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美國竟一票難求?聽聽紐約科幻迷和矽谷碼農怎麼說

2020-12-17 中國僑網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想知道天天刷屏的《流浪地球》在大洋彼岸口碑如何?

到這個情人節,「小破球」在美國正式上映已過半程。從媒體報導和觀眾測評來看,雖未像國內市場那樣引爆春節檔,但也取得了赴美上映中國國產影片中難得的成績,而且並未止步華語圈,在更廣泛的觀眾群體中產生了一定口碑和話題性。

在美國影片評分網站IMDb上,截至14日中午,超過3800名用戶參與打分,平均分7.9。在270餘條網友評論中,不少人點讚了影片創意、製作特效,也有人批評情節存在漏洞、人物塑造不足等。

走出網絡、走進影院,記者與一些美國觀眾面對面聊了聊。拋開硬科幻、大製作、「中國製造」等炫目的標籤不談,聽聽他們對這個「中國故事」有哪些簡單、直觀感受。

紐約:好檔期一票難求

駐紐約記者了解到,雖然當地海報上寫著2月8日為在美公映日期,其實《流浪地球》自2月5日(大年初一)起就在紐約上映,預計至2月20日,主要在曼哈頓地區數家影院上線,目前每天共計15場次。

儘管排片面比較窄,記者6日購票時發現,此後一個星期內檔期好、位置也好的電影票已屬「一票難求」,這在近年來紐約上映的中國國產影片中算是比較火爆的行情。

隨手截了張14日晚7點半的訂座圖,僅餘十幾個空位,感受下來自紐約的熱情:

記者最終選擇了12日時報廣場AMC影院的晚間場次,雖是工作日晚間、又趕上下雪天,但幾乎座無虛席。觀眾約八成是亞裔面孔。聊起來,有在紐約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也有不懂中文的當地華裔或其他亞裔。

影片按慣例使用中文原版配音、配英文字幕,恐怕存在一定語言和文化差異。不過,在非亞裔面孔的觀眾中,一些專程而來的科幻迷說,理解故事沒太受影響。

觀眾們被影片吸引,戴上眼鏡觀看3D版《流浪地球》。 寒單 攝

不想留全名、自稱G的觀眾說,他的工作是財務經理,是一個鐵桿科幻迷,平日觀影時10部裡有3部是科幻題材。他覺得,《流浪地球》影片很棒,故事情節尤其吸引人,他也很喜歡特效。

人類為了生存而帶著地球流浪,這個構思很有意思。不過,整個故事最打動我的是那對父子間的情感,既有不理解和衝突,更有犧牲與和解。

好萊塢科幻大片中拯救地球的主角往往是美國人,而《流浪地球》對美國元素著墨不多。對此,G覺得挺正常。「畢竟這是一部中國影片。如果要安排美國人角色的話,估計會是太空站裡的工程師吧?」

我想,如果有更多美國人觀看《流浪地球》,他們也會喜歡上這部片子。

軟體工程師彼得 · 路德告訴記者,他是專門衝著原著作者劉慈欣來觀影的,雖然沒讀過《三體》等作品,但他從社交媒體的科幻圈中已知曉大劉的「江湖地位」。

不少好萊塢科幻片中,人類面臨滅頂之災時常選擇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流浪地球》突破了這一套路,選擇讓人類帶著自己的家園一起逃離,這個想法很酷,為人類設想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未來。

對中國人帶頭拯救人類的設定怎麼看?路德笑著說,自己看科幻片時倒不在乎這些因素,「不過,考慮到中國現在的國際地位,這個設定也很合理。」

矽谷:同病相憐的笑聲和淚水

一些在矽谷工作的華人華僑朋友說,《流浪地球》在當地院線也是「一票難求」,不少「碼農」對影片內人物和情節設定產生共鳴,特別是編過「春節十二響」的小程序、並在拯救地球方案中成為重要技術力量的「高級碼農」李一一這個角色,在現場引發最多笑聲。觀影后,不少人還繼續在社交媒體上熱烈討論一些技術細節。

《流浪地球》主創郭帆、趙今麥、Mike隋現身南京暢聊幕後故事。 寒單 攝

一個在矽谷工作了十餘年的華裔朋友告訴記者,和同事、朋友一起去觀看這部電影時,看到影片中那些故鄉元素、特別是春節元素,身為海外遊子在情感上更容易受觸動,不少「直男」也擦眼淚了。

大部分來美上映的中國影片主要還是吸引華裔觀眾,《流浪地球》能引發跨地域共鳴,也要部分歸功於其作為科幻作品的「共性」。

《紐約時報》評論說,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講述一個「拯救人類免於滅亡而奮力一搏」的故事。劉慈欣的作品敘事宏大、探索深入,講述人類在危險宇宙中的境遇時顯得愈發真實。

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儘管關注議題不盡相同,諸多科幻名作的共通之處,恰恰在於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憂思、對人性和人類情感的描摹。

從中國人的鄉愁到地球的鄉愁

《流浪地球》在中國取得票房、口碑、話題性上的成功,也擁有「爆款」體質所必有的爭議性。部分爭議也體現在從創意、製作、電影工業化等角度與好萊塢的對標與比較。

導演郭帆表示,「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個口號還是他想出來的,對於近日如此火爆,他也沒有想到。 寒單 攝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最大的願望是電影至少不賠錢,這樣就會有更多投資人相信這個類型,才有更多導演嘗試拍科幻電影,中國電影工業才會不斷完善,產出一部又一部作品,中國科幻電影類型才能夠成立。

「國產科幻電影風」真的起風了嗎?大勢還有待觀察。不過,至少已有一大波新作品、製作計劃、投資計劃在路上。

郭帆日前就在微博上轉發了科幻電影《上海堡壘》首個宣傳片,並表達對影片的期待。此片也是由《流浪地球》聯合出品方之一的騰訊影業參與出品,預計將於今年暑期上映。這種「抱團取暖」的作法也讓不少科幻迷在網上津津樂道。

無論如何,《流浪地球》撬動了人們對中國科幻作品的更多期待。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科幻電影會給本土市場以及海外市場帶來更多驚喜。

正如好萊塢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社交媒體上對《流浪地球》發出的祝願:「祝中國科幻電影之旅好運!」

「小破球」們,衝鴨!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編輯:吳侃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國外上映一票難求!美國網友的評價很實在
    《流浪地球》國外上映一票難求!美國網友的評價很實在春節檔電影如今正在電影院如火如荼的上映中,各大電影也都爭奇鬥豔,賺足了觀眾的眼睛,不過要說到今年春節檔最大的黑馬,就要數由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了,這部電影是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算是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先河了,無論是電影情節,還是大家都最為關注的特效,那都是國內頂尖技術,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同樣能夠拍出科幻大片,而並非一再是好萊塢的「專利
  • 銳參考|《流浪地球》在北美到底有多火?好萊塢製片人有話說
    美國AMC影院網站上的《流浪地球》海報黃金時段一票難求隨著該片5日同步在美國29座城市的部分影院上映,這部普通話原聲配以英文字幕的影片吸引了以華人為主的大量北美觀眾,部分影院的黃金時段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景象。
  • 《流浪地球》再創新高,吳京一句話打臉馮小剛,不支持你支持誰?
    而就在今天,《流浪地球》的票房就超過了《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這麼一來,吳京主演的電影就佔據了總票房的冠亞軍。《流浪地球》的火爆不僅限於國內,據了解,該片在2月5日就與美國紐約同線上映,主要在曼哈頓地區數家影院上線,目前每天共計15場次。而在此日起的一個星期內,該影片已是「一票難求」這也是在紐約上映的中國國產影片中算是比較火爆的行情。
  • 別把《流浪地球》當科幻,美國真考慮過流浪地球計劃
    最近,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豬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獲得豐收,截至2月10日,《流浪地球》累計票房超過20億元,登陸北美院線,規模不大但相當火爆,票房也相當可觀。證明《流浪地球》已經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對於《流浪地球》中將地球推離太陽系是否存在科學依據,部分科學界人士有眾多爭議,也成為部分人質疑《流浪地球》的一個理由。
  • 氣勢恢宏《流浪地球》,視聽奇觀滿足的絕不僅是科幻迷
    在看完2小時的《流浪地球》電影放映之後,被譽為開啟中國科幻片元年的該片確實名不虛傳,從豐富曲折的劇情,再到宏大壯觀的特效場景,都在硬科幻內容上做到了普世化,將地球人類的命運與家庭親情緊密集合,滿足的絕不僅是科幻迷。
  • 美國網友看完《流浪地球》後問:為什麼片中沒有美國人?
    自2月5日起,《流浪地球》開始在北美、澳新等海外多地上映。這部被網友稱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的電影,在好萊塢的主場反響如何?圖中顯示了2月8日《流浪地球》和《樂高大電影2》在美國同一家影院的上映情況。《流浪地球》不僅排片數遠超後者,而且幾乎所有場次的票都「已售光」,或「接近滿員」。
  • 中國人的《流浪地球》北美上映 中文原音英文字幕很拉風
    今年春節檔電影和往常不一樣,除了喜劇賀歲以外,出現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這是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同檔期另外一部寧浩的喜劇片《瘋狂外星人》也是由劉慈欣作品《鄉村教師》改編。想想《三體》可以拍出星戰的感覺,《基因之戰》可以拍出生化危機的感覺,這是要懟好萊塢科幻大作呀。好了回到正題,當《流浪地球》獲得10億內地票房成績以後,海外開始上映了。「《流浪地球》你看了嗎?」這基本是美國華人朋友圈經常會談論的一個話題。作為中國歷史以來最叫座的科幻大片(中國獨立拍攝)已經火到了好萊塢大本營北美電影市場。
  • 《流浪地球》火了,而它背後還有這些中國科幻佳作等待搬上熒幕!
    《人民日報》評論稱:「《流浪地球》將中國思想和價值觀念融入對人類未來的暢想與探討」;   美國《紐約時報》頭版發文稱:「中國電影正式加入太空競賽」。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從前好像只有好萊塢可以拍科幻片,現在中國人也可以拍了,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流浪地球》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端。」
  • 《流浪地球》科幻迷怎麼可以不懂生物黑科技
    最近科幻迷們在各種平臺認真探討起流浪地球的可行性。但相比於燒腦的力學與天體物理假設性分析,影片中大部分生物技術已經成為了現實!有沒有人記得MOSS放棄地球時和吳京說的一段話,「空間站冷藏了30萬人類受精卵、1億顆基礎農作物種子,儲存著全球的動植物DNA圖譜,並設有全部人類文明的數字資料庫,確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類文明。
  •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 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書單卻難以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閱讀科幻作品,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本報記者 朱穎婕  今年春節檔,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實力圈粉,點燃了青少年學生對科幻的熱情。同時,寒假裡很多學校的作業都少不了帶有配套書單的書籍讀後感。
  • 票房奔40億,《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進入主流視野
    《流浪地球》避開了劉慈欣原著中那些容易冒犯普通觀眾的冷酷理性,這讓電影看上去更加樂觀,更加穩妥,同時更套路化,成為一部非劉慈欣書粉、非科幻迷都能更輕鬆接受的娛樂大片。一方面,它所呈現的恢弘的視覺奇觀令人震撼,另一方面,人物塑造扁平化、功能化、臺詞生硬、剪輯失控、表演水準等問題導致不少觀眾難以代入劇情。
  • 《流浪地球》破40億 連續多日問鼎電影院單廳票房冠軍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該片總投資僅相當於好萊塢同質量影片的四分之一,若以《銀河護衛隊》等科幻大片平均十五六億元的投資成本為參考的話,《流浪地球》投資成本應該在4億元左右。「能否成為最賺錢電影並不好說,但至少在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歷程中,《流浪地球》真正引發的一種思考,國產電影該如何去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市場的工業體系與價值觀標準,這可能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2月10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 《流浪地球—求生之路》:宏大的科幻類桌遊,純正的本土科幻佳作
    在電影《流浪地球》的出現以前,中國的科幻作品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階段,我們既沒有優秀的題材內容,也沒有好的主題表現形式。而《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才讓這片貧瘠的科幻土地開出一朵絢麗的花朵,才讓「科幻」這個元素真正地走進了每位國人的視線。
  • 《流浪地球》登陸二十億電影俱樂部
    《人民日報》發文為《流浪地球》點讚:「在《流浪地球》裡我們看到了一種理念,一種將全人類團結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新華社》也發文稱讚本片:「中國科幻是把整個人類當作一個命運共同體,這就和一些好萊塢科幻很不一樣了,而這也可能是中國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 小說《流浪地球》火爆 中國科幻文學能否迎來春天?
    鍾欣 攝  小說《流浪地球》發表記  劉慈欣的作品能火,在《科幻世界》雜誌主編姚海軍看來,一點都不意外。  對姚海軍這個名字,非科幻文學愛好者可能覺得陌生。但他卻是這個領域裡公認的「掘金人」,發掘了一批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從2002年起,姚海軍擔任劉慈欣的責任編輯。後來,他也被劉慈欣稱為「中國的坎貝爾」。
  •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撰文/凌晨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毫無疑問,這個春節電影檔「C位」非《流浪地球》莫屬!(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可見「太空探索」再一次成為科幻影片內核
  • 流浪地球英文版書評,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是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流浪地球》英文版已經在國外出版一年多,小說中收錄了流浪地球、中國太陽、微紀元等獲獎佳作。劉慈欣獨特的龐大世界觀和天才想像力,能夠輕易讓讀者讀到腦內爆炸,收穫好評如潮。有國外書迷甚至說「他好像迅速厭煩了這些宏大的創意,所以只能草草寫完。」「它是我的,你們不許讀!」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振發興舉,國安業興,是廣大中國人一直以來的美好希冀,中國科幻電影也正走向這樣的道路。截止2月7日,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7億,獲得了廣大影迷的眾口稱讚,有網友認為這部電影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必將成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之作。
  • 海外觀眾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韓國人嫉妒,臺灣同胞評論暖心
    《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獲得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在某些網站,有些人試圖因利益關係,試圖用水軍對這部電影進行抹黑,但全國觀眾都不約而同的成為了「自來水」,主動為這部電影說話。在很多人眼裡,這是中國第一部真正可以稱為科幻電影的電影,中國科幻電影真正實現了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是中國人的驕傲。而對於這部電影,外國網友又是如何評價的呢?《流浪地球》於2月8日在北美的IMAX3D影院上線,整體票房和國內票房無法相比,這是由於排片量的原因,但基本上場場爆滿、一票難求。這對於一部來自中國的科幻電影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