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很多的大學排行榜,比較知名的有上海軟科排行榜、校友會排行榜等等,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由一些機構或者是公司進行排名的排行榜,所以權威性不算太高。
而教育部沒有進行過明確的官方排名,只不過每隔幾年會進行一次學科評估,而且學科評估並不進行準確的排名,只是以A、B等等級進行區分,所以並不能稱得上是大學排名。
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我們看到,民國教育部排名第一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可能在1946年還存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時誰第一還不好說,但是,當1946年之後,國立西南聯聯合大學一分為三,之後,國立中央大學再佔據第一就沒有太大的爭議了。
國立中央大學,後來被改建成南京大學,雖被分成數個學校,但是實力依舊強勁,如今的南京大學在全國排名也是前十,從南京大學的實力也可以側面印證當時國立中央大學的實力。
當時,1947年的20所實力雄厚的國立大學,如今也是比較的強大,只不過有幾個特殊的學校和當今變化比較巨大,我們重點說一下,主要就是復旦大學,河南大學和中正大學(南昌大學),另外,大家可能會對北洋大學感到陌生,國立北洋大學事實上是天津大學,它的實力和當前天津大學的實力相差不算特別大,所以我們也不做重點介紹了。
要介紹的首先是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在當時實際上實力是非常弱的,在民國初期甚至籌集不到資金,以至於賣畢業證來維持大學的運營。而復旦大學的轉折點在1952年院系大調整,當時在華東地區的很多高校的頂尖學科都被調整到了復旦大學。所以,復旦大學也從野雞變鳳凰,一舉成為華東地區實力非常雄厚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而如今已經幾乎佔據全國第三的保位了。
接著是河南大學,這是具有一個悲劇色彩的大學,曾經是和留美預備學校、南洋公學三足鼎立的預備學校,後來留美預備學校發展成清華大學,南洋公學發展成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只有河南大學,如今勉強才進入雙一流學科。河南大學的巔峰應該是在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時期,當時的河南大學是非常受重視的一所大學,但是,經歷過數次拆分合併,最終實力衰退,現在的河南大學早已經不能和當時的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相提並論。
南昌大學也就是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後來曾有一段時間改名為國立南昌大學,在經過院系大調整之後,成為當今的南昌大學。
時光荏苒,總的來說,原本的民國強校,如今也依舊實力強大,除了幾所特殊的大學基本上變化不算特別的巨大,所以我們也看到一個好的大學,擁有悠久的文化底蘊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