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入手探秘科學,讓孩子真正的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生活小能手

2020-12-17 海邊育兒

入夏以來,各地的氣溫可謂是節節攀升,再加上雨水增多,又熱又溼的水熱條件特別利於植物生長。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一位媽媽發現10樓的家中長出了黑蘑菇。一開始她用塑膠袋包著拔掉了,結果又長出來了。

前前後後她拔了三次,第四次蘑菇再長出來的時候,這位寶媽徹底嚇哭了。

家中有兩歲半的寶寶,媽媽非常擔心蘑菇有毒可能會被孩子不小心碰到,但面對蘑菇反反覆覆地生長又不知所措。

植物專家分析說,這種蘑菇應該是鬼傘屬的菌類,是有毒的。

現在一些複合地板是木屑壓製出來的,和菌類生長用的菌棒材料比較相近,加上這位媽媽家中衛生間滲水,地板被浸泡後溼度很大,孢子一沾上,自然就會長出蘑菇來。

這種蘑菇雖然長得很嚇人,要徹底消滅它們十分簡單,只要在房間可能長的地方用開水燙一下,或者撒上一點鹽巴,它們就不會生長了。

所以解決方案是很簡單的,如果這位媽媽懂一些科學知識,也不至於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嚇得不知所措。

其實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不僅是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多多學習科學知識,更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探索科學的奧秘。

今天妙媽給大家推薦一本專門寫給7~13歲孩子的書籍——《寫給孩子的科學課》。這本書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入手,選取了多種身邊常見的食物、物品進行介紹,為孩子們解答各種各樣的「為什麼」。

本書分為三個主題,分別是:食品篇、工藝用品篇家用物品篇

食品篇介紹了23種美味食品的製作秘密工藝用品篇介紹了17種傳統器物的製作流程家用物品篇則給孩子們介紹了10種生活物品的製作工序

像我們民間傳承的臘肉製作。

孩子們喜歡吃的薯條的製作。

我們常用的廚房調味品醬油如何釀造。

書中融入了50多張精美實物插圖。

圖文並茂的方式不僅讓能孩子更容易學會這些食物的製作過程,也能讓孩子更直觀地了解食物,增強孩子對這些食物和事物的認知,掌握更多科普知識。

涵蓋生活三大主題,物品製作過程詳盡

本書分成食品篇、工藝用品篇和家用物品篇三個部分:

食品篇裡 ,給孩子介紹了冰淇淋、餃子、豆腐等孩子常吃、愛吃的23種食品。

工藝用品篇裡,共選取了青花瓷、風箏、油紙傘等17種傳統器物給孩子們進行介紹。

家用物品篇裡,則給孩子介紹了肥皂、鏡子、梳子等10種常用的生活物品的製作工藝。

全書採用簡練有趣的語言,把每一件食品、用品的製作方式和流程展現給孩子們,帶孩子揭開神秘科學的面紗。

《清香可口的粽子是怎麼做的》一章為例:

首先給孩子普及了粽子的別稱、常用的餡料以及它的來源和寓意,讓孩子心中對所講的美味食品有個大致的了解。

接下來,將製作流程分點列出,為孩子揭秘這些物品的製作秘密。

浸泡粽葉

包粽子前先要把新鮮的粽葉用清水浸泡一個晚上,粽葉一般選用蘆葦或者箬葉。——向孩子道明選用粽葉的種類以及浸泡的時長

浸泡糯米

先把糯米淘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泡一個晚上,農村一些地方還會用黃米來包粽子。——給孩子普及糯米浸泡時長以及所用的米會因地方口味不同而有所差別

準備餡料

預備的各種餡料也要提前清洗乾淨,不同的餡料浸泡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花生,芸豆、紅豆這些比較硬的東西,需要浸泡一個晚上;小蜜棗和葡萄乾這些軟的東西,浸泡一兩個小時即可。——不同的餡料所需要浸泡的時長不一樣

煮粽葉

把粽葉放到滾燙的開水裡面煮幾分鐘,撈出來後放到溫水裡面,用剪刀剪去根部很硬的那部分。——教會孩子該如何準備粽葉

包粽子

先把粽葉彎曲成一個不漏水的小漏鬥,再把糯米和各種餡料一層一層裝進小漏鬥裡;填滿小漏鬥後,用一片粽葉蓋上蓋子,再用一根繩子把小漏鬥緊緊地纏住。——一步步教會孩子包粽子

煮粽子

包裹好的粽子放到鍋裡,要加入足夠多的水,用大火煮三個小時,之後,還要讓粽子在鍋裡面繼續燜兩個小時。

就這樣美味的粽子就完成啦!

教學步驟詳盡,嚴謹清晰,就像是走進了大大小小的工廠和作坊,帶領孩子一起揭開科學神秘的面紗,體會科學的魅力!

圖文並茂,浸入式情景

將科學融入到生活中

為了讓孩子能更通俗,更容易去理解書中的內容,書中採用了400多張可愛插圖,對應400多個製作步驟,用更有趣的方式,了解物品的製作過程。

例如,在食品篇中講解關於【美味餃子的製作過程】時,書中先是給孩子介紹了餃子的來源、製作餃子所需要的材料,以及餃子所代表的寓意等知識,讓孩子對餃子多方面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

接下來,書中會用一幅幅生動可愛的插圖,給孩子詮釋餃子的製作工藝流程。

每一張插圖都一一對應製作方法,清晰明了,畫面生動形象。

這樣生動可愛的插圖,書中一共有400多張。通過這些可愛的插圖,不僅符合孩子的閱讀興趣,而且講解方式有趣直接,孩子一看就能明白。

知識拓展,專注細節

為了讓孩子能更詳細地了解每一個所介紹的物品,書中還特意增加了一個知識小版塊,用於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刺激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全書共拓展了70多個知識點,基本每一個物品介紹都會有1—2個知識點的介紹。

例如在【食品篇】裡面,孩子能了解到湯圓和元宵的關係、辣椒醬的小知識、用豆子做的食品有哪些.....等23種美味食品的小知識。

在細節方面,對於一些難字、生僻字,書中會特意進行注音,方便孩子無障礙閱讀。

整套書看下來,孩子們的知識面會得到大大的提升,對積累知識、開闊眼界很有幫助。

配套音頻隨時收聽,16開本圖文清晰

考慮到父母沒有過多的伴讀時間,編者們特別邀請了,我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教材、小學模擬試卷的專職錄音員,石曉寒老師為書中的內容進行配音。

她曾參與錄製、導演上百部少兒故事錄音,其中包括有《黑貓警長》、《中華五千年歷史故事》《寶蓮燈》等。

全書共50個音頻,一一對應書本中介紹的50種物品,音頻總時長達到了211分鐘。

獲取音頻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掃一掃主題右上角的二維碼,即可收聽,非常方便!

書本16開大小設計,圖文清晰,閱讀視野更開闊。

紙張內頁光滑,字體偏大,照顧孩子的閱讀特點。

書中插圖顏色明亮,色彩豐富,能輕易吸引孩子的視線。

限時優惠,感興趣的爸媽趕緊下手吧!

相關焦點

  • 《寫給孩子的科學課》從生活入手探秘科學,讓孩子掌握更多生活百科知識!
    著名臨床心理學家安妮麥克馬克曾分析過,孩子大量的提問是來自於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孩子愛問「為什麼」,說明他們正在運轉大腦、積極思考!如果能夠在這個時期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掌握更多知識,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面對孩子的提問,爸媽們一定不能忽略,應該給與積極的回應和引導。
  • 穿鞋襪大比拼 爭做生活小能手
    近日,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五彩驛站的幼兒園紛紛舉行小班段的穿鞋襪大比拼,小朋友們在比賽中不僅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吧。  橋南中心幼兒園:自理小能手 快樂大比拼  日前,為了鍛鍊小朋友的生活技能,橋南中心幼兒園小班段開展「萌娃穿鞋記」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比賽前,小朋友跟著老師學穿鞋襪。「打開小口袋,鑽進小腳丫,拉一拉,穿好啦!鞋子親一親,小腳鑽進去,扣上鞋扣子,穿好了!」
  • 【馨苑幼兒園】馨苑孩子都是生活小能手
    讓好素養,成為孩子本能3-6歲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好的生活習慣與素養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為此,馨苑的保育保教不僅關注孩子「育」的方面,也在關注如何教好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各種生活自理技能,小到洗手穿鞋,大到收拾玩具、安全交通規則的學習,馨苑的保育保教工作就是這樣環環相扣,一步步從孩子的幼兒園常規生活點滴中逐漸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讓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素養根植於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的一種本能良好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將日常習慣培育滲透到幼兒園的常規教育之中
  •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
    3-6歲是娃識字的敏感期,這2個方法,讓娃成為「識字小能手」所以家長要是掌握這2個方法,在孩子3-6歲的時候去傳授就能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讓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的2個方法1、抓住時機,提高興趣想要孩子成為識字小能手,不單單靠的是在6歲前,主要要是要讓孩子抓住時機,提高自己對識字的興趣。
  • 揭秘生活中的科學知識
    作為一個媽媽,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女兒剛上幼兒園,可她小腦袋裡的問題卻越來越多,多的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好多次都把我問的啞口無言,確實不知道怎麼回答她。想來想去還是得藉助外力,於是準備去書店給她買《十萬個為什麼》,好解答她那些疑惑。
  • 幫孩子打造「朋友圈」,你的孩子也能成為社交小能手
    如何讓自家孩子成為社交小能手開始成為家長們關心的話題!有這樣一個故事:媽媽帶著妞妞去公園,妞妞看見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正在蕩鞦韆,自己也想玩,但因為只有一個鞦韆,所以她只好等待。父母如何做才能巧妙地幫助孩子成為小小社交家呢?其實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有技巧的,導師為大家整理了6個小妙招。
  • 石家莊市欒城區第二幼兒園:生活小能手 自理我最棒
    本網訊(通訊員 張文迪焦會賢)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能力,11月20日石家莊欒城區第二幼兒園開展了以「生活小能手,自理我最棒」為主題的幼兒自理能力競賽活動。活動開展前,教師們組成專項研討小組,經過多次審議,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確保活動有效開展。「加油!加油!我最棒!」伴隨著喝彩聲,參加比賽的小朋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別看幼兒年齡小,身手不凡,動作麻利,穿衣服、疊被子、穿鞋子、系扣子......看!孩子們認真而又自信的樣子,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 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如何傳授並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
    當少年科學素養提高了則國家科學素養就真的提高了。前文講了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本文接著講,那如何傳授並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呢?如今,儘管孩子們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裡度過,但他們的品行、好的習慣、閱讀興趣、堅強的意志力以及幸福感其實都源於簡單的家庭生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但是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呢?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的孩子就該開始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後,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 VIN交易所生活,生活中的科學日常小知識
    VIN交易所生活資訊,VIN交易所生活發現人們在平時生活中難免各種各樣的小問題,VIN交易所生活假如不及時處理的話,將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解決起來都不難,只是大家缺乏相應的科學常識,那麼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將就這些問題和大家做個分享,期待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 科學網—科學知識比生活常識重要得多
    然而在筆者看來,僅在高端人才的選拔中重視科學素養與知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提高科學素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在日常課程學習中強調科學素養與知識。然而,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趨勢是強調和普及生活常識,筆者對這樣的傾向表示不解和擔憂。 在基礎教育的學科教育中,不應該強調生活常識,而更應該強調特定學科的抽象知識。
  • 觸發青春靈感 點亮科學生活——高新區雞山小學開展科技小製作評比...
    中國山東網訊(通訊員 劉琦)自參觀濟南市氣象科普館以來,濟南高新區雞山小學的隊員們就激發了熱愛科學的激情,為了進一步深化隊員們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全體少先隊員的創新精神,學校組織了「觸發青春靈感 點亮科學生活」科技小製作評比活動。
  • 給寶貝入手不同的繪本,讓他學習到不同的小知識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生活當中,教育孩子也真的是轉變了方式。其實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生活當中真的是少不了這些繪本。而且現在這些繪本做得真的是挺好的。他們分為不同的類別,從不同的方面能夠給予孩子不同的啟發。
  • 新泰市實驗幼兒園:生活教育為幼兒搭建成長階梯
    採用創新「生活、運動、遊戲、學習」綜合教育模式,通過各種活動,關注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真正使其成為活動的主體。大班開展《我是新泰人》主題活動,邀請蓮花山部隊官兵、新泰籍著名畫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等與孩子近距離接觸,激發我是新泰人的自豪感和為家鄉作貢獻的夢想。
  • 科學拓展課程 | 巧用科學知識 爭做小「研究生」
    如何將學習到的科學知識運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引導博愛娃們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努力引領每個博愛娃成為小小研究生。基於這樣的理念,科學組老師們通過結合教材,實踐探討,集思廣益,設計的全學段科學拓展課程新鮮出爐啦!
  • 藁城區東邑幼兒園開展「爭做生活小能手」技能比賽
    本訊網(通訊員 李倩)為了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自我管理意識,12月18日,藁城區東邑幼兒園開展了「爭做生活小能手」技能比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分別設置了不同的比賽項目。小班幼兒年齡最小,入園時間最短,進行了穿鞋子、扣扣子比賽;中班小朋友增加了難度,進行了夾豆子、穿襪子的項目;大班小朋友就更厲害了進行了編辮子、疊被子的比賽;在家長跟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寶貝們,在幼兒園個個變成了生活小能手。賽後,該園還為每個班級的小朋友頒發了一、二、三、等獎。
  • 孩子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孩子漲知識,還可以一起見證奇妙的科學,孩子再也不會捧著pad玩個沒完了。魔力科學團隊(理工爸爸的團隊)做這種科學小實驗的科普,已經有好幾年了,大大小小做過的實驗,超過300個。同時結合先進的STEAM教育理念,在經過數月的取捨與討論後,才最終確定了48個兼知識性、探究性、趣味性、安全性於一體的經典科學小實驗。
  • 渭南高新區第一幼兒園:自理能力我最棒 爭做生活小能手
    為了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激發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11月20日,渭南高新區第一幼兒園開展了「自理能力我最棒 爭做生活小能手」自理能力比賽。此次比賽,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了《穿鞋小達人》《剝剝樂》《背背樂》《我是穿衣小能手》等六個比賽項目。
  • 渭南高新區第一幼兒園:自理能力我最棒 爭做生活小能手
    為了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激發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11月20日,渭南高新區第一幼兒園開展了「自理能力我最棒 爭做生活小能手」自理能力比賽。此次比賽,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了《穿鞋小達人》《剝剝樂》《背背樂》《我是穿衣小能手
  • 科學團|給孩子的生活科學書,僅需29.9元
    孩子愛問「為什麼」,說明他們正在運轉大腦、積極思考!如果能夠在這個時期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掌握更多知識,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面對孩子的提問,爸媽們一定不能忽略,應該給與積極的回應和引導。今天推薦的這本《寫給孩子的科學課》,是專門寫給7~13歲中國孩子的生活科學書,讓孩子探索身邊的科學,熟悉身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