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詩的出爐,不僅要善於選擇題材、深入生活進行觀察,巧於運筆鍊句,更要精心加以構思。同樣的遊記,可以描寫沿途迷人的景色,可以抒寫獲得的感悟,也可以表達心中的真實情感。詩貴含蓄,也重形象思維,而不是只注重平仄和對仗。
那些毫無感情色彩的枯燥文字的堆砌,只會讓讀者厭煩。同樣,沒有任何情感共鳴的作品,也不會流傳久遠。嶽飛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他的滿江紅令人熱血沸騰,有一次嶽飛忙裡偷閒,這首詩構思獨特,充滿激情,讀後令人振奮。
池州翠微亭
宋代:嶽飛
經年塵土滿徵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嶽飛,字鵬舉,河南湯陰人,宋代著名的抗金將領和民族英雄。北宋末期,他懷著精忠報國志向,應徵入伍,因智勇雙全、屢建奇功而被升為大將。南宋初年,他率師北伐,大破金兵,後被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他的詩詞慷慨激昂,充滿著愛國主義精神。
這首詩描寫嶽飛在戰鬥空隙時間,遊覽翠微亭的情景。翠微亭在安徽池州秋浦縣南邊的齊山上,這裡風景秀麗,遊客雲集,經常有文人墨客前來遊賞題詩。嶽飛能抽空來此,想必也是被這裡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精神所吸引。
作為一位主將,不僅要操心軍事,還要關懷士兵,更要時刻注意各種動向。「經年塵土滿徵衣」,首句對服裝作了形象描寫,點明其在戰鬥空隙遊覽翠微亭。「經年」二字,表示嶽飛多年來一直過著艱苦的戎馬生涯,由於戰事頻繁,使他長年累月身不解甲,披掛戎裝,衣上都積滿了灰塵。雖然有些誇張,但也是忙裡偷閒,機會難得。
次句又進一步作了補充,「特特尋芳上翠微」。翠微,即翠微亭;特特,說明是專程而來,被翠微亭的美景所吸引。詩中以急切的心情,表現出詩人對翠微亭的嚮往和濃烈的遊覽興趣。人生偉業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嶽飛是一位儒將,不僅作戰勇猛,也善於開動腦筋,更喜歡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所以一些奇思妙想並非只是閉門造車。
後兩句描寫歸去時的情景,詩人不寫沿途景致,也不寫過程,而是集中抒發遊後的感想。「好水好山看不足」,翠微亭名不虛傳,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不完,使人流連忘返。嶽飛軍務在身,只得匆匆告辭,感到遺憾。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其依戀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
最後一句非常含蓄,「馬蹄催趁月明歸」。嶽飛在遊覽翠微亭之後得到啟發,壯麗山河決不能讓敵兵踐踏。他的神聖職責就是率領軍隊保衛每一寸領土,他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毅然跨上戰馬,離開了翠微亭。夜幕降臨,明月初升,清脆的馬蹄聲催促他返回軍營,以更飽滿的鬥志,去迎接新的戰鬥。
這首詩壯懷激烈,充滿了熾烈的愛國主義激情,讀後使人受到鼓舞。詩的題目雖為池州翠微亭,但文中無一字寫翠微亭,途中美景只通過詩人的心情反映出來。詩人直抒胸臆,在表達心情上下功夫,獨具特色。作者沒有表達悲憤,也不見感慨,只有遊覽的喜悅,還有希望建功立業的激情,構思獨特,堪稱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