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已經半年了,小C媽的大姨媽一直沒來,這可把她愁懷了——聽說,產後大姨媽來得越早,表明子宮卵巢恢復得越好!可這都半年了,大姨媽一直無影無蹤,是不是說明自己的身體恢復得很差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小C媽來到了醫院。還好,醫生的解釋,讓她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1、產後月經何時恢復,完全因人而異
產後月經來得早或晚,往往和媽媽是否進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時間的長短,以及年齡等因素有關。
通常來說,母乳餵養的媽媽,由於受到泌乳素分泌的影響,閉經時間可能會長達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少數純母乳的媽媽,在半年內就恢復了月經。
而沒有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大約在產後4-6周左右,卵巢功能就會開始形成新的卵泡,隨著卵泡的生長、發育、成熟,大約在排卵2周後,大姨媽就登門造訪了。
因此,產後月經何時恢復,不能作為我們判斷子宮、卵巢是否恢復完好的標準。
2、斷奶3個月還沒來月經,需引起重視
通常來說,媽媽在斷奶後的1-2個月內,月經會恢復正常。但如果斷奶3個月了,月經還是沒有來報導,可能是出現了以下2種情況——
子宮、卵巢恢復狀況不佳,需及時就診,排查病因。
媽媽在產後的首次排卵期「中了獎」,再次懷上了寶寶。
這2種情況都不是媽媽們想要的,但如果發生了,也只能積極面對。
3、產後第一次來月經,量過少\多,正常嗎?
正常婦女月經血量一般為50~80ml,以月經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
很多媽媽會因為勞累、休息不足、貧血等原因,從而出現月經量過少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過度擔心,通常在調整作息、飲食後,會得到比較好的改善。但如果連續3個月(或以上),月經量一直很少,那就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了。
還有些媽媽發現自己產後的第一次月經量特別多,這可能和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有關。通常來說,如果月經沒有超過7天,那就不需要過度擔心。
但如果出血量特別大,且超過了7天,那就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了!產後月經過多,還可能和子宮肌瘤、子宮息肉等婦科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有關,需要結合醫學手段進行排查。
總的來說,像小C媽這樣的情況,多半是正常的,不需要過度擔心。希望各位媽媽都能用輕鬆的心態來迎接產後大姨媽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