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01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些都是魯迅先生留給我們後人的印象。那個曾經始終貫穿於我們語文課本的偉大作家,在我們長大後,他的偉大才更加的能讓我們可以理解。
毛主席曾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02
那究竟為何,魯迅先生值得如此的稱道?
我想,應當來自於他對舊社會的解讀剖析和人性的洞察。在舊社會,做到前一點的不是沒有,但像魯迅先生一般上升到現實與國民劣根性的洞察應當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何魯迅先生的文字歷久彌新,仍對現代國民有警醒意義的原因。
魯迅先生《狂人日記》裡描寫了荒誕的吃人現象,那麼,現代難道就沒有「吃人」現象了嗎?只不過換個形式罷了,此前花唄在地鐵站張貼窮人利用花唄給妹妹過生日,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吃人」?
魯迅先生在書中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寥寥幾句,就揭露出舊社會人性的自私和當時中國舊社會封建禮教的毒害之深。
先生假如活於我們當今社會 ,應當會對於我們 當今社會問題有著更深的見解和評述。
03
對於現代社會殘留下來的關於傳統文化的糟粕,關於現代社會關於彩禮嫁妝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先生也許會說:從來如此,便對麼?我們常對於權威或大多數人的話語深信不疑,但仔細想想,他們的觀念也來自過去觀念的影響,而只有質疑與革新,才能進步。
魯迅說:在人人說假話的年代講真話;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擁有充實的心靈。現代社會,已經是流量的時代,真正需要聽到的聲音總容易被浮躁的聲音掩蓋,但在這樣一個社會中,說付代價的真話顯然更需要勇氣。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這不就是對現實中鍵盤俠的有力回擊?
正如先生所言,中國青年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現代青年需要讀魯迅,是因為青年對社會現實的認識,不意味著就要學習如何變得世故,像魯迅一樣戰鬥的生活,此後你就是社會發展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