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2020-07-24 妖精媽媽育兒經

同事小玲有個3歲的兒子,最近不知怎麼了,變得越來越挑食。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兒子總是沒吃幾口就飽了,兩口子真是既焦慮又擔心。

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他們就問奶奶用的什麼辦法,奶奶神秘一笑說:「孩子都愛吃零食,我就說吃了飯才能吃零食。「一開始,奶奶的辦法確實有效,不過好景不長,兒子又開始挑食了,並且比上次更嚴重了。

研究發現,有超過半數的父母都會遇到孩子挑食、厭食的問題。每次到了吃飯時間,本來不想破壞融洽的氣氛,但又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又不得不逼孩子吃飯。

和吃飯相比,孩子們更喜歡吃零食。很多家長常常說:「不吃飯,就不讓吃零食」,借零食來誘惑或要挾孩子乖乖吃飯。這種做法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實際上只會增加孩子對零食的好奇心和依賴感。孩子吃飯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滿腦子都在想著零食,漸漸養成了挑食的習慣,變得越來越不愛吃飯。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孩子有下面這8個行為,就說明孩子已經挑食、厭食了

1、孩子飯量很小,但遇到自己喜歡的飯菜,飯量會突然增加。

2、只愛吃甜食和油炸食物,不愛吃蔬菜和水果。

3、孩子不願嘗試新的食物,且愛吃的食物種類很少。

4、吃飯的時候,點心和飲料吃很多,正餐不愛吃。

孩子為什麼會挑食、厭食呢?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出生後就不愛動,喝奶速度也很慢的寶寶,到了8歲之後出現偏食和厭食的概率會比較高。

雖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有偏食和厭食的問題,但這絕不是天生的,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2012年,研究發現「強迫」和「限制」是導致孩子偏食、厭食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常見的父母「強迫」行為

1、不管給孩子盛了多少飯,父母都要求孩子把它們吃完。

2、父母人為給寶寶設置飯量,且必須達標。

3、孩子吃飽了,父母非要再多餵一口。

4、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就會吃很少,所以父母更喜歡餵飯。

生活中,常見的父母「限制」行為

1、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太多的甜食、油炸食物等。

2、父母要求孩子不能吃某些食物。

3、為了孩子表現好,父母常用一些食物做獎勵。

4、用孩子愛吃的食物做交換條件。

如何才能改善孩子挑食、厭食的壞毛病呢?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想要孩子改掉偏食、厭食的壞毛病,父母應該從自己的餵養習慣進行調整。

1、從娘胎裡就要開始

懷孕期間,媽媽應該攝取多種食物,保證營養均衡,這樣不僅有利於胎兒發育,還可以讓寶寶通過羊水嘗到更多的味道。

2、不要給孩子壓力

孩子在2到5歲的時候,身體的生長速度下降,對於食物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高了,自然飯量減少也是正常的,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進食,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3、多陪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親子關係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偏食、厭食的問題,這是因為孩子在用不吃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親子關係融洽,孩子自然不會在餐桌上搞怪、用不吃飯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4、輔食添加的技巧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寶寶到了6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要減少母乳餵養,嘗試給寶寶吃一些輔食了,這些刺激有助於口腔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為發音說話做準備。

研究發現,在這段時期寶寶口腔接觸的食物刺激越多,長大後挑食的概率越低。反之,如果接觸的食物越單一,對口腔的刺激就越小,長大後挑食的概率也就越高。

5、輔食添加的技巧

很多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為了寶寶能獲取更多的營養,常常會把幾種食材混在一起。這樣一來,雖說食材也有所調整,但寶寶吃到嘴裡基本都是一個味兒,自然會排斥。建議輔食最好採用單一食材,這樣寶寶就可以每天吃到不同味道的食物啦。

「乖!吃完飯就讓吃零食」,條件交換騙孩子吃飯,小心越吃越挑食

6、給寶寶提供適齡的食物

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口腔咀嚼能力進行調整。比如:一歲的寶寶即使牙齒沒有完全長出,也開始有較強的咀嚼欲望, 這時候就別再只喝粥了。孩子兩歲的時候,嚼肉的時候比較費力,建議父母把肉切小煮爛,否則孩子就會牴觸。

7、刺激食慾

孩子消耗的多,對食物的需求就大,所以應該多帶孩子做一些運動和大肢體運動的遊戲。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玩的太累也會降低食慾,建議就餐前一小時停止運動,讓孩子安靜下來,準備吃飯。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同事小玲有個3歲的兒子,最近不知怎麼了,變得越來越挑食。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兒子總是沒吃幾口就飽了,兩口子真是既焦慮又擔心。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 醫生:少給孩子吃泡飯、調味品、零食,吃得越多對脾胃傷害越大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們特別注意孩子的飲食搭配和飲食習慣,營養均衡的飲食能夠幫助孩子更快速的成長,所以父母們每次在給孩子做菜時都會費盡心思。父母們和老一輩的都認為孩子能吃是福,吃得越多長得越快,可是卻忘記了孩子的身體消化系統可比不上成年人,孩子吃得太多很容易導致積食。
  • 醫生多次提醒:這3種餵養方式,孩子越吃越傷!錯後再改就晚了
    端著飯碗就出來了,而她的孫女,一個5,6歲的小女孩,正在滑梯上玩的開心,這位奶奶就拿起勺子,嘴裡還在罵罵咧咧得,抱怨孩子不聽話、挑食,一邊拿起勺子追在娃後面餵飯,引得其它寶媽都觀望,最後奶奶誘惑說:「你趕緊吃完飯,我給你買個冰淇淋」!
  • 因為孩子餵飯,挑食,不吃飯困擾?其實讓寶寶愛上吃飯並不難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孩子不愛吃飯?孩子挑食?當然如果你的是天使吃貨寶寶,餵什麼都吃,那當然不用操心。用我的實際經驗告訴你怎麼讓孩子愛上吃飯,不用餓孩子,不用打罵,看到吃飯就開心的自己要上桌吃飯。 之前也介紹過BLW自主進食跟傳統餵養方式,如何轉換讓孩子能自己乖乖的吃飯。
  • 孩子不吃怎麼辦?王宏哲:不哄不騙的餵飯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是的,我們大人每次吃飯前都會問對方想吃什麼,唯獨忽視了孩子的食慾,孩子當然會挑食了。2、固定孩子的飯量每次吃飯的時候,父母經常給孩子盛上米飯,然後再放一些蔬菜、肉、魚進去,看上去滿滿一碗,希望孩子一次就能吃飽。
  • 孩子不吃怎麼辦?王宏哲:不哄不騙的餵飯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1、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有一次,爸爸新學會一道菜,就想著做給女兒吃,結果忙活了半天,孩子只吃了幾口。爸爸就生氣的說:「你知道爸爸做飯多辛苦嗎?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愛吃,小孩子不應該挑食的。」女兒說:「你們大人每頓都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當然不挑食了。」是的,我們大人每次吃飯前都會問對方想吃什麼,唯獨忽視了孩子的食慾,孩子當然會挑食了。
  • 孩子挑食、偏食,不肯吃飯,愁壞媽媽
    「乖,吃口青菜」「不吃!」孩子說完就跑出去了,父母或爺爺奶奶只好在後面追著喂。這樣的場景想必很多父母都經歷過。,不吃這個飯不吃那種菜的,不愛吃青菜,光挑肉吃,心裡憋著真想發火。 孩子處在長牙的階段,如果父母給他們吃切得不夠碎或纖維很粗的青菜,造成咀嚼時不舒服或咬很久都咬不斷的情況,就會形成不愉快的飲食體驗,自然就會從心理上排斥。給孩子吃有刺或有骨頭的食物需要特別小心,如果孩子在吃魚時曾經被小刺卡住過,這既危險,也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那他肯定不會再吃,最好是給孩子買那種沒有小刺的魚來吃。
  • 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
    孩子剛出生時,一餓了就急著要吃奶;慢慢地到了吃輔食的階段,就需要家人細心地喂,不合胃口的東西一律不吃。隨著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寶寶越來越挑食,對吃飯也就越抗拒。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別害了孩子小紅的寶寶已經2歲了,一到吃飯的點,小紅就要全副武裝地做好準備。寶寶愛玩的玩具、吃飯的座位都要安排妥當,之後再拉寶寶過來吃飯。這還不算完,小紅還要叫上婆婆一起,婆婆陪孩子玩耍,她在旁邊喂。小紅的寶寶有些好動,吃飯的時候愛跑來跑去,小紅被迫拿著碗在後面跟著。後來小紅買了兒童專用餐桌椅,把孩子強行留在餐桌旁。
  • 小兒推拿李波:家長給孩子餵飯有什麼壞處?怎樣讓娃好好吃飯?
    追著孩子餵飯,強迫孩子進食,只會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越來越提不起興致,嚴重的還會引發厭食症,除此之外,長期餵飯還會導致孩子的面部越長越醜、手部功能發育遲緩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給寶寶餵飯,對此,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件無足掛齒的「小事」。
  • 2歲女娃挑食不吃飯,奶奶無奈舉起木棍,女孩含淚把飯吃完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可謂是絞盡腦汁,甚至有些家長用錢作為籌碼,他們答應孩子只要這頓飯好好吃就會獎勵多少錢,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剛開始孩子可能還會接受,到後來真的就會變成「我對錢沒有興趣」這種狀態,家長也會頗為無奈。
  • 越催越磨蹭,熊孩子吃飯磨蹭、不專心?試試這幾招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每天很早起床給孩子做早餐,可是每次等到孩子吃完飯就快到孩子上課時間了。所以,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麼到底怎麼樣能讓孩子改掉吃飯磨蹭的習慣呢?由於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了解及不放心,聰明的孩子們便會抓住父母的弱點,以磨蹭的行為做為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力, 如此才能正確的應對孩子的吃飯問題。
  • 孩子吃飯不乖,怎麼辦?
    到了 13~18 個月,這時孩子基本能夠自己用勺子進食了。父母應該避免的態度父母應該避免出現以下的態度:1、家中存放過多的零食如果孩子時時刻刻都能吃到零食,這樣到了應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長此以往可能還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 不敢給孩子吃零食?別傻了,這4種零食會越吃越聰明
    但是,就是因為扮演著很多角色,會讓寶媽變得非常的謹慎小心,特別怕孩子的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特別是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為了孩子吃到更健康的食物,可沒少下功夫啊!不過,如果你在媽媽面前提到要吃零食的話,可能就會惹怒或者聽到拒絕的話,她們會覺得零食沒有營養,不能讓自家寶貝吃,這是真的麼?
  • 水果零食是娃挑食的真兇,想孩子愛上吃飯,戒掉它們是不夠的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追著孩子餵飯的場景十分常見,明明到了飯點可是孩子卻對父母精心準備的飯菜提不起興致。雖然這會讓父母覺得有些沮喪不過相比之下孩子挑食的習慣更加令家長們覺得擔憂。畢竟孩子們正在長身體,挑食的習慣顯然會影響到孩子成長發育。
  • 孩子只吃零食不吃飯?用過這4種方法之後,孩子挑食的毛病全好了
    爸媽最擔心沒有之一:孩子不吃正餐只吃零食!原本都會乖乖吃飯,沒想到某天起床,小孩突然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整天只想著吃零食,最後演變成只要吃飯時間一到,我的壓力就很大!這是很多父母在經歷孩子在某種進食的轉變期的心聲。
  • 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只需幾個小建議就能解決!滿滿乾貨
    在吃飯上面出現了幾個問題,開始的時候讓我很是頭痛。 不好好吃飯,並且不吃就開始玩食物,浪費食物。 吃飯前總是會跑去吃零食,飯做好了也吃不下了。 覺得飯不好吃,總是挑食,不吃青菜,也不喜歡喝水,也不喜歡吃水果。 好吃的一直吃,不好吃的一點也不想吃,嘗也不想嘗。
  • 請停止「中國式餵飯」,越餵孩子越不吃,3招讓寶寶乖乖自己吃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餵孩子吃飯估計是很多家長都「聞風喪膽」的一件事情,有的時候家長為了照顧孩子吃飯,自己都顧不上吃了。請停止「中國式餵飯」,越這樣餵孩子越不吃原來,孩子到了自己要學會自己吃飯的年紀了,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鬧騰,王奶奶每次餵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是端著飯碗追著孩子滿屋子跑,通常一頓飯吃下來就要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孩子不肯老老實實坐著吃飯,王奶奶只好把平板電腦放在面前,播放著動畫片,趁孩子專心看動畫時餵他。
  • 「寶寶乖,再吃一口」……追著孩子餵飯的陋習,軟硬兼施去破解
    很多父母從孩子加輔食,就開始了「寶寶乖,再吃一口」追著餵飯,一直到孩子都六七歲了仍然要家長們一口一口地餵飯。昨天,我身邊就有朋友吐槽孩子不愛吃飯——拖拖拉拉吃著吃著跑去幹別的事(尿急中途上廁所),然後就去玩了,然後奶奶、媽媽追著餵……無獨有偶,很多小孩子從小就是電視或者手機餵飯,導致到了小學,每次放學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動畫片,到了飯點也不喊餓,叫都叫不到餐桌前,媽媽只好端著飯碗一口一口地餵孩子。那孩子不愛吃飯,真的就是媽媽溺愛慣的嗎,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 寶寶吃飯就耍賴?做好這些事,寶寶吃飯乖,媽媽不操心
    上個月,高中同學的二寶滿月,由於忙就沒去,之後周末單獨去看了她,去的時候剛好飯點,進家門,就看到她老公端著飯在哄大寶吃飯。「聽爸爸的話,把這碗飯吃完了爸爸帶你去遊樂園和小朋友們玩。」幾分鐘了,怎麼哄騙都不行,一碗飯就是不見下,最後乾脆威脅嚇唬寶寶。「怎麼這麼不聽話,再不吃不要你了!」
  • 孩子不愛吃飯?挑食?那是你沒用對方法
    自從孩子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滿懷著愛與期待來撫養這個小小人。育兒路上可謂痛並快樂著,孩子在帶給家庭歡樂的同時,孩子成長每個階段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家長進行幹預,例如:孩子吃飯這件事。一提到孩子吃飯這件事,很多媽媽表示腦殼疼,明明已經使出渾身懈數,孩子卻在不好吃飯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孩子吃飯就這麼難?那是你沒用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