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我的孩子就是坐不住,寫作業時心不在焉,磨洋工。你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書也買了一大堆,就是不愛看,看電視倒是看得來勁。
孩子的個性不是教會的,而是他在3-6歲時通過自己的行為逐漸形成的,6-7歲之後,孩子的個性就趨於穩定了,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很難接受大人的思想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適合(3-8歲)孩子閱讀的繪本——《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一套書一共有五冊,分別是《找一找,變聰明》、《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
這套書的可以鍛鍊孩子的,判斷力、觀察力、邏輯力、數學力和思維力。
五味太郎給繪本的定義是,「小孩也愛讀的書」,而不是「給小孩看的書」。五味太郎在194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在27歲之前從事了工業產品及平面設計的工作,在27歲的時候開始了他的繪本創作之旅。
五味太郎對繪本的創作高產又高質,多達300多種,很多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是國際上知名度非常高的圖書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巴士到站了》、《數字在哪裡》等等。
下面我將對《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套繪本來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這套書是如何結合兒童心理學所設計的。
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手機和電視的魅力超過了書本,孩子在書本中找不到樂趣
2、孩子根本不懂書上講了什麼
五味太郎的這套書,色彩鮮明,線條不拘小節,版式設計非常簡約,不會給孩子造成視覺壓力。而且材質非常好,是一套撕不爛的書。
那麼這類遊戲繪本是怎樣勾起孩子的興趣的呢?
這類的思維遊戲書,是根據兒童敏感期而設計的,每一頁都是一個小遊戲。
孩子在完成這類小遊戲的過程中,會大大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簡而言之,就是提升他們的信心。
而這樣的成就感是看一集動畫片無法獲得的,也是與打一把遊戲所獲得的成就感不同,它會提升孩子對書本的興趣。
歸根結底,讓孩子閱讀此類繪本,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意志力。孩子的意志力有多強,行動力就有多強。
研究表明,孩子的注意力,是由固定的能夠引起他注意的物體吸引的。
我閨女在看提高注意力的書的時候,最長能堅持兩個小時。
二、《做一做,變聰明》這本書,不但需要孩子動腦,還需要孩子動手。
像這一類找不同的遊戲,我會先讓閨女找出圖中的不同之處,再帶著閨女把原來的圖案臨摹出來,剪下來,再去驗證剛才的答案。
這樣做,一方面鍛鍊了她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書籍,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發揮空間,提升孩子對書本的樂趣。
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有什麼作用呢?
1、腦科學家認為,手指在大腦皮層的感覺和運動機能中,佔的比重最大。通過玩手指遊戲、剪紙,搭積木,可以活動手指,以便刺激神經元之間發生連結,使得大腦更聰明。
2、一個孩子願意動手去做一些事情,是樂於合作並且充滿活力的表現。
3、多動手,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對他以後的書寫也是有幫助的。
結語:花點耐心和時間在兒童最具創造性的時期(3-6歲)是最有價值的
在孩子沒有形成閱讀習慣,以及還不識字的前提下,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繪本中,去感受孩子從繪本中獲得的喜悅感。
教育孩子需要用巧勁,而《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它的設計就是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能夠大大激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點擊下方的連結就可以購買哦!
在孩子能夠了解世界、發現事物之間的邏輯之前,我們必須對他的思維多加鍛鍊,給孩子提供內心生活的養分,為了以後他們能夠自由自在的創作。
當我們看到一個兩眼閃閃發光的孩子,你會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