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三彈

2021-02-19 半談樹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的屬於你自己,該如何做?《如何閱讀一本書》來告訴你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01

為什麼要做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許多人儘管可以區分出閱讀的獲益與取樂之不同一其中一方是理解力的增進,另一方則是娛樂或只是滿足一點點的好奇心,最後 ,仍然無法完成他們的閱讀目標。就算他們知道那本書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閱讀,還是失敗。原因就在他們不知道如何做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如何將精神集中在他們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會一無所獲。

02

主動閱讀的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主動閱讀的核心:你在閱讀時要提出的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你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整本書在說些什麼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書,如果你又讀得很認真的話,你會覺得有責任為這本書做個自己的判斷。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光是知道這四個問題還不夠。在閱讀過程中,你要記得去提出這些問題。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才能成為一個有自我要求的閱讀者。除此之外,你還要知道如何精準、正確地回答問題。如此訓練而來的能力,就是閱讀的藝術。

03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

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

1)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已經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酒,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畫底線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止一個記號。

 

3)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要慎用, 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每頁折一個角,或是夾一張書籤。 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4)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申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布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 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6)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7) 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 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複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對已經習慣做筆記的人來說,書本前面的空白頁通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會保留這幾頁以蓋上藏書印章。但是那不過表示了你在財務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而已。書前的空白頁最好是用來記載你的思想。你讀完一本書,在最後的空白頁寫下個人的索引後,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頁,試著將全書的大綱寫出來,用不著一頁一頁或一個重點一個重點地寫(你已經在書後的空白頁做過這件事了),試著將全書的整體架構寫出來,列出基本的大綱與前後篇章秩序。這個大綱是在測量你是否了解了全書,這跟藏書印章不同,卻能表現出你在智力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

 

04

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第一種:結構筆記

重點在於架構,而不在於內容和細節。筆記最好做在目錄頁或書名頁。在檢視閱讀中,回答: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整本書在談的是什麼;作者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第二種:概念筆記

概念指的是作者自己的觀點,而當你讀的越深越廣的時候,你也會有自己的觀點。在檢視閱讀中,除非你再仔細讀一遍書,那麼對於作者的觀點、立論,是否有道理、精確,無法下結論。

 

第三種:辯證筆記

對於一個已經熟悉同時讀好幾本書相同主題書籍的專業者,就一個單一主題,把所有相關的敘述和疑問順序而排列。


05

培養閱讀的習慣——不斷的運作練習,孰能生巧。


06

由許多規則中養成一個習慣——一開始學會單一的動作,然後將所有的動作連接起來。

 

或許你已經閱讀了很長一部分時間,現在卻要重新開始。學習每一步單一的動作,從基礎閱讀到檢視閱讀到分析閱讀再到主題閱讀。這是不容易的,但也是可以訓練的,一旦學會,閱讀技巧就會越來越好。

 

 

小編在這裡想說,可能文中的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人,但能從中激發靈感,找到新的想法也是很nice的。

ps:《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工具書,文章論述詳細,在指導讀書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預告:《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析閱讀」的總結整理將會在下篇文章出現,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好書分享:《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文版)pdf全書下載
    除了掌握好專業知識之外,學生時期也應該學習並積累一些對自己未來有幫助的經驗,比如如何靈活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財商等。在這一時期,能夠讓你從各方面積累經驗的機會不多,書籍自然就成為引領你、指導你的必不可少的導師角色,也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 陪孩子讀好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教會孩子如何與智者對話!
    」第一種的無知是連字母都沒學過,當然無法閱讀。第二種的無知卻是讀錯了許多書。結果,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市面上的書籍千千萬,值得一讀的卻是太少了。而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甄選好書的能力,大都全憑個人喜好去閱讀一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是一場和作者的對話
    摘抄一段《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的一段文字作為本文的開篇;「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而閱讀總能剔除這種缺陷。所以我喜歡閱讀,生活實在糟糕透了,不是嗎?但總有些人能幫我撫平這種心理的創傷和生活錯覺。這些人,人們管他們叫作者,我更願意稱呼他們為朋友!好書是好朋友,劣質書只能算路人。 這本書說了什麼?(公眾號回復文字「如何閱讀一本書」可以看到本書思維導圖,可能有助於你理解,圖是網上的,感謝分享者)主要講述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和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
  • 一本書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這幾本好書,值得初中生反覆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如同品一壺好茶,茶要足夠香醇,才能沁人心脾。書要足夠耐讀,才能受益匪淺。根據教育部日前所公布的中小學分級閱讀指導目錄,經過小編的整理,現在為各位同學推薦以下6本小編認為值得一讀的圖書,希望你在日常學習之餘,能夠讀幾本好書,一方面增長自己的見識,另一方面能夠對你的思維方式有所啟迪。下面小編的這份閱讀指南,請你一定要收好!NO.1《中國故事與中國智慧》——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如何閱讀一本書?了解4個閱讀層次,用「檢視閱讀」提升閱讀速度
    閱讀的四種層次是依次漸進的,即第一層次的閱讀並沒有在第二層次的閱讀中消失,第二層次又包含在第三層次中,第三層次又在第四層次中。第四層次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包含了前面所有層次,也超過了前面所有層次。例如,一個人從開始認字到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這一階段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在熟練了基礎閱讀後,才能進入下一層次的檢視閱讀。
  • 在線閱讀小說全網好書推薦
    讀一本好書時的心情改變了我的感覺。有時, 成功的靈感來自良好的感覺。下午下著毛毛雨,看冰心很酷, 明亮而保留散發著動雲和流水的美,讓心靈在細膩的羽毛下輕輕遊動,就像班達裡(Bandari)的音樂聽起來聽似柔和;像晨曦中的露珠之美嗎?安娜作為山泉?一顆靜靜地從心田湧出。這種閱讀幽默是您蓬勃發展的氧氣。這本書激發了無盡的想法,使我快樂地長大了這種想法。
  • 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你需要掌握這兩種閱讀技巧
    三月份開始,設立了【陪你讀書,組隊成長】的共讀會,帶領五六十位夥伴一起共讀好書,先後開展了三期,且在四月份和大家進行了主題閱讀,一月共讀四本書。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很多夥伴的反饋,他們說自己讀書慢,效率低,也不知道該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你背過一本書的目錄麼?」
  • 《如何閱讀一本書》: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不論你的回答是什麼,相信你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會對閱讀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很可能之前已經看過很多書的讀者,會禁不住感嘆一句:以前的書都白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由美國的莫提默J艾德勒於1940年初版,由查爾斯範多倫於1972年大幅增訂再版,稱之為新版。顧名思義,這本書寫的是有關閱讀的方法,這些方法打破了閱讀的傳統思維,給了讀者終身受用的閱讀指導。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文字本身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要正確理解作者意思並且有所收穫並不容易。達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刻意訓練呢?或許你可以讀一讀 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是著名教育學家莫提默·J. 艾德勒(Mortimer J.
  • 2018 年數百本書中最值得推薦的十本好書
    現在很難準確說出每一年的閱讀數量,原因是因為要更新公眾號,閱讀非常雜,有時翻完 2、3 本書才能寫出一篇文章,有些書是翻,有些書是正常閱讀,有些書精讀,閱讀時間也不一樣,好書通常會讀的比較慢。這十本書是我去年讀過所有書中質量最高的十本。
  • 《如何閱讀一本書》:從閱讀小白進階為讀書高手的4個閱讀方法
    我每天開車在上班的路上都會聽微信讀書, 幸運的是,我聽到了一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本書是美國作家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一本教授閱讀方法的書籍,被許多讀者奉為閱讀聖經。
  • 如何寫好「推薦一本書」,看這裡!(五年級上第八單元習作)
    書籍是我們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明友。各位同學,在你的成長經歷中,也一定讀過不少好書吧?我們這一單元的習作是「推薦一本書」,我相信你也有向大家推薦的好書。不知道你想向大家推薦什麼好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如何寫好「推薦一本書」。一,選擇你印象最深的一本書來推薦,並把書的基本信息說清楚。「推薦一本書」並不是說隨便選一本書,而是要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本書來推薦。
  • 《閱讀的層次》怎樣有效閱讀一本書
    wang'tu這周看的書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為[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事實上這本書我早有耳聞,曾經不少朋友鼓吹其如何驚人,但是我看看它的名字,實在沒有看的欲望。現在想來,真是被名字耽誤的好書。那時不看,興許是過於想當然和自大 。無論如何,我在這周一又注意到它了,並且決定寫一些感想。它的內涵實在廣袤,推薦自己認真看看,當然,先看我的總結也不錯。 我先講我讀它的第一篇,閱讀的層次時的所感所得。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讓你少走閱讀的冤枉路
    你會閱讀嗎?「當然!」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很多人看來,閱讀這件事小學生都會。其實不然,閱讀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只有當我們了解了作者說的內容,做讀書筆記,吃透一本書,能把書中的主旨表達出來,並且深入思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才算是真的會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呢?
  • 如何閱讀一本書
    2  如何做一個好的讀者,讓書真正屬於你 閱讀的層次了解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實用性的作品是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認為你應該做的事。 那麼究竟如何透視一本書呢? 那就是找出這本書的骨架。確切的說就好比一個人,沒有骨架,它是站立不起來的。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一、學做讀書筆記第一本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很適合新手學習如何做讀書筆記。作者是位筆記本達人,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如果任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另一個角也折起來;第三遍標記: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來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任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 如何閱讀源碼?推薦一本書
    直到我看到了一本書《通用源碼閱讀指導書》,感覺才找到了源碼閱讀的方法,也正是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我讀完了第一份開源源碼MyBatis。1 意義與難點這本書最開始講了源碼閱讀的優點,作者總結了四點:透徹地理解項目的實現原理接觸到成熟和先進的架構方案學習到可靠與巧妙的實施技巧發現自身知識盲點,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然後講解了為什麼閱讀源碼十分困難,作者總結原因為每一個優秀的工程項目都凝聚了眾多開發者的縝密思維邏輯;每一個優秀的工程項目都經歷了從雛形到成熟的曲折演化過程
  • 第八單元:推薦一本書(第1課時)寫作指導
    冰心奶奶曾經用:「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來指導我們讀書。如果我們每天騰出至少三十分鐘的時間來讀書,不僅有利於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還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那麼,當你讀到一本特別精彩的書時,你願不願意把它推薦給別人呢?你會如何去推薦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書面語把一本書推薦給你的同學。
  • 豆瓣8.4《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閱讀層次,助你提高理解力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首次出版於1940年,書籍一經出版便佔據美國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一年多之久,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廣泛印刷發行,並被譽為閱讀領域的「聖經」,其在閱讀領域的地位至今未被撼動。我們為什麼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