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新生兒腸管扭轉一周半致穿孔 經專家團手術獲救

2020-12-20 環京津網

中新網哈爾濱5月28日電 (魏然 記者 王琳 史軼夫)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於28日發布消息,一名新生兒因胚胎期腸管扭轉540度導致壞死穿孔,合併中腸扭轉以及胎糞性腹膜炎,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經過該院多學科專家團隊緊急手術分離腸管粘連,切除了扭轉壞死部分小腸,並將兩端小腸進行了吻合術,孩子轉危為安。

小元寶(化名)被送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的時候出生剛剛三天,新生兒應急留觀病房負責人於鑫巖主任為患兒查體時發現「蛛絲馬跡」,孩子有腹痛、腹脹等急腹症的情況,通過腹部超聲檢查,患兒腸道出現了540度的腸旋轉不良,緊急聯繫普外二科張浩然主任會診,隨後即刻開臺手術。

在三級防護下,醫護團隊為一個體重僅僅2.5kg、腸旋轉不良「一圈半」的孩子實施手術,過程中發現孩子腹腔內的腸管因扭轉壞死後穿孔,胎糞與腸管緊密粘連在一起。手術分離粘連腸管,切除中間扭轉壞死小腸50釐米後,將距離胃部20釐米的空腸和距大腸80釐米左右的迴腸行一期端端吻合術。

術後,孩子被送至重症醫學科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監護治療,病情逐漸平穩。目前,這名新生兒吃奶排便都已經正常。據張浩然主任介紹,腸旋轉不良的新生兒發病佔80%,建議孕產婦通過彩超產前檢查有可能及時發現胎兒腸道異常情況,在分娩前後提前做好準備,以免耽誤新生兒的病情。(完) 【編輯:黃鈺涵】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時部分腸管裸露在外 專家團做手術放腸管「歸位」
    新生兒外科醫生給新生兒做手術放腸管「歸位」。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薛源)二胎媽媽產檢發現胎兒患有罕見畸形臍膨出,其肚皮上有個3公分「裂口」,部分腸管裸露在外,經專家產前診斷後繼續保胎。
  • ...道畸形女寶,出生10天就開始吐膽汁,機器人出手為新生兒捋順腸管
    醫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為患兒手術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新生兒器官嬌弱,外科手術難度大,可讓醫生在顯微鏡視角下做手術的達文西機器人,無疑為這種高難度手術提供了新的助力。日前,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搭檔「手術達人」達文西機器人接連救治了數名出生不足月的小寶寶,其中一名出生僅16天的腸旋轉不良女寶,經手術成功捋順腸管。昨日,武漢兒童醫院副院長、普外科專家段栩飛介紹,江城患兒家長對達文西「信得足」,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完成手術31例。幾乎零出血切除壞死腸管上月初,孝感男寶錦錦(化名)出生了。
  • 新生兒體重持續下降,一查腹內小腸540度扭轉!50釐米腸管被切除
    這些是當時扭轉壞死的腸子。記者:右邊這些都是啊?顏色都變化了。手機裡拍下的,是醫生給嬰兒壯壯手術時的畫面。當時,男嬰壯壯被送到醫院時,身體狀況特別糟糕。由於旋轉高達540度,造成小腸多處穿孔。糞便順著穿孔流出,已經灌滿整個腹腔。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主任 張浩然胎糞在腹腔內到處粘連,把整個腸管都粘成一個坨,術中我們完全給粘連分離之後呢,切除了50釐米的腸管,50釐米的腸管已經是完全在胚胎期出現壞死了,做了一期的小孩的腸吻合。
  • 寶寶出生時部分腸管裸露在外 醫生緊急手術放腸管「歸位」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李曜 王子茜)孕檢時發現胎兒部分腸管露在腹腔外,這可怎麼辦?在懷孕第26周時,張女士(化名)被查出胎兒存在腹裂的可能,也就是胎兒肚子上有個缺口,內臟會從缺口中露出,是一種罕見的畸形。手術中自懷孕以來,張女士一直定期前往醫院進行產檢。在做唐氏篩查時,張女士被告知胎兒有神經管缺陷高風險,後經產前B超提示,胎兒有腹裂的可能。
  • 1.7斤的超早產兒小腸穿孔 兒外科MDT「顯身手」成功救回他
    患兒出生時和出院對比手術探查腹腔證實了患兒為腸壞死穿孔導致全腹膜炎,所幸手術及時,腹腔尚未形成廣泛膿苔與粘連,醫生迅速用溫鹽水衝洗腹腔後切除壞死腸管並進行腸管吻合。新生兒體重極低,用藥的量亦需非常精確,還要結合新生兒多個器官功能發育不全、以及在全身炎症反應狀態下調整用藥的劑量,這非常考驗麻醉醫生經驗與技術。此外,患兒的腸管直徑僅為0.8cm,不及成人小指粗,手術時要在細小的腸管上,用僅為頭髮絲1/3細的縫線將腸管進行縫合,要同時保證吻合口通暢與密閉,這也非常考驗手術醫生的眼力與手力,需要熟練的技術和沉穩的心態。
  • 兩斤重極早產兒消化道穿孔 醫生上演「繡花式縫合」
    一個孕期不足27周的、體重只有兩斤的極早產兒,突發消化道穿孔,南京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專家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使患兒成功脫離危險。然而,就在出生3天後,醫護人員發現楠楠的肚子有些發脹,經拍片顯示存在氣腹,醫生診斷消化道穿孔,但穿孔部位無法確定,建議立即轉至南京市兒童醫院行急診手術。   當天中午,楠楠被轉至南京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張杰副主任醫師接到病人後,立即給楠楠做了全面的體檢。
  • 花季不會被扭轉——少女卵巢囊腫蒂扭轉經單孔腹腔鏡手術在我院...
    花季不會被扭轉——少女卵巢囊腫蒂扭轉經單孔腹腔鏡手術在我院順利完成 2020-09-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哭鬧嘔吐竟是腸管套疊,新技術讓娃5分鐘捋順腸管
    轉至武漢兒童醫院後,專家出招新技術,在超聲監視下水壓灌腸復位,僅5分鐘便捋順腸管。1月13日寶寶出院,父母感激不已。 一開始家人以為是著涼,但慕慕後半夜開始嘔吐、發燒、拉肚子。次日一早,爸爸王先生送孩子到當地醫院就診,彩超提示是急性腸套疊。在該院進行了空氣灌腸,腸管復位成功,但很快又再次套疊。醫生說,只能再次空氣灌腸,不然就得開腹手術。可夫妻倆心疼寶寶連續吃射線,更不忍心孩子開腹手術,在醫生建議下緊急轉院到武漢兒童醫院。
  • 初生寶寶血便不止,幸虧手術得以挽救
    不久前,出生不到3天的萱萱(化名)因突發排大量鮮血便急診收住我院新生兒外科。當日值班二線王琪副主任醫師接診並仔細檢查患兒後,給予積極搶救治療:輸血、止血、吸氧……並親自帶患兒通過急診「綠色通道」進行造影及腹部超聲等檢查,初步考慮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有腸壞死可能,需急診手術治療。
  • ...腸漏、短腸症候群的早產新生兒終在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得到成功救治
    但是孕29周小排畸檢查時,發現臍血反向,臍帶扭轉。雖然盡力保胎,但只有1.3Kg的小毛豆還是在30周出生了。毛豆因為早產,體重極低,出生後一直在醫院進行治療,惴惴不安的父母祈禱著一切平安!但在出生25天後,毛豆出現血便及一系列其他腸穿孔、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徵象,呼吸機支持下,毛豆轉院至武漢市一家醫院進行了急診手術,切除壞死穿孔的迴腸10cm並造瘻。
  • 濰坊市中醫院專家助力8月齡寶寶擺脫腸套疊
    3手術經過19:30,一切準備就緒,手術正式開始。先用腹腔鏡探查,見腹腔內淡黃色積液,部分小腸擴張明顯,左上腹可探及腸套疊包塊,腸管血運良好,無變黑壞死,但腸管擴張明顯,導致腹腔內空間狹小,腹腔鏡下無法完成手術,所以中轉開腹繼續手術。
  • 「絞窄性腸梗阻」可致命 專家:重視預防早治療
    劉平(左二)謝承志(左三)鄧浩(左一)術後查房。專家會診後,由普外科主任劉平主刀,在副主任醫師謝承志、醫師鄧浩的密切配合下,連夜為張爺爺實施開腹探查手術。術中發現張爺爺腹腔內汙染嚴重,大量暗紅色血性糞臭味混濁積液,大量小腸由於粘連帶卡壓及腸管扭轉已完全缺血壞死,壞死腸管達近一米之長,局部腸管高度擴張行將破裂。若不及時手術,腸管破裂後大量腸內容物及糞便將湧入腹腔。
  • 雙胞胎新生兒險被誤診,廣東專家「慧眼」識病因
    手術後,患兒病情好轉,最終康復出院。危急!早產雙胞胎寶寶患有肺部先天性腫瘤?4月7日19點,距喀地一院270公裡遠的巴楚縣人民醫院緊急轉來了一名新生兒寶寶。經了解,患兒是4月7日凌晨3點剛出生的早產雙胞胎寶寶,由於媽媽在孕期未進行規律產檢,出生後才發現大寶正常,小寶體重則僅有2千多克。嚴重缺氧下,患兒已經明顯氣促,並且全身青紫。
  • 新生兒腹中寄生胎能存活嗎?「胎內胎」手術治療例子
    剛出生的男嬰腹中還有一個胎兒,五十萬分之一的罕見事發生在32歲的黃玲身上。長江日報記者昨日從 省婦幼保健院獲悉,黃玲的兒子在出生11天時通過「剖腹產」,在他肚裡取出成人拳頭大小的寄生胎。術後一周的恢復,小寶寶康復出院。  32 歲的黃玲家住新洲陽邏,懷孕25周以前,全家人都在欣喜中等待新生命的降臨。然而,家裡的平靜被隨後的系統超聲檢查打破。
  • 女嬰出生時肝臟腸管裸露,醫生妙手「歸位」扭轉命運
    女嬰的病症在醫學上叫「臍膨出」,是一種新生兒腹壁嚴重缺損的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5000~1/10000,多發於男性,而「巨型臍膨出」則更為罕見。 女嬰轉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後,該院小兒外科主任黃茂倫、副主任醫師曾偉、副主任醫師胡偉來將該患兒安頓在新生兒科,對手術的風險及操作方式進行深入的討論和評估。
  • 小小新生兒瘤比頭大,出生5天成功獲救!
    小小新生兒瘤比頭大,出生5天成功獲救!與傳統的單一經骶尾部腫瘤切除手術相比,聯合腹部手術有助於腫瘤腹盆腔部分的游離,同時對於血供豐富腫瘤可選擇先於腫瘤切除前經腹離斷腫瘤滋養血管,最大程度上降低腫瘤切除時的出血風險。
  • 八旬老太反覆腹痛、噁心,竟是因為腸管被「蠶絲」緊緊包裹!腹繭症...
    不同的是,腸管作「繭」卻只能「自縛」,造成嚴重的腸梗阻......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單毓強主任醫師團隊成功治療一例「腹繭症」合併嚴重小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手術歷時6小時,通過「抽絲剝繭」,終於將全部腸管分離開來,解除了梗阻。
  • 長沙縣:老人「囫圇吞棗」,竟導致腸穿孔
    一周前,鄭先生右下腹疼痛,因為疫情原因,一直不敢上醫院看病。忍了一周之後,疼痛無明顯好轉,才迫不得已來醫院。經胃腸乳甲外科教授駱紅診斷,考慮鄭先生為急性闌尾炎,完善彩超檢查後,確診為急性闌尾炎並闌尾周圍膿腫。本應收住院治療,但鄭先生及其家屬要求回社區醫院消炎治療。
  • 女子腸鏡檢查致腸穿孔 醫院擔責7成被判賠8萬
    50歲的王女士因便血,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因醫生操作不當導致腸穿孔。醫院雖為王女士進行了修補手術,但王女士仍感覺各種不適。王女士一氣之下將醫院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日前,房山法院認定醫院方面應承擔七成責任,並判決醫院賠償王女士各項損失共計8.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