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養育:積極心理學融入親子教育,陪孩子創造快樂且充實的人生

2020-12-25 西安聖心安諾心理諮詢

還記得我們在孩子呱呱墜地前,抱有的期望嗎?

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隨著孩子出生,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這時候我們的期待是只要孩子快樂就好!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我們對於養育的焦慮轉化成一個又一個對孩子的期待

期待孩子有好的成績,

期待孩子按時並且快速完成作業,

期待孩子在各種課程中表現良好,

期待孩子能夠考入好的小學,中學,大學,

更期待孩子在畢業後能夠有好的工作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們就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障礙,達到一個又一個目標

完成作業、提高成績,

贏得比賽、進入好學校,

擁有好老師、好大學、好工作

……

但是,這些都是外在。

家長們處於自身和社會的壓力之下,會不自知的為孩子貼上標籤和期望,甚至是不合理的評價。

在這些標籤背後,是一個不放心的家長,一個不作為的家長,一個過度關注、過度保護、過度壓制的家長。

是一個沒有方法的家長。

不同家庭的不同形態,真正的差異來源於每個家長,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內在。這種內在的力量,是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優勢養育的核心。

如果家長能以比較好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看待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正確的方式鼓勵、懲罰孩子,讓孩子獲得自身成長的內在力量,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支持。

督促與指導、養育孩子,是一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平衡藝術。

睜一隻眼,是我們要看到孩子的成長,閉一隻眼是要允許孩子有他們的自我發展。我們是否能夠克服焦慮、放下懷疑、建立樂觀、提升自我效能、堅持努力、自律、聚焦,這一切,是孩子發揮自我潛力、心理健康的關鍵。

做父母的都希望能夠把最好的自己,存留於孩子們在自己庇護下的每一段時光,讓他們能夠心理健康的,充滿信心的長大成人。

期待家長們也能夠探索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本平臺旨在傳播心理學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經歷——積極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
    國民生產總值(GDP)並不能反映我們孩子的健康……他們接受教育的質量或者玩耍的樂趣。它既沒有包含詩歌的美感或婚姻的美滿;也沒有包含公開辯論的智慧或公職人員的正直。它既沒有測量才藝也沒有測量勇氣;既沒有測量我們的智慧和教學,也沒有測量我們的良知和我們對祖國的熱愛。簡而言之,它測量了許多方面,唯獨沒有測量有意義的人生經歷。
  • 解析《貝拉的魔法》: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積極養育」
    一位坐著輪椅的過氣作家蒙提被家人送去貝拉島修養,偶遇了一名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奧尼爾,兩人很快成為了俄朋友,並且在相處中得到了人生的啟發。電影溫馨、有愛、溫暖,&34;療愈了鎮上很多受傷的的人。我想,每個家長都應該看這部電影,因為其中包含了大量積極的教育方式,並且蘊含&34;的教育道理。
  • 《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來自清華教授的親子幸福指南
    不僅能幫我們培養積極的心態,更好地面對人生的種種考驗,更能幫父母實施積極教育,讓孩子更幸福快樂地成長。這是因為積極教育,教的是人工智慧不能取代的能力:美感、快樂感、意義感、故事感……關注的是一個人綜合競爭優勢中的軟實力。
  • 從孩子的人生技能陪養開啟新旅程
    養育陪伴孩子成長,作為最懂獨一無二的孩子的你,如果不懂不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心理和身體成長特性,不向內去了解我們自己,不僅會把我們的優點複製給下一代,還會把父母的不成熟與不足全部複製到孩子身上,更尤甚的是還完全不自知,自認為是孩子的逆反、任性、調皮等等,給孩子打上無數缺點標籤,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
  • [積極人生大學]新教育理念
    2、父母不和,孩子焦慮,不安全、不自信。3、置身父母之間,無暇照顧本人人生。4、父母幸福和諧,孩子輕鬆快樂自信。5、父母婚姻幸福,孩子正確對待對愛情婚姻。>積極觀點:最好的親子教育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
  • 《整體養育》: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陳忻是康涅迪格大學心理學博士,專注於研究嬰幼兒社會性和社會認知發展,美國兒童研究協會會員,著有暢銷書籍《養育的選擇》。不是先進科學的育兒理念,也不是花樣百出的育兒技巧,更不是安慰人心的育兒雞湯,就是很簡單的維護親子關係。孫曉云:關於家庭教育,我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甚至可以說,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
  • 《整體養育》: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你需要讀一讀陳忻博士《整體養育》,她會告訴你該怎麼做,我們大部分育兒困惑,都能被她一語道破。陳忻是康涅迪格大學心理學博士,專注於研究嬰幼兒社會性和社會認知發展,美國兒童研究協會會員,著有暢銷書籍《養育的選擇》。
  • 親子教育:我們天天陪在孩子身邊就等於有效的陪伴嗎?
    一邊玩手機、一邊坐在孩子的身邊看著孩子自己玩。這樣的場景我們在太多的場合看到過。在公園、遊樂場、家庭,甚至很多父母陪著孩子睡覺時都在玩手機。然後當我們的孩子提出質疑:你都沒好好陪我!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會說:「我一直坐在你的身邊,怎麼就不是陪你呢?」真正用心陪孩子的父母很少,沒時間是一方面,更關鍵的一點就是不知道怎麼高質量的陪。
  • 最好的親子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
    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時間最早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所以語言是一門藝術,讓這門藝術發光從教育子女開始。我們要學著做尊重孩子的父母,把平和的態度,平等的語氣,傳遞給孩子,用愛的語言陪伴孩子健康的成長。
  • 教育的生機與希望: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關於幸福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家曾經問過全世界的父母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全世界的父母回答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健康、安全……但是,積極心理學家又問了:現在的學校教什麼?可能全世界的學校都是相似的,教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有沒有教孩子幸福、快樂的能力呢?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他在就職演講中提到,心理學不應只研究人性中黑暗、脆弱、痛苦的一面,而應該轉向研究和關注人的美德、優勢和快樂。減少痛苦,還是創造幸福?傳統心理學的目標是修復創傷,把極端的痛苦轉化為普通的不快樂,即從-5到0,但他們內心仍然空虛;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則是從0到5,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把淺層的快樂轉化為更為深遠、更為持久的滿足感。
  • 重新認識家庭教育,陪孩子共同成長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健康不生病,吃飽穿暖,更應該考慮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的格局,決定了養育孩子的視野、態度和方法。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樊登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中建立起親子教育的三根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終身成長的心態。
  • 快樂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每個家長都應該記住3句話
    這證明了我們的情緒會傳染,想要養育一個積極的孩子,首先我們要變成一個快樂的父母作為「紐約時報」的特約作家,戴爾安東尼婭是4個孩子的母親,從她養育每個孩子的過程中,她反覆用這10句話來提醒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1942-)被公認為世界「積極心理學之父」,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APA)終身成就獎,是國際積極心理學會(IPPA)終身榮譽主席。1998年,塞利格曼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 親子關係,決定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電子書
    作者:樊登分類:電子書--兒童教育格式:epub/mobi/pdf/txt大小:2.78MB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年:2020年4月簡介:《陪孩子終身成長》是一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親子家教類圖書,於2020年4月出版發行,作者樊登。
  • TED英語演講 |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博士:設計快樂,讓生活更幸福
    我們忘記了要去提高正常人的生活,我們忘了使正常人更快樂、更充實、更有成就。天才、高智商變成了貶義詞,沒有人去研究天才了。  疾病模型的第三個問題,是我們急於幫助得病的人。我們匆忙地去修補損傷,我們從沒想過要發展幹預措施、積極的幹預措施,讓人們更加快樂。  這是不好的。
  • 養育孩子:親子關係擺第一位
    我認為養育孩子:親子關係擺第一位。本文是作者的原創文章,作者發文的其中一個原則就是堅持原創。個體剛降生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吃喝拉撒等都要依賴別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父母通過對嬰兒日常的照料,與嬰兒之間產生互動,逐漸地,嬰兒在需求產生的時候開始期待父母對她的照料,而父母也逐漸對嬰兒的需求能夠及時響應,這是親子關係的最初形成過程。親子關係是個體生命中形成的第一份人際關係,也是個體人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是人一生幸福的起始密碼。
  • 我與積極心理學的美麗邂逅
    程曉霞:我與積極心理學的美麗邂逅原創 程曉霞 2020--04-18 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追求幸福,因為幸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也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學習的。幸福不僅是短暫的情緒體驗,它還可以去挖掘人的優秀潛能和積極品質,可以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用心投入一份熱愛的事業並體驗福流的感覺,以此獲得成就並實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些讓人「心曠神怡」的幸福方法,積極心理學都可以讓你擁有。 這場美麗的邂逅攪動了我的心弦,人生的劇本就此開始改寫。
  • 《陪孩子玩的100個遊戲》:帶給你酣暢的體驗和快樂的親子時光
    遊戲力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選擇的一種輕鬆習得技能的方式,也是在無聊的生活狀態裡,注入的一縷最鮮活的快樂因子的源泉。它能讓陌生的人共鳴,讓斷裂的情感無縫聯結,能讓一切實現起來都是那麼簡單迅捷。如果你出於培養孩子的考慮,亦或是出於親情維繫的需要,我相信,不管是出於哪一種,《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都是不錯的選擇。
  • 想要保護孩子的成長,《貝拉的魔法》:家長的「積極養育」是關鍵
    雖然貝拉鎮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但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去創造「貝拉的魔法」,讓陪伴和溫暖包裹著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積極的養育可以讓孩子的成長更加「高效」,那麼消極的養育就是把孩子往反方向「拽」了。愛與溫暖甚至能夠拯救生命,父母們為何不嘗試著使用積極養育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