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的偉大教育家,你知道他嗎?

2020-12-13 艾晨書館

中國的平民普遍都具有「愚、貧、弱、私」四大疾病,這是民國教育家晏陽初在定縣調查研究的結論。

提到教育學家,你可能會想到陶行之、蔡元培等等,然而,總有一些星子,隱於雲層中,撥開那層紗,耀眼奪目。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就是這樣的人。

晏陽初1890年生於四川巴中,父親是個私塾先生,給了他幼年啟蒙。

那個時候有一些西方的基督教傳教士來到中國,本意是為了傳教,但發現中華傳統深固,傳教不易,就另闢蹊徑,先做善事,比如辦公益性的洋學堂,義務教授英語、數學、化學等新知識,但多數中國人不敢跟他們來往。

晏陽初的父親挺能接受新事物,送晏陽初去洋學堂學習,這是他未來人生的關鍵一步。

那一年晏陽初十三歲,跟著大哥步行300裡來到四川保寧求學。

西洋教育注重均衡發展,除了文化科學,還重視音樂體育,晏陽初在這裡學會了合唱的技能,後來大有用處,他還在這裡加入了基督教。

受父親的啟發,再加上保寧學習四年,給晏陽初打開了眼界,他沒有回家,而是又去四百公裡外的成都繼續求學。

他在基督教會辦的「華美高等學校」學習兩年,覺得自己應該自立了,就在成都的中學教授英語,當時希望學習西方新知識的中國人越來越多,19歲的晏陽初工作頗順利。

晏陽初(前坐者)

在成都這段時間,晏陽初還跟著一位西方傳教士史文軒做公益,就是為外地來求學的學生興建帶宿舍的規範學堂,他的辦事能力深得史文軒讚賞,覺得他今後能成就大事,就鼓動他去香港念大學。

於是,1913年,晏陽初赴香港聖士提反書院深造,後轉美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他與前美國總統的兒子以及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兒子是同學)。

1919年,他又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

晏陽初在1943年和愛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評選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

晏陽初(右一)榮獲「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十大名人」之列

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晏陽初大學畢業後,立志獻身平民教育。

在晏陽初看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話雖舊,"實有至理,人民委實是國家的根本。"

然而,當時中國雖號稱有四萬萬人民,但其中80%以上是文盲。

而且中國以農立國,這些"有眼不會識字的瞎民"的絕大多數是在農村。

因此,為平民辦教育,尤其是到鄉村中去為農民辦教育,"開發世界最大最富的'腦礦'",這是關係到"本固邦寧"的根本問題。

晏陽初騎驢下鄉

從1926年以後,晏陽初把平民教育的重點從城市轉到農村,教育的對象也由城市平民變為鄉村農民,心甘情願"給鄉下佬辦教育"。

晏陽初從事鄉村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進行實驗研究。

他根據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狀況,主張以一個縣為實驗研究的基本單位。在進行廣泛、深入、科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最終選擇河北省定縣作為實驗區。

在中國鄉村教育運動中,首創以一個縣為基本單位從事鄉村教育實驗研究。

在鄉村教育實踐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所謂"四大教育",即是文藝教育、生計教育、衛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當時社會存在的四大問題。

其中文藝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知識力,解決"愚"的問題;

生計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生產力,解決"窮"的問題;

衛生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健康力,解決"弱"的問題;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團結力,解決"私"的問題。

推行"四大教育",必須採用"三大方式",即學校式、家庭式和社會式。

左起:江問漁、梁漱溟、晏陽初、章元善、許仕廉。

晏陽初還主張要"化農民",必先"農民化"。

晏陽初認為,知識分子到鄉村去,為農民辦教育,要"化農民",自己首先必須"農民化"。要虛心向農民學習,"給農民作學徒";要與農民共同生活和勞動,只有在同他們廣泛深入的接觸中,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晏陽初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他的拳拳愛國之心,不僅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社會影響,而且在當下也仍有 現實意義。

晏陽初(右)

1922年晏陽初發起全國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

晏陽初用當時的報紙作為漢字樣本庫,再用勞工日常語言做篩選標準,精心挑選出一千個左右最常用的漢字,然後跟勞工說:我教你們識字,以後你們就可以自己寫信了。

勞工們都以為他在開玩笑,勉力動員了四十多人參加首期識字班,結果四個月下來,三十五人考試合格,真的能自己給家裡寫信了。

這一下報名的人多了,第二期三百,第三期一千,終於驚動了勞工營的英國長官,他對晏陽初的工作極為讚賞,決定在二十萬華人勞工裡推廣,從英國招募來一百多個中國留學生,其中就包括林語堂。

晏陽初也越做越興奮,又創造了讓畢業出師的勞工做老師的辦法,識字班像滾雪球一樣越辦越大。

為了鞏固所學,晏陽初等人為勞工編印了《華工周報》,撰寫一些簡單易懂的文章給華工看,深受歡迎。後來還向勞工徵文,剛學會認字的勞工們留下了動人的話語:

「做勞工的,從前不知道自身與國家有什麼干係,現在到歐洲戰場,看到不同國家的人協同戰鬥,為國為家犧牲性命,自己不知不覺就生出一種愛國愛家的心。」

晏陽初自19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

他1920年代-1930年代在河北定縣的平民教育實踐為定縣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無形的財產,據1980年代的統計,定州(即定縣)是河北省內唯一一個無文盲縣;

1920年代晏陽初引入的良種棉花、蘋果、白楊等作物和引入培育的良種雞等仍然廣受當地農民的歡迎;另外1970年代普遍中華農村的"赤腳醫生"以及相關的培養計劃,皆承襲自晏陽初在定縣的實驗內容,1990年代後期在中國大陸部分農村推行的村官直選等政治體制改革的試點,也無不是在重複當年的定縣經驗。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在農村建設方面大量借鑑晏陽初的定縣經驗,農村的進步成為日後臺灣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當時我們的中國一片混沌,可總有像晏老這樣的人,紮根於基層,身體力行,為黑暗中的人們,點亮了一盞明燈。

相關焦點

  • 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晏陽初
    一、人物簡介晏陽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別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其代表作包括《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
  • 晏陽初: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
    文/徐永超如今,很少有人記得晏陽初,記得這位"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了。晏陽初(1890——1990),原名興復,又名遇春,字陽初,早年生活在四川巴中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晏美堂,是他最初的啟蒙老師,教他傳統的四書五經。
  • 【巴中名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
    中文名晏陽初別 名晏遇春民 族漢族出生日期1890年10月26日職 業中國平民教育家,鄉村建設家信 仰基督教代表作品《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外文名Y.C.James Yen國 籍中國出生地四川巴中逝世日期1990年1月17日畢業院校香港聖保羅書院,耶魯大學主要成就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1人物簡介
  •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
    晏陽初自19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晏陽初離開中國大陸後不久即離臺赴美,在美國他協助南美、非洲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推進平民教育運動。1956年在晏陽初的幫助下菲律賓建立了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並實現了真正的民選議會。國際鄉村改造學院運行至今,專門向第三世界國家推廣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協助第三世界國家培訓平民教育教師。
  • 簡論晏陽初的平民教育運動
    簡論晏陽初的平民教育運動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4-28 15:2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晏陽初,不應遺忘的「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晏陽初,一個對今日絕大多數國人無疑都是非常陌生的姓名,但現實中的晏陽初先生卻是一位在民國時期被譽為「南陶(陶行知)北晏」、全世界公認且對中國乃至世界均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平民教育及鄉村建設之父
  • 晏陽初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他的教育理念有何獨到之處?
    晏陽初(1890—1990)是享譽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等。他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他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
  • 晏陽初:百歲平民教育家
    在晏陽初的百歲生命中,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都是在親自推動平民教育運動,其影響力遍布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美國《展望》雜誌評價他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在照相機鏡頭前,晏陽初穿著晚禮服,筆直地站立著,臉龐清瘦,抿著嘴
  • 我國十大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
    我國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今天,Lingohi整理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古代教育家及其代表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溫故知新,為人師表。
  • 常考點之中國近現代教育家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一直以來是比重較大的一個部分,這裡面涉及的知識點繁多,特別是一些教育家的觀點區分不清楚,因此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常考的中國近代教育家,該知識點主要是考察單選題,當然也可以作為寫作題的素材來積累。一、蔡元培1.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 位於[定州]的近代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晏陽初的舊居
    包括剛才到的那間房,一共四間房,擺個口字偏房之一院子裡三棵樹,院不大,但感覺別致,小巧正房門口放著這牌子,告之旅客,晏陽初紀念館免費開放,時間為上午90:0--11:00,下午2:30--5:00裡面陳列著一些晏陽初先生的舊物晏陽初先生簡介,生於一八九零年,一九九零年逝,祖籍四川巴中,是當代少有的出國留學生,並畢業選擇回國教學人士,是中國近代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
  • 你知道「幼兒園之父」是誰嗎?福祿貝爾?陳鶴琴?竟是這位大咖!
    提到「幼兒園之父」,很多同學都弄不清楚到底是福祿貝爾呢?還是陳鶴琴呢?竟然是這位大咖!下面我們來一起揭曉答案。對於福祿貝爾,很多同學感到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他的國籍嗎?他是德國人,是一位著名的學前教育學家。
  • 你知道「幼兒園之父」是誰嗎?福祿貝爾?陳鶴琴?竟是這位大咖
    提到「幼兒園之父」,很多同學都弄不清楚到底是福祿貝爾呢?還是陳鶴琴呢?竟然是這位大咖!下面我們來一起揭曉答案。但是你知道他的國籍嗎?他是德國人,是一位著名的學前教育學家。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幼兒教育事業,建立了較完整的幼兒園教育體制,因此被譽為「幼兒園之父」。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母親之歌與愛撫之歌》等。他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
  • 巴中名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
    他領導的中華平民教育會開展了著名的定縣教育實驗,為中國教育事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就獲得了國際認可,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在《聯合國世界》雜誌撰文,稱讚他的平民教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這不只是中國的,它的方法能在世界上任何地區應用,使全球四分之三未受教育、貧窮多病的人群受益。」
  • 教育理論中的「之父」
    「舊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嶺,因此被譽為「教育上的哥白尼」培根——創立了科學研究的新工具「歸納法」,被譽為「科學歸納法的第一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康德——最早在大學裡教授教育學特拉普——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學教授福祿貝爾——幼兒園的創立者,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幼兒教育之父」第斯多惠——著作《
  • 你不知道的那些教育「之父」
    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系統論述班級授課制和泛智教育。科學教育學之父(奠基人)、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代表人: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教育性教育學原則和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階段教學;舊三中心論「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慈愛的兒童之父: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篤德》;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 「乾貨」教師資格考試中的「爸爸」去哪了,你能全部分清嗎?
    >赫爾巴特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規範、獨立教育學的誕生。03、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之父:帕克美國教育家帕克繼承了盧梭的思想,認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即人的身體、思想和靈魂的和諧發展」。
  • 晏陽初:留學耶魯普林斯頓,一生致力於「除文盲 做新民」,被稱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鄉村建設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等書籍,他的平民教育運動和鄉村改造事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晏陽初在國界外備受尊崇,被稱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然而在中國卻曾被遺忘多年。紀錄片:《先生晏陽初:到民間去》
  • 定縣平民教育運動的經驗與啟示
    □彭秀良    1926年11月,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以下簡稱「平教總會」)在直隸定縣(今定州市)翟城村設立辦事處,以鄉村為單位開展平民教育實驗,拉開了20世紀上半葉最為轟轟烈烈的鄉村建設運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