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某品牌薯片,讓這群中國醫生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了篇論文……

2020-12-17 中國生物技術網

又是一年畢業季,送審、查重、答辯,不論畢業論文還是投稿的 SCI 都凝聚著一個即將畢業碩博生的無數精力和汗水,以及那些飄然已逝的秀髮。

當你摸著後移的髮際線,回憶過往的時候,你可以豁達謙遜的對前浪們說,「你們有幸遇見不脫髮的時代,但秀髮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畢竟頭髮落盡的我們從未有寫出你們這麼剛的論文。」

薯片桶作聽診器輔助新冠肺炎治療竟發醫學頂刊

近日一篇中國學者討論在 COVID-19 爆發期間聽診器相對於超聲設備價值的論文引發眾人關注,這篇全文不到 2 頁的論文既不是 Prespective 也不是 Letter ,竟然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對臨床醫學四大頂刊NEJMLancetJAMABMJ耳熟能詳的後浪們可能對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稍微有點陌生,由著名的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的European Heart Journal《歐洲心臟雜誌》是心血管研究領域的領頭羊,影響因子高達23.425,是心臟和心血管系統領域當之無愧的 TOP 期刊。

這篇短小精悍,題目為

Don't throw the stethoscope away

的論文主要針對 COVID-19 爆發期間一些專家「少聽診器,多超聲波」的觀點可能會誤導醫生放棄聽診器而增加醫生自身感染的風險,在文章中作者以自身抗擊新冠肺炎的經歷用 Argue 的方式解釋羅列出使用聽診器的六點好處和優勢。

最為硬核的是針對一些醫療資源稀缺的地區,作者通過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實戰演練,利用吃剩的樂事薯片空桶製作了替代傳統聽診器的「

薯桶聽診器

圖片來源:soogif

這種操作簡單、經濟廉價、安全可靠的「薯桶聽診器」是用一根消毒的紙管包裹在一個空的薯片圓柱形包裝放在每張病床上,以防止交叉汙染,在新冠肺炎最為猖獗的六十天裡,作者所在的聽診醫務團隊沒有一人被感染。

「薯桶聽診器」簡單易行,使用方便

郎加明在《創新的奧秘》中曾寫到,對於創新者而言,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同樣對於科研工作者,創新更是論文的靈魂,用不到兩頁紙的論文獨闢蹊徑、化繁為簡創造性的解決了聽診器等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這樣的論文發表高分期刊實至名歸,向這些偉大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思路清奇的論文往往異曲同工

新冠病毒在全球已然呈現爆發態勢,以書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來看看一篇國外「神奇預言」的硬核論文。針對流行性傳染病,優秀的前浪前輩們早在 2015 年就提前想好對策:先居家隔離一個月。

硬核論文中描述的不僅有流行病毒,更是附加感染人的中間介質載體 —— 殭屍,作者模擬的是在殭屍發生病變下,整個美國各大洲的感染流行狀況。

Physics Review E 論文《你可以跑或者藏起來,論殭屍的傳染病學和統計學》

作者通過建立殭屍傳染的動力學模型,按照殭屍特性列出了傳染和移動公式,結合空氣動力學模擬殭屍危機真的來臨時全美的爆發情況:假如紐約州爆發殭屍瘟疫,利用數字仿真和空間地理離散化模擬研究整個美國大陸的傳染擴散情況,結果發現殭屍最快需要 4 個月就能全部佔領美國。

最後通過分析擴散情況,作者得出最佳的逃生策略,並建議如果美國爆發殭屍危機,不用著急逃跑,可以先在家裡肥宅一個月再跑也來得及。

優秀的前浪前輩們用新穎、腦洞大開的 idea 加上紮實的數學統計、物理建模、空間地理以及生物流行病學等知識,開創了殭屍問題研究先河,並對流行病的預防和擴散有一定的前瞻指導意義,如今美國真的身陷新冠病毒危機,恍然有種一語成讖,夢境現實傻傻分不清的感覺。

優秀的前浪前輩們的硬核論文剛出天際,這告訴我們,無論是學生畢業,還是學者升職,論文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只要把論文的科學問題屬性和創新性敘述明白,發表見刊自然水到渠成,畢竟有硬核的前輩們為榜樣,自己的奇思妙想、靈光 ideas 可以盡情釋放,奔湧吧,後浪。

本文來源:生物學霸

相關焦點

  • 用一罐樂事黃瓜味薯片,這群中國醫生發了篇 23 分的頂刊……
    薯片桶作聽診器輔助新冠肺炎治療竟發醫學頂刊 近日一篇中國學者討論在 COVID-19 爆發期間聽診器相對於超聲設備價值的論文引發眾人關注,這篇全文不到 2 頁的論文既不是 Prespective 也不是 Letter ,竟然發表在醫學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
  • 礦老闆自學成古生物學家 頂級期刊發6篇論文
    原標題:礦老闆成古生物學家 已在頂級期刊發6篇論文 圖/天宇博物館供圖   只有初中文化卻是多所高校教授 在《自然》《科學》上已發表6篇論文   他初中肄業,當過鍋爐工、針織廠廠長、金礦礦長。如今,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動物化石博物館館長。他在《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上發表了6篇論文,轟動學術界。《科學》雜誌在專訪中稱其為「恐龍王」。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已是國內好幾所大學的教授。
  • 國外頂級期刊發論文技巧拿走不謝
    這裡說的國外頂級期刊,是貨真價實的頂級期刊,比方說《腫瘤生物學》雜誌。隨便去查查就知道,這本雜誌是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ISOBM)的官方期刊。 如何才能夠更方便地在這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呢?他們有一個在我們看來弱智到極點的程序漏洞,名字叫做「同行評議制度」。
  • 新冠期間用薯片筒自製聽診器,中部戰區總醫院論文登頂級期刊
    日前,世界心臟病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線發表了來自中部戰區總醫院心胸外科、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5名臨床醫生的一篇文章。團隊在這一影響因子超過23分的知名期刊上分享了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時的一項創意:用薯片筒和消毒A4紙自製了替代版聽診器。該論文通訊作者為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高旭輝。
  • 人民中科疫情期間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
    CVPR是由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主辦的世界頂級計算機視覺會議,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的人工智慧領域A類會議。該視頻描述算法利用了圖卷積神經網絡的關係推理能力,並借鑑了老師教學生的學習策略,在三個大型國際通用數據集(MSVD、MSR-VTT和VATEX)上取得了當前世界上最好性能,該研究成果將極大提高機器智能理解視頻語義的能力。
  • 近20年全國大學頂級期刊論文數排名,與世界名校差距明顯!
    小編對此做了一個統計,從2000年開始到2018年,國內高校在3大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數如下:這是近20年的數據,還有部分發表一篇論文的高校小編暫未列出。從論文發表總數來看,清華大學近20年在3大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數共計96篇,位居國內高校的首位。而排名第2位的不出意料是北京大學,但總數僅有49篇。
  • 曹健林:高質量論文留在中國期刊上 中國科技期刊界「守土有責」
    「中國科技期刊上高質量論文的數量還不夠,將頂級論文留在中國科技期刊上,科技期刊界守土有責。」曹健林說。  在9月23-25日在長春召開的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光:科學與應用》主編曹健林闡述了科技界在新環境下所承擔的時代任務和歷史使命,及中國科技期刊邁向世界一流期刊隊列的實踐路徑。
  • 中國少年連發兩篇Nature震驚世界,為什麼中國論文要發英文期刊?
    我國24歲天才少年曹原與其導師一天之內連發兩篇《Nature》,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導師共同為文章通訊作者。在第二篇論文中曹原和其他兩位作者並列為第一作者。
  • 山東6篇醫學論文造假被國外網站曝光 期刊給錢就發
    近日,國外一家知名論文抄襲監察網站發表報告稱,中國多篇醫學論文涉嫌抄襲,並推斷有論文代寫公司與部分雜誌勾結,通過發表造假論文牟利。在曝出的造假論文裡,有6篇出自山東濟南、煙臺、日照等地醫院。為什麼醫學界論文造假現象頻出?「現在我經常會接到論文代寫公司的電話,也正在考慮是否花錢用他們來代寫論文,因為沒有論文晉不了職稱。」濟南一位臨床醫生如是說。
  •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超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中文期刊到底差在哪
    任勝利(《中國科學》雜誌社總編輯):2019年,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超過50萬篇,位列世界第二。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也就是說,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際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上。
  • 它是一隻貓..卻成了世界頂級物理學期刊的論文作者...
    當時他寫了一篇論文:Two-, Three-, and Four-Atom Exchange Effects in bcc 3He,好吧,這標題就不翻譯了,總之就是深入探索在不同溫度下的原子行為。 寫完之後,他對自己這篇論文是相當滿意,認為這將成為自己最具影響力,將被後人不斷引用的一篇論文。
  • 為啥中國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
    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最近再次出現在某知識問答平臺熱榜。短短兩周,便吸引了180個回答,瀏覽量超過34萬。中文期刊到底差距在哪兒?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邀請科技界、出版界專家,就此問題展開討論。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這意味著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中國科學》雜誌社總編輯任勝利說。此外,中國的SCI期刊數量也與中國SCI論文發展不匹配,中國期刊越來越滯後於中國論文的發展。9000多種SCI期刊中,中國期刊只有241種。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 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這意味著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中國科學》雜誌社總編輯任勝利說。此外,中國的SCI期刊數量也與中國SCI論文發展不匹配,中國期刊越來越滯後於中國論文的發展。9000多種SCI期刊中,中國期刊只有241種。
  • 我國缺少的不是論文,而是像《自然》和《科學》這樣的頂級期刊
    近幾年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比如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標誌。要想發展必須以創新為前提。尤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一直堅持以創新為發展的根本。只有創新才是國家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國家在創新及科研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多。
  • 這篇論文你也能看懂:頂級期刊《柳葉刀》驚現全中文論文
    這篇文章,其實嚴格來說不算是學術論文,但是用中文發布,實屬史上首次, 在文中,譚文斐教授講述了自己已故的父親過去行醫做手術的經歷,以及自己留學回來做麻醉醫生的故事,非常的曲折而又感人, 如果大家想看全文的話,可以自己去看, 學霸姐姐就不放上來了,
  • 花7千元發篇論文 結果期刊是假的!
    只要花幾千塊錢,就能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論文,這對於有需求的人來說,無疑是條捷徑。殊不知這整本雜誌,也許都是騙子為投稿者「量身定製」的。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查處一起假冒中文核心期刊案,抓獲嫌疑人兩名,初步統計涉案受害人多達兩百餘人。
  • 發表一篇頂級期刊的論文,價值多少錢?
    一旦發表了一篇CNS論文,那麼,它必將帶來的巨大的榮譽和獎勵,因此,難怪大家都說,論文幾乎是「檢驗科學的唯一標準」了。那麼,這些全世界最頂級的期刊論文,真的可靠嗎?在學術界,Cell, Nature 和 Science,這三大巨頭期刊幾乎是全師姐的科學評估標準。然而,就是這些公認的頂級期刊裡面的論文,難道真的只有 11% 的可重複率?
  • 107篇中國學術論文造假遭外國期刊撤稿
    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表撤稿聲明,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宣布撤回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107篇論文全部和中國研究機構有關,不僅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三甲醫院在列,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高校也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