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

2020-12-22 秋水愛說歷史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

導語: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通過一個人的面貌去分別一個人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即使再有生活經歷的人,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不過有這麼一個人,看人總是很準,他能夠輕輕鬆鬆看出身邊的人是否在說謊,真的可謂是識人有術。那麼,這麼厲害的人到底是誰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這個人就是曾國藩,相信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一定對他很熟悉,並且還有很多人把他的為人處世之道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先後經歷了科考入朝為官,後丁憂在家培養團練,練就了歷史上著名的湘軍,與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大戰了數年,最後戰而勝之,隨後積極投身于洋務運動,在「同治中興」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一貫的知人善任分不開的。讀過曾國藩的面相學巨著《冰鑑》的人一定知道這麼一句話:「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意思是看一個人的正與邪只要看他的眼睛和鼻子,看一個人到底是虛偽還是誠實只要看他的嘴唇。你只要牢記這句話,想要去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那就簡直是太簡單了。

大都都知道,相由心生,一個人在臉上所表現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起內心所想的外在表現,即使是城府再深的人,也會通過他的一舉一動,眉眼之間表現出自己的喜惡出來。曾國藩在選擇自己的門人時,就利用自己的識人之術來判斷其性格,成為其用人的最大標準。很多人就是他的慧眼之下成長為歷史上的風雲人物,甚至成了一代封疆大吏,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當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要是他的眼神閃爍,不敢與你對視,只敢偷偷摸摸地看著你,這個時候的他心裏面絕對有鬼,即使他當面不承認,只要你深入去挖掘,就一定能夠找到你想要的秘密。

此外,除了看一個人的眼睛之外,還可以通過他的語氣,嘴唇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一般來說,說謊的時候多少會有些底氣不足,前後的語氣並不一致,特別是有些人,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中氣十足,但是越到後面,聲音就越小。因為他心虛,不知道應該如何編排下去了。這個時候,你只要稍稍嚴厲一些,他就會將自己的真實想打和盤託出。

在曾國藩的《冰鑑》一書中,除了上面那句話被人常用之外,還有一句話也是人人常常引用的,那就是「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這就是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了。

結語:認清一個人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即使掩藏得再深,再會演戲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破綻,只是大多數時候,即使對方露出破綻了,我們還是不願意相信對方是騙自己的,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並不是別人有意來騙你,而是你甘願被人欺騙!大家說是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如何知道一個家族是否興旺?牢記這三點教你造就強盛家族
    如果曾國藩一個人優秀可以說是偶然事件,但一個家庭中除了兩個大員而且能力不凡,就一定不是巧合了,那麼曾國藩到底身處什麼樣的家庭才能造就這樣一個興旺的家族呢?其實曾國藩在他的曾國藩家訓中提到過這件事情,在他看來一個家庭是否興旺,有三點最為重要。
  • 《曾國藩日記》:如何觀察一個人,可參照這7句口訣,八九不離十
    《曾國藩日記》:如何觀察一個人,可參照這7句口訣,八九不離十!但其實曾國藩有一點是要比孔子和王明陽更厲害的,那就是他看上特別準,而且他還留下了很多觀人之術的秘訣。曾國藩經常在日記中寫道「細參相人之法,神完氣足,眉聳鼻正,足重腰長,處處相稱,此四語者,貴相也,賢才相也。若四句相反則不足取矣」等等。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甚至有些人,若願望實現了皆大歡喜,但若沒有實現,可能就會對佛法生疑心或者怨恨之意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愚痴的表現。我們信佛學佛,並不是要祈求佛菩薩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佛曰:求佛不如求己,自己不知道努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佛菩薩身上,「因果不敵業力」,自己種什麼因,就會受什麼果。佛菩薩再慈悲、再想幫助你,也無法幫你改變因果。
  • 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到了晚年,曾國藩總結一生經驗,在書中披露: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不妨試試這4句識人口訣,一看一個準。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就是指:一個人內心的邪正主要看他的眼睛和鼻子;看這個人真誠還是虛假,主要看他的嘴巴、嘴唇。
  • 曾國藩:看一個人是否靠譜,這四點就夠了曾國藩家訓
    這四種相貌,正是靠譜的人擁有的四大特徵。靠譜的人,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落,讓人放心,能成事,是好搭檔,也是堅強的後盾。 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甚至是相貌神情便能夠看出這個人是否厚重。厚重的人,行為動作,言談舉止處處散發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據說,曾國藩在還沒有見過當時的攝政王之前,只看了一眼照片,便說:「聰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舉目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曾國藩覺得親王不是一個厚重的人,作為攝政王卻不厚重也是國家的不幸了。
  • 曾國藩:一個人說話處世,要牢記這3條「鐵律」,否則成不了大事
    為官幾十年,自然是少不了與群臣打交道,這就牽扯到說話做事,縱觀曾國藩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他說話做事的準則:一、說話要軟,軟在語氣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於好心,出於好意,話也是好話,但是出口之後,就變了味,明明是關心,卻變成了指責,這就是說話的語氣有問題。
  • 佛教:生活不如意時,牢記這兩句話,福氣自然來!
    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鹹,箇中滋味,只能自己體會,這就是「百味人生」。許多事情,初衷是最完美的,但結局卻常有遺憾,而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蜚短流長,也在所難免。當生活不如意時,牢記下面兩句話,福氣自然來。第一句,萬事只求半稱心。曾在寺院中見過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求半稱心,就是佛法的「中道觀」。不偏不倚,行於中道,則事事圓融,法法無礙。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最近在讀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識人術。這個識人術一共有三條內容,是曾國對自己過去十幾年識人經驗的總結。在李鴻章回家招募士兵時,曾國藩將這三條識人術分享給了李鴻章,希望李鴻章能夠根據這三條識人術招募一些真正有本事或者性格教厚老實的人。
  •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六句話,越早知道越好,避免禍從口出
    大家都知道孔子被譽為「聖人」,但是在晚清,還有一位被稱作"半個聖人",就是指曾國藩。曾國藩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無論是在文化方面,還是道德方面,他都是讓人佩服的大儒。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了說話的六個禁忌,與人交往時切忌說這六種話。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曾國藩相人口訣,白話文翻譯,收藏閱讀!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第一句是「邪正看眼鼻」。忠、奸是中國人看人當中最主要的方面,如果連好人和壞人都不能識別,那何談用人?所以曾國藩把識人口訣中的第一句話定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話講的眼斜鼻歪,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
  • 一個人身上有這2種「祥兆」,大富大貴是早晚的事情
    從呂蒙正的個人經歷,再結合眾多歷史人物的發家史,我們會發現:一個人身上有這2種「祥兆」,大富大貴是早晚的事情。福報多的人,常有這2個「吉祥」的暗示,看看你身上有沒有!這句話出自於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之口,讀起來振奮人心。這裡的「窮」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經濟上面的貧窮,二是指內心的困厄,生活不順利。但不管是對於哪一種「窮」,治療的最好辦法就是心懷鴻鵠之志。就如陳勝在窮困時喊出的那就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也如劉邦看見秦始皇豪華車隊時的感嘆——「嗟呼,大丈夫當如是也!」窮人最缺什麼?
  • 曾國藩: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人品不會很好,遇到及時遠離
    有人曾評價晚清名臣曾國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作為「半聖」的曾國藩,不僅在官場上步步高升,戰場上能打勝仗,而且治家有方,真正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甚至是青史留名。通常情況下,從一個人的說話中,就能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在曾國藩看來,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的人,人品多半不好,遇到要及時遠離。1、人前說狂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是人外有人,你認為值得驕傲的事情,可能在別人眼中不值一提。
  • 張栢芝說謊成性遭熱議,向太早有告誡:若不改正,遲早會吃虧!
    張栢芝說謊成性遭熱議,向太早有告誡:若不改正,遲早會吃虧!大家好,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說一說,關於張栢芝最近陷入說謊風波,引來一大片的網友熱議。而向太也很早就勸告過她,希望他能夠改正這一壞習慣,不然遲早會吃虧,走不長遠,沒想到,現在的張栢芝正處於風頭浪尖。張栢芝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完美的女神形象,當年一部《喜劇之王》深受大家的追捧與喜愛。可近日,由於她的言論不當,一時間將她推上了風口浪尖,並且張栢芝早期接受的採訪也是被扒出,這讓許多網友紛紛表示,難鬧女神人社要奔塌了嗎?
  • 清華大學校訓這兩句校訓,要牢記於心,福氣不請自來!
    清華大學,有這樣兩句校訓,希望人人都拿來使用,若能做到這兩句話,好運自然來找你。這兩句話出自《易經》。第一句:自強不息,第二句,厚德載物。易經的原文這樣寫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分別出自易經的乾坤兩卦。
  • 少說這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
    所以說,言語主要決定著人生的福禍,我們要儘量少說話,有些話還不能說。嘴巴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吃飯,一個是說話交流。飯不能吃太飽,暴飲暴食傷身體,吃到七分飽便好;話也是如此,不可多言,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少說3種話,多積口德,多點福氣。聰明人,少說這3種話,免得福氣偷偷溜走。
  • 一個人是否有教養,可以對照一下這兩個字
    梁啓超甚至評價曾國藩是「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還說曾國藩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比肩聖人孔子和王陽明。為什麼曾國藩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人生成就呢?其實這都離不開兩個字——敬與恕!
  • 3招打破識人不清的魔咒:心理分析師巴爾肯和曾國藩都這麼說
    而婚姻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替我們揭開了這層薄霧。無論結果是驚喜還是驚嚇,都不如一開始就得知全貌來的更靠譜。 如何判斷對方是否適合與自己共度餘生呢? 巴爾肯的建議是:1、要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2、在擇偶的時候要挑選與自己差別適中的類型。
  • 曾國藩識人口訣:簡單4句話,教你認清君子和小人
    而曾國藩辨識人才的法門,被許多人視為"相面術",總結成了八句相人口訣,流傳甚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國藩認為,通過眼睛和鼻子,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內心,因為相由心生。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所以看一個人,除整體外,第一就要看鼻和眼是不是長得正。這也是看人最基本的方面。
  • 「怎麼看出一個人在說謊?」心理學家會告訴你這5點!
    「怎麼看出一個人在說謊?」心理學家會告訴你這5點!「謊言」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裡還是職場上,都會遇到說了謊話的人。在很多情況下可以說,「撒謊」在很多時候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反應,甚至是一種本能,也成了成人世界相處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