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萬失能老人怎麼照料?大小便護理床解決養護難題!

2020-12-22 長壽老人

中國當前有約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幫助這些家庭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現實困境,長壽老人全自動大小便護理床,以滿足失能老年人對專業醫療護理和照護服務的剛性需求。

首先,我們要了解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他們對護理的需求是什麼和護理人員或照顧人員想要的是什麼,再逐一進行滿足需求。

第一點:失能或半失能老人需要長期臥床,部分老人大小便很不方便。

第二點:防止褥瘡形成是長期臥床老人特別重視的一點,也是護理人員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第三點:長久一個姿勢臥躺不舒適,自助翻身又困難,護理人員輔助翻身又費勁。

第四點:沒辦法無時無刻在身邊照顧護理等等一些小問題這些都是「他們」所希望的。

數千萬失能老人怎麼照料?大小便護理床

長壽老人全自動大小便護理床考慮到了各種細節上的小問題,包括以上提出來的一些護理需求。為給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更好地提供服務,大小便護理床主要有以下功能特點。

1、床中間有臥便儀,可自動感應收集大小便並進行清洗、烘乾,護理人員無需參與,無需接觸汙物。

2、可遙控電動翻身護理,起背、抬腿、左側翻身、右側翻身均可做到,想翻個身換個姿勢,一按即可。

3、專用的防褥瘡床墊,防止褥瘡形成。臥便儀也可防止褥瘡,因為不會弄在床單及細菌不會滋生。

4、生命體徵實時監測,可連接手機實時查看使用者身體狀況,出門在外也無需擔心等等功能。

護理老人我們很認真,我們希望可以為更多失能老人及家庭「保駕護航」。

長壽老人全自動大小便護理床與您同在!

相關焦點

  • 西湖區失能老人用上了智能護理床
    如果有這樣一張床,遠程遙控一下,就能給躺在上面的人翻身、抬腿,那麼對於有失能老人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福音。4月19日,浙江大學微納技術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和西湖區古蕩街道籤約,14套遠程智能護理系統即將進入14個失能老人家庭。
  • 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
  • 讓失能特困人員生活有尊嚴,陽江做了這些事
    9月7日上午,在位於陽東區東城鎮的江華養護院,70歲的老人劉豐一邊拉著記者的手,一邊講述他入住養護院的情況。 劉豐老人只是享受「醫養結合、集中供養」改革政策的失能特困老人之一。 集中供養精心照料失能特困老人 2019年,劉豐老人中風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沒有子女,生活變得異常艱難。由於得不到專業的護理,他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精神也萎靡不振。今年1月入住養護院後,工作人員悉心照料,他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長期護理保險亟待加快發展腳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全國現有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已超4000萬,直接影響約1億戶家庭,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也因此成為社會養老服務中的「最痛點」。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制度措施之一,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今年兩會上,有多位代表委員就長護險提交建議提案,呼籲加快立法、建設統一等級標準和制度、加大商業性長護險優惠力度。
  • 社區康養護理中心投用 醫養結合為老人解憂
    本報訊 (記者 劉 侃)「慢慢嘗試著伸展手臂,別太用力……」6月5日,在上清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養護理中心,醫務人員正幫助一名失能老人進行康復訓練。日前,該中心投入試運營,主要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康養服務。癱瘓在床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24小時需要照料……護理一位失能老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4000萬失能老人的照護難題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 李超然)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照護成社會難題。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不足十平米的客廳中,擺放著一張1.5米寬的雙人床,倪先生午睡剛醒,護工張師傅把他從床上安置到輪椅上,轉身走向廁所去扔換下來的成人尿不溼。倪先生長年患高血壓、高血糖並伴有大小便失禁,腰部骨折後讓他徹底失去自理能力。「護工只能簡單地照顧他,打掃家庭。」倪先生專門從網上約了護士到家進行健康宣教,希望家人和護工在日常照顧中更加科學與專業。
  • 給失能老人更多護理和關愛
    據《2009年民政事業統計報告》顯示:護理費用高昂難承受。我國尚未建立護理保險制度,政府補貼主要集中在高齡老人和「三無」以及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群體,對全體失能老人的政策尚有缺失。
  • 杭州古蕩街道失能老人用上了智能護理床 還能遠程實時監測
    2018-04-23 11:40 | 西湖報翁卿侖 攝對於長期照顧失能老人的家屬來說,心理負擔和身體勞累的雙重壓力讓他們無法喘息,找尋幫手的需求尤為迫切。日前,浙江大學微納技術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和古蕩街道籤約,將免費提供14套遠程智能護理系統為轄區失能老人服務。這套遠程智能護理系統,主體是一張智能護理床,長約2米、寬約90釐米,從外觀上看和普通的床沒有太大區別。不過不太一樣的是,在床頭有個遙控器,上面有11個按鍵,包括側翻、起背、背平、抬腿等功能。
  • 兒女工作都忙 家裡的失能老人如何安享晚年?
    為了傳遞居家養老理念,普及失能老人護理知識,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招募令,招募1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關注老年群體,關註失能老人。
  • 湘潭130個困境失能老人家庭免費領取暖心護理包
    紅網時刻湘潭8月19日訊(記者 楚湟 通訊員 鄢爽)8月19日早上,在湘潭市雨湖區和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前坪,多名困難失能老人家人代表領取到了「關愛睏境失能老人暖心護理包」。「你們來得太及時了。天氣炎熱,我老伴再也不用一片護理墊用一整天了,他舒服了,我也就輕鬆了,謝謝你們。」
  • 融媒體訪談|侯學元:建立長期「照護險」解決失能老人看護難題
    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接受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高齡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格外需要關注,「除了要增加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床位數量外,建議從國家層面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緩解老人及其家庭護理費用過重的問題。」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其中失能 老人近4000萬。
  • 膠州市全面推進長期護理保險服務向基層延伸 失能失智群眾享長護...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通訊員梁寶泉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解決失能失智人員長期照護難題的制度安排。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家庭月護理成本最高達1926元。當前,由於農村地區傳統觀念、受教育程度等原因,長期護理保險服務觸角在農村地區延伸力度不足,特別是目前農村地區留守老人增多的現實情況加劇了照護需求缺口,膠州市通過推動農村長護市場發展,有效解決了失能失智人員「養老機構不能醫、醫療機構不能養、家庭成員無力護」的困局,全年提供長護服務達5萬小時。
  • "醫療專護"解決老人護理難題 兩種渠道可參與
    趙阿姨是一位資深的陪護,正在護理一位87歲患有冠心病、腰椎間盤突出的老人,趙阿姨告訴記者,她最大的優勢在於耐心、細心,能夠在老人需要慰藉的時候及時、恰當地進行開導,讓老人儘快地走出情緒低谷,也能夠照料好老人飲食起居,幹了多年陪護,僱主對她的評價都特別高。   「但要幹好陪護這個工作,除了耐心、細心外,還得有一定的專業技能。」
  • 老人失能失智不能失保障
    該《報告》以23個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城市為調查框架,以居住於當地主城區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0至59歲成年人兩個人群為調查對象,系統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失能老人護理服務人群、成年人對失能風險的認知偏差及護理規劃意願等問題。
  • 所巷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業
    1.5萬人,這是所巷社區所在的潮鳴街道60歲以上老人的數量,約佔街道總人數的21%。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失能、半失能、失獨、失智等特殊群體,他們平時怎麼生活,怎麼養老,一直很受關注。  從所巷社區開始,這一問題正在探索解決。
  • 讓失能老人享受居家溫暖 養老護理有「秘笈」
    因為種種原因,許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只能居家養老,對這類老人的護理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有不少「秘笈」。12月16日上午,由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天貓個人護理行業、成人護理品牌愛舒樂共同發起的天貓「個護志願者」老人關愛計劃公益活動在渝北區龍塔街道辦事處舉行。
  • 瀋陽每10名老人中就有1.4人失能臥床
    &nbsp&nbsp&nbsp&nbsp&nbsp「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對那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來說,兒女們的感受五味雜陳:久病床前無孝子,如何做到無微不至護理成為難題。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
  • 到底什麼是居家養老的護理床?
    那麼,使用護理床來改善老人的養老生活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使用護理床對老年人的好處:(1)可以自由地改變身體的姿勢,可以起身坐起、倚靠,躺臥的姿勢變換自如。(2)可以調節背部、膝蓋的高度,以便在護理床進餐或讀書看報。
  • 解決長期臥床老人的護理痛點家用護理床更適合老人護理
    一日三餐都需要家人餵食,又不敢吃的太多擔心老人大小便,有的還需要尿液採集到醫院化驗。每次都需要把老人扶起,放下,定時給老人翻翻身,按摩身體,小心肌肉萎縮,拍背咳痰,一個循環下來家人也是腰酸背痛,長期護理老人脊椎損傷也是長態,夜間還要定期為老人翻身,擔心老人滑落床下,定期為老人身體清潔,更換床單被褥,這些通點時刻圍繞著家人,也是疲憊不堪!又擔心老人心裡不順作出過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