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不能給孩子做的4件事,父母關心則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020-08-30 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導語:暑假來臨了,對於一些小孩子來說,又可以玩了,當然一些小寶寶是不懂的,他們每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最終就是為了養膘長個子。當然對於父母來說,這個夏天如何幫助自家娃度過才是個難事,大孩子不用操心,要不就在家學習,要不就送去補課,而嬰幼兒就比較麻煩了,他們必須有父母的陪同才可以。

豆豆今年兩歲了,而夏天的到來,讓孩子變得很熱,每天晚上都會踹被子。為了讓孩子很好地乘涼,父母就打開了空調,的確孩子變得舒爽了,然而沒有幾天,孩子就發熱感冒,送到醫院一看都燒到38.5度了,結果讓醫生好一頓教訓。要知道嬰幼兒本身體溫就偏高,但是這麼高的體溫,也會對孩子造成智力上的影響,父母都自責不已。而我們夏天也要注意,嬰幼兒身體是嬌貴的,受到外界幹擾較大。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才不會讓悲劇發生。

而我也總結了幾件夏天不能做的事,可以分享給每個父母

不能給孩子剃光頭

很多嬰幼兒頭髮都比較旺盛,可能是遺傳父母,顏值樣貌是上來了,但是孩子太熱啊,一到夏日就是一頭汗。很多父母就想方設法地哄騙孩子剃光頭,不僅看起來精神可愛很多,還能很好地散熱。但是孩子身體不同於我們,皮膚較為嬌嫩,頭髮多也能保證孩子不會受到風邪入侵,要知道不少兒童都是剃過頭,然後風一吹就感冒了。而且頭髮剃光後,也會讓孩子遭到過度的暴曬,所以不提倡夏天剃光頭。

不能給孩子穿開襠褲

有的父母也圖省事,一個怕孩子熱,一個孩子上廁所方便,因此開襠褲就出現了。而且老人也有一套說辭,穿開襠褲不容易長痱子,也能辨別是男孩還是女孩。我認為是後面一句佔了很大的比重,老人還是比較重男輕女的。然而這對於孩子的發育並不好,也許他們現在不懂事的,但是當他們長大後,肯定會比較難以啟齒,如果再留有照片,那麼孩子就絕對和你急。

不能穿涼鞋

穿涼鞋的確變得涼快,但是涼鞋都是較為溼滑的,孩子如果腳底出汗了,很容易導致鞋子滑掉,身體跌倒。而且有些涼鞋也會造成身體上的問題,比如現在很多人喜歡穿的人字拖,這種涼鞋,會導致兒童腳趾扭曲,長久穿著下來,會刺激神經系統發育,對孩子脊椎造成傷害,我們要儘量減少其穿涼鞋的機會。

不能給孩子開空調

空調不等於風扇,風扇吹出的風較為柔和,是空氣的流轉,而空調經過氟利昂,吹出的是冷風。如果孩子有一身汗液,那麼很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而且孩子的毛孔較為細膩,經過一冷一熱的刺激,容易減少孩子代謝,造成多種身體毛病,尤其是溼氣的堆積。一般老人都說情願給孩子熱點,不能給凍著了,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我們也不能苦了孩子,感覺到孩子如果熱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降溫。

寄語:實際上夏天照顧寶寶,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難,只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識,加上細心就可以了,家長完全不用太過焦慮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穿開襠褲或者穿一些怪異服飾,這樣反倒會讓孩子更不適應夏天。而孩子只要度過了3歲,那麼他們的身體將會變得強壯,也會懂得很多知識,就再也不用父母過於操心了!

相關焦點

  • 0-6歲,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4件事,父母都看看,幫助孩子成長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34;、&34;等等。誠然,一些成功的育兒經驗值得父母借鑑,但一味地用別人的方式教育自己家的孩子,並不見得是好事。其實,每個孩子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個前提的原則是,要遵循兒童發展規律養育孩子,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育。
  • 三伏天別帶孩子做這4件事,父母早知道,孩子少受傷!
    三伏天到了,孩子本來代謝旺盛,容易出汗,這下汗液更控制不住了。看著孩子每天汗流浹背,心疼又心塞。其實很多是可以做的?但這六件事情,堅決不能做!03 大人有事,把孩子留在這裡其實我已經說過很多次這個問題了,真的不想再說了。但是總有不長心的大人,單獨把孩子留在這裡,造成悲劇的發生。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想痛罵一通,實在難以接受這樣少根筋的大人。
  • 父母最不能在孩子面前做的四件事!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心理髮育的影響指針。 父母之間有些事,要經常在孩子面前做,比如表示恩愛、互相呵護、關心。但有些事,卻絕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必須要避諱孩子。 孩子的心靈既敏感、又脆弱,孩子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範圍。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依然在做
    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超前的學習一些東西。但是你知道嗎?有很多事是不能讓孩子「過早」的去學的,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
  • 0-6歲,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4件事
    土壤、陽光、空氣和水,這些是已被科學所證實了的,照做不會錯。同樣,養育孩子,現代心理學和腦科學也有做了許多可重複、可證偽的實驗,找到了兒童成長最需要的養料。這裡,分享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4件事,供你參考。
  •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教科書,這4件事最好別當著孩子做,會影響孩子一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品德也反映了自己的家庭狀態,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沒有問題的,可是還是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問候。
  • 孩子睡前一小時,父母陪著做這四件事,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自律
    殊不知,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調皮,不過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罷了。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工作都很忙,根本就沒時間陪伴孩子,導致孩子疏於管教,進而變得調皮。事實上,陪伴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太長時間,父母只需要睡前抽出一小時,陪孩子做這四件事,孩子就會遠離調皮,變得自律。
  • 發展心理學:0-6歲,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4件事
    有個大原則:遵循兒童發展規律養育孩子,怎麼養都不會出大錯。就好比種一棵樹,了解了樹的生長習性和規律,給予合適的土壤、陽光、空氣和水,我們就不擔心它會長歪。土壤、陽光、空氣和水,這些是已被科學所證實了的,照做不會錯。同樣,養育孩子,現代心理學和腦科學也有做了許多可重複、可證偽的實驗,找到了兒童成長最需要的養料。
  • 發展心理學:0-6歲,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4件事
    土壤、陽光、空氣和水,這些是已被科學所證實了的,照做不會錯。同樣,養育孩子,現代心理學和腦科學也有做了許多可重複、可證偽的實驗,找到了兒童成長最需要的養料。這裡,就我所讀的《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等書,分享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4件事,供你參考。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的4件事,多數父母正在做,對娃傷害很大
    >「加速」,通過自己的手段來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最終達到父母的預期值,不過,有些事情對於小寶寶來說不能操之過急,寶寶不能「過早」接觸的4件事,很多父母正在做,對孩子傷害很大。寶寶不宜「過早」接觸的4件事
  • 孩子最怕父母做的9件事,每件都影響孩子的成長,你做過幾件?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同樣,父母也是寶寶最親近、最為依賴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寶寶,而且寶寶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也弱,如果父母不注意,無意中做了些讓寶寶感到害怕的事情,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甚至在寶寶長大後依然留有陰影。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父母卻正在做
    隨著80、90後的寶媽進軍,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聰明伶俐,所以,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事情會讓孩子過早的去接觸,雖然家長是好心,但最後卻沒有得到回報,甚至對孩子的成長都造成了危害。
  •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做的4件事,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
    有很多父母生完孩子以後,就好像完成了任務一樣.只在意他們是否健康長大,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成長。對父母來說,與生孩子相比,養育才是最需要付出精力,從他們出生到長大再到成人。家長都忍不住一直擔心孩子。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從寶寶小時候就要開始注意.如果等孩子大了再開始意識到,可能以及影響到了他們的一生。
  • 孩子不能「過早」接觸這4件事,對娃傷害很大,很多家長依然在做
    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超前的學習一些東西。但是你知道嗎?有很多事是不能讓孩子「過早」的去學的,對孩子的傷害會很大。
  • 別人家的父母,不會當孩子面做的4件事
    如果孩子是鳥,你就是天堂; 如果孩子是魚,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如果想要孩子智慧,你首先要做一個智慧的家長。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做這4件事:1、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經常互相挖苦,當著孩子的面,把日子過成了互損模式。
  • 不能當著孩子做的6件事,會影響他一生的格局,很多父母都不知道
    經常會聽到一些媽媽說:為啥我家孩子不愛說話?為什麼孩子堆裡就他脾氣最大?他什麼時候開始說髒話的?孩子情緒不穩定行為不雅觀,都是受身邊最親近的人的影響,尤其是父母。以下這些孩子最害怕的6件事,父母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很多人都不知道。1、害怕父母吵架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發脾氣、說髒話,會讓孩子驚慌失措,精神高度緊張,沒有安全感。目睹父母吵架甚至動粗,孩子的情感會受到傷害,有的父母發生不快還會遷怒到孩子,把怒火和怨氣發洩在他身上,導致孩子恐懼社交和婚姻。
  • 考試時「最忌諱」父母做這2件事,拖孩子後腿,影響孩子正常發揮
    對於任何孩子來說,考試始終都是一件不怎麼開心的事,因為如果考得不好,往往要遭到父母的訓斥,因此很多孩子都害怕考試。其實考試只能孩子自己做好準備,家長並不能替代,很多家長不得不在旁邊陪伴著孩子,家長雖然無法幫助孩子考試,但是也不能拖孩子後腿。因此在考試的時候,最忌諱家長做下面這2件事,所有家長一定要清楚。
  • 父母在孩子睡前常做2件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情商
    閨蜜小林最近感到非常苦惱,因為她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情緒都不是特別的好,對去幼兒園這件事非常的抗拒,但無論小林怎麼詢問孩子,孩子都不願意和他進行交流。在他說完之後,其他有孩子的同事表示,小林應該是沒有和孩子進行正確的睡前交流,所以出現了這種問題。要知道孩子的睡前情緒,對孩子第二天的影響非常大。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答案當然是:不能!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01.捨得給孩子陪伴現在有很多父母一直都在忙著工作,基本沒有時間去關心和陪伴孩子。
  • 孩子6歲前,父母下班再累,也要陪孩子做這4件事
    ,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下班不管再忙再累也要陪孩子做的這四件事。陪伴孩子溝通,實際上就是給孩子表達父母對他的關心,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能夠給孩子帶來踏實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他是被父母關心的孩子。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急需要家長們的疼愛的,這時候當孩子受到了父母足夠的關愛之後,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得到提升,並且焦慮的心態也能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