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幼師中的「他」

2020-09-03 中國教育新聞網

去年,我園引進了3名男性免費師範生。相對於一名男幼師的「孤獨」,3名男幼師的同時登場,馬上引起了大家的議論:「男幼師可是鳳毛麟角,肯定更受領導器重,發展空間更大……」事實上,這幾名男幼師對自己即將從事的事業並不樂觀:「我們好多師哥因為各種原因跳槽了,待下去的也悄無聲息了……面對那麼多女老師,他們瞬間被淹沒了,我們對未來很擔心!」確實,他們的擔憂非常符合當下男幼師隊伍的實際,「邊緣化」「留不住」「低效能」是其生存常態。我園這樣一個「三人行」隊伍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軌跡呢?

3名男幼師,人數較少,進行專門的研培管理,成本太高難以持續,但他們的發展卻一點不能忽視。為及時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心理需求、發展困惑並提供支持,我們對他們進行了追蹤式管理。這一年裡,我們採用訪談、問卷、沙龍等形式,通過追蹤3名男幼師身邊的人(配班教師、保育員和家長)和男幼師自己,多維度了解他們的情況,並適時調整培養和管理方式。

一年的實踐探索大大提高了3名男幼師的活力,增加了他們的職業幸福感、融入感、主體感和成就感。當然,我們也發現,除了工資待遇這個因素外,身份被邊緣化、專業發展定位被動、缺乏針對性的培養路徑,成了影響這3名男幼師發展的主要因素。當然,這些應該也是影響大部分男幼師發展的因素。如果能有針對性地調整這些因素,或許會大大提升男幼師團隊的穩定性和積極性。

角色認同從邊緣化向主流化轉變

多次與3名男幼師交流,我們逐漸意識到,在幼兒園裡,男幼師被同行「差別對待」是較普遍的現象,這也使他們的身份被日漸邊緣化了。

在隨訪記錄裡,3名男幼師就「吐槽」了他們被「多欺少」的經歷,遭遇被「表決」、含沙射影的揶揄等。比如,「你是領導的寵兒,幼兒園的門面」,「大家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等。

類似的話題他們多次提及。或許女教師並無惡意,這些話也多是隨口一說,但的確給男幼師造成了困擾。長此以往,在這種「多對少」的局面下,作為當事人的男幼師,心裡會很不舒服。

因此,作為幼兒園管理層,必須正視這樣一個問題:要讓全體教師認同男幼師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激發女教師對異性同行的尊重,首先體現在「言語表達」上。

首先,行政管理層需明確確立男幼師的主體地位。可通過政治學習、業務培訓的機會,向教師闡述政府層面推進「男幼師培育」的政策要義;可以通過專題沙龍,開展「如何與異性同行交流」「幼兒需要的別樣引領」等話題研討,相互啟發,達成共識;還可邀請有異性配班經歷的教師,講講自己的故事。只有引導教師客觀、公正看待男幼師,保持合理的「言語」距離,才能幫助男幼師回歸集體,確立自己的主體認同。

其次,調動年級組長、骨幹等威信度高的教師「穿針引線」,營造尊重友愛的團隊文化。相對來說,幼兒園的骨幹成員待人接物更成熟穩重,職業敏感度也更高,發動其在同事之間的調和作用,效果更好。

男幼師A在一次交流反饋中就真誠表達了對某老師的感謝,他說:「因為她的引導,同事們對我越來越平等了,凡事不再『綁架』我,而是徵詢我的建議。我越來越愛我的年級組了。」

專業發展從他設特長型向內設綜合型轉變

幼兒園習慣從性別特點或園所需求出發,為男幼師定製特色崗位,例如,樂動老師、「金箍棒老師」「E博士」等。可事實上,每名男幼師對自己的興趣和職業方向都有相應的理解和定位,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體育或科學感興趣。例如,男幼師C就覺得自己天生能當「爸爸」,他很喜歡給女孩梳辮子。因此,男幼師的專業發展應從「他設特長型」向「內設綜合型」轉變。

關於男幼師的專業方向,幼兒園要尊重其自我評估與規劃,同時創設條件和平臺,鞭策他們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不斷提升水平。

要尊重男幼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讓男幼師有機會全面了解幼兒園工作。雖說保教合一是幼師專業綜合性的體現,但進入幼兒園後,因擔心男幼師「粗手粗腳」不會做、擔心家長有顧慮、女童避嫌等問題,配班女教師和保育員一般會全權承擔起保育責任,而男幼師只需承擔教育部分的責任。長此以往,男幼師很難真正建立起對幼教工作的全面認知和情感,女教師也覺得壓力大。因此,建議新入職1—3年的男幼師全面帶班。幼兒園可通過設崗選崗、聘請搭檔、申請班級等形式,給予男幼師更多自主選擇權,也可讓教師自行商議分工,做到「分工不分家,合作不憋屈」。

培養管理由從眾式向自主式轉變

男幼師群體人數不多,因此,對於他們的培訓,通常缺少針對性,都是把他們和女教師放在一個群體中進行培養。缺乏歸屬感和成就感是他們對培訓的直觀感受。比如,男幼師A希望建立男教師聯盟,有專門的系統培訓,男幼師C希望有更大的展示舞臺等。他們不希望被淹沒在女性群體裡,而是渴望在穩步發展的同時突破自我。基於此,男幼師的培養管理就不能簡單地「一刀切」,而應該從「從眾式」向「自主式」轉變。

在規範中循序漸進。很多男幼師進園就脫離班級,從事電教、體能教育等專職工作。這種刻板的管理方式並不符合他們的發展目標。一方面會造成根基不穩。男幼師只有進班,才能真正踐行幼師專業標準,通過和孩子、家長互動,逐步領悟學前教育的真諦。另一方面會影響男幼師建立職業歸屬感。只有扎紮實實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男幼師對職業的情感和情緒體驗才深刻,才能真正建立起職業信仰和認同。因此,男幼師進園後應先安心紮根於班級管理工作,再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

支持男幼師自主成長。男幼師精力充沛,決策力、行動力都很強。對於這樣一個活躍的群體,如果在培訓層面沒有可行的途徑,不如把發展重心下移,賦予他們更多的實踐探索權,充分挖掘他們的自主意識。例如,我園3名男幼師自己策劃,發布招募函,成立了「超級寶貝」體能成長營。在他們的帶領下,園所形成了一股自主研學、愉悅共進的新風向。

男幼師是一股幼教新力量,為幼教人員結構提供了性別補償。他們既可能被眾多女性「淹沒」,也可能形成鯰魚效應,只要善加利用,就能成為激發團隊結構轉變的新生力量,而這需要幼兒園主動承擔起培養職責。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新區普善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30日第2版

作者:彭解華

相關焦點

  • 誰來呵護危機四伏的幼師群體?誰來關愛辛苦憔悴的幼師成員?
    10月11日,資溪縣幼兒園工會組織廣大幼師,來到大覺山,開展工會團建活動。通過「溯本求源」的戶外拓展運動,教職員工配合默契,成功挑戰了衝鋒橋、梅花樁、翻越障礙、飛簷走壁等14個項目,實現了體能、意識、團隊及個人的突破。
  • 長沙男幼師缺口數千人 這個學校首吃螃蟹開男幼師班破荒
    紅網時刻長沙5月31日訊(記者 賀衛玲)作為幼兒園老師中唯一的一片「綠葉」,郭亞洲在長沙嶽麓幼兒教育集團北京御園幼兒園裡成了孩子和家長們眼中的「香餑餑」,而另一個現實是,目前長沙市1600多所幼兒園中,70%以上的幼兒園沒有男老師。
  • 【12小時】他做男幼師十二載 希望能做一輩子「孩子王」
    男幼師——他們同樣用心呵護孩子們的身心成長,用自己的努力守護孩子們的人生起跑線。他們也被業界戲稱為「大熊貓」。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老師,他們兢兢業業,傳授給我們知識,他們諄諄教誨,啟迪著我們的人生,陪伴著我們走過了成長中的重要時刻……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廣西教育廳幼兒園,用鏡頭記錄下這所幼兒園裡唯一的男幼師一天工作的點點滴滴。
  • 幼兒園來了男幼師;家長們的反應各有亮點。
    我們一直都知道在幼兒園的這所學校裡,一般情況下都是年輕的小姑娘擔任老師,因為她們更善於唱歌跳舞,更善於細心呵護。當男幼師也開始融入這個行業,能不能接受就看家長們的反應。各自的觀點不一樣,表達的情緒也就不一樣。有人認為男幼師可以增添孩子們的自信心和陽剛之氣,也有人認為男幼師帶的小孩會更加調皮。
  • 努力提升幼兒園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果雪兒在這裡,並不是對幼師群體之中的個別害群之馬做翻案,而是想在這裡鼓與呼,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呵護幼師的身心健康,努力提升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說,幼師的身心是否健康,幼師在工作之中是否擁有足夠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僅僅關係到幼師個人,而且關係著幼兒本身,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為女幼師帶去保健知識
    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PPT講解的方式向幼兒園女老師普及婦女保健常用知識和相關政策內容,對大家平時最關心的問題進行重點介紹,現場幫助女幼師答疑解惑。 健康講座活動受到了幼師們的一致好評。
  • 一句話形容幼師這個職業,你能想到什麼
    究竟對幼師這一職業該如何定義? 在此,我想引用一位幼師的話: @睡前伴你夜聽 加減法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如何通過搭積木發展孩子的數學思維; 小草怎麼畫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怎麼呵護孩子的想像力;
  • 女幼師一統天下被打破 男幼師仍是稀缺資源(圖)
    25歲的孫楓喜歡踢球和武術,看上去與其他同齡人並沒什麼區別,不過他的職業卻有點不一樣——他已經做了3年多的男幼師。據了解,雖然現在不少幼兒園正在試圖打破女幼師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男幼師在整個幼教行業中仍然是「稀有資源」,而且男性的社會角色註定了他們會不斷地尋求突破,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現在男幼師的缺乏與流失。
  • 男幼師缺口那麼大,對幼兒園的娃娃有哪些影響呢?
    (羨慕嫉妒恨)男幼師在幼兒園的作用其實與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地位很相似。眾所周知,幼兒園裡陰盛陽衰是普遍現象,很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隨著一些有識男幼師的加入,孩子更願意戶外遊戲時與男幼師一起瘋,孩子們無形中感受了陽剛之美,也讓孩子變得更勇敢、剛強、堅毅。
  • 唉,合肥市今年畢業的小幼師,幼兒園天台上打孩子……
    同時,幼兒園責任人、領導也要進一步優化隊伍管理,呵護幼師的尊嚴,給幼師更多的安全感、信任感,促進幼師健康成長。一個幼兒園園長如果不能從心裏面關愛每一個幼師,又怎麼能夠指望幼師從心裏面去關愛每一個幼兒呢?
  • 4歲男童在幼兒園幾天被三名幼師分別持工具扎傷:幼兒園無辦學證
    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作出的三分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愛立達幼兒園幼師曹某某、趙某某、卜某某手持塑料工具扎傷男童明明(化名)的屁股,均被刑拘15日。另外,警方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此愛立達幼兒園並沒有辦學許可證,曹某某和趙某某也沒有幼師證。目前,金水區教育部門正在著手研究是否合併還是取締該園,100多名學生如何安置等事宜。
  • 蚌埠龍幼小鐘琴培訓 打造園本特色提高幼師技能
    為打造園本特色,提高幼師技能,為幼兒們營造一個濃鬱的音樂的氛圍,讓孩子們心情愉悅地成長。10月24日下午,蚌埠市龍湖幼兒園邀請國際少兒藝術小鐘琴協會的培訓師到幼兒園為幼師們培訓。培訓中,培訓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優秀課例講解、現場示範演奏等方式讓幼師們真正了解了小鐘琴。為了活躍現場培訓氣氛,培訓師利用奧爾夫音樂遊戲讓參訓教師體驗主動參與、兩兩合作的樂趣。接著培訓師丁玉玲老師結合演奏姿勢、拿錘姿勢、演奏方法等內容,引導參訓教師學習小鐘琴的演奏方法與技巧,幼師們積極學習,收穫滿滿。
  • 專任教師中佔比不足3%的男幼師:被爭搶的「寶藏男孩」
    由此推算,男性在幼兒園教職工中佔比不足8%,男幼師在專任教師中的比例則不足3%。眾所周知,在幼兒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中,「男性角色」不可或缺。但眼下的現實是,由於生活節奏加快、職業競爭激烈等多重原因,「喪偶式育兒」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常態,父親缺位家庭教育的現象日趨嚴重。而作為陪伴幼兒每天成長的男幼師,他們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 教育故事 | 趙玉芬:「幼師這份事業,我幹了30年,也愛了30年」
    今年48歲的趙玉芬是流亭街道王家愛心幼兒園的一名幼師。參加工作30年來,雖然輾轉過多家幼兒園,但她對孩子的愛卻越來越濃。趙玉芬說,自己的生活離不開孩子,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她都是幸福的,因此,她也將自己所有的愛與耐心奉獻給了孩子們,呵護他們健康成長。
  • 教師節來臨之際,請給幼師多一點關愛!
    但是,他們的手上卻呵護著每個家庭的寶貝,承載著上億祖國花朵的未來。他們,就是幼兒園教師(以下簡稱幼師)。6月21日,河北省饒陽縣小哈佛幼兒園的老師指導小朋友製作小扇子。新華社記者李曉果攝幼師到底算不算人民教師?
  • 別放棄當幼師,政策已經來了!
    當然,距離提高每一名幼師的工資待遇還很遠,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幼兒教師的未來會更好。 全國幼兒教師350萬,民辦幼師佔230多萬,全國尚缺幼師52萬。社會對幼師隊伍是非常重視的。不少地方對幼師待遇提升已經發布了明令通知。 任何事情的進步都需要過程,沒有哪件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 刷爆你的朋友圈,用一句話形容幼師這一職業!
    其實,每一位在幼教路上不畏風雨的幼教人,對幼師這一職業都有著自己深刻地體會!在幼兒眼中,幼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加減法誰都會教,但幼兒教師卻是利用搭積木來發展孩子的數學思維;畫畫誰都可以教,但幼兒教師卻知道怎麼去呵護孩子的想像力。
  • 善待幼師,也是善待幼小的孩子
    另一面,卻是待遇堪憂和素質參差不齊的幼師群體。近幾年都說幼兒教師是比較好就業的專業,很多女孩兒初中畢業考不上理想的高中,都去上3+2的大專幼教專業。五年出來比同齡人早兩年就業。但是這部分孩子畢業後,有很多人卻並沒有去當幼師,而是幹銷售或去了早教中心等機構。相比而言,幼兒園的待遇、環境和發展前景對她們缺少吸引力。
  • 2020年秋幼兒園生活記錄,做一個快樂的幼師
    果雪兒在這裡,並不是對幼師群體之中的個別害群之馬做翻案,而是想在這裡鼓與呼,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呵護幼師的身心健康,努力提升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說,幼師的身心是否健康,幼師在工作之中是否擁有足夠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僅僅關係到幼師個人,而且關係著幼兒本身,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幼師虐童,虐待的不是我們的孩子,是幼師自己
    近期幼師虐童事件頻發,讓人觸目驚心!虐童手段五花八門,真可謂是殘忍甚至讓人驚恐:針扎、耳光、拳擊、狂摔、罰跪、恐嚇、吃芥末、吃藥……各種報導屢見報端,不忍讀完;各種真實的視頻曝光,就像一幕幕殘忍的審訊;各種虐待圖片,看了讓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