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生在70年代,中專大專畢業,九幾年參加工作。窮小子一個來到北京參加工作,當時一個月工資2000-3000;機會好趕上了就是三總五項,有好多人有了證書就被公司任命為項目經理(好多人調侃的三總五項就是這個時期的事兒)﹔當時國家處於經濟建設的階段且制度不完善,利潤高項目多,灰色收入也多,做完項目還有分紅。當時的市場上冶金、煤炭和建築業賺的都是盆滿鍋滿,能吃到肉有盼頭;
你出生在90年代,985、211、建築強校和一本畢業,2015年左右參加工作; 985、211及一本畢業的大學生大量進入施工單位,待遇好的8000左右,待遇不好的3000左右;工作三到五年,年薪也就是12W;再往後15-20W,好多人的天花板就到了;
一起學習的同學選了風口浪尖的行業(計算機、金融)年薪30W,一邊在朋友圈發9點鐘的北京,一邊批判資本家996;你看了看自己,被硬生生栓在工地,已經一個月沒有休息了,父母在北方,你被公司排到了某個偏僻落後的欠發達地區,每年能見父母一面,去年過年的時候父母又在催婚了;你回到辦公室脫下了自己的雨靴,泥水留了一地;你嘆了口氣,開始做資料;
今晚通宵打灰,又是一個不眠夜。早上六點澆完最後一車混凝
土,你疲憊的回到了寢室,開始睡覺。11點你的手機響了,領導問你在哪裡,現場的事兒趕緊處理一下,你穿好衣服帶好帽子趕緊去了現場。現場的勞務隊長開始跟你扯皮,木工跟鋼筋工又打架了,工人不帶安全帽上樓被監理拍了照,中專畢業的業主又在監理例會上說你負責的區域進度落後工人安全教育不到位。
開完會後你又回到了現場,旁站的時候你刷了刷朋友圈,你的小學同學又在發自己老婆兒子的照片了。你陷入了沉思,你在學校成績優秀,選了分數比較高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你進了中字頭的施工企業,父母長輩都以你為驕傲,大家都知道你進了世界五百強,你以為你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大家都說三總五項,你也曾深信不疑,而三年過去了,你在現場打灰。
項目開始了結構階段,標準層的進度很快,業主領導要來項目考察,項目經理很重視,要求你們不能放過一個死角,給你指派了三個工人,讓你清理每個房間的大便。清理完衛生後,你躺在床上,隔壁床是你們項目新來的總工程師,三十二歲,正在跟自己的小孩視頻,結婚六年,孩子五歲了,他一共陪老婆6個半月,陪孩子5個月。
你陷入了沉思,我堂堂XX大學畢業就得在現場打混凝土?這樣不行,提桶跑路了。最後你考了公務員,工資不高,朝九晚五,但是每天都能吃到母親做的飯。飯後你打開了抖音,看到一個帶著白帽子的人在吐槽施工單位艱苦,你在下面留言:苦盡甘來,老鐵加油,付出一定有回報,三項五總,年輕人肯定有機會。接著小手往上一划,深藏功與名。
現在是2020年,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全國各地依舊在無限開發,技術越來越先進,施工條件t也比以前好很多,畢業生起步工資也比以前高很多,這是事實。但是,三年部長、五年總工、七年項目經理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起薪雖然高,但耐不住一直不漲啊,在中建系統,提個職要打報告,要考試,真是費勁。
現在各個公司都拓展業務範圍,以前都小範圍接活,基本上在哪裡安家,就可以一直在這裡工作,可現在不一樣了,你前腳剛把家安到瀋陽,後腳公司就把你派到哈爾濱,你不去吧,公司說你不服從安排,看看企業文化「令行禁止,使命必達」,你敢不去?,你去吧,爹媽照顧不到,老婆孩兒幾個月見不到,左右為難。
以前專科生都能去個不錯的施工單位,現在,連中建都開始只招985、211了,專科生看到自己的前輩現在都當上各個公司的項目經理了,可自己連個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去那種條件又差、環境又苦、工作又累的地方了,心裡能平衡嗎?
不平衡的何止是那些專科生,985、211以前去地產輕輕鬆鬆,現在呢,沒有雙985學歷,想去龍湖中海這種大企業,遞簡歷的機會都沒有,沒辦法,只能去施工單位,每天混工地,身上髒兮兮,晚上回到宿舍一身臭汗味,想想自己寒窗苦讀二十幾年,最終就為了這個?
文化 | 旅遊 | 創意 | 設計 | 藝術 | 教育 | 資料文獻 感興趣的讀者,均可
關注入群 | 免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