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 14:26:12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
3月22日,融信中國(03301)正式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融信中國2018年合約銷售規模穩健增長,同比增長73%至1219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躋身千億俱樂部;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歸母核心淨利潤同比增長116%,達25億元;降負債成果顯著,淨負債率較2017年末下降54個百分點至105%,扣除預收帳款的資產負債率下降7個百分點至51%,處於行業健康水平。
規模穩健增長、盈利槓桿雙改善,這意味著融信在2018年進行的戰略「換擋」中取得平穩著陸。據觀察,融信中國在2018年踐行聚焦、平衡、輕資產戰略,公司主動降負債,探索規模、利潤和槓桿的平衡,由早期的快速增長階段換擋至穩健成長階段。
截至2018年末,融信中國已經形成全國8大核心城市群的布局,覆蓋全國39個城市,項目數量總計154個,總土地儲備面積約2,542萬平米。
「去年市場環境比較嚴峻,公司在各項調控政策下依然能保持盈利持續高速增長,槓桿明顯改善,這歸功於我們的高品質及全國化運營能力。」融信中國董事局主席歐宗洪表示,隨著公司突破千億規模,邁向高質量的穩健增長期,公司會繼續嚴守財務紀律,審慎拿地,把握投資窗口,優化財務結構。
規模利潤齊進階,歸母核心淨利同比大增116%
在2015-2017年合約銷售金額跨越式增長的基礎上,融信中國2018年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於2018年11月正式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規模躍上一個全新的臺階。
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4億元,同比增長13%;合約銷售額達1219億元,同比增長73%;合約銷售面積達5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
規模證實力,利潤辨成色。在銷售規模快速增長,成功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的同時,融信中國的盈利水平在2018年明顯提升。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融信中國實現淨利潤35億元,同比上升31%。歸母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28%。歸母核心淨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116%;淨利率達10%,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毛利潤達到81億元,同比上升 61%;毛利率達23%,若扣除收併購項目重新估值影響,融信中國毛利率為29%, 同比上升8個百分點。
2017年,因併購項目按照會計準則要求在合併報表時重新估值,融信中國的毛利水平受到併購項目影響而出現下降。2018年,因前期收併購項目影響較少、高利潤項目陸續入市,公司2018年度交付的部分項目毛利率水平與2017年度交付的物業相比而言相對較高,全年盈利狀況出現明顯提升。
槓桿水平大幅改善,財務安全邊際提升
規模和利潤實現雙增長,融信中國自年初開始採取的降槓桿措施也開始顯出成效,槓桿水平較2017年末大幅下降。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總債務為625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10%;淨債務為375億元,較2017年末下降23%。
淨負債率為105%,較2017年末大幅下降54個百分點。扣除預收帳款(合約負債)的資產負債率降低7個百分點至51%。
償債能力方面,融信現金流充足,流動性良好。截至2018年末,公司在手現金及銀行餘額共計250億元,較上年穩健提升;現金短債比大於1倍。對於公司來說,現階段更加注重平衡發展,在保持業績增長的情況下,公司還強調保證充足的流動性,同時進一步降低槓桿。
「縱觀融信近年來的表現,眼光精準、張弛有度是很明顯的特徵。公司在2015年到2017年規模上彎道超車,規模發展速度驚人。2018年,公司主動換檔,把降負債作為重要任務。」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表示,融信中國實現了從勢頭兇猛的「黑馬」到質地均好的「白馬」的轉變,這背後可見公司對於周期的良好認識和把握。
資本市場回饋股東,分紅政策彰顯信心
利潤率及各項指標向好的情況下,融信中國進行了上市以來首次分紅派息。根據年報數據顯示,融信此次分紅方案具體為,每股36.5港分。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企年終分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現金流充裕,債務結構合理,無債務到期的資金壓力,有足夠信心與股東分享利潤。一位地產行業分析師表示,在融信財務穩健,基本面紮實、主動調低槓桿的背景之下,這次派息也將進一步助推公司估值的提升。
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農曆春節以來,融信中國股價開啟攻勢,截至3月20日區間漲幅逾40%,股價接連創下新高。
鑑於公司千億規模與當前市值之間的鴻溝,包括德銀、花旗銀行、國泰君安、海通國際、東吳證券等多家境內外券商於2018年紛紛覆蓋公司,揭示公司股票被低估的價值,並給予如「買入」、「增持」的向好評級。
信用水平穩健提升,股東結構持續改善
在當前國內融資渠道受限,房企融資成本持續走高的背景下,融資能力也成為考量房企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維度。
自2016年1月13日在港股上市以來,融信先後利用了包括增發配股、銀行貸款、開發貸、公司債、企業債、美元票據、購房尾款ABS證券化等在內的多種融資方式,融資途徑高效多元。
銀行授信方面,目前融信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三大銀行的總行級戰略客戶,是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包括天津銀行、大連銀行等大型城商行的總行級戰略客戶。
截至2018年末,融信中國總授信額度超人民幣1,400億元,未使用授信超人民幣850億元,其中80%為銀行授信。與此同時,融信中國信用水平穩中有升,境內評級獲中誠信證評和中證鵬元提升至AAA評級;境外評級方面,獲穆迪和標普同時上調評級展望至穩定。
另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6月上旬,融信中國還精準把握時點,完成上市後的第二次配股,按每股10.62港元,配售最多1.035億股股份,引入了優質的長期投資者、進一步優化了股東結構。
產品能力出眾,強營銷驅動千億規模
回顧融信三年從百億到千億之路,「巧布局」+「高品質」+「強營銷」,是驅動規模提升的「三駕馬車」。2015-2017年,公司踩準周期、於行業上行之前重倉布局長三角高能城市,以較低的土地價格獲取了大量優質土儲,成為公司實現千億飛躍的「糧倉」。
年報數據顯示,杭州單城在2018年實現了403億元的銷售額,佔全年銷售總額33%。包括融信瀾天、融信創世紀在內的多個項目在2018年引爆杭城。上海單城實現了219億元的銷售額,佔比18%。
在產品溢價上面,憑藉產品和服務品質的長期卓越,融信也獲得了市場認可的單價水平。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平均合約售價為21,672元/平方米,穩中有升,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如若進一步扣除海亮項目的單價影響,平均合約售價為29,558元/平方米,同比上升40%。
高品質進而帶來高溢價,統計數據顯示,融信以38.5%的溢價水平,位列2018年銷售額前50房企的榜首。
穩健增長的銷售規模以前瞻性的布局和高品質的產品為彈藥,同時更需要強有力的營銷扣動扳機。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風雲變幻,為了穩妥地完成年度目標,融信營銷策略也隨之做出了靈活調整。
融信中國首席營銷官張文龍表示,2018年下半年以來融信適度調整了導向,更加注重利潤和現金流。具體到營銷,就是要實現「有回款的銷售,有利潤的增長」。年報數據顯示,融信中國2018年銷售回款率達80%。
土儲充足優質,增長潛能有待釋放
在當前土地成本走高的背景下,房企土儲情況決定了後續發展動能。2018年,融信中國在已有優質土儲的基礎上,審視市場狀況,採取更為審慎的拿地策略,全年新增土儲471萬平方米。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融信中國2018年對拿地策略的調整,其背後底氣在於前期已鎖定充足、優質且分散的土地儲備。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覆蓋全國39個城市,項目共154個,總土地儲備面積約2,542萬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為6,356元/平方米,為企業的利潤提供了充足的空間。
2018年,公司新增項目24個,新進入城市6個。值得注意的是,融信土地儲備80%的貨值位於中國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截至目前,融信中國戰略布局全國8大核心城市群:海峽西岸、長三角、長江中遊、大灣區、京津冀、中原、成渝、西北城市群。
另值得一提的是,融信在太原、鄭州擁有一二級聯動的潛在優質土地儲備,未來有望成為公司發展的新糧倉。
「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融信在包括杭州在內的長三角城市群打了一場漂亮仗。周期啟動之前積極拿地擴充土儲,行業下行的時候放慢拿地節奏,把安全邊際提高,做好了過冬的準備。融信對於周期的把握能力可見一斑。」嚴躍進表示。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