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眼界?別人看到小溪,你會關注到大海;別人看到小樹,你會想參天大樹;別人看到磚石,你會想到大路。 眼界,是最大的財富。也是人生格局的體現。
孩子的眼界不僅會影響他的看待事物的方式,還會影響一生的格局。
有多大的眼界,才能成就大的事業;不同的眼界,成就不同的人生。 眼界開闊思維也就越來越廣,當遇到問題時就會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尋找解題方法,避免進入死胡同。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全面,從而減少出錯的概率。
眼界開闊才能胸有成竹,充滿自信,對人對事,能從容應對。遇事也會不忙不急。才會有自己獨特的氣質和魅力,不論男孩、女孩,眼界寬闊,必定心胸寬廣,周圍的人也會自然相處融洽。
眼界高遠,才能從容寬容,涵養性情,眼界開闊能讓眼光就會變得更加敏銳,在別人注意不到的事物中找到機會,機會越多,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
比如你大學了,再讓你去中學學習,你的態度和方式肯定是一樣的,你是一定會充滿信心的,因為你有高於中學生的閱歷和心態,做起來肯定是充滿自信,而且也一定會有更佳的成績。
但培養孩子的眼界也是最難的,受到父母自身的局限和經濟條件的束縛等等多方原因。
1、父母本身的眼界有局限,有的不讀書、學習。很難有給孩子提供開闊眼界的想法。
2、家裡的經濟條件限制,不能給孩子出去走一走的機會,見識面越來越窄,孩子的眼界也會受到限制。
3、家長的愛護過渡。怕孩子遇到危險,而不讓孩子參加各種課外活動。
4、孩子只知道課本上的知識,卻很少讀課外書籍。受限於知識層面的狹窄,眼界不能提高。
提高孩子眼界的一些建議
1、讀書,讀課外書,讀各種體裁的書。
可能家裡條件不好,我們不具備讓孩子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能力,但可以給孩子買書。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過:「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帶孩子到世界去,但我們可以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來」如果你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旅行,那麼就可以讓孩子讀一些課外繪本,他們能在繪本中看到世界的另一個樣子,眼界也會因此更開闊。
2、帶孩子出去走一走。
想要提高孩子的眼界,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去旅行,去一些名勝古蹟,博物館不僅能開闊孩子的眼界,還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
3、讓孩子參與一些自主活動
孩子能放手時則放手,自主的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可能孩子成長的更快。父母的對於活動的把關那是一定要做好的,安全問題也是要想到的,不是任何活動都一定讓孩子參加。
4、一定不要灌輸孩子,家裡窮的不行的思想。讓他們節約,不等於讓孩子封閉自我,與外界接觸才是打開眼界的不二法門。只有心靈的高低,沒有生活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