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開學啦!開學啦!每到孩子開學的時候,最興奮的莫過於孩子的家長了。更有一些家長發出了自己的感慨,表示孩子開學時家長開心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公司放帶薪年假。
提起放假,記得我們小的時候,一到放假,就開心的不得了。那個時候,假期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早上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白天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無憂無慮的感覺真好!
然而,那都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如今的孩子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對於孩子們來說,放假只是從一個學校,轉移到了另一個學校而已。而假期與上學的區別,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很多孩子甚至在放假以後,日子過得比上學還要苦。
對於這樣的情況,網絡上有一個專屬的名詞——「中國式假期」。
什麼是「中國式假期」?
假期還有中國和外國的區別?當然,其根源在於中國家長所特有的,對孩子嚴重的焦慮心理。其實這也難怪,因為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影響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通常情況下,孩子學習成績好,家長就會一致的認為孩子將來有出息。
反之,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也會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提高,盡一切可能的給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而這其中,就免不了去報名各種的補習班、強化班,當然了,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實在是提升不上來,大多數家長也會考慮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或者特長班。
總之,中國式的假期,就是不能讓孩子閒下來。一旦孩子閒下來了,家長的心裡就開始慌,心裡就沒底了。所以也不管孩子愛不愛學,能不能學進去,只要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學習,就認為孩子能夠獲得提高。而這其中的利弊,多數家長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在這樣的壓力面前,焦慮的不僅僅是家長,就連一向陽光開朗的孩子們,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孩子學習成績好,家長會覺得還有提升的空間,補課去吧!孩子成績差,家長的擔憂更為嚴重,越想越心急,還是抓緊時間補課吧!於是各類假期補習班、特長班,如雨後春筍般噴薄而出,孩子沒放假的時候,假期的命運就已經被家長強硬的安排了下來。
「別攔著我,我要上學!」
正是由於在這種沉重的心理負擔之下,孩子的假期變味兒了。不禁有孩子高喊出了,「別攔著我,我要上學!」的口號。
孩子為啥這麼愛上學?難道孩子真的愛學習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孩子的天性本就應該是玩,而孩子為什麼寧願去上學,也不願意放假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放假後的生活讓孩子們望而卻步,因為實在是太難熬了。
我有一個表姐,孩子今年7歲了,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前兩天孩子又和表姐鬧情緒了,說孩子不好好練琴,也不好好學畫畫,給孩子買的字帖也都不用,讓她傷透了腦筋。
我一聽表姐這麼說,心裡有些吃驚,孩子才7歲呀。假期本就是給孩子用來休息,緩解精神壓力的時候,表姐還安排了那麼多門課程,孩子能學進去才奇怪呢。
當我詢問她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是我想得太天真了。除了表姐提到的這三門課程以外,還給孩子報了作文訓練班,奧數提升班,英語速成班……
表姐滔滔不絕的在我面前,報了一大堆補習班的名字,一時之間讓我感覺自己恍如隔世。這還是孩子嗎?光是這些課程,就算找個成年人來學,恐怕也沒有幾個人能學得進去吧。
在我苦口婆心的勸導之下,表姐終於決定,等孩子這次補習班的課程結束之後,在下次放假的時候,給孩子少報幾個補習班。
孩子放假,累的可不只是孩子
孩子剛剛開學,提及對這個假期的感受時,不僅孩子喊累,很多家長也都開始抱怨起來。因為在這個假期中,不少家長也跟著「加班」了。
給孩子假期補課,已然成為了不少家庭的慣例。不少家庭抱著別人家孩子都補,我家孩子不能不補的想法,咬著牙、含著淚給孩子報了補習班。原因就在於,孩子補課的費用實在是不容忽視。
有這麼誇張嗎?當然有!就不說別人了,還是說我表姐家的孩子,光是這一個假期,補課費就已經花了近萬元,要知道,這還沒有算上在生活各方面的開支。如果補課的規格再高一些,請名師授課的話,單是一節課的價格就已經達到了數百元,一個假期過去少則也要數萬塊。
所以這種情況,造成的局面就是,孩子補課苦得不行,父母加班累得不行。孩子開學以後家長一總結,發現家裡每個人都累得直不起腰,完全不在狀態。更令人生氣的是,孩子由於學得太雜,導致了哪一科都沒學好,最後家長腰包裡的錢卻沒了。
以前的假期長啥樣?
現在的孩子,大多已經習慣了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並不了解我們那個時代是怎麼生活的。回想起從前,假期就像天使一般美麗,讓人從心底裡對其嚮往和留戀。沒有做不完的作業,沒有上不完的補習班,有的只是燦爛的笑容和對生活的希望。
在我小時候,每到放假的時候,我都會跑到奶奶家,去奶奶家房後的院子裡拔蘿蔔、摘蔬菜,簡直不亦樂乎。等回到家的時候,又會約上三五個小夥伴,一起跳皮筋,玩捉迷藏,生活雖然簡單卻很快樂。
如今,孩子的假期早已變了味兒。在各種補習班,特長班的狂轟濫炸之下,孩子似乎連「累」字都喊不出來。孩子這樣的精神狀態,顯然是不正常的。孩子的生活越來越脫離實際,已經忘記了生活原本的模樣。
把孩子的假期,還給孩子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當多年以後,孩子長大成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嘴角應該是有笑容的。但是按照現在多數孩子的生活現狀來看,難以想像,這些孩子長大之後,他們的童年記憶會是什麼呢?
是做不完的作業?還是上不完的補習班?又或者是成績沒考好,來自家長的責罵?也許,這一切都不是家長所希望看到的。如果有辦法,我相信更多的家長,更願意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其實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孩子的人生不只有學習,並不是所有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就能夠出人頭地,也不是成績差就會暗無天日。
有些事情,一味的強求反而容易適得其反,讓孩子主動學習,比起家長被動的安排要好得多。現在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歷早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只有擁有綜合素質的人才,才能在眾多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
學習固然重要,但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假期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把孩子的學習重心轉移,讓孩子少一些課業負擔,多一些綜合素質教育。將孩子童年缺失的那一部分補足,把原本屬於孩子的假期,重新還給孩子。
關注@雪媽育兒,學習最先進的育兒方法,了解最新鮮的育兒資訊,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是您科學育兒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