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貸款未造成銀行損失,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020-11-02 北京盈科韓英偉律師

作者/韓英偉律師

【案情簡介】

2018年8月某日,李某因由自己控股的A公司資金周轉需要,虛構了A公司已向B購買原材料,需要支付貨款7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事實,以個人經營創業為貸款用途向X銀行申請一年期貸款500萬元,擔保人為C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被告人李某還指使財務人員向銀行提交虛假的《購銷合同書》、《授權聲明》等申請材料,隱瞞A公司巨額虧損,已陷入經營困境的真實情況。X銀行於當天發放貸款,並向《授權聲明》中所指定的帳戶劃款500萬元。之後,被告人李某指示A公司的財務人員鄧某乙將該500萬元貸款以現金提取或多次轉帳的方式,最終轉移至A公司的廣發銀行帳戶,並將其中的450萬元用於公司的運轉經營使用,另50萬元用於歸還個人借款。該筆貸款到期後A公司無力償還,最終由C融資擔保公司代為歸還。

【判決結果】

1.一審李某構成騙取貸款罪;2.二審維持一審判決;3.再審李某無罪。

【律師解讀】

本罪通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凡是提供了虛假材料騙得銀行貸款即構成本罪,往往會忽略本案的關鍵點是否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損失或者情節嚴重。

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方可構成犯罪。

「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尚未有法律和司法解釋作出明文規定,但根據全國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黃太雲對《刑法修正案(六)》的解讀指出,主要是指以欺騙手段獲得貸款以後,造成騙用的貸款不能歸還,給銀行造成重大損失的;採用的欺騙手段十分惡劣;多次欺騙金融機構;因採用欺騙手段受到處罰後又欺騙金融機構的等情形。

也就是說雖然採取提供虛假材料等手段欺騙銀行獲取貸款,但是數額不大或者雖然數額較大但在案發前已經歸還了貸款或者在案發後立即歸還了貸款的,沒有給銀行造成實際損失,也可以認為不屬於本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結合本案,雖然現有證據足以證實上訴人李某申請涉案500萬元貸款時向X銀行隱瞞A公司巨額虧損的事實,同時《個人借款保證合同》、《個人經營創業借款合同》、《購銷合同書》、《授權聲明》等物證、書證及證人李某、王某甲、姜某等人的證言證實李某以個人創業貸款為由向X銀行申請500萬元貸款向B公司購買原材料,以虛假的《購銷合同》和《授權聲明》為申請材料向X銀行申請該筆貸款;證人鄧某乙等人的證言及相關的銀行流水清單等均證實上述所貸款項經層層流轉用於向X銀行質押貸款,獲得的450萬元全部進入A公司帳戶用於公司經營使用,並未作為貨款支付給B公司;工商行政部門的查詢結果證明B公司事實上並不存在;李某作為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供述其騙取貸款的目的係為了A公司的資金周轉和經營,且A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交易並不存在。上述證據相互印證,證實李某以個人名義,提供虛假申請材料騙取銀行500萬元貸款的事實。但該筆貸款最終由擔保人C融資擔保公司代為償還,並未給C銀行造成實際損失,亦未利用貸款進行任何非法活動,未給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實際危害,李某的行為不符合本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因此無罪。

司法實踐中,通常對於本罪的審查往往會出現著重於是否採取騙取手段獲得貸款,進而陷入重大誤區。本罪屬於破壞金融秩序管理罪範疇,立法目的在於保護有序銀行資金秩序的運轉。筆者認為根據立法原理來看,本罪是保護銀行資金的「有出有進」正常流動,重在防範「有出無進」。因此,即使提供了虛假的材料騙取貸款,但是並未破壞銀行資金正常的「有出有進」金融管理秩序,同時,不具有情節嚴重情形,則不應入罪。

相關焦點

  • 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是行為犯還是結果犯
    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簡稱《立案追訴標準二》)的規定,凡是行為人實施了以下行為,均予以立案追究:(一)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二)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的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是行為犯還是結果犯
    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簡稱《立案追訴標準二》)的規定,凡是行為人實施了以下行為,均予以立案追究:(一)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二)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的;(四)其他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 騙取貸款罪的常見實務問題
    如貸款詐騙與騙取貸款罪之間是否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二罪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騙取貸款罪認定中是否只要考量企業在貸款中有欺騙行為,而不考慮銀行工作人員是否被騙? 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重大損失,是認定銀行工作人員違法發放貸款罪還是貸款人構成騙取貸款罪或者是想像競合?貸款人提供了真實擔保,貸款已經全部還清的情況下,僅因為貸款用途變化是否可以追究貸款人刑事責任?
  • 刑修十一(草案)對騙取貸款罪的調整及司法適用問題集成
    從以上調整可見,《草案》修改了騙取貸款罪的入罪門檻,將現行《刑法》入罪需「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兩個標準,修改為「造成重大損失」一個標準,即入罪只需造成重大損失,有其他嚴重情節而未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再構成騙取貸款罪。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審視騙取貸款罪犯罪構成,不宜擴大打擊範圍
    對於A公司是否構成犯罪問題,實踐中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構成騙取貸款罪。因為A公司從銀行取得貸款後未按合同約定的貸款用途使用貸款,具有欺騙的故意,且最終造成無力償借款的後果。第二種觀點認為不構成騙取貸款罪。理由之一就是A公司從銀行獲取的「貸款」是屬於B公司的財產,並非銀行信貸資金。
  • 《檢察日報》:銀行工作人員明知借款人採取欺騙手段仍發放的借款人不構成騙取貸款罪。
    有觀點認為,在當前銀行貸款實行審貸分離、分級審批制度下,是否認定騙取貸款罪還應區分明知借款人弄虛作假的銀行工作人員是否有審批決定權。筆者認為,雖然銀行貸款的調查、審查和批准由不同部門、不同層級承擔,但作為共同構成貸款發放的完整流程,有無審批決定權,只是職責分工和權限的不同,任何一個環節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均體現了金融機構的單位意志。
  • 騙取銀行貸款800多萬,有560萬未還
    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寧海縣人民法院判決,寧海一對夫妻騙取銀行800餘萬貸款,雙雙獲刑。浙江省寧海縣人民檢察院以寧檢刑訴〔2019〕41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陳曉曉犯騙取貸款罪,於2019年9月2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案經公訴機關建議延期審理一次,因爆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於2020年2月6日至同年7月2日中止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 企業主騙取宿州農商銀行億元貸款,開發區管委會報案
    近日,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對周某春騙取安徽宿州農商銀行貸款1.13億違法行為維持原判,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經法院查明,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間,在宿州市白馬商貿城的建設中,被告人周某春以實際控制的宿州市白馬置業有限公司、宿州市奧特萊斯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東臺億龍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名義,採取虛構貿易背景、籤訂虛假合同、編造貸款理由的手段,先後從安徽宿州農商銀行辦理貸款合計人民幣1.13億元。
  • 企業主騙取熱河農商銀行貸款950萬 認罪坦白獲刑1年半
    10月15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一起企業主騙取銀行貸款案的二審判決。被告人錢某,1961年出生,私營業主,2019年9月7日因涉嫌騙取貸款罪被承德縣公安局刑事拘留。承德縣人民法院認定,2015年7月20日被告人錢某以承德露興杏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名義,與承德宏石商貿有限公司籤訂虛假的杏仁購銷合同,騙取承德熱河農村商業銀行貸款人民幣950萬元,被告人在借款時用土地抵押,此款被錢某用於購買承德縣金貴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位於的土地及歸還其個人借款
  • 貸款詐騙罪與騙取貸款罪重合造成重罪輕判?
    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刑法修正案六》,增加騙取銀行貸款罪。從中文意思來說,兩個罪名的中文含義沒有本質區別。但,兩個罪名的最高刑期卻有天壤之別。貸款詐騙罪最高刑期是無期徒刑。而騙取銀行貸款罪是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高利轉貸罪與騙取貸款罪和貸款詐騙罪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高利轉貸罪與騙取貸款罪和貸款詐騙罪騙取貸款罪是指行為人以欺騙手段取得金融機構貸款,給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貸款詐騙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 貸款材料造假,銀行會懷疑是信貸員與客戶串通而起訴信貸員嗎?
    如果貸款出現了問題,銀行發現了貸款客戶貸款資料做假,同時懷疑信貸員與客戶進行串通共同做假,信貸員如何自證清白?如果貸款最終沒有追回來,而且數額特別巨大,銀行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經辦信貸員跟客戶勾結騙貸,銀行會不會在起訴貸款客戶時一起起訴信貸員?信貸員需要承擔哪些責任?會坐牢嗎?
  • 【最高院•裁判文書】被偽造公章的單位雖非犯罪主體,但如對偽造公章行為存在過錯且該過錯行為與經濟損失具有因果關係,仍需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上債權債務關係的認定,應對「是否存在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事實以及法律依據」進行審查,而不以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為依據。工行應城支行於該刑事案件中並非被告人,刑事判決中所稱「工行應城支行的《承諾函》與該刑事案件造成的損失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實際是指「被告人偽造工行應城支行的《承諾函》的行為」與「該刑事案件造成的損失」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而工行應城支行對該偽造行為具有監管上的過錯,導致招行佛山分行被騙取2億元貸款資金,其過錯與招行佛山分行的損失之間明顯具有民法上的因果關係。
  • 身份證出借他人貸款,維持不起訴決定——劉某涉嫌騙取貸款案
    「對於借款人採取欺騙手段獲取貸款,雖給銀行造成損失,但證據不足以認定借款人有非法佔有的目的的,不能以貸款詐騙罪定性處理。」【基本案情】小額無息貸款業務是由國家向銀行擔保並貼息的一項促進就業政策。劉某同意以後,2018年2月6日,在李某、胡某某的安排下,劉某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等資料交由李某、胡某某去辦理貸款手續。由李某提供偽造的新餘市劉海果業的營業執照等資料和擔保人進行籤字,最終導致銀行發放了50萬貸款,貸款期限1年。銀行貸款發放後,由李某等人使用,現李某等人無力償還。
  • 債務人改變貸款用途,擔保人是否仍應承擔擔保責任?
    ,也不存在債務人與債權人惡意串通,騙取擔保人提供抵押擔保的事實,故即使債務人獲取貸款後改變貸款用途,也不當然違反抵押擔保人在上述《抵押合同》中的意思,不影響其承擔擔保責任。農發銀行知道或應當知道瑞陽公司以新貸還舊貸的事實,鵬鑫公司應免除擔保責任。瑞陽公司為取得鵬鑫公司提供擔保,以籤訂協議允諾用款,將公司財務章、法人章、空白支票5張留存在鵬鑫公司處等方式取得鵬鑫公司信任,騙取鵬鑫公司在以糧食合同收購貸款為名的《抵押合同》上簽字。二、農發銀行與瑞陽公司惡意串通致使鵬鑫公司提供擔保。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的區別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的區別作者 劉高鋒律師一、量刑之別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量刑區別如下:二、定罪之別因二罪量刑區別非常大,所以,辯護律師在開展辯護工作時應當著重在罪名的認定上重點展開,最終達到良好的辯護效果
  • 偽造銀行流水騙取貸款金谿縣一男子栽了
    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最近,金谿縣就出現了這麼一個人,自作聰明偽造材料,騙取了銀行的貸款,最終鋃鐺入獄。要通過「流水貸」資質審核,必須提供個人的大額銀行流水記錄及營業執照。這難不倒張某,他偽造了一份建設銀行流水記錄,再託關係辦了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所有材料準備齊全後,張某便以「做南貨生意」為由向銀行申請貸款。經過幾道審批程序,30萬元貸款不久就打到了張某的銀行帳戶。
  • 受領導指示違法發放貸款的法律責任能逃脫嗎
    2016年4月至10月間,鄒某指使被告人仇某等人,採用欺騙的手段,分別至某銀行小微企業專營支行辦理貸款,給被告人鄒某使用,給銀行造成損失計人民幣3340萬元。孫某作為上述銀行小微企業專營支行行長,在此期間,明知被告人鄒劍以欺騙手段安排他人辦理貸款,而違反國家規定,指使被告人葛某、徐某、姚某、高某等四名客戶經理及其他銀行工作人員違法發放貸款共計人民幣3340元。
  • 別高興太早,當心被追究刑事責任
    別高興太早,當心被追究刑事責任 用假銀行流水單辦理貸款,真的如上述中介所言毫無風險?僅僅是銀行單方面的拒貸的後果嗎?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法律界人士了解到,使用包括假流水單等虛假材料貸款後,一旦貸款換不上,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 買受人在未能如期獲得貸款時,如何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鑑於近年來各大城市房價高漲,未取得銀行按揭貸款,法院一般推定為合同履行不能,買受人因此訴請解除合同的證明責任較輕,較易得到法院支持。那麼買受人在未能如期獲得貸款時,如何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損失?河北齊心律師事務所李彬律師解答:買受人向銀行申請貸款未獲批准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由於個人資信等問題,銀行不願貸款;二是由於信貸政策等原因,貸款不足。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會造成買受人沒有足夠的資金按時支付房款,通常,由於銀行不貸款或不足額貸款,買受人要用自有資金來付房款,否則可能構成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