肌肉練的越大就說明身體的損耗就越多,相對的壽命也就越短,甚至還不如不健身的普通人。
  • 健身環、家用健身器材崛起,你覺得健身的未來會在家裡嗎?
    在健身房缺位的時間裡,人們在網上購買健身器材,健身教練在網上授課,健身這件事也被迅速線上化了。即使疫情結束,這段隔離時期的健身經歷或許也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健身文化。為了讓你在家健身,線上教練和健身環都很努力隔離初期,大多人都瘋狂地想往外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筋骨。
  • 健身與不健身的區別,只有健身後的你才知道,變成最美的自己
    健身與不健身的區別,只有健身後的你才知道,變成最美的自己導語:擁有一副好的身材,是每個人的夢想。沒有長時間的堅持,是無法擁有並且保持出色的身材線條的。而不健身的你,永遠不知道瘦下來的自己,身材、顏值是有多麼的好看肥胖是一種累贅負擔,肚腩撐起衣服,走路的時候贅肉一抖一抖的。
  • 健身的幾個小常識,知道越多越好,幫你更好地健身訓練
    有的人健身過後反而身體的健康狀態越來越差,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並且容易傷風感冒,有的人健身後肌肉沒有增長多少,總是會覺得肌肉酸痛,這時就有很多人懷疑健身到底是強身健體還是損害身體呢?其實健身的這幾個小常識,如果你沒有提前知道的話,健身就會越傷身。
  • 劉濤的健身照,李嘉欣的健身照,趙麗穎的健身照,只有她是擺拍?
    娛樂圈的明星為了保持自己的好身材,都喜歡健身,而她們也會時常在自己的微博裡曬出自己的健身照,今天我們就看看那些喜歡健身的女明星,誰才是真正的健身女神。劉濤在娛樂圈中的口碑非常的好,不但是公認的賢妻良母,而且她還非常喜歡的健身,她在微博曬的健身照,小編認為是非常真實的,因為如果小仙女們健身過,你一定會知道,健身的時候一定是汗流浹背的,她每次曬出的照片都是素顏 + 渾身汗漬,臉色從裡到外透出紅暈,是真正流過汗的證明。
  • 理性分析那些知名的健身達人們,是否有使用過類固醇?
    類固醇在健身圈中的使用範圍類固醇在健美圈中似乎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了,那些閃耀的獎牌背後總是與各種藥片和注射器有聯繫,而在健身圈裡,使用類固醇的健身者其實也不在少數,使用類固醇健身其實對於那些健美運動員來說還是有風險的,像一些比較嚴格的健美比賽中,還是存在藥檢這一項的,而在健身達人圈裡
  • 類固醇注射者:用藥的人給的健身建議能信嗎?
    問題是:使用類固醇或相關藥物的健身專家,他們的建議值得相信嗎? 約60%的人表示,他們會質疑藥物使用者的建議。你想就此寫篇文章嗎?」。雖然我訓練過不少使用藥物的職業健美運動員,但我的客戶中超過90%是自然的。所有人都說,他們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增強,肌肉得到了良好的生長。 4.許多人都說我發表的文章給他們帶來了很大收穫。 5.最重要的是:我知道「用藥」和「自然」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