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民國教育部國立大學排名,大部分仍是名校,復旦、河大巨變

2020-12-11 大學你好呀

現在網上流傳很多的大學排行榜,比較知名的有上海軟科排行榜、校友會排行榜等等,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由一些機構或者是公司進行排名的排行榜,所以權威性不算太高。

而教育部沒有進行過明確的官方排名,只不過每隔幾年會進行一次學科評估,而且學科評估並不進行準確的排名,只是以A、B等等級進行區分,所以並不能稱得上是大學排名。

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我們看到,民國教育部排名第一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可能在1946年還存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時誰第一還不好說,但是,當1946年之後,國立西南聯聯合大學一分為三,之後,國立中央大學再佔據第一就沒有太大的爭議了。

國立中央大學,後來被改建成南京大學,雖被分成數個學校,但是實力依舊強勁,如今的南京大學在全國排名也是前十,從南京大學的實力也可以側面印證當時國立中央大學的實力。

當時,1947年的20所實力雄厚的國立大學,如今也是比較的強大,只不過有幾個特殊的學校和當今變化比較巨大,我們重點說一下,主要就是復旦大學,河南大學和中正大學(南昌大學),另外,大家可能會對北洋大學感到陌生,國立北洋大學事實上是天津大學,它的實力和當前天津大學的實力相差不算特別大,所以我們也不做重點介紹了。

要介紹的首先是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在當時實際上實力是非常弱的,在民國初期甚至籌集不到資金,以至於賣畢業證來維持大學的運營。而復旦大學的轉折點在1952年院系大調整,當時在華東地區的很多高校的頂尖學科都被調整到了復旦大學。所以,復旦大學也從野雞變鳳凰,一舉成為華東地區實力非常雄厚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而如今已經幾乎佔據全國第三的保位了。

接著是河南大學,這是具有一個悲劇色彩的大學,曾經是和留美預備學校、南洋公學三足鼎立的預備學校,後來留美預備學校發展成清華大學,南洋公學發展成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只有河南大學,如今勉強才進入雙一流學科。河南大學的巔峰應該是在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時期,當時的河南大學是非常受重視的一所大學,但是,經歷過數次拆分合併,最終實力衰退,現在的河南大學早已經不能和當時的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相提並論。

南昌大學也就是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後來曾有一段時間改名為國立南昌大學,在經過院系大調整之後,成為當今的南昌大學。

時光荏苒,總的來說,原本的民國強校,如今也依舊實力強大,除了幾所特殊的大學基本上變化不算特別的巨大,所以我們也看到一個好的大學,擁有悠久的文化底蘊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焦點

  • 【民國珍貴數據回顧】1931-1947年民國著名大學經費排名
    、人均經費還是人數規模),但最有錢的又是有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支持的協和,人均經費逆天1947年抗日勝利後,民國教育部出版了《第二次教育統計年鑑》,與十年前的1937年相比又有很大變化,本文對民國時期中國主要名校的經費及生源數據進行獨家整理,帶著讀者回到百花齊放的民國時代一睹名校風採。
  • 民國時期前十大學排名,復旦沒上榜,這所大學的排名卻高得驚人
    民國大學排名近年來,中國教育部加大了對各高校的投入,中國高校的整體實力也在不斷地提升。其中「985」「211」大學更是飽受親睞,許多學子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就是為了考上這些大學,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取得更多的優勢。
  • 民國時期20大國立高校今何在
    其中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就是如今廣東的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為如今的武漢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為如今的浙江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為如今的南京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為如今的河南大學。雖然五所高校,如今均已易名,但大部分依然保留了民國十大名校的威嚴。
  • 1947年國立大學分布圖,國立暨南大學還在上海,江浙地區名校匯集
    這一類型的高等教育,實際上是在清朝才開始初步形成的,而在高等教育剛剛開始的時候,最有優勢的一批高校,可謂是國立大學了,雖然清朝時期並未有國立大學的稱呼,但在民國剛剛建立的1912年,國立大學就開始出現了。中國的第一所國立大學是國立北京大學,傳承自京師大學堂,主體後來也逐漸演變為目前的北京大學。
  • 大學百科:這所中國名校,民國時期亞洲第一,今跌出世界前百名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當時在全國實行大學區制改革。國立中南大學與河海工科大學等9所公學合併,合併後在當時的首府南京組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一年後改名為江蘇大學、三個月後又被國民政府行政院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自此南京大學出現雛形。
  • 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咋樣了?
    現在大家的心目中,國內大學首屈一指必屬清華和北大啦!其原因不說自明。那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差不多應該是現在的清北的地位啦!那它現在啥近況啦?我們先看看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個啥子情況:1902年5月,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三江師範學堂開始籌建,開啟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詳見「三江師範學堂」)。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
  • 為何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能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中華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其前身三江師範學堂,是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時於1902年創立的。國立中央大學是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峰,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即使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 民國高校排行榜,武漢大學排名穩定,中山大學曾排名全國第一!
    民國國立高校排名回顧中國的高校歷史,有民國四大高校民國四大名校和民國五大高校之說,民國四大高校是指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大(清華、北大、南開聯合辦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民國五大高校則是短暫輝煌的西南聯大解體,私立南開大學被排除之外,民國五大高校為: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
  • 「國立五大名校」,如今排名變化很大,浙江大學已經躍居全國第三
    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五所中國頂尖學府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此即民國五大名校名稱的來歷(抗戰時期清華、北大、南開合併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幾所學校發展到現在,依然很受學生歡迎,師資力量也非常雄厚。
  • 民國四大名校之一——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是一所中國著名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也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清政府設立自強學堂,由此揭開了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序幕。
  • 我國這所頂尖985院校,曾經不如河南大學,如今卻可比肩浙江大學
    我國這所頂尖985院校,曾經不如河南大學,如今卻可比肩浙江大學我國現在大約有3000所高校,在這3000多所高校中有一些頂尖名校,它們是從民國時期開始就很厲害了,它們現在的強大,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繼承了以前的實力。
  • 江西民國時期的「國立中正大學」竟在這個縣的一個村裡
    其實江西歷史上有一所亞洲排名第七的世界名校——國立中正大學,也是江西省歷史上的第一所有名的大學。1940年的國民政府教育部撥款一百萬給江西,命江西省組建「國立中正大學」,以此來改變一下江西省一直沒有綜合大學的現狀。學校的名字來源於「大中至正」,「中國植物學之父」胡先驌博士,他是江西人,時任該大學的校長。
  • 兩所百年歷史「國立」大學名校,現在以「省」為名,排名百名以外
    在中國近代的高等教育發展的百多年的歷史中,有的名校在延續、有的已經不見。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兩所百年歷史的,曾經的「國立」大學,山西大學和河南大學,它們曾經輝煌,可是早已經名聲不顯,在各種正式不正式的排名中被擠到了百名開外,可以說它們現在依然在發展中苦苦等待著自己重新崛起的機會!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其實,無論是民國五大名校,還是民國四大名校,它們的成員都基本是固定的,主要差別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稱之為四大名校,就是將原本五大名校中的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北京大學當作一所來看待了,但是由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在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當時的私立南開大學實力並不是特別頂尖,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按照民國五大名校來介紹。
  • 當年的「民國四大名校」成了現在的它們,你都知道嗎?
    具體是這些——民國四大名校,指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四所著名高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辦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但在抗戰後期,也有「國立五大名校」的說法,即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
  •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
    看了民國時期的一流高校,才知道復旦大學為何不敢提1949年之前!一種觀點認為,民國時期,一流高校為私立的教會大學,二流高校為國立大學,三流高校為民族的私立大學。
  • 河南大學流亡洛陽,洛陽人勒緊褲腰帶,助河大升格為國立大學
    河南大學流亡洛陽,洛陽人勒緊褲腰帶,助河大升格為國立大學 河南大學是一所百年名校,現在的河南農業大學、鄭大醫學院、武漢大學水利系、中南財經大學、湖南大學土木系等名校,基本上都是從河南大學校史找到源頭。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某種程度上河南大學在抗戰時期的流亡史,足以與西南聯大相媲美。
  • 國立中央大學的那些事兒
    (1947年時國立中央大學有7個學院35個系;北京大學6院26系;清華大學5院23系;復旦大學5院28系;浙江大學6院28系;中山大學7院27系)。國立中央大學可追溯學到三國時期東吳永安元年所創的國立學校,歷經多次變遷,至明朝南京國子監時期為世界最高學府,歷代曾設校於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欽天山下等處。1650年明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
  • 中國新聞學十大名校排行榜!復旦大學登榜第三名,第一名毫不意外
    新聞學是我國大學課程當中比較熱門的專業,而且也是報名人數比較多的專業,現在新聞學是人們重點研究的對象,主要聯繫了人類社會與新聞事業的關係,所以探索當中的奧秘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地方,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全國新聞學專業大學的排名1、中國人民大學
  • 你可能沒想到,民國時中國最牛的大學不是北大也不是清華!
    說起北大清華可以說在中國是家喻戶曉,隨著這幾年高校的建設這兩所高校在世界排名上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然而在民國時期中國最牛的大學可不是這兩所,而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五大名校之首,在1948年時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實力已經超過日本的東京大學位列亞洲第一,即使抗戰期間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臨時合併的西南聯合大學也與國立中央大學有一定的差距,說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網友很驚訝,這可沒有吹牛哈,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國立中央大學當時為啥這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