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人空巢率49% 老人抱怨做頓飯一天吃不完

2021-01-19 騰訊網

9月23日,青島張秀英老人給記者看她養的花。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年輕人面臨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空巢現象越來越嚴重,在剛剛結束的一個全國性會議中,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表示,中國城市老人的空巢率接近一半,達到49.7%。9月23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空巢現象在島城更為嚴重,據市老齡辦抽查結果顯示,島城市區的老齡率達到了66%,農村空巢率更高,如何解決空巢老人養老問題也是各地在不斷探索的問題。

  做頓飯一天都吃不完

  「等會,一會就來了。」9月23日上午,當記者敲響四方區海倫路街道海順社區張秀英老人的家門時 ,裡面傳來緩慢拖沓的腳步聲。打開門,85歲的張秀英老人趕緊拉著記者的手往裡走,邊走邊嘟囔:「上午閨女剛帶著我去打了吊瓶,最近身體不舒服 。」來之前,社區隋主任告訴記者,張秀英一個人生活,兒女每周過來看望一下,是典型的空巢老人。

  老人家中一色的舊式家具,除了衣櫃和櫥櫃等,佔地方最大的就是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廚房在陽臺上,我現在還能自己做飯,做一頓飯有時候一天都吃不完。」「晚上睡不好覺,我晚上九點鐘就躺下了,醒來時常常天不亮,我一看表,才凌晨三點多。」張秀英說,她醒了就睜著眼睛,躺一會,再繼續睡。

  在她的眼中,她每天要做的就是吃飯吃藥,偶爾遇到事情給兒女打個電話。「電話號碼還是會撥的,當記者問她為什麼不去兒女家裡住,她笑著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兒女有家庭也有孩子,他們也不容易啊,不想麻煩他們。」不過,記者了解到,除了每周有兒女來看望老人一次之外,冬天她偶爾也會去兒女家裡住一段日子。

  「沒事就喜歡胡思亂想,以前我老伴兒喜歡養花,他走了之後我也養了一些。」張秀英拉著記者的手來到陽臺,幾盆花擺在窗臺上,綠意盎然。「這個花盆還是以前老伴兒用的呢。」張秀英指著一盆花告訴記者,她沒事就澆澆水看著它們長。

  「沒人說話,你來了跟我說說話,我這一天過得就算有意思了。」臨走前 ,張秀英把記者送到樓梯口,看到記者走了才轉身回屋。

  多種原因致空巢率增加

  目前,中國城市老人的空巢率接近一半,達到49.7%,農村過去沒有這種現象,但隨著農民工大量外出務工,農村老人空巢率也達到38.3%,並且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

  市老齡辦調研處處長王少梅告訴記者,青島老年人空巢化現象更為嚴重,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島城城市老年人空巢比例為66%,而農村老人空巢比例更是高達70% ,「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有多種原因,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家庭觀念的轉變都有關係。」

  空巢老人為何越來越多?王少梅分析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一是,生活觀念的變化,現在的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另外家庭小型化現象普遍,子女人數減少,「以前家庭子女多,一個孩子不和父母住一起,還有別的子女在身邊 ,但現在獨生子女多,一個不在身邊,老人就空巢了」。二是,人員地域流動性變大,人的生活範圍已經不局限於一個城市,一個村莊,尤其是農村人外出打工的人數增多,導致農村老人的空巢比例比城市要高。

  「隨著現在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人養老負擔加重,更不可能和雙方老人同時住在一起,所以老人空巢比例可能還會提高。」王少梅說,無兒無女或者喪子喪女也會產生一批空巢老人。

  對此,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社會學專家崔鳳認為,造成空巢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生活觀念的變化和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高的原因外,工作環境的變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現在工作流動性大 ,很多年輕人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在家鄉外打拼,而且工作壓力大 ,回家的次數也少」。

  「三無」生活擊垮空巢老人

  無兒無女在身邊照顧,對上了年紀的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而言,肯定要面臨很多問題,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島城空巢老人主要面臨著無人照料、情感難有寄託、生活孤獨的困境。「根據調查顯示,島城9成左右的老人還是喜歡居家養老,這也就意味著空巢老人無人照料其生活的困境。」

  根據市老齡辦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7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一種或多種老年病,「這些老人一旦發病,救治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出現危險,後果很不好說。」王少梅表示 。

  比起身體上的病痛,精神生活的寂寞孤單更是空巢老人難以化解的煩惱,沒人說話聊天,沒有傾述對象,沒有興趣愛好,常年的「三無」生活,使空巢老人陷入孤獨、失落、抑鬱、無助的情緒中,出現所謂「空心焦慮症」,進而加劇衰老,直至由心理疾患演變為生理病痛,最終被擊垮。

  中國社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對2000多個老年家庭進行調查,對比空巢與非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他們發現,獨居組、夫妻同住組、非空巢組的生活狀況確實有明顯差異。非空巢老人,可能覺得家務勞動或照顧第三代付出多,健康壓力大。獨居老人,會覺得無聊,以「閒坐」為主的人相對更多。獨居組老人出現「孤獨寂寞心情」的比例,也顯著高於另外兩組。

  「子女常年不在身邊 ,失去了最親近的情感交流對象,時間長了肯定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甚至還容易陷入無趣、無助的狀態。這些負面情緒長期存在,易引發空巢症候群。」市立醫院副院長王冠軍表示 ,「現在空巢老人中能有一半的人或多或少會有些空巢症候群的症狀。」

  連結 島城探索解決空巢老人養老問題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何解決空巢老人養老問題,近幾年青島一直在不斷做著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17%的市南區,是典型的老齡化城區,就通過政府購買等服務方式,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首創為獨居和困難老人每天送奶、訂閱報紙的居家養老方法。如今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送奶、送報、送愛心、送家政 、送午餐、送保險「六送」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對於空巢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而言,無人照料是最棘手的問題,為了保證老人在家的安全,市北區開發了「一鍵通」助老服務系統,為社區內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難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24 小時緊急呼叫服務」。而今年7月27日,李滄區掛牌成立銀齡助老服務中心,將60歲以上孤寡老人及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納入銀齡幸福工程服務範圍 ,將居家養老的服務外包給專業化的養老機構,探索孤寡高齡老人免費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記者 高亮 郝園園 楊洪星)(大眾網)

相關焦點

  • 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原標題: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原標題:龍巖市空巢老人現狀調查新羅區南城街道翠屏社區的老人們在居家養老服務站打桌球、聊天。而農村老年空巢家庭戶1117.90萬戶,佔老年空巢家庭戶總數的71.58%,農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萬人,佔空巢老人的69.79%。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及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尤引人關注。  那麼,龍巖市空巢老人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現狀又怎麼樣?重陽節前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佔比將達到54%以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高齡空巢老人大都面臨著孤獨、寂寞、被詐騙、生活無人照料等問題。然而也有一部分老人,選擇打開自我,接納他人的善意,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層意義。五年前,姥爺第一次因為腦血栓暈倒了。
  • 空巢不空心 關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
    4.2.1的家庭模式讓青年人背負養老的經濟壓力的同時,難以照顧到老人的心理健康,使得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內地老年人群自殺率為37.34/10萬人,較以往還有增加趨勢,僅次於韓國、中國臺灣。   空巢老人受生存環境影響,整體心理狀況較成人群體差,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不可避免地出現反應過激的急性症狀和行為。
  • 農村空巢老人咋養老
    說起空巢老人,我們習慣將目光投向城市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孤獨老人。然而在農村,這一群體的狀況更值得關注。一次採訪,記者途經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菱角鄉白沙坡村,發現空蕩蕩的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雖有飯吃但缺乏照料。
  • 大連老人空巢率52.47% 為遼寧省最高
    預計到2020年,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168萬  昨天,2013「敬老月」啟動儀式暨大連市「敬老文明號」單位表彰大會上,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本市老年人比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最高,65歲及以上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17%,是全國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同時指出,空巢老人數量已佔到52.47%。
  • 農村空巢老人是如何生活的
    「孤獨」二字,讓長期關注農村老人生存問題的北京媒體人李文解感覺心像被釘子釘了一下。在這個村莊,20歲留在村裡就是沒出息,60歲仍是農活主力。儘管看到村裡有很多無處消磨時光的老人,但「孤獨」是李文解第一次聽到。除了精神上的孤獨,李爺爺的物質生活也十分簡樸。他說:「在農村,我一天最多吃6兩米,加上雞要吃的谷,一年的糧食開銷只要600元,肚子就餓不著。
  • 你的未來是獨居老人還是空巢老人
    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導語: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漸尖銳。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獨居老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比普通老年人更為沉重的負擔。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沒有伴侶的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身邊。長日漫漫,一個人承受孤獨,百無聊賴,他們就是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解答。空巢老人 包括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空巢老人的定義,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
  • 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一個人住死了都沒人知道
    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死了都沒人知道這些年最讓人擔憂的,除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是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在農村大部分的村莊基本上都是空蕩蕩的,極少能看到年輕人人的身影。就算偶爾有年輕人出現,大部分也都是縣城下來玩的。
  • 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困境與化解之道
    我國農村老人的勞動參與率較高且以從事繁重農活為主,不僅如此,很多空巢老人不但得不到子女的照顧,還要承擔隔代照料孫子女的任務,高強度的勞動加速消耗了農村空巢老人的健康。農村老人的經濟來源單一、穩定性差,2015年抽樣調查顯示,農村老人的收入來源,46.4%為家庭其他成員供養,34.4%為自己勞動收入,兩者總計為80.8%。
  •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家庭」已日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為普遍。空巢老人迫切需要來自全社會的關愛。但老年人患病後兩周內就診率還不到一半,骨關節病的治療人數尤其稀少。  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50%患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患有此病的男性和女性更分別高達80%和90%。
  • 獨居空巢老人
    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則家庭生命周期進入鰥寡期。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體現及人們價值觀念改變的結果。1.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2009)的分析,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老人由於經濟獨立萌發了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的意識。
  • 六成網友認為空巢老人內心孤單寂寞
    新聞回顧:西安空巢老人佔老年人口一半 最怕過節孤單【騰訊大秦網訊】西安60歲以上老人124.21萬,空巢老人佔老年人口49%,對於一些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而言,過年仍然是他們的一塊「心病」。近日,大秦網就空巢老人的有關問題對網友做出了調查。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與世界人口老齡化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老齡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較快、高齡老年人口急劇增長、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城鄉分布不均衡等特點。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現狀獨居老人: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4—2—1式家庭結構導致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
  • 讓農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
    本報訊  (記者柯 楊)一億多農村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就有四五千萬。這些高齡、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護理,如何解決、誰來承擔?正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們,紛紛提交建議積極獻策。
  • 中國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達49.7%
    「平時我們都不指望子女的,這次實在是沒辦法,我怕他……」謝老師的老伴話說到一半眼淚汪汪地說不下去了,「要是有來世,我最不希望子女們離我們太遠了。」  據長沙市火炬片社區統計,該社區像謝老師這樣家中長期只有兩位老人或者老年人獨居的一人家庭戶佔了將近20%。「我們這個社區成立的時間不長,有的社區這樣的住戶更多,社會上把這一現象稱為『空巢家庭』。」
  • 空巢老人 | 你不在家的日子裡,年邁的父母都是如何生活的?
    在這本《空巢:鄉村留守老人生活現狀啟示錄》裡,作者彭曉玲為我們講述了全國六七個省份,近五十餘位空巢老人的故事。他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說不清,道不完的故事書。後來,兒子和女兒都慢慢長大了,他卻因為時常的飽一頓,餓一頓,落下了胃痛的病根,疼時就買些藥來吃,不疼時就仍由它去了。
  • 讓農村空巢老人「不空心」
    讓農村空巢老人「不空心」 發表時間:2015-01-04   來源:長治文明網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走進農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農村「空巢家庭」現象尤為嚴重。大多數空巢老人在農忙時節仍需進行繁重的勞動,起早貪黑、下地種田,勉強維持生活。而且,由於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許多老人患病後未得到及時治療,也有的因為家庭困難,有病也不敢和兒女說,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耽誤身體健康。
  • 空巢老人的「好兒子」:用心呵護老人的幸福晚年
    陳杰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13日電 (記者 陶拴科)臨近春節,行動不便的85歲老人周秀芳正在收拾家中洗過的窗簾及被褥,疊好洗過的東西,等待鄰居艾則孜·莫明下班來安裝。多年來,鄰居艾則孜·莫明一家人一直悉心照顧著這位老人。今年61歲的艾則孜·莫明是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東城街道新天地社區48號樓樓棟長,也是社區的一名保安。
  •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
    工作任務重,長時間不著家,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家中的父母了,雖然父母嘴上不說,但是心裡卻非常希望子女能抽出時間在家,多陪陪他們,其實父母要的並不多,只是簡單的陪著就可以。可是子女們忙啊,沒有時間,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去打擾子女們的生活,即使心裡有不開心,會埋怨,可又找誰說呢?
  • 不做空巢老人做學霸!83歲爺爺學英語練書法彈鋼琴忙不停
    隨著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空巢老人逐年增加,到2030年將達到90%!全世界在都呼籲兒女要多陪陪父母,不要讓他們成為空巢老人。然而為了生計被現實壓迫的兒女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陪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