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後大姨媽的疑問,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11-03 馬蕾醫生


大姨媽是每個育齡期女性怎麼也繞不開的話題,雖然懷孕時「躲」過了9個月,但產後該來的還是會來,每天媽媽群裡、微博、小紅書裡,我都會收到媽媽們的各種關於大姨媽的疑問。


今天我就來一篇文章說全了。





Q1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算正常?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都正常。


理論上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復潮會晚一些,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純母乳的媽媽產後1、2個月就來月經了(相對比較少),也有一些媽媽產後1、2年才來月經。只要確保沒懷孕,大姨媽想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就是這麼任性。



Q2

月經來得早晚對媽媽的身體影響不同嗎?


有人說月經恢復得早,說明媽媽卵巢功能恢復得好;也有人說月經來得晚可以讓卵巢多休息。


那麼究竟月經復潮早還是晚好呢?其實都可以,並沒有太大區別,別忘了,即使沒有來月經,也很大可能已經恢復排卵了啊,所以用月經恢復的早晚來判斷卵巢功能的做法並不科學。


當然,晚來月經有也有好處,就是可以減少媽媽缺鐵性貧血的機率,還有不來月經多爽氣啊。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會選擇晚來月經。想要這個願望成真,純母乳餵養可以提高几率哦。



Q3

月經復潮是因為媽媽的乳汁量變少了嗎?


媽媽群裡流傳著這種說法,如果你產後月經復潮了,說明你的奶量變少了,不夠寶寶吃。


其實這就是謠傳。產後月經恢復,跟媽媽的激素水平、子宮、卵巢等的情況都有關係,並不能簡單認為媽媽來月經就是因為乳汁量減少了。



Q4

月經的量時多時少正常嗎?


產後月經不規律很常見,主要是由於產後的激素水平還沒有恢復正常,所以即使媽媽月經已經復潮,但很可能月經是很紊亂的。


有時來過一個月後好幾個月都不來了,有時來一次量很多,有時又量很少。記住兩個原則:1、排除懷孕 2、不是大出血(比平時月經量多很多)

基本可以不要太操心大姨媽的情況。



Q5

如何區分是惡露還是月經?


有時候感覺惡露已經乾淨了,但產後一個多月又有出血了,究竟是惡露還是月經呢?


其實真的很難判斷,理論上來說惡露量會少一些,顏色沒有那麼紅,但是第一次月經也可能量不多、顏色不太紅啊,有時候醫生也很難判斷,會建議媽媽再看看下個月還有沒有,可是即使是月經也有可能下個月不來啊(產後月經不規律)。


所以一定要區分是惡露還是月經其實意義不大,一般來說,只要量不是很多,沒有異味,產後42天檢查一切正常,那麼無論是惡露還是月經都無所謂。


另外,書上說惡露會在42天內乾淨,但那只是平均值,一些媽媽產後2個月左右惡露依然沒有乾淨,但B超檢查沒有異常,可以再觀察。


Q6

來月經時乳汁變少怎麼辦?


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體會,來月經時乳汁變少了,這是的確存在的現象。


因為來月經期間的激素水平改變,會使泌乳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重新打開,有點類似初乳產生時的狀態,乳汁量少,味道鹹。但這只是暫時性的,等到月經結束後,乳汁量還是會恢復如常的。


媽媽們在月經期間多餵寶寶,必要時還可以藉助吸奶器吸奶補充。


Q7

來月經時寶寶不愛吃奶怎麼辦?


因為來月經期間乳汁口味可能會變得有一些鹹,可能有些敏感寶寶會不喜歡吃,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大部分寶寶不好好吃可能還是因為乳汁流量變慢了。


當媽媽發現寶寶不好好吃奶時,可以多喂喂迷糊奶,這時的寶寶不會太挑剔口感,另外在哺乳時可以擠壓按摩乳房,增加乳汁的流速。


Q8

月經恢復後乳汁就沒有營養了?


這種謠言真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的,但居然還有很多人相信,還有人因此讓媽媽斷奶。


乳汁的營養元素絕大部分是乳腺細胞自己合成的,其它的很少量的營養素來源於血液、組織間液,這些都跟媽媽來不來月經沒有半毛錢關係啊。


只要媽媽和寶寶想要繼續母乳餵養,不管寶寶有幾歲、媽媽有沒有來月經,乳汁都是有營養的,母乳餵養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Q9

不來月經就不排卵嗎?


當然不是啦。


很多媽媽在月經恢復以前,已經開始排卵了。



Uptodate:對於母乳餵養的女性,排卵的恢復似乎受母乳餵養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


一項納入200例產後女性的觀察性研究發現,較少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比完全母乳餵養女性更快恢復排卵。


此外,完全母乳餵養的女性通常在首次月經後排卵,而非母乳餵養的女性通常在恢復月經前排卵。在另一項納入101例母乳餵養女性(60例來自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41例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研究中,兩組女性恢復排卵的時間分別平均為27周和38周。


在這項研究中,與菲律賓的女性相比,巴爾的摩市的女性母乳餵養頻率往往更低,但每次哺乳的持續時間更長。在產後6個月內,所有閉經女性中的10%出現了排卵。在完全母乳餵養的女性中,閉經女性中的1%-5%出現了排卵。


在清楚知道了不來月經也會排卵以後,母乳媽媽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孕!

關於哺乳期避孕的方法大全,可以在後臺回復關鍵詞:避孕 查看。


Q10

產後來月經還會不會痛經


一部分媽媽生完孩子後,再來月經時驚奇地發現完全沒有痛經了,但一部分媽媽會發現依然還有痛經。


無論你是哪一種情況,也都是正常的。但不管有沒有痛經,月經期間總歸還是會有各種不舒服,腹部不適、頭昏、腹瀉、胃口超好等等。


如果痛經呈進行性加重,需要排除一下有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更新於2020年10月20日,經馬蕾孕哺育科普信息組審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避免公眾被錯誤認知和謠言誤導,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判斷和處理。個人的哺育問題需要與母乳餵養諮詢師討論或諮詢。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小白想學習或者加盟產後修復該怎麼選擇機構?看這一篇就夠了!
    隨著產後修復市場的逐漸變大,產後恢復師,薪資也是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人想學習或者加盟產後修復,但是對於沒有任何醫學基礎或者產後修復經驗的小白,該怎樣去選擇,一個靠譜的機構呢?如果說這個機構的老師非常的專業和拔尖,那麼培訓出的學生,才能夠比其他人更具優勢。專業和優秀的老師,才是真正能夠說服加盟商的重要武器之一。三、看企業文化一個真正向上發展的企業,必須具有正確的企業文化。
  • 產後大姨媽什麼時候來?惡露不盡怎麼辦?看完這些,就明白了
    呼喊聲最高的一定是:不用來大姨媽了!但是過了十個月「福利期」,卸貨後,TA還是會來噠!這時,產後大姨媽又成了寶媽們的新一輪困擾:1.產後九個月了,還沒來大姨媽,目前還在餵奶,是不是母乳餵養不會來月經?2.產後月經量明顯多了,而且來了近1個月,還要餵奶,會影響母乳嗎?
  • 產後「大姨媽」誤區,看看你踩中了幾個?看完記得收藏
    「大姨媽」真的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生理現象,在懷孕前,它來「光臨」的時候你很煩,不來「光臨」你更煩。而懷孕之後,經歷了十多個月的停經,本來已經習慣了沒有「大姨媽」的生活,但生產之後「大姨媽」遲遲不回歸,也會讓新手媽媽們焦慮不已。
  • 關於兒童安全座椅,看這一篇就夠了
    ,看這一篇就夠了但,在碰撞的一瞬間,孩子的頭部猛烈向前甩出,斜挎式安全帶,依然勒到了孩子的頸部,可能造成孩子的窒息。,看這一篇就夠了下圖中的最左邊才是安全帶使用的正確路徑,但對身高不夠的孩子來說,直接系安全帶並不能綁在正確的位置。
  • 產後來大姨媽時會遇到的問題都在這了,需要的媽媽趕快看
    過了十個月沒有受到大姨媽叨擾的日子。實在是爽,但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生完寶寶後大姨媽還是會回來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產後復潮時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答案,快看看有沒有你現在正煩惱的吧!生產多久之後來大姨媽是正常的產後多久來大姨媽跟個人體質和生產方式、哺乳方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產後大姨媽何時來?你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
    每個月都會有一位叫大姨媽的長輩,千裡迢迢的趕來看望每位女性朋友。懷胎十月,終於卸貨了,而不用伺候大姨媽的好日子也如滔滔江水奔騰而去。這不,新媽媽大姚已經備好各種美食、飲料、甜品,準備開門迎接大姨媽的歸來……可是,左等右等,盼來盼去,大半年過去了,還是不見大姨媽的影子,這可把大姚兩口子急壞了……(大姨媽來,我們很愁,大姨媽不來,我們更愁!)
  • 產後恢復好不好?看「大姨媽」來的時間就能知道,這個時間段最好
    原來產後恢復的好不好,看你大姨媽來的時間就能知道。而在這個時間段則會最好。一、產後什麼時候來"大姨媽",說明子宮恢復好。1、母乳餵養,斷奶後的兩個月內恢復。因為有母乳餵養的女性,在由於下丘腦及腦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所以閉經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但如果母乳餵養斷奶後的兩個月內來大姨媽,這將說明你的子宮恢復的很好。因為在生完寶寶之後,很多女性的月經都會推遲很長時間才來,而且量比較少。可能還有些會不規律。而如果這個時候,你如果是在母乳餵養斷奶兩個月後恢復月經,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你的子宮恢復的很好。
  • 愁skr人,產後大姨媽一直不來,咋回事?
    生完寶寶已經半年了,小C媽的大姨媽一直沒來,這可把她愁懷了——聽說,產後大姨媽來得越早,表明子宮卵巢恢復得越好!可這都半年了,大姨媽一直無影無蹤,是不是說明自己的身體恢復得很差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小C媽來到了醫院。
  • 產後大姨媽來的越早,子宮恢復的越好?
    孩子剛滿月的婷婷,一早驚訝的發現,自己的老朋友大姨媽居然回來了,剛開始還覺得有些詫異,是不是自己身體出了毛病,不正常出血?但是婆婆卻說,這月經恢復的早,說明你子宮恢復的好,這是好事。聽了婆婆的話,婷婷覺得似乎有點道理。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樣的疑問,產後月經什麼時候恢復才是正常的?
  • 產後「大姨媽」那點事兒
    產後「大姨媽」那點事兒 產後採取哺乳的女性,有些月經來得早,但有些則在一年之後才來月經,因人而異。一般產後40天左右,不餵奶的媽媽就會排卵,所以「大姨媽」就會來光顧,如果是餵奶的女性則相對時間更長些,長短間隔不一,有的可間隔一年以上才來「大姨媽」。
  • 產後多久會來大姨媽?
    生完孩子三個月了,我的大姨媽怎麼還沒來? 不管是懷孕前還是生產後,大姨媽始終是女性最關心的問題。不少媽媽在經歷了十個月不來大姨媽的輕鬆之後,又開始擔心起大姨媽遲遲不來,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 大姨媽啥時候來?這是許多新手媽媽都關心的問題,就像少女等待著自己的初潮一樣,這「第一次」讓人期待、又讓人擔憂。
  • 產後大姨媽啥時「探訪」才正常?不是半年也無關母乳,真相是這樣
    隨後小麗就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查,心想別再有什麼大問題。當醫生聽到寶媽小麗的疑問後,告訴她:對於產後大姨媽這個事情,不要著急,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而且每個產婦再次恢復例假的時間也有長有短,有的兩個月,有的則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現象,不用擔心。聽醫生這麼說,小麗終於放心了。畢竟,例假是血氣的根本,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當然,我們更應該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 產後多久來大姨媽,說明「子宮」恢復得好?其實主要看這幾點
    懷孕後,大姨媽就出去旅遊了,有10個月的時間不能造訪,雖然孕期有各種其他的折磨,但是見不到大姨媽心裡也很安慰。產後,大姨媽的旅遊假期快結束了,隨時準備回歸,但是她不會給你一個預期,而是突然破門而入,讓你猝不及防。有一個媽媽哭訴說「我怎麼剛出月子,大姨媽就來了,好擔心身體有什麼問題?」
  • 產後大姨媽的兩大誤區,你了解嗎
    不管哪個階段,大姨媽都是如此讓女性有「愛恨交織」的特殊情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令人「捉摸不定的」產後大姨媽~  誤區1:產後沒來大姨媽,可以不用避孕?如果你不想三年抱倆,想讓自己身體恢復得更好,即使是產後沒來大姨媽,還是要妥妥地做好避孕工作!
  • 產後大姨媽的兩大誤區,你了解嗎?
    誤區1:產後沒來大姨媽,可以不用避孕?大姨媽什麼時候跟奶水質量扯上了如此直接的關係?!大姨媽表示不服,奶水也表示不服!經歷過的寶媽都知道,在哺乳期來了大姨媽,那幾天奶水確實會稍微有減少,這僅僅是受身體激素變化的影響帶來的結果,通常大姨媽結束後就恢復正常。
  • 產後大姨媽報導時間,與子宮恢復有關?
    其實,生完寶寶之後,新手媽媽的身體正處於恢復階段,大姨媽也容易出狀況。產後大姨媽的正常來臨表明女性子宮恢復的情況,但每個人產後來大姨媽的時間有差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產後什麼時候來大姨媽?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一樣,產後大姨媽的恢復時間也有早有晚。早的大姨媽滿月後就會歸來,晚的則可能要等上一年甚至更久。一般來說,產後哺乳的寶媽,大姨媽來的會相對晚一些,時間大概在產後的4到6個月,當然有些人來的更晚,可能一年後才來。如果餵奶的不頻繁的話,大姨媽來的時間會早一些。
  • 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要注意這三件事情
    懷孕之後,除了寶寶本身帶給媽媽們的喜悅和感動,不用再來大姨媽也是很令人開心的,懷胎十月媽媽們都不用再受大姨媽的困擾,但隨著寶寶的降臨,大姨媽也終會來臨。但是生產後的媽媽們的身體還是很虛弱,所以一定不能大意。那麼,在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的媽媽們,到底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產後第一次來大姨媽,這兩種情況屬於異常,你需要及時看醫生
    由於我每天和表姐呆在一起,就看她從懷胎到坐月子,這帶孩子真是像闖關,闖過一關又一關,比唐僧西天取經還難。這不,表姐剛坐完月子,又開始牽掛自己的大姨媽了。雖說沒有姨媽的日子少了一月一次的麻煩,但是例假該來的時候不來,也不是回事兒。產後例假來太早或者太晚都不行,可能會影響媽媽的乳汁質量,給寶寶和產媽都帶來麻煩。為此,她專門去醫院諮詢了產科大夫,大夫給出了權威的解釋。
  • 想產後第一次大姨媽順利?這三種事不能做
    都得經過長達40多天的產後惡露期。惡露期時間長又恰恰是在自己最虛弱的時候,所以很多媽媽在過了惡露期之後對自己的「親戚」都不想怎麼關注。這種心態可是非常要不得的哦姐妹們!當惡露真正的完結,這個時候的大姨媽登門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其實就是女生產後子宮恢復是否良好的信號。有很多媽媽們在惡露完結之後,有的半年都沒有來大姨媽,卻絲毫不慌張。各位,你的心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 備孕就看這一篇~大姨媽/排卵周期/受孕攻略
    備孕的小可愛們看過來~母嬰老司機馬妞妞一篇教會你怎樣科學備孕!首先,想要成功備孕,得從了解自己開始!雖說大姨媽月月都來,(有的時候可能還不準)但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周期裡,大姨媽來來去去與排卵日的關係?大姨媽走後3天,去醫院做B超,連續監測卵泡- 步驟:1)醫院掛號,要求監測卵泡2)遵醫囑隔幾天隔幾天去做B超,看卵巢內卵泡的生長情況,逐步發現同一批卵泡中有誰長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