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坊間很多順口溜廣為傳頌。比如「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誠然,這些都是大家吐槽抱怨時總結的一些搞笑的說法,畢竟每個專業都有好有壞,有的薪資待遇高,但是工作環境艱苦,有的工作環境舒適,但是薪資待遇就有些不盡人意,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於專業而言也是如此。
除了學醫以及學法之外,還聽到最多的關於專業的抱怨莫過於生化環材以及土木工程。而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土木工程這個專業。
土木工程從名字上來看確實有些高大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你會發現很多剛畢業的土木工程專業學子會時常抱怨,這主要與他們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強度有關。
曾經看到一個比較搞笑的段子,建築圈內小有名氣的何巍總建築師曾發過這樣一個動態,在談論是否建議孩子報考建築、土木或相關專業。他風趣地寫到,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孩子是親生的就不要去了。
那麼何巍總建築師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呢?我們來看下土木工程學子參加工作後的一些工作照。
是不是感覺有些心酸?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是這樣的畫風。不過這確實反應出土木工程專業的一些畢業生工作環境比較艱苦,會經常待在現場,皮膚曬黑幾乎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工期緊的話,還會經常加班,至於節假日什麼的,基本上從你進駐工地後,就已經與你無緣了。
那麼工地上有沒有女同事呢?當然有,比如下面這種:
首先他們的職業是資料員,相對而言今後待在辦公室的時間比較多。所以更適合女孩子一些。但是大家別期望所有的資料員都長這樣,這只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罷了。真實的工地上的女同事一般不會讓你「失望」。
當然,在土木工程圈子中,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提桶跑路」,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圈內特殊文化,這個詞還是有一定來歷的,之所以說提桶跑路,因為很多進駐工地的員工幾乎都會準備一個桶,用來裝生活用品、打水等,而當自己幹不下去之後,便提桶裝著自己的東西直接走人,所以就有了提桶跑路這個說法。
比如上面這位小哥,經過短暫的實習之後,果斷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提桶跑路,然後利用應屆生身份,開始向公務員方向轉型。
不得不說,現如今土木工程專業轉專業以及畢業考公務員的比例還是蠻大的,畢竟現在的學生確實沒有上一輩那麼能吃苦,而且現在的土木工程專業的競爭性以及對應的薪資待遇比起早些年還是差了些。
至於畢業後不改行,一門心思幹下去會怎樣?下面這個圖比較形象,當然打趣的成分偏多。這主要還是看你的能力和悟性。有人在現場幹幾年之後就升職走上管理層的,也有人在現場幹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如果你是後者,那麼這張圖就真的有些形象了。不過還是希望大家是前者。
那麼土木工程的從業者如何評價這個專業呢?對此我專門問了一個從事該行業的高中同學,他給我發了一張圖,讓我忍不住笑了起來。「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有些心酸,也有些無奈。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報考這個專業,建議大家先衡量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行業?是否真的能承受相對惡劣的工作環境?是否能承受相對高強度的工作?如果這些你都可以,那麼可以嘗試報考。
如果你並不是那麼喜歡,或者你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節奏,那麼還是建議換一個專業吧。
以往土木工程專業很火,國內基建項目也多,導致很多優秀學子報考,分數線也很高,與之對應的畢業薪資待遇也不錯。但是現如今的境遇與早些年還是差了不少。大家要自行衡量。
總而言之,最後做決定的還是你自己,以上意見供大家參考。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