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推出「在乎體」書法,據說融匯「顏柳歐趙」

2020-12-11 書法集

「快樂水」出字體了!是「在乎」味兒的~

在中國市場深耕了41年,可口可樂公司這家全球化品牌,在這裡經營、生活、成長,也深受這裡的文化和精神啟發。可口可樂中國的企業價值觀和中國文化中的「在乎」很有共鳴。

「在乎」二字,細細品來,「在」,如破土幼芽,標示生命、初始、本能;「乎」,是將氣息穩定、呼吸平穩。「在乎」,有「放在心上」之意。這份溫和、不張揚的關懷和擔當,是中國文化的獨特表達,也是可口可樂中國的企業價值觀。

為了致敬這份文化共鳴,可口可樂中國以重返中國早期的老商標字體為靈感原點,邀請漢字文化推廣機構好字在和方正字庫一起,創造了一套字體,命名為「可口可樂在乎體」。

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定製字體,「在乎體」從情懷出發,用具象的設計方法,藉由每一筆一畫,表達中國人對「在乎」的理解和詮釋——圓融、力量、擔當、從容、進取,希望在數位化時代,為大家提供一種有人情味的字體選擇。用在乎體,寫在乎的事,給在乎的人。

在中國,人們談及書法總會提到「顏柳歐趙」,歐體的法度嚴謹、顏體的豐腴厚重、柳體的瘦勁硬朗、趙體的遒媚秀逸,成為了千百年來學書者爭相臨摹的範本。作為中國文化的學習者,可口可樂在乎體在風格呈現上,體現了對書法大家、古今貫通、東西融合的理解。

結字上以歐體為主、筆法上以顏體為主,將嚴謹、合理的結構與飽滿、粗壯的筆畫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渾厚、莊重、規矩的第一印象;與此同時,運筆從容肯定,筆畫起伏適宜,也體現著對書法傳統的致敬。

吸取傳統精髓的同時,「在乎體」也結合現代審美:筆畫緊實,簡約、利落;折筆鏗鏘頓挫,整體狀態勁健有力、精神十足。整套字體既有著傳統意味,也不失現代感。

作為一家飲料公司,可口可樂中國對「水哲學」有著自己的理解,與中國文化對水的文化內涵的解讀,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容又不失靈動;圓融與擔當並重;上善若水,卻不與萬物爭高下;既有 「水滴石穿」的堅韌,也有「海納百川」的包容。

「在乎體」的設計也嘗試融入水的形態與精神。點畫好似水滴,飽滿、靈動,橫畫起筆收筆、彎鉤轉折處的弧度,也兼顧圓潤和力量感,運筆自然、流暢,有如行雲流水一般。

筆畫都落在自然天成的圓中,呈現出圓融、包容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將水融於字,「在乎體」的筆畫特徵還彰顯著書寫意味,點畫的形態,橫畫、豎畫的筆法,都透著書寫的韻律與活力。書寫意味與水的形態相得益彰,賦予了「在乎體」厚而不重、流而不散、圓而不膩的精神面貌。

雖然是有著134年歷史的老牌企業,但可口可樂在大眾心目中一直是年輕、有活力的形象,是一個有著厚重歷史的年輕靈魂。「在乎體」在設計上也呈現出這種活力向上的姿態:重心平穩、靠上,挺拔而有力量,筆勢向右上傾斜,給人一種積極向上、青春飛揚的感覺,仿佛破土的幼芽,積極地向上生長。

尤其,作為一款汲取傳統、創新成長的字體,在乎體在學習經典的時候,沒有刻意追求純熟狀態,而是適度表現一種稚拙的萌態,快樂和生趣在一筆一畫間流露——這種自然狀態,也是這家公司希望傳遞的從容與活力。

與此同時,在設計中,我們也一直思考如何將大家喜歡的「快樂水」暢爽感,融合進這款用「可口可樂」命名的字體。

冰涼氣泡衝擊喉嚨、在口中綻放,滿足得打個嗝,結結實實透一口氣,這份自在,被吸納進「在乎體」的設計中:筆畫開張有度,字面留有充足空間,字間保持合適的距離,讓排列變得通透,閱讀更加輕鬆、舒服,有如自在呼吸。

從容進取、自在通透、圓融有力,對中國文化「在乎」理解,具象成「在乎體」的一筆一畫,見字如面。

可口可樂在乎體全套字體包括7745個字符,其中漢字6769個,其他字符976個。

「在乎體」西文的設計思路主要為配合中文的風格和氣質而確定。字重較大,字形偏方並帶有手寫特徵,筆形偏圓,帶有倒角。在與中文風格匹配的同時,更體現年輕感和親和力。中西文的搭配,也確保了「在乎體」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用性。

「在乎體」是根據GB2312字符集設計製作的,但特別收錄了GBK字符集中「凊」「鵾」等漢字,使用在乎體可以打出《千字文》的全文。

我們還為可口可樂在乎體特別設計製作了中華傳統民俗文化中的「合體字」以及陝西特有的「biang」字,利用在乎體的Opentype特性,可以方便地調用這些特別設計的字符。中國民間常用的喜慶漢字「囍」(屬GBK字符集)也有收錄。

特殊字符的輸入方法:在Adobe系列軟體、記事本等軟體裡,先輸入「合體字」所包含的3-4個字(比如「招財進寶」「都是命」),再輸入%,即可出現「合體字」,「biang」字的輸入方法也一樣;在Word軟體中,先輸入每個特殊字符對應的EUDC編碼,再按Alt鍵+X鍵,也可以輕鬆輸出「合體字」及「biang」字,比如,先輸入E003,再按Alt鍵+X鍵,會出現「黃金萬兩」的「合體字」。

「在乎體」特殊字符在Adobe系列軟體中的輸入示範

「在乎體」特殊字符在Adobe系列軟體中的輸入方法

「在乎體」特殊字符在Word軟體中的輸入示範

「在乎體」特殊字符在Word軟體中的輸入方法

此外,可口可樂中國企業特別定製版字體中,還包含了主品牌標識:「在乎的笑臉」表情符號。來自於「在乎體」的中文筆畫。

-應用效果-

既有傳統意味又符合現代審美,如水一般圓潤、流暢又富有力量與活力,挺拔向上、自在從容,兼具這些特徵的可口可樂在乎體,可以沉穩大氣,也可以灑脫不羈,可以狂拽炫酷,也可以很接地氣。以圖為證——

相關焦點

  • 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書法風格
    顏柳歐趙被稱為楷書四大家,分別指的是唐代的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的楷書。古人喜歡用「面貌」這個詞來形容書法家的風格,這種擬人化的比喻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如何更好的分辨這四位書法家的書法也可以從面貌這個詞得到一點啟示。
  • 顏柳歐趙誰最牛?第一竟然是他!
    漢字在不斷的書寫實踐中演化著筆畫、結構的形態,最終定型為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五種字體中,以楷書應用最為廣泛,歷史上就有「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首先,科普一下: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
  • 瘦金體書法,區別於歐顏柳趙,蘇黃米蔡
    其書法瘦勁奇偉,後為宋徽宗所習,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瘦金書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是對御書的尊重。宋徽宗作為兼有書法和繪畫才能的藝術家,把書法與繪畫做了很重要的融匯,開創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文人書畫新局面,並影響後世而綿延於今。然而此等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需要極高的書法功力和涵養,以及神閒氣定的心境來完成,當然也不是別人易於仿造的。後代習其書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 可口可樂推出「在乎體」,會字體設計到底有多重要?
    品牌和企業為自己打造字體已經不是一個稀奇的事情,比如國內知名的一些大廠,都推出了自己的字體。騰訊-騰訊體而最近,又有一家大公司出來搞事了,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可口可樂,在自己的134歲之際,推出了首套中文字體——「在乎體」
  • 可口可樂推中文字體「在乎體」,個人非商免費使用
    作為一款全新的品牌定製字體,「在乎體」從情懷出發,用具象的設計方法,藉由每一筆一畫,表達中國人對「在乎」的理解和詮釋:圓融、力量、擔當、從容、進取。希望在數位化時代,為大家提供一種有人情味的字體選擇——用在乎體,寫在乎的事,給在乎的人。
  • 雖是啟體書法,筆法已超越啟功,字體險峻秀逸章法古厚,好書法
    其次,是書法的技巧與方法,行筆要「艱澀」,講究「力道」。書法要的就是一種「激情」,一種「感覺」。沒有「激情」與「感覺」,則一事無成!郝鐵旺行書作品欣賞:行書行筆速度,不可一概而論,應該說或遲或速兼而有之,還須視通篇之需要,雖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風,又可遲同逆舟。
  • 書法五體,各顯其美
    一次朋友聊天,我說退休後有了時間要把書法「五體」從頭來過。朋友說那多麻煩,喜歡什麼體就練什麼啪。我說,書法五體,各顯其美,學楷行草不知隸篆之變,難得其妙。當然,我的意思是如果有意願有條件的話,選擇在"諸體並進"的基礎上,再"專攻一體"的學書路徑最好。中國書法以漢字為母體,從原始社會晚期的甲骨文,到金鼎文、石鼓文、籙、隸、楷、行、草,一路發展演進而來,形成了一個清晰可見的運行軌跡。學書一般從唐楷開始,到了一定程度會自然而然地對篆隸行草感興趣,乃至對"五體"從頭來過。
  • 顏,柳,歐,趙四大書體對聯欣賞!
    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四大書體對聯作品欣賞! 顏體對聯 顏體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所創,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 」的說法。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任政行草書《魏晉尺牘臨本》 (1)傅山小楷金剛經六體千字文蘭亭 全前赤壁賦.蘇軾撰.民國拓本北京硬筆書法學會鋼筆行書標準教材十三經集字摹本.清彭玉雯纂刊.萬青銓校正盧中南等楷行隸篆四體嶽陽樓記歷代書法家書論精選歷代千字文真跡比較:行草卷歷代將相書法精品歷代小楷精選古今名聯鉛筆、鋼筆、原子筆字帖
  • 清朝館閣體中的最高水平,這字太好看了!現在卻被批評沒藝術性
    但是這字卻被劃分到了館閣體的範疇,那也是清朝館閣體中的最高水平。館閣體真是的沒有藝術性的代表嗎?我們先來看一下館閣體的前生今世。館閣體最先起源於明朝,在明朝時期的被稱為「臺閣體」。明朝時期的有一翰林大學士名為沈度,沈度寫得一手書法,深得當時的皇帝朱棣的喜愛,朱棣甚至是稱他為「我朝羲之」。有句話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為皇帝喜歡,下方的官員文人都爭相模仿沈度書法。久而久之,臺閣體便隨之而產生。
  • 楷書:書法的楷模!「漢字書法史4」
    那些金貴的傳世書法,失的失、散的散。好在真有人把書法作品看得比命還重要。後來東晉政權的奠基人王導王丞相,在逃難時把楷書之父鍾繇的代表作《宣示表》縫在衣服裡面,明確表示:以命相守、人在書在!等到政局穩定,把司馬睿扶上位,王導才把《宣示表》傳給了一個年輕的書法愛好者,年輕人研究過後,深受啟發、功力大漲、書藝猛進,這年輕人姓王,名羲之。
  • 從數學系學士,到清華大學書法博士,他實現了完美跨界
    數學與書法,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專業,卻在一個人的身上實現了完美跨界。一路走來,從本科的數學系,到清華大學的書法博士,成為名副其實的跨界牛人。他就是山東兗州人喬棕。在這十年中,除了教授數學之外,就是練習書法。之所以喜愛數學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當他看到顏柳歐趙的書法作品時,深深地被書法的美打動,從此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兗州師範學校教書期間,不問世事,就是悶頭寫字。在興趣的引領下,在2005年,他考取了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碩士。畢業後來到來到曲阜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工作。
  • 書法臨摹與讀帖,是手腦並用的細緻活
    #常常聽到一種言論,說某先生熱愛書法,寫了幾十年了,功力很深。顯然,不經過臨帖和對傳統的深入汲取,即使天天練,也不可能寫好書法。要想寫好書法,不僅要臨帖,還要讀帖。書法,是手腦並用的細緻活。1、選帖 選帖是練習書法的第一步。選什麼樣的帖,哪種書體,哪種版本,都需要注意。選帖要根據自己的性情、興趣、能力以及版本質量而定。書法名帖很多,風格各異,難易不一,哪一種適合自己呢?
  • 以歐、顏、柳、趙四家為代表的楷書,各有什麼不同特點、風格?
    我們學習楷書都是以歐、顏、柳、趙四家為代表。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不同特點、風格。 1、歐體 歐陽詢的楷書歷來被公認為古今楷法第一。歐書點畫精確、結構謹嚴,達到了所謂「一畫不可移」的境界。歐書還很富於變化,在端莊凝重之中表現出生動的變化。
  • 清音繞梁—新林院8號書法藝術沙龍展1月13日下午在清華大學開幕
    清音繞梁—新林院8號書法藝術沙龍展1月13日下午在清華大學新林院8號隆重開幕,開幕式後舉辦了書法藝術學術研討會。2018年1月13日,一個小小的書法展覽將在這裡舉辦,8位愛寫字的人將自己在此呈現:王東輝、劉文文、戚前方、孔祥騰、崔彧、薛帥傑、閆偉國、辜向陽。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經歷、從事不同的職業,但對梁思成、林徽因兩先生,有著共同的、深深的尊敬。長久以來的臨池翰墨,令我們的生活與書法息息相關。
  • 《書法問集》467、顏柳的行草書和楷書,怎麼不是同一個體系?
    比如顏真卿著名的帖《麻姑仙壇記》,據說寫於唐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如下圖。顏真卿還有《多寶塔碑》,據說寫於唐天寶十一年(752年),如下圖。這兩個帖據說都是顏真卿寫得,都是楷書碑刻。一個公元752年,一個公元771年,同一個人相差19年的字。
  • 打造中小學書法教室,智雲數字書法帶來有科技感的書法韻味
    「以書法教育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要打造讓人身心愉悅的環境。」華文眾合總裁向大鳳說道。書法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成為國家多次鼓勵的方向,而華文眾合已經在書法教育領域耕耘了近5年。書法這類課程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的動手臨摹,老師講解完畢後,可以通過字帖排版系統設置顯示屏顯示哪些漢字,軟筆硬筆、顏柳歐趙等不同名家字體、漢字大小及排版等均可以方便地設置,學生鋪上宣紙,領取墨水洗好毛筆後就可以在顯示屏上進行臨摹了。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齊振家書法鑑賞
    風檣陣馬,蒼勁多姿——齊振家書法鑑賞乙客|文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隨著時代發展,書法藝術更是豐富多彩,其中行草書法主要是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也可以算是行書的草化或者草書的行化。書法家齊振家主要傾向於前者——行書的草化。
  • 《書法課》教材研究 / 陳振濂
    2011年,教育部發文《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2011}4號),明確提出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概念和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名稱上特意把「寫字課」改名為「書法課」;並開始倡導「書法進課堂」,規定中小學都要開書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