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批改作業有錯處不能用"×"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2020-12-12 東方網

老師批改作業有錯處不能用"×"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2013年9月28日 10:20

來源:東方網  作者:汪代華   選稿:王逾婷

      本學期開始,滬上小學全面啟動小學一、二年級「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滬上部分小學紛紛出臺具體實施措施。日前,一位小學老師反映:新學期,學校規定老師批改課堂作業時,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師質疑,難道連孩子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也不用培養了?(9月27日《新聞晚報》)
      老師批改作業錯處用「×」,正確打「√」這是長期以來批改作業的規定的統一規範要求,而且習慣成自然。「×」和「√」只是符號,便於識別。這種傳統的批改方式業已被學生和家長所認同。並沒有誰對「×」和「√」有什麼異議,「×」是錯誤之處,溫和與否不在「×」上,在於錯誤和正確之上。「×」不存在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和人格尊嚴。是錯就「×」,是對就「√」。
      為何把批改作業的符號任意添加一種情緒和色彩?這實在沒有必要。相反,改「×」為「O」倒是有學生忌諱大「零蛋」的不光彩,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是錯了一道題,而「O」是個大「零蛋」反而更加刺激人,尤其是小學生對「O」這個大「零蛋」更是有敏感,「柔和」又從何而來?
      學校規定老師批改作業有錯處不能用「×」,這是多此一舉的規定,顛覆傳統的批改作業符號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不過是給老師帶來不習慣的麻煩,給學生帶來不能接受「符號創新」,並無它益。和學生溝通、交流應該是實事求是的態度,「√」「O」上沒有溫度,對和錯上有是非度。只有看到「×」,才能改正錯,向「√」看齊。事實上從心理接受程度上來說,可能比「×」比「O」更容易接受。
      這樣的規定是在搞一種「符號遊戲」,是沒事找事,沒有一點意義可言,實在是瞎折騰,如果把這個精力用在提高教學質量,做些有利於培養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改符號豈不更實在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引發大量共鳴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視頻結尾處這位家長問道:因此,學校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從現代教育理念出發,強調家長要發揮作用,突出 " 家校合作 "" 家校共育 ",一點錯也沒有。然而,當學校把家長微信群當成布置作業的 " 窗口 ",把家長當成學校的 " 臨時工 ",過度強調教育的 " 家庭責任 " 時,家長的積極性不是得到了顯著提升,而是受到了極大挫傷。"
  • 小學規定老師批改作業用〇代替× 稱教學要柔和
    日前,一位小學老師反映:新學期,學校規定老師批改課堂作業時,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師質疑,  難道連孩子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也不用培養了?  批改作業不能用「×」新學期剛開始,閘北區一學校教導處就發布了一個新舉措:老師在批改課堂作業時,用「O」替代「×」,批改作業的錯誤。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也有話說
    多地教育部門也作出回應,明確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但有教師向半月談記者反映,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只是表面現象,背後還有制度性原因,教育部門不能簡單一禁了之,應當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我當小學數學老師五年了,你看過現在的小學作業嗎?孩子們的作業必須全對,我是不能打紅叉的。」
  • 用手機APP批改作業,廈門排名全國前十 家長和老師這樣看
    手機軟體掃描一下 就可以一鍵批改作業 這樣的新科技你用過嗎? 近日,一份《中國小學生數學作業大數據分析報告》出爐。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對於現在老師在家長手機布置作業,要家長批改作業等,家長真是怨聲載道。 我一個同事,四十幾歲生了一個兒子,現在兒子讀小學,為了輔導孩子做作業,50多歲的老太婆不得不自學英語。她給我傾倒苦水:真不該生這個孩子啊!輔導孩子做作業實在是苦不堪言呀!以前小學、初中、高中的課程內容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現在不得不從頭自學小學內容。
  • 老師批改作業怎麼成了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
    內蒙烏海市教育局「更進一步」,不僅僅在今年12月前建立作業總量控制和作業檢查制度,而且在教師批改作業方面,要求老師要做到「四必」:即有學必留、有留必改、有改必講、有錯必更;批改做到「三有」:即批改日期、有實質性評語、有問題點撥。
  • 談996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2014年9月份之前,我在家鄉的一所重點高中當英文老師,雖然在體制裡,但因為我們學校是當地最好的學校,所以工作挺忙的。 我們周一到周五,幾乎每個晚上都是在辦公室晚自習,輔導學生,批改作業; 周六一般都是要補課的,周日有時候還要值班。
  • 老師叫家長批改作業,把錯題挑出來好訂正,我該怎麼辦?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這事兒容易理解,但是把錯題挑出來是怎麼意思?家長挑出來讓孩子重新做?還是家長挑出來告訴老師老師給講解然後學生訂正?又或者乾脆就是孩子自己把錯題整理出來?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太建議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但是我的反對理由跟很多人不太一樣——我並不是從「家長負擔」或者「老師沒師德」、「不盡職」的角度考慮的。而是在我看來,如果老師總是要求家長去批改作業,那麼必然會對那些父母時間、精力和能力不夠的孩子是不利的。
  • 教育局發布通知,禁止老師用微信布置作業,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文/宸媽說教育最近對學生家長來說有一件特別好的事情,尤其是小學家長,不用批改孩子作業了,教育部出手了,嚴禁老師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布置作業,批改學生作業必須親力親為,在教學上不能給孩子布置沒有學的內容……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給家長減輕負擔
  • 用表情包批改作業,這樣的老師還有嗎?網友:讓美術老師教語文吧
    不過要說的是,這輔道小孩子寫作業不僅是家長頭疼,老師也頭疼。因為作業寫完之後,老師得批改作業啊!而現在什麼都講究與時俱進,作為老師的,如果沒兩把刷子,只怕是連作業都沒法批改了。而現在最火熱的批改作業方式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表情包。表情包本來是在網絡聊天中使用的一些有意思的圖片和語言,但是現在被一些老師搬到了作業本上,也是非常的有意思了。
  • 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可以聽音樂嗎?
    多數人竟然回答:不可以,因為你還在體制內,即使退休了,也不能收取補課費,你要想發揮餘熱,可以免費給學生補習啊!第一則事例,說明學校領導看不得教師清閒,非讓教師每天都伏案疾書、熬夜備課才滿意。教師批改作業時聽音樂放鬆一下怎麼了?
  • 老師用這8種方法批改作業,教學效果馬上不一樣!|支招
    民小編說 批改作業是老師們的日常,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全班那麼多孩子,批改完後下發的作業本有多少真正起效了呢?如何通過批改作業讓教學過程更完善,師生互動性更強?如何讓批改過程事倍功半,直擊「痛點」?
  • 老師要求家長每天給孩子批改作業,這種做法該停止
    老師作為神聖的職業,是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職責。小時候經常看圖畫或者閱讀其他讀物經常有老師不辭辛苦批改作業到很晚的場景。當時不禁感嘆老師辛苦了。但是不知何時興起了家長要替老師完成這項工作。
  • 教育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必將嚴處
    此前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家長退群」風波,針對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引來強烈不滿。到底,學生的作業應該改?這個困擾家長的問題終於定了!一、教育部發聲:家長不用批改作業「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的這句話,將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遮羞布徹底扯下,一時間網友紛紛支持家長發言。畢竟用家長的話來說:「學費是我交,作業是我改,還得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辛苦的是誰大家心裡沒點數?」要知道,當今社會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學業問題上,簡直比應付自己的工作還難!本身辛苦上班一天回到家,指望和孩子說說話玩玩遊戲,可在一份又一份的作業面前,一切都成了妄想。
  •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傷害的是誰?
    最近我的同事被投訴了,原因是他布置的作業要求家長去改,而這位家長一直不滿老師的做法,認為布置作業批改作業都是老師的事情,為什麼到了他的孩子,作業就需要家長來批改呢?(1)只有經過自己的批改作業,才能對孩子的情況了如指掌。記得曾經有一個校長講過,我不反對教師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但是我反對的是要家長批改作業。作業都由家長批改了,那麼老師怎麼能知道孩子的情況呢?
  • 資深父母說:家長批改作業,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到底要不要幫孩子檢查/批改作業」,也一直是真心爸媽遇到的經典提問。從學校、老師的角度來說,叫「家長批改作業」,從父母角度來說,叫「家長檢查作業」,叫法不同,事情其實是同一件,都是父母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檢查對錯,發現錯題讓孩子馬上改對。那麼,這件事爸爸媽媽到底該不該做呢?
  • 批改作業的「神器」家長應慎用
    「手機一掃就知道哪些做錯了,我們班很多家長都在用。」一些批改作業的App,在家長中很受歡迎。  批改作業「神器」並不解決科學教育的任何問題。事實上,作業批改絕不是判定對錯那麼簡單,這裡面有一個潛在的互動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練習題的完成情況,反思教學,改進教學方法,調解教學節奏輔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 老師用表情圖批改作業,這波操作太秀了,網友:缺這樣的一個老師
    老師批改作業畫表情圖,網友羨慕嫉妒恨,家長卻:是不是閒在小編的記憶中,我的學生時代,老師批改作業,都是錯的打叉正確的打勾,在批改作文時才會寫評語,而我想這也是絕大部分老師批改作業的方法。但隨著,年輕一代進入學校成為教師,一些教學方法也有了改變,也經常發生一些十分有趣的事情,那近日一些老師批改的作業就在網絡上走紅並廣受好評。這位英語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非常有創意的畫上了表情包,並配上暖心鼓勵的小文字,讓枯燥無味的作業,瞬間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 老師用這8種方法批改作業,既能讓學生受益又能應對檢查
    important}老師平時在上課後,簡單的作業可當堂完成,採用競賽搶答、小組比賽的方法,當堂集中統一批改。學生中有應付抄襲作業者,而教師也因量大時間少,批改形式簡單,致使作業的功能並沒有完全發揮。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業的「全批全改」使教師很辛苦,它不但束縛了教改的手腳,還束縛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所以,改革作業批改方法應當受到應有的重視。
  • 家長沒批改作業,老師群裡點名批評:「將來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從曝光的聊天記錄來看,事件的起因是批改作業,人物是老師和家長,結果是老師批評了沒有批改作業的家長,並指出學生作業應該先由家長批改,之後再交給老師檢查,理由是:「只有批改了才有效果,批改了我們才知道孩子哪裡沒有掌握,這樣才能更好的教學」。對於這一消息,很多網友發出了支持的聲音,也出現了諸多反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