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追問落馬貪官的贓款都進國家「錢袋子」了嗎?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代表委員追問落馬貪官的贓款都進國家「錢袋子」了嗎?

十八大以來,反腐風暴持續深入,超過50名省部級「老虎」落馬,被拍的「蒼蠅」更不計其數,涉案金額數以億計的巨腐屢現。

兩會上,代表委員和公眾在關注反腐「成績單」的同時也有疑問:繳沒的巨額贓款去哪兒了?依據什麼樣的流程進行處理?

「新華視點」記者對財政部以及紀檢、法院等相關部門進行了追訪。財政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執法機關依法對當事人實施處罰所得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物品的變價款,全額上繳國庫。

一問:贓款贓物誰在處置?

隨著反腐持續深入,大批貪官落馬,腐敗涉案金額屢創新高。河北北戴河供水總公司總經理馬超群家中被搜出現金1.2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家中搜出現金折合人民幣2億餘元,為清點這些現金,當場燒壞4臺點鈔機。

在違法犯罪之外,各地收繳的違紀資金也不斷攀高。廣東省紀委披露,2014年廣東各級廉政帳戶收繳紅包禮金6500多萬元,比前一年的3000萬元增長一倍多。

除了巨額受賄、紅包禮金,還有的貪官收受了房產、名貴手錶、古玩字畫、珠寶玉器等貴重物品。這些不法收入是由誰在處置?根據什麼樣的流程進行處理?

據全國政協委員、涼山州監察局副局長何吉英介紹,貪汙賄賂等違法犯罪涉及的贓款,由檢察院反貪部門負責;違紀和廉政帳戶資金,由紀委負責;貴重物品,在經過相關司法程序後,由法院負責拍賣。

從流程看,如果案件由紀委首先介入,則由紀委先行控制和處理,在移交司法處理時一併移交司法機關;有的案件則是由檢察院反貪部門直接查處,相應的,贓款贓物由其直接處置。

二問:反腐追回的錢都入國家的「錢袋子」了嗎?

根據梳理,反腐追回的錢有三個去向。

第一,上繳國庫。

「新華視點」記者從財政部相關部門獲悉,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執法機關依法對當事人實施處罰所得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物品的變價款,全額上繳國庫。

這當中既包括受賄贓款、紅包禮金,也包括贓物拍賣後所得資金。對由紀委處置的違紀資金,《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關於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沒收追繳違紀違法款物管理的通知》也明確規定,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製或監製的票據,要按規定及時上繳國庫。

第二,退還原單位或當事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京平介紹,對於貪汙挪用的款項,經法院認定後,按程序退還原單位。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有的案件中,紀檢部門依法查扣的款項和凍結的資產,最終未被法院認定為贓款的,將依法退還當事人。

第三,補充辦案經費。

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在上繳國庫後,再由財政部門回撥給辦案單位。但是,各地均沒有公開一個明確統一的辦案經費回撥標準和數額。「不公開,就容易滋生新的腐敗問題。」黃京平說。

三問:贓款是否會被截流?

有代表委員提出擔心,在上述三個依法依規的流向之外,這麼龐大的資金有沒有被違法截留、侵佔、挪用,流向「灰色地帶」?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在處置贓款贓物過程中,過去存在兩種不規範的情況。

一是登記不清,贓物離奇消失。一位法院執行法官告訴記者,隨案移送是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應當堅持的原則。但如果對貪官家裡進行偵查扣押款物時,對一些款物都不予登記,那麼到下一個司法環節,這些款物都難覓蹤影,很難找到了。這正是在重慶打黑中出現「黑打」甚至貪汙的原因。

二是辦案返還提成。上世紀80年代,由於政法機關辦案經費缺乏,一些地方曾出臺規定,在財政機關核准後,罰沒收入可以返還20%至30%,這導致司法機關陷入逐利的傾向。

何吉英說,在中央規範涉案資金管理之前,在一些地方確有「辦案返還提成」的做法,但現在已經得到了規範。過去辦案涉及的贓物登記不清、處置程序不規範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如現在辦案中,必須當著涉案人員家屬面清點核對,並作出贓物登記清單。

2014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中央司改辦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對涉案財物處置都有規定,但執法司法實踐中涉案財物處置工作隨意性大,保管不規範、移送不順暢、信息不透明、處置不及時、救濟不到位等問題突出,嚴重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為此,中共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規範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

四問:監管如何落實?

不少代表提出:「貪官的贓款贓物多侵吞國家和搜刮百姓而來,國家的錢也是取之於民,如何讓老百姓從高壓反腐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有沒有用回民生?」

財政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修訂完善罰沒財務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罰沒財務處理處置,完善中央與地方罰沒收入分配政策,嚴格實行罰繳分離和收支脫鉤管理。

實踐中,有的地方紀檢機關已不定期曬出了反腐涉及資金的情況。全國人大代表張育彪建議,國家可出臺有關規定,要求各地定期公開資金數額和流向情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讓反腐追回的贓款贓物「曬」在陽光下。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葉前、楊維漢、烏夢達)

相關焦點

  •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蔡國華落馬,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一審被判死緩
    眾所周知,國家一直在加深反腐行動,不少貪官都被查處落馬,這些貪官的相似之處就是起初沒有忍住誘惑邁出了第一步,後面就已經收不住了。貪官本來是好官,不然也不會坐上高職位,但就是隨著高職位的逐漸晉升,他們才會對權力越來越看重。每個貪官和貪汙的金額大小不等,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只要是違法亂紀貪汙受賄,就是已經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 江蘇女局長金秋芬落馬,被戲稱"最知名情婦"!用贓款瘋狂購買奢侈品
    自從國家開展反腐工作以來,已經有大批官員落馬,貪官是我們非常憎恨的對象。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是知法犯法,在其位不謀其事,他們必將接受法律的制裁江蘇省揚州市環保局局長金秋芬被查,她被很多人稱為是「最知名的情婦」,她曾經用貪汙的公款和別人給的贓款,在國外瘋狂的購買奢侈品.
  • 貪官家藏4000多瓶茅臺酒 喝不完只能倒進衛生間
    相信大家都看過《人民的名義》,這是前幾年一部關於反腐主題的電視劇,當時刷新了湖南衛視近十年的收視最高紀錄。其中令家居姐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就是貪官趙德漢家中滿牆滿床的人民幣,看似普通的家裡到處都藏著贓款,甚至能開一所小銀行。原本以為這些誇張的場景只是影視效果,沒想到現實中竟然真的存在。
  • 代表委員探討網絡反腐:意義在於倒逼公權力改革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要讓網絡「雙刃劍」放大正能量、減少副作用。網絡反腐真正的意義不在於打倒多少貪官,而在於倒逼法律制度完善和公權力部門改革。  網絡竟成「神兵利器」  同樣在一個代表團,兩位全國人大代表身邊都發生了網絡反腐的鮮活案例,性質卻截然相反。一名地方官員被網帖舉報「九大罪狀」,包括「住豪宅」和「頻繁換老婆」,一段時間後被免職。
  • 落馬官員寫悔過書盤點 貪官懺悔分三時間段六大類型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量的加大,以及眾多貪官的查處,落馬之後和貪汙腐敗有關的懺悔,也幾乎成為多數落馬官員必做的動作,甚至去年被查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也已經寫了一份悔過書,並成為其他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而落馬官員因何而貪?在貪腐的路上,他們又走了一條怎麼樣的心路歷程?
  •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蔡國華落馬,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被查落馬,這位官員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蔡國華是山東陽信人,工學博士,很早就參加了工作,屬於資深的老黨員,曾經擔任恆豐銀行的董事長。根據相關調查,蔡國華在任職期間濫用職權,利用手上的權力大肆貪汙受賄挪用公款,涉案金額高達103億,創下了貪官涉案金額之最。根據相關部門的調查,蔡國華握有權力之後濫用職權,利用手中的權力違規在銀行內部發放核心員工薪酬獎勵,而且推行員工持股。
  • 央視揭貪官"家族式腐敗"細節
    父子兵:兒子收錢,老子辦事  2014年1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宣判,劉鐵男一審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檢察機關指控,「劉鐵男單獨或與其子劉德成共同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558餘萬元」。
  •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落馬,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
    各位朋友應該都知道,隨著自己不斷成長,所面臨的誘惑會越來越多,我們大家最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抵制這些誘惑,政府官員更是應該如此。11月6日,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對蔡國華進行了一審判決,正式判處蔡國華死緩!
  • 天津一對夫妻雙雙落馬,贓款曾入股貸款公司,從中獲利七百萬元
    有一些領導為了個人的利潤不顧他人利益,從而選擇走上一條彎路,把自己的一生都搭了進去,明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屬於違法的,可是他們依然會選擇去做。對於這種知法犯法的人,更應該讓其受到嚴厲的懲罰,我們國家一直提倡反腐貪汙,可是有一些貪官,可是有一些貪官依然是我行我素,成為了危害社會危害國家的一顆大毒瘤。
  • 陝西女區委書記落馬!被人戲稱「賣官書記」,貸款買官醜聞曝光判刑13年
    貪官汙吏的出現能體現出我們人類原始人的本性,我國的反腐工作一直都公正嚴明有序的進行,貪官抓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對於貪汙腐敗的現象並沒有得到明確的遏制。抱有僥倖心理的人還是大有人在,小的貪官能夠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大貪官無視國家法律的存在,受到影響的是整個國家的社會秩序。
  • 國家開發銀行幹部落馬,為藏賄款買房子!被查時現金擺放整齊熱縮膜都未拆
    大家都看過非常多的貪官,這些貪官的下場無一例外都受到了國家的嚴懲,對於國家公職人員知法犯法違法亂紀,國家一直都是零容忍,而且懲辦力度非常嚴格,可能在大家以往的印象裡,只要是貪官,他們都會受賄大量的贓款,而且會把這些贓款存到銀行或者是個人帳戶。但是你見過有貪官為了藏錢專門買一棟房子的嗎?
  • 這個省級監獄管理局連續兩任「一把手」落馬,前任被稱「億元貪官」
    範軍長期在自治區政法系統任職,曾擔任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自治區監獄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等職務。今年3月範軍轉崗文博院,9個月後落馬。至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連續兩任「一把手」落馬。
  • 媒體:官員全額退繳巨額贓款後如何從「輕」處罰-退贓 贓款贓物...
    在以往官員貪腐審判中,退繳、追繳、收繳都有。退繳屬於從輕處罰情節。對於貪汙的贓款,落馬官員都是什麼態度對待?從輕處罰能有多「輕」呢?  哪些「老虎」曾積極退贓  十八大之後,很多讀者們熟悉的「老虎」都有積極退贓情節,「退繳全部贓款贓物」的也不少。
  • 山西一局長落馬!黃金30公斤存摺2427張,20多個身份證多省存錢
    隨著我國近年來的反腐高壓,越來越多貪汙受賄的官員被查落馬,雖然他們貪腐的金額都不相同,但是他們卻無一例外的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律,必須要受到國家的嚴厲制裁。山西一位局長趙晚疇被查落馬,根據調查,他家裡有黃金30公斤,存摺2427張,並且他還用了20多個身份證在多省存錢。
  • 貪官的女兒在加拿大
    如果我告訴你,她叫程頌蓮,真實身份是被開除黨籍的落馬貪官、原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的孫女,中國「紅通」名單裡和賴昌星一個數量級的外逃貪腐分子程慕陽的女兒,你做何感想?你會豎起中指,你會吐出國罵……是的,這些國家蛀蟲,捲走了億萬財產,拿著你我他、無數中國人的血汗錢走入西方上層社會漂白鍍金,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程氏父女的故事,你一定想聽。
  • 貪官為求立功檢舉同夥:蔣潔敏供出周永康
    不過近年來,的確有部分落馬貪官因為符合自首情節或有立功表現,被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據媒體報導,湖北省鹹寧市中院在去年10月12日公開宣判了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的受賄、濫用職權案,「對於濫用職權犯罪,李春城具有自首、重大立功及悔罪情節,依法予以減輕處罰」。
  • 貪官"最後一搏":有人裝瘋尿褲子 有人用醋毀手機
    該片披露,甘肅省原副省長虞海燕在中央巡視組到達前,把家裡跟相關老闆的合影都剪碎了往馬桶裡衝,把和老闆們聯絡的手機用醋浸泡後扔進了黃河。無獨有偶,這一行為與此前一位落馬官員頗為類似。此前,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被中紀委帶走時,其第一反應便是消除違紀違法的證據。紀檢人員稱李春城被控制後,「他要求上廁所,並試圖摳出一張手機卡扔掉」。
  • 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導讀】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招聘信息: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 重慶教育界女貪官落馬:篡改履歷,將學生當做發財路徑
    杜曉陽 資料圖退休4個月之後,重慶女幹部杜曉陽還是沒躲過落馬的命運。重慶市紀委監委網站7月17日發布消息,日前,經重慶市委批准,市紀委監委對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杜曉陽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和監察調查。
  • 媒體梳理群眾"抓"貪官:半年26虎落馬 12人被舉報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舉報挖貪佔了很大比例,截至今年上半年,26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中,至少有12人都曾被舉報。  上半年26虎落馬 12人曾被舉報  今年5月2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安徽省副省長楊振超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楊振超的落馬,距離中央第五巡視組進駐安徽開展巡視「回頭看」結束尚不足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