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梅展示剛孵出的鵝雛
李剛 陳曉冬
開春以來,鄭繼梅一直在忙碌。
「這兩天,鵝雛開始一批一批出殼了,我得天天看護好這些小傢伙,它們可都是合作社社員們的『財神爺』呢!」她說。
阿榮旗得力其爾鄉的全順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幾天正在進行大鵝育雛,工人們一邊看著出雛、撿雛,一邊忙著給鵝雛打疫苗。鵝雛打完疫苗後,要在育雛室待上7天,保證成活率。在育雛室,合作社理事長鄭繼梅每天都和工人精心照顧著新出生的鵝雛,按時添料上水保證食物充足,室內保持30攝氏度左右恆溫,給鵝雛們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和足夠的活動空間,以確保鵝雛的質量優良。
趕著大鵝走上致富路
在得力其爾鄉農民眼中,鄭繼梅就是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帶頭人。自2010年起,鄭繼梅開始發展大鵝養殖,並創辦了全順大鵝養殖合作社,自身致富的同時,帶動鄉親們一同走上大鵝養殖之路。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全順大鵝養殖合作社逐漸形成了養殖種鵝、孵化、育雛、防疫、飼料、技術、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合作社發展社員153人,帶動全鄉養鵝戶1000餘戶,輻射帶動全旗養殖大鵝50萬隻,年產值2000多萬元。2019年,鄭繼梅被評為阿榮旗首屆農村實用類「阿榮英才」。
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戶能學到養鵝技術,鄭繼梅每年都要特別為貧困戶開辦培訓班,將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把集中幫扶飼養轉換成扶持各戶分散飼養,向全鄉貧困戶免費發放脫溫30天的種鵝,負責全程技術指導。要求貧困戶以綠色散養為主,合作社高出市場價回收他們養殖的成品鵝,帶動全鄉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2000多元。
延長產業鏈拓寬增收路
為了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鄭繼梅以合作社為依託,帶動全鄉其他9家大鵝養殖合作社共同成立了聯合合作社,實行集中鵝雛孵化、育雛、飼料、技術管理、防疫、回收「六統一」的管理模式,與大鵝養殖基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從而帶動全鄉經濟發展。目前,合作社已經孵化出首批鵝雛3.5萬隻,預計7月份,可孵化鵝雛50萬隻,其中有20萬隻,將銷售給得力其爾鄉的6個大鵝養殖基地。合作社在帶動全鄉大鵝養殖業發展的同時,解決了本地20餘名勞動力就業,讓本地村民在家門口務工就能致富增收。
「我們合作社今年共能孵化50萬羽,育雛30萬,基本可以保證阿榮旗全旗的養鵝需要。得力其爾鄉整鄉推進大鵝養殖,我們全力保證提供最優質的鵝雛,讓他們養出來最好的鵝。」鄭繼梅邊忙著幹活邊說。
隨著大鵝合作社發展的不斷壯大,鄭繼梅的思路也越來越活躍。經過深思熟慮和前期調研、市場考察,鄭繼梅決定延長產業鏈,將成品鵝進行加工。合作社上馬了烤鵝加工設備,從安徽高薪聘請專業烤鵝師傅,並根據消費群體的口味適當改良,形成獨特的味道和絕佳的口感。「繼梅烤鵝」出爐後,遠銷北京、上海、昆明等各大中城市,產品供不應求。她開了1 家分店,在全國各地設了16個微信帶貨點。下一步,鄭繼梅打算把整隻烤鵝分割加工,鵝翅、鵝頭、鵝掌等分開加工,獨立包裝,爭取註冊自己的品牌,早日打入超市。
「把大鵝的產業鏈做長,讓我們的綠色產品走向全國,讓鄉親們收入越來越高,這是我的目標。」鄭繼梅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
▲剛孵化出幾天的小鵝雛在飲水
▼孵化車間內擺放整齊的種蛋
盧恆久 攝
[責任編輯: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