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是每個育齡期女性怎麼也繞不開的話題,雖然懷孕時「躲」過了9個月,但產後該來的還是會來,每天媽媽群裡、微博、小紅書裡,我都會收到媽媽們的各種關於大姨媽的疑問。
今天我就來一篇文章說全了。
Q1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算正常?
產後什麼時候來月經都正常。
理論上來說,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復潮會晚一些,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純母乳的媽媽產後1、2個月就來月經了(相對比較少),也有一些媽媽產後1、2年才來月經。只要確保沒懷孕,大姨媽想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就是這麼任性。
Q2
月經來得早晚對媽媽的身體影響不同嗎?
有人說月經恢復得早,說明媽媽卵巢功能恢復得好;也有人說月經來得晚可以讓卵巢多休息。
那麼究竟月經復潮早還是晚好呢?其實都可以,並沒有太大區別,別忘了,即使沒有來月經,也很大可能已經恢復排卵了啊,所以用月經恢復的早晚來判斷卵巢功能的做法並不科學。
當然,晚來月經有也有好處,就是可以減少媽媽缺鐵性貧血的機率,還有不來月經多爽氣啊。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會選擇晚來月經。想要這個願望成真,純母乳餵養可以提高几率哦。
Q3
月經復潮是因為媽媽的乳汁量變少了嗎?
媽媽群裡流傳著這種說法,如果你產後月經復潮了,說明你的奶量變少了,不夠寶寶吃。
其實這就是謠傳。產後月經恢復,跟媽媽的激素水平、子宮、卵巢等的情況都有關係,並不能簡單認為媽媽來月經就是因為乳汁量減少了。
Q4
月經的量時多時少正常嗎?
產後月經不規律很常見,主要是由於產後的激素水平還沒有恢復正常,所以即使媽媽月經已經復潮,但很可能月經是很紊亂的。
有時來過一個月後好幾個月都不來了,有時來一次量很多,有時又量很少。記住兩個原則:1、排除懷孕 2、不是大出血(比平時月經量多很多)
基本可以不要太操心大姨媽的情況。
Q5
如何區分是惡露還是月經?
有時候感覺惡露已經乾淨了,但產後一個多月又有出血了,究竟是惡露還是月經呢?
其實真的很難判斷,理論上來說惡露量會少一些,顏色沒有那麼紅,但是第一次月經也可能量不多、顏色不太紅啊,有時候醫生也很難判斷,會建議媽媽再看看下個月還有沒有,可是即使是月經也有可能下個月不來啊(產後月經不規律)。
所以一定要區分是惡露還是月經其實意義不大,一般來說,只要量不是很多,沒有異味,產後42天檢查一切正常,那麼無論是惡露還是月經都無所謂。
另外,書上說惡露會在42天內乾淨,但那只是平均值,一些媽媽產後2個月左右惡露依然沒有乾淨,但B超檢查沒有異常,可以再觀察。
Q6
來月經時乳汁變少怎麼辦?
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體會,來月經時乳汁變少了,這是的確存在的現象。
因為來月經期間的激素水平改變,會使泌乳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重新打開,有點類似初乳產生時的狀態,乳汁量少,味道鹹。但這只是暫時性的,等到月經結束後,乳汁量還是會恢復如常的。
媽媽們在月經期間多餵寶寶,必要時還可以藉助吸奶器吸奶補充。
Q7
來月經時寶寶不愛吃奶怎麼辦?
因為來月經期間乳汁口味可能會變得有一些鹹,可能有些敏感寶寶會不喜歡吃,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大部分寶寶不好好吃可能還是因為乳汁流量變慢了。
當媽媽發現寶寶不好好吃奶時,可以多喂喂迷糊奶,這時的寶寶不會太挑剔口感,另外在哺乳時可以擠壓按摩乳房,增加乳汁的流速。
Q8
月經恢復後乳汁就沒有營養了?
這種謠言真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的,但居然還有很多人相信,還有人因此讓媽媽斷奶。
乳汁的營養元素絕大部分是乳腺細胞自己合成的,其它的很少量的營養素來源於血液、組織間液,這些都跟媽媽來不來月經沒有半毛錢關係啊。
只要媽媽和寶寶想要繼續母乳餵養,不管寶寶有幾歲、媽媽有沒有來月經,乳汁都是有營養的,母乳餵養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Q9
不來月經就不排卵嗎?
當然不是啦。
很多媽媽在月經恢復以前,已經開始排卵了。
Uptodate:對於母乳餵養的女性,排卵的恢復似乎受母乳餵養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
一項納入200例產後女性的觀察性研究發現,較少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比完全母乳餵養女性更快恢復排卵。
此外,完全母乳餵養的女性通常在首次月經後排卵,而非母乳餵養的女性通常在恢復月經前排卵。在另一項納入101例母乳餵養女性(60例來自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41例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研究中,兩組女性恢復排卵的時間分別平均為27周和38周。
在這項研究中,與菲律賓的女性相比,巴爾的摩市的女性母乳餵養頻率往往更低,但每次哺乳的持續時間更長。在產後6個月內,所有閉經女性中的10%出現了排卵。在完全母乳餵養的女性中,閉經女性中的1%-5%出現了排卵。
在清楚知道了不來月經也會排卵以後,母乳媽媽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孕!
關於哺乳期避孕的方法大全,可以在後臺回復關鍵詞:避孕 查看。
Q10
產後來月經還會不會痛經?
一部分媽媽生完孩子後,再來月經時驚奇地發現完全沒有痛經了,但一部分媽媽會發現依然還有痛經。
無論你是哪一種情況,也都是正常的。但不管有沒有痛經,月經期間總歸還是會有各種不舒服,腹部不適、頭昏、腹瀉、胃口超好等等。
如果痛經呈進行性加重,需要排除一下有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更新於2020年10月20日,經馬蕾孕哺育科普信息組審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避免公眾被錯誤認知和謠言誤導,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判斷和處理。個人的哺育問題需要與母乳餵養諮詢師討論或諮詢。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