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的學霸主播,重新燃起了寒門出貴子的希望

2020-12-20 騰訊網

歷屆高考結束後,接受採訪的狀元有很多——

但能讓全國網民直到2020年都記住採訪內容的,卻只有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

面對鏡頭,被問及成為狀元的訣竅時,他直白又犀利的點破了教育資源落差對考生的影響:

「像我這種中產階級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

而且還生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學習或者農村的孩子享受不到的。

所以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現在的狀元都是我這種家裡又好又厲害的。」

沒有吹牛裝逼,熊軒昂非常客觀的反思了如今的高考真實困境:

寒門難出貴子。

對農村地區的孩子而言,在教育資源失衡的情況下,想進入頂尖學府,往往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迎合政策降分特招,保持相對公平;要麼肉搏,靠意志力殺出重圍。

在過去十來年間,隨便挑一年的北大清華錄取數據,都能在當中看到農村考生難考高校的事實。

比如13年時,北大農村新生錄取比例只有14.2%:

而15年時,北大的農村新生錄取率則稍高一些,達到了19.14%

但這種漲幅在2020年後,也便不再明顯——

2020年,清華「農村及貧困地區入學率再創新高」的情況下,農村生源也僅佔20.2%:

在被北大清華錄取這件事上,城裡孩子天生就比農村孩子多了4-6倍的機會。

可能在外人的猜想裡,成功考上清北並畢業,正意味著寒門貴子們的解脫:他們終於不必在如此殘酷的考學大環境中沉浮拼搏了。

但在快手上,現實恰恰相反——

快手上有一大批來自小地方的清北學霸。

但在逆襲人生後,他們卻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和自己一樣,面對考學困境的寒門考生。

雖然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但就是光憑網際網路和一部手機——

他們卻讓普通人的孩子考上211、985的機會,從無變成了有;

從進步幾分,變成了進步大幾十分。

是什麼讓北大金融學霸

選擇來快手當主播?

外人眼裡,小草莓絕對算是「逆襲成功」的精英。

來自湖北小縣城,父母打小不在身邊,全靠自己一路學習成長。

卻在中考就成為了市狀元,高考時更是數學滿分,最終拿到了10w獎學金,考入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小草莓自述成長經歷

進入大學後,小草莓也順利進入四大金融機構實習,拿著一天300的實習工資。

然而就在一切都按照精英劇本順利推進的風光之時——

一次偶然的兼職,卻讓她一夜之間,從一名金融精英預備役成為了一名快手教育主播。

故事還要從一次網上衝浪說起。

那天,小草莓在網上看到了一期快手招募教育主播的培訓營,懷著好奇心想了解一下具體內容。

小草莓本想賺點零花錢,順便學習一下直播的基礎知識,玩玩就走。

但她沒想到的是,正是因為這次偶然的嘗試,她解鎖了人生中一個全新的主線任務:

網課版「放牛班的春天」

如今的小草莓,在快手上的最顯著標籤是出身寒門的學霸教育主播,有31W粉絲。

在一些網友眼裡,做快手教育主播聽起來很簡單,似乎只要錄幾條短視頻、然後搞搞對話連麥就行。

然而,就是在直播課堂裡,小草莓遇到的學生,確實很多學校裡老師都解決不了的「刺頭」——

他們問小草莓最多的問題,不是「該怎麼進一步提升成績」。

而是決定命運生死關頭時,一句句求救式的發問:

「老師,我數學只能考五十分,我還有救嗎?」

「老師,我初一初二都沒有學,我還有救嗎?」

甚至一些更極端的案例裡,還有孩子家長來上門找小草莓——

一位母親聯繫到小草莓時,兒子不但不學習,而且總逃課。

不去學校的原因,是因為「天天在外面打架」。

對於這些孩子,學校常常對他們只採取兩種態度:要麼無視;要麼嚴厲批評。

但無論選擇哪一種,其實都不能解決問題。

無視的結果就是放任自流越來越惡化,而嚴厲批評的後果,就是曾經就有一個孩子問小草莓:

「為什麼學校的老師總是這麼兇,到處看我都不順眼?」

此時對於孩子而言,老師對她的教育已經是一種敵對創傷。

所以反抗,便成了理所應當的應激反應。

只不過在學校裡,一個人要管40人、60人的老師,往往只能從大局觀管教學生,很難再有餘力再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而面對這些「頑劣難管」的差生,小草莓卻選擇了另一種以柔克剛的道路:走進孩子的內心。

比如剛才那個總喜歡在外打架不學習的孩子——

小草莓在連麥過程中,其實大部分時候,都壓根沒和父母討論孩子的學習問題。

反而是父母提到今年「生了二胎,可能對孩子關心有點少」時,小草莓立刻抓住了這點繼續追問。

隨後才發現,原來孩子的家庭其實並不和睦,不但母親關注度都在二胎身上,連父親也經常夜不歸宿,讓孩子感到很受冷落。

生二胎,

對於許多家庭的「老大」都是一次心理考驗

這立刻讓小草莓找到了孩子在外打架的癥結所在:孩子原來是在用打架,試圖重新吸引父母對自己的注意力。

接下來的幾十分鐘裡,她便一直在教母親該如何經營家庭,讓孩子的父親感受到愛,回歸家庭,又該如何平衡兒子和二胎之間的關係。

最終,孩子的學習問題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也正是許多這種家庭教育、關愛雙重缺失,學習都選擇放棄的孩子,讓小草莓在做教育主播時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關注那些教育系統裡無法照顧到的個體,透過負面行為的表面,去系統又有人情味的為孩子們解決問題

也正因如此,小草莓才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本來可能成為金融精英的她,決定成為快手教育主播。

她說:

「去金融公司看起來體面,但其實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社會價值,時間久了還是覺得自己很卑微。

但是做教育主播不一樣,當我看到孩子們進步超乎我想像時,這種自我價值實現帶來的滿足感,是對我最好的激勵。」

所以即便如今為了直播,她經常還要備課到凌晨三四點、一點都不比做金融輕鬆,但信念,還是支撐著她繼續著主播事業。

榜樣的力量,

是學霸比老師更強的一項能力

可能看到這裡,你心裡還是會有一些疑惑:

雖然小草莓在解決孩子教育問題時一針見血,但她也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還沒畢業的大學生,憑什麼可以有如此閱歷呢?

真的不是吹噓麼?

當然不是。能擁有這樣的能力,是因為小草莓也曾和這些「差生」一樣,有過共同的人生經歷:

早在童年,小草莓的父母就離婚了,還好有外婆用退休金將她一點點拉扯長大。

在成長的過程裡,和她現在幫助的孩子們一樣,在父母缺席的日子裡,她也經常感到不被關心、不被關愛。

只不過比起其他孩子故意打架鬥毆、放任自流,小草莓面對困境的方式則正向的多:

她選擇通過好好學習來吸引老師同學們的注意力,並因此從他們身上,獲得彌補自己心靈創傷的關心與愛。

當時因為她初中考了市狀元,所以即便去了高中,初中班主任也依舊對她十分上心。

那時這位老師經常給小草莓開小灶,單獨補課,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偏愛,但這就是我當時需要的關愛。」

也正是在初中班主任的關心、建議下,小草莓才被啟發、並實踐了人生第一個理想:

「我要考北大」

相似的經歷,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理解最好的前提。

許多孩子第一次產生「我也要考好大學」,也並不是因為看到了小草莓分析的學習方法、課程,而是在快手看到了小草莓的這一段經歷。

對很多孩子而言,只有看到真有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實現」了夢想時,他們才會覺得夢想也有可實現的一面,才會化夢想為理想。

而小草莓,也因此成了這幫寒門考生心中的「國民女神」、「高考榜樣」。

從那一刻起,在孩子們心中,小草莓就和普通的老師不一樣了——

或許對他們來說,網絡裡的數學老師只不過是數學工具人,語文老師只不過是語文工具人。

但是榜樣,卻是和易烊千璽、王俊凱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小草莓和孩子們之間能夠傳遞的,也遠遠不是知識,而是更有力量的信念支撐。

在一個小鎮裡,有一個男生本來已經放棄了高考。

因為他們小鎮高中裡每年可能只有十個人能考上大學,而他的成績卻不拔尖,這讓他很絕望。

但一次無意中,因為刷到了小草莓的視頻,被她的故事所激勵,所以男生便開始按照小草莓的學習方法一步步提分。

最近的一個月內,他進步了四十分!更重要的是,這讓他重燃了考大學的決心:

在收到這條長長私信的當天,小草莓感動得流下眼淚,一直到凌晨,都久久未能入眠。

她立刻回復了這個男生的私信。

在私信裡,她也經常鼓勵其他鐵粉孩子們也要好好學習:

「別再問有救沒救了,肯定有救,我都相信你能行,你憑什麼不相信自己不行?!」

用她的話說,對這群孩子來說,只有自信後,才能自強,自立。

如今,她的視頻幾乎每支都有2-3W的播放量,評論裡都是成百上千被她激勵著的孩子:

對小草莓而言,孩子與她,某種程度上就像是鏡子的兩面:

因為共同經歷,所以小草莓比任何人都理解那些寒門中掙扎的孩子們。

也因為共同經歷,孩子們才會毫無保留的信任她,拿小草莓當做榜樣,最終在榜樣的注視、關心、鼓勵下,成功突破了自己。

他們互相激勵彼此,在直播間中,都不斷進步,收穫著屬於自己的價值。

寒門學霸,讓改變發生

看完小草莓的故事,可能你在心裡已經有所感慨。

而在快手上,和小草莓做著同樣事情的學霸主播還有很多——

他們平均每人都有20-30W粉絲以上,加起來至少有二三十位。

隨便輸入tag「北大」或者「清華」,你就可以找到更多和小草莓一樣,出身於寒門,卻懷揣熱情進行教育直播的學霸們:

他們和小草莓一樣,在快手上分享著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用榜樣的力量感動粉絲。

整理著許多只有過來人才懂的學習技巧、課程,讓後來者們少走彎路:

當中有教孩子如何3秒記住單詞的記憶技巧,也有教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錯題本的效率秘訣。

甚至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做到寓教於樂,@北大華子的開掛人生,更是把金曲《lemon tree》做成了一門語法微課。

讓孩子們可以把單詞變成旋律,深深的刻在腦海裡。華仔的每一個視頻,最低也都有10K次的播放量:

@北大小希姐更絕,為了能讓孩子們爭分奪秒的優化學習效率——

就連睡前的三分鐘,都被她單獨規劃了出來,教孩子們要在這時多背一背單詞。

因為在睡眠的過程中,潛意識會替我們鞏固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止是北大學長學姐們貼心,@清華高圓圓陪你學英語的一組《清華的秋天》,發出來後也驚羨了一群孩子們。

這組照片在快手足足夠32K點讚,許多孩子都在評論裡表示:

哪怕是為了風景獨好,也想要考上清華。

即便我已經離開中學多年,但當我回頭看這些學習視頻時,還是會在心裡感慨:

「唉,如果我當年也能接觸到這些學霸師兄師姐們的指點,或許,我會不會現在也能上北大呢?」

或許並不會。就像@北大華子的開掛人生說的那樣:

「其實看了視頻,差生可能還是差生,好學生還是好學生。」

但是他的意義,卻正是讓那些:

「可能成為好學生卻沒有得到關注的孩子,能夠得到關注,最後成為好學生。」

這,便是在快手上進行普惠教育的意義。

普惠教育的成功之處,並不在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因為這只是一個奇蹟,而非教育帶來的改變。

它真正偉大的地方在於:

把通往成功的一絲希望竭盡所能的放大放大再放大,讓本該抓住命運機會的人,至少此生不再有遺憾。

THE END

一起Disco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寒門中的「貴子」
    俗語有言「寒門出貴子」,此話是說貧哭人家中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故事都應證了這個道理。這是為什麼呢?窮人家的孩子比一般的同齡孩子要更加成熟,因為他們在成長中被生活所迫,這讓他們變得獨立,變得堅強。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綜上所述的豪門有這些優勢,鑄就豪門出貴子、出人才的概率會偏高。
  • 寒門不易出貴子
    我自己的條件不好,從小我就是在家長的寒門出貴子的教育理念中努力的學習,功夫也是不負有心人,勉強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當年我們班只有兩三個上了本科),我躊躇滿志的奔向了我的希望,可是很快被現實打擊的潰不成軍。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在這個容易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竭盡心力,為孩子爭取最優質的教育。價格不菲的課外班、擠破頭的優質民校、天價的學區房,不時成為爭議的熱點。
  • 2020寒門貴子曝光:誰說窮人不出貴子?都有哪些寒門貴子
    2020年高考,是相對特殊的一年高考,因為疫情,高考延時了一個月之後開考,那盤點一下今年都有哪些寒門的貴子。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時,趙桂寧正在一處建築工地上打勤雜工,工資是一天150元。而他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選擇在高考過後去休假的原因是,「我們家在農村,父母歲數也大了,也都挺不容易的。所以高考結束了,就出來靠自己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所以當工地負責人聽到趙桂寧的事情後,給趙桂寧多開了每天50元工資,並給他調整了工作內容,讓他幹他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算是給予了他一些支持。
  • 貴子大多出寒門
    但是,寒門學生與生俱來的坦誠、好學、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是生活環境好的學生無法比的。不要說自古以來寒門多貴子,就是現今有多少優秀學生是出自豪門的。古今中外豪門能有幾家幾代,創造社會財富的還不是廣大的寒門子弟。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比如19年雲南考生林萬東和寧夏考生單小龍,他們都是在工地上打工時才得知自己被清華錄取的消息。而今年又一位學霸考生在在建築工地打工賺錢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收到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相信有很多考生,在高考完去打暑假工。比如,是為了給自己賺一些零花錢,又或者去鍛鍊一下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而有的卻是為了補貼家用。而來自黑龍江的學霸趙桂寧,這位學霸也跟很多人一樣去打暑假工,只不過這位學霸選擇了在工地搬磚來賺錢,其實主要是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那現在大家跟著小月去看看這位學霸,是怎麼樣的人吧。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北大女生劉媛媛:出生寒門又怎樣?我就是這樣的寒門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這是數千年來中國社會的認知。如今,在現代文明、工業化急速發展的今天,除了吃不飽穿不暖,寒門的磨難似乎沒有少太多,而寒門要想出貴子,比起2000年前、200年前,更難。
  • 「寒門出貴子」已經成為過去式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應該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並不是說「寒門」不能「出貴子」,而是說「出貴子」的難度很大,概率很小。我並不否認「寒門學子」有更加堅韌的品格,能夠吃苦耐勞,這些對他們未來的成就有很大的裨益。面對現在這種情況,我當然希望學生能有更好的發展。如果一直生活在下地市,可能就無法真正了解世界有多麼大,未來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我當然希望學生能有更好的平臺,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寒門」最限制學生發展的其實就是一個眼光。沒有良好的平臺,沒有廣闊的世界,就在無形中給自己上了個枷鎖,限制了多方面的發展。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我給出的答案是能!這個問題曾在幾年前《超級演說家》中,我們猶新的記得一位叫劉媛媛的選手,她曾慷慨激昂的論述了一番。這一期我反覆的看過幾遍,在中不斷咀嚼回味。但是,凡是寒門都能出貴子嗎?那麼,答案顯然是不 !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寒門再難出貴子
    為何豪門貴子那麼拼,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01寒門的孩子富養出以前富二代的毛病。一位從教20年的資深教師說:二十年來,社會深刻巨變,學校裡的頂尖學霸們,也悄然地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最近幾年,升入頂尖名校的學生,大多是家境好的孩子。
  • 691分考入清華男生暑期工地搬磚,誰還敢說寒門難出貴子
    今年,又一個學霸暑期在工地搬磚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引起不少網友關注。不知,大家是否記得2019年同樣有兩位寒門學子在工地賺錢得知被清華大學錄取,連續三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 寒門難道真的難出「貴子」嗎
    寒門不僅僅是指老少邊窮地區農村孩子還包括現在城市裡沒有相應的政治背景經商背景的孩子。貴子自古以來金榜題名時,榜上有名即為貴子。寒門終出貴子,這位正值18歲的女孩在她最絢爛的年紀開出了最甜美的果實。,「寒門」「貴子」再次引發大家的熱議,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在今年高考中兩人分別以687分、685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 「留守兒童」被北大清華爭相錄取,寒門還能出貴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寒門難再出貴子,當下的教育已經不再單單是拼努力拼勤奮,成了一種多種資源的綜合比拼,更多的是拼資源、拼父母、拼投入,拼人際關係,但是,這幾天,一個留守女孩,考了全省第四名,被北大清華爭相錄取的消息,再次燃起了寒門父母,學子的信心,只要自身足夠的努力,寒門一樣可以出貴子
  • 寒門能否出貴子-中新網
    寒門能否出貴子 2014-10-14 17:28: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寒門是否能出貴子?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