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麵包是一種非常經典的麵包,切片後還可以做各種三明治,吐司作為佐餐的麵包也很常用,所以,吐司麵包可以說是很百變又十分具有優雅魅力的「小女人」。
這款經典的日式北海道吐司,是家庭烘焙的好選擇,很實用的配方,還可以當早餐,方便上班族輕鬆解決匆忙的晨間時光。
這款稱為北海道吐司麵包,是因為在日本有著40多年的流傳,一直吸引著喜愛麵包的消費者青睞。這款吐司的做法是採用了100%中種發酵,配方液體量較大,所以麵團是比較溼潤的,操作時整型會稍微難一些,因為麵團真的太軟了,所以要合理掌握操作手法及時間和溫度的變化。
做麵包時麵團是關鍵,如果沒有廚師機用手工揉面的話,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如果手揉麵團要用手掌根部肉最厚那裡碾壓麵團順勢往前推搓,搓到手能達到的較遠的距離再把麵團拉回來,即不斷往出搓亦一邊往回拉。能感到麵團表面粘度下降了,不特別粘手了,就可以開始摔打麵團。用手握住麵團一端,提起麵團將另一端摔打在案板上,然後將麵團摺疊蓋住,再次摔打,重複整個過程,直至麵團到達處於擴展階段。
最後加入黃油,稱為「後油法」,然後再重複我們說搓出、拉回、摔打,直至麵團達到完全擴展階段。最後應該完全不粘手,是手光、桌面光、麵團光,然後檢驗麵團有薄膜,也叫手套膜,如果有破洞,可以看到洞邊緣光滑無鋸齒狀,這樣就是成功的手揉麵團了。
麵團發酵的溫度,夏天和冬天發酵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夏天環境溫度高溼度也相對大,時間就會相對縮短,冬天環境溫度低溼度也較乾燥,發酵時間會比夏天長,過程中需要自己多看多留意麵團狀態。
還有個不得不說的原理~發酵後的麵團,它能膨發的高度是有一定的,所以最後一步操作需要給膨發留一點空間。如果發酵過程中麵團已經漲到比模具還高,那麼烘烤過程中基本就不會再長高。而發酵過度的麵團裡面的組織是很鬆散的,表面刷蛋液時麵團會立刻塌陷 ,自然你的成品會受影響也不會太好看。
網絡上使用較多的是100%中種隔夜冷藏法。這種做法需要冷藏發酵12小時以上。我這次使用的是常溫發酵法,中種室溫發酵2-3小時就夠了,這樣可以更節省時間,具體做法下面分享給大家~
配方;
A中種麵團~
高筋麵粉260g、細砂糖15g、乾酵母粉3g、雞蛋1個、牛奶90ml
B主麵團~
蛋白20g、細砂糖40g、鹽2g、乾酵母2g、奶粉30g
淡奶油50g、黃油15g
做法;
1.準備中種材料,麵粉裡加雞蛋液和糖,牛奶裡加入乾酵母粉用筷子略攪勻一下,倒入盆裡攪拌至麵團稍具光滑,室溫進行發酵3小時。
2.主麵團裡的奶粉和糖加入盆裡。
3.中種麵團撕成小塊,與除黃油外的主麵團材料混合,然後開始揉面。
4.最後加鹽和黃油再揉搓麵團至擴展階段。開始室溫發酵。
5.麵團發酵兩倍大之後,分割麵團,每個小麵團160g,揉圓靜置20分鐘。
6.依次擀小麵團,擀成長舍形,越長越好。
7.再捲起來,靜置20分鐘後再重複擀卷一遍即可。
8.放入450g吐司模具中。
發酵到模具8分滿就可以烘烤了。烤箱提前預熱,設定上管溫度170度下管溫度180度,放入烘烤30分鐘就烤熟了。
備註;
1、出爐後震一下模具,可以震出熱氣。
2、剛烤好的麵包較軟,不要急於從模具桶中取出,等晾涼幾分鐘之後再脫模。
3、二次發酵不要太滿,否則烘烤時容易頂到上管。
一款非常柔軟的麵包就做好了。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讚、收藏,有更多精彩內容分享,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