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水廠等一批生態環境項目獲施工許可,總投資超76億元

2020-12-19 澎湃新聞

6月18日,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城投興港」)臨港水廠工程、臨港汙水廠二期擴建工程、臨港汙水廠排海管工程等首批4個生態環境項目取得施工許可證,總投資超76億元。

為滿足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提升臨港地區供水格局、提高供水安全保障,城投興港將在新片區建現代化水廠。臨港水廠工程是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總投資約9.4億元,預計2021年底建成。

臨港水廠示意圖

新建水廠總體規劃用地面積約8公頃,位於臨港裝備智造區北部泥城鎮範圍內,東至雲水路、南至泥城路、西至規劃道路、北至南鏡湖路,建設規模20萬噸/日。

項目將重點服務臨港新片區南部區域,並輻射整個臨港地區。新建的兩路清水出廠管分別沿雲水路與泥城路敷設,管線總敷設長度約5公裡。

臨港水廠原水將從青草沙水源地引入,經由南匯原水支線完成輸送,在原水水質高質量的基礎上,上海城投集團探索採用混合、絮凝、沉澱、過濾、臭氧活性炭等全流程淨水工藝,實現「常規+深度處理」淨水工藝結合,確保供水水質。

與此同時,上海城投集團計劃將雲計算、大數據、BIM等技術貫穿建設、生產、運行、維護、調度等全過程,日常運維人員控制在20人以內,實現一體化設計、數位化運營,建設智能「無人」值守水廠。

隨著新片區產業引入、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工業和生活汙水量迅速增加。目前臨港汙水處理廠是臨港地區最大也是唯一一座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8萬立方米。為滿足汙水處理需求,臨港新片區啟動汙水廠擴建工程。

臨港汙水廠二期擴建工程第一階段工程已於2019年4月開工,預計2020年底建成,將增加6萬立方米/日的汙水處理能力。

臨港汙水廠二期擴建工程示意圖

此次即將開工的是二期擴建工程第二階段工程,城投興港規劃技術部總經理崔晨表示,第二階段工程總投資4.36億元,將再增加6萬立方米/日的汙水處理能力,預計2021年底建成,擴建後臨港汙水廠總處理能力將達20萬立方米/日。

崔晨介紹,工程將採用深度處理工藝,各類汙水進入廠區的二沉池後,經過出水處理先達到國家一級B標準,再通過水解酸化均質、MBBR工藝、臭氧催化氧化工藝等各段工藝,使得臨港汙水廠出水指標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

為解決擴建後的臨港汙水廠尾水排放問題,臨港新片區將配套汙水廠新建排海管工程,排汙口深海設置,實行離岸排放。新建排海管工程總投資約2.65億元,預計2021年底與汙水廠擴建工程同步建成。

臨港汙水廠排海管示意圖

城投興港工程管理部總經理方衛介紹,項目新建兩根排海管,排放規模按規劃遠期35萬立方米/天一次建設,採用頂管法工藝施工,工程在海域段頂管一次頂進距離2.6公裡,「這將成為當前國內外已建或在建最長頂距的海下頂管之一。」

排海管的頂管工作井採用沉井施工工藝,下沉深度28米,屬超深沉井,沉井距離一線海塘大堤僅約60米。為確保一線大堤安全,上海城投集團將引入先進施工技術,採用微擾動的「壓沉」工藝,精準控制沉井下沉參數,大幅減小沉井周邊土體擾動,確保大堤沉降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此外,為配合新片區「藍網縱橫、水綠融合、生態綠色」的河湖水系總目標,上海城投集團即將開展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該項目已在6月18日完成開工備案。

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示意圖

泐馬河是浦東新區南北向唯一與杭州灣直接相通的主幹河道,是區域河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區域引排水功能,同時也是區域水生態系統功能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

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長度約18.1千米,其中拓浚河道工程約8.39千米,實地開河河道1.8千米,新建節制閘1座,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擬分四期實施。

泐馬河河道整治工程以建設安全高效的防洪除澇體系、水清流暢的水環境調配體系、林水共生的水生態融合體系為導向,設計方案從河道到陸域均融入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護岸結構將採用透水性多孔材質,確保水、岸、植物和動物共同構建生態河流;道路結構將採用透水設計,雨水花園因地制宜實現對雨水的初期淨化。

上海城投興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去年12月,是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在臨港新片區設立的窗口企業,註冊資本500000萬元。除即將開工的4個生態環境項目,今年下半年,城投興港還將陸續開工兩港大道汙水主幹管工程、蘆潮引河和人民塘隨塘河等一批河道整治工程,項目總投資近70億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一批人工智慧產業項目在臨港集中簽約
    12月18日,一批人工智慧產業項目在臨港新片區集中簽約,涵蓋核心晶片設計、智能終端應用、算力算法、創新性平臺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據悉,「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將聚焦晶片、傳感器關鍵技術研發,加速推進「AI+」多元應用場景落地,加快建設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加大宣傳營造產業集聚發展氛圍。計劃在「十四五」末,新片區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及相關產業規模達到900億元。
  • 31個項目 總投資191億元 青白江又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和開工
    今年以來,成都市青白江區深入開展市委市政府「項目招引攻堅行動」,自7月起,每月都組織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和集中開工儀式,每次集中開工和籤約所涉項目的總投資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 總投資665.4億元!太倉88個項目集中開工開業
    今天,太倉舉行2020年春季產業項目集中開工開業活動,現場88個項目集中開工開業,總投資665.4億元。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出席活動並致辭。今天集中開工開業的項目中開工項目53隻,總投資488.3億元●外資項目21隻,總投資214.6億元;內資項目32隻,總投資273.7億元。
  • 貫涇港水廠水源生態溼地項目下月開工
    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了解到,備受關注的我市又一生態溼地項目——貫涇港水廠水源生態溼地治理工程,將於4月上旬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解決市區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貫涇港水廠水源生態溼地工程,是在借鑑已投入運行的石臼漾水源生態溼地良好運行效果的基礎上,著眼於進一步保障貫涇港水廠取水水源安全而啟動的。」
  •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12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81億元!
    從投資規模上看,總投資30億元以上項目1個,投資共37億元,佔全部項目投資的13%;總投資10-30億元的項目3個,投資共52億元,佔全部項目投資的19%;總投資1-10億元的項目52個,投資共167億元,佔全部項目投資的59%;總投資1億元以下的項目65個,投資共25億元,佔全部項目投資的9%。
  • 總投資超154億元,IBM中國上海總部等集中簽約入駐張江科學城
    新年伊始,張江科學城就迎來了「開門紅」。「張江科學城回顧與展望活動暨重大項目籤約發布會」今天在上海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ABB等一批戰略合作項目舉行了籤約儀式,IBM中國上海總部等項目則拿到了鑰匙,正式入駐張江科學城,所有項目總投資超過154億元,  一批產業項目入駐  張江正在全力推動科學城建設規劃落地,抓好重大項目推進,建設「科學特徵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
  • 總投資近10億元,臨港新片區這片基地今天竣工,將研製生產數百顆衛星
    原標題:  總投資近10億元,臨港新片區這片基地今天竣工,將研製生產數百顆衛星其中衛星總裝廠房3.6萬平米,擁有7個衛星總裝大廳,和完善的力、熱、噪聲、微波暗室等環境試驗條件,能夠同時承擔30到50顆噸級衛星的研製,並具備同時承擔100顆以上微納衛星的研製能力。臨港衛星研製基地北區將主要承擔通信、導航、遙感等國家裝備型號任務的組批生產製造。  同步開工建設的南區,總投資3.4億元,佔地面積37畝,建築面積3萬平米。
  • 2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30.3億元,成都金堂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
    12月18日,金堂縣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金堂縣臨港新城冷鏈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臨港新城冷鏈產業基地項目現場隆重舉行。此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23個,計劃總投資130.3億元。其中,新開工金堂縣臨港新城冷鏈產業基地項目、港中旅運動康養度假街區等重大產業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63.5億元;新開工北河濱江路及生態修復工程、食用菌產業園農產品精深加工園三期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項目6個,計劃總投資13.9億元;新開工淮州新城2018年棚戶區改造項目、淮口一小改擴建工程等公服配套項目9個,計劃總投資52.9億元。
  • 鹽城臨港產業提速發展 1至10月份新開工72個億元以上項目
    榮鑫偉業是鹽城市引進的一個重特大項目,總投資45億元,主產品低鎳基新材料,屬國家鼓勵類循環經濟高新技術項目,也是鹽城臨港產業發展的一個代表。今年以來,鹽城市把加快建設臨港新型產業基地作為推進沿海開發開放的重要內容來抓,全市臨港產業加速發展。鹽城市發改委統計數據表明,1至10月份,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臨港產業項目72個,總投資222.33億元;沿海經濟區累計完成開票銷售940億元,實現稅收65億元,同比增長13.2%、11.7%。   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項目(第二批)集中開工]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確保...
    此次集中開工項目共6個,總投資3.93億元,分別是雅星鎮春江水廠供水工程、雅星鎮春江水廠配套電力工程、雅星鎮春江水廠配套道路工程、大成鎮鎮墟汙水處理工程、新州鎮鎮墟汙水處理工程和東成鎮鎮墟汙水處理工程。這些項目開工建設對儋州經濟生態發展和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有什麼意義?記者就此採訪6個項目相關負責人,敬請關注。
  • 融創桃源國際生態文旅度假區項目奠基 總投資超200億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2月19日上午,融創桃源國際生態文旅度假區項目在蘇州市吳江區奠基啟動,總投資超200億元,將建設具有長三角最大頭部民宿集群的世界級水鄉森林文旅生態度假區,打造全場景、沉浸式的高品質文旅度假目的地。
  • 不盤不知道 85個環保中標項目總投資超257億元
    85個項目,超250億元的投資,盡在5月環保中標市場。(僅供參考,如有遺漏歡迎留言)>湘潭市譚家山煤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試點(2018-2020年)項目第四標段施工項目   中標單位:湖南省資源規劃勘測院   中標金額:1.299億元   坊子區汙水處理及管網設施PPP項目   預中標單位: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牽頭人)、北控水務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光明區建區一周年31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超450億元
    區委書記王宏彬,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榮生,區政協主席李世清,以及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區各有關部門、各街道主要負責人,區人大代表和區政協委員,施工單位負責人和施工人員代表共計150人共同見證。大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完成48個城中村綜合治理,優秀率全市第一,市容環境綜合考核全市排名從多年墊底提高到全市第二,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一年來,我們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將治水提質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提前完成「十三五」市政汙水管網補課任務,茅洲河幹流等建成區「1+4」水體穩定消除黑臭。
  • 嘉興市石臼漾水源生態溼地項目年底投用
    記者昨天從市水務集團獲悉,我市第二個水源生態溼地——貫涇港水廠水源生態溼地馬上要和市民見面了。該溼地計劃總投資2.277億元,規劃建設總面積3737畝,建成後將與現有的石臼漾水源生態溼地形成南北呼應之勢,進一步保障市區供水安全。據悉,該溼地將於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 滄州在海洋開發中融入生態理念
    近年來,滄州市在做大臨港產業,加速推動臨港經濟跨越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正確把握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堅持依法管海、節約集約用海,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科學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展壯大海洋優勢產業,切實提高海洋開發與管理水平,為沿海區域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海洋開發中拓展城市建設。
  • 26個項目總投資110.7億元 石家莊市第四季度項目集中開工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參加本次集中開工活動的項目,共有裕華區藍山國際城市綜合體、平山縣敬業超高壓超高溫發電等26個,總投資110.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2億元,項目平均投資規模4.2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的項目19項,5000萬元至1億元的項目7項。
  • 4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 總投資56.8億元
    此次開竣工項目共45個,總投資56.8億元,涵蓋工業生產、城鎮建設、交通設施、商務科技、農林水利、文化旅遊、教育衛生、社會事業等領域。其中開工項目29個,總投資41.94億元,竣工、啟用項目16個,總投資14.86億元。
  • 總投資額76億元,烏當區旅遊招商小爆發,4大旅遊項目正在招商
    樂居買房訊 潘榮貝 6月5日,據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公示,烏當區十方渡溫泉度假村、新堡布依風情文旅小鎮、新堡布依鄉村度假群落項目、可龍杜鵑花海生態旅遊項目4個項目被納入招商項目庫,總投資金額76億元。其中,烏當區十方渡溫泉度假村總投資額30億元,項目位於烏當區水田鎮,項目擬打造為治癒身心的頂級野奢生態度假村,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十渡湯泉、藥泉湯墅、冥想森林、國際溫泉養生中心、溫泉度假酒店、養生泉街等。
  • 總投資264億元!許昌今年第二批6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持續深入開展「四個一百」專項行動,全力破解制約項目推進的瓶頸和難題,切實營造良好建設環境。各項目單位和施工單位要緊抓施工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力爭早建成、早達產、早見效。同時,要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尤其是要圍繞我市確定的九大產業專項,再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引領性、支撐性、關鍵性的重大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培育後勁、增強動力。
  • 【聚焦】總投資38.8億元!梅州市梅縣區一批重點項目集中動工
    【聚焦】總投資38.8億元!梅縣區重點項目集中動工是梅州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梅縣區實施「三個一批」項目的豐碩成果,將為梅州市振興發展打造新支點、增添新動能。希望梅縣區一如既往地服務項目加快建設,及時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致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著力在實體經濟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教育醫療事業等方面發力,繼續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