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倒卡」生意風光不再 多數黃牛已經轉行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通過倒卡開上奧迪、開起門店的『好日子』,或許一去不復返了。」反腐之下,中秋前的市場異常冷清,商超外的黃牛不禁感慨。

  近日,《法制晚報》記者走訪西單等多個商圈發現,只有少量黃牛仍在堅守,多數黃牛已經轉行或者回了老家。

  為了維持生計,堅守的黃牛們不得不擴展生意範圍,部分黃牛甚至開始收購iPhone和iPad等二手電子產品。

  人氣不旺 商場「老據點」 難見黃牛蹤影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西單的北京圖書大廈門口。以往這裡是收卡黃牛的主要「據點」之一,每逢收卡「旺季」,經常會有七八名黃牛同時出現。

  然而記者來迴轉了好幾圈,也沒有見到任何一名拎著卡串、逢人就問「有沒有卡」的黃牛。

  隨後記者又分別走訪了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和漢光百貨。逛了一大圈下來,最後在漢光百貨一層女鞋區的商場出口,記者遇到了一名拎著卡串的收卡黃牛。

  當記者以有卡要賣為由上前搭話時,這名自稱「老羅」的黃牛沒提收購價格,而是先問有多少張卡,是多大面值的。

  「如果是大單,可以給你把價兒加高一點。」聽說記者有20張千元商通卡,老羅熱情地稱每張卡可以給出9折。

  當記者質疑往年最少能賣到95折時,老羅稱現在生意不好做,「9折已經不低了,現在賣卡和買卡的人都少,我在這兒站了一天還沒做成一單生意呢。」

  著急套現 無大單撐腰 收到卡馬上出

  「我這兒有購物卡,付款可以打折,需要嗎?」昨天傍晚,記者在通州家樂福二層遇到了黃牛小王,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天剛從老客戶那裡收了2.5萬元的卡,「總共是50張500元的卡,可以給您打97折。」

  據小王介紹,這名客戶在一家私企工作,兩年前曾在他這裡賣出近8000元的卡,之後雙方一直發簡訊維持聯繫,「這不,有了卡今天就直接來找我了。」當記者詢問小王為何不等到中秋節前再高價把卡賣出時,他表示現在沒有購卡大單,怕這批卡「砸手裡」。

  「以往逢年過節,有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客戶會來找我賣卡或者買卡,如今老客戶只剩不足一成,賣的少買的也少,所以撿上一單得趕緊變現,無論如何不能砸手裡。」小王說。

  說話間,小王已經與一名買手機的顧客談妥,4000元的手機由小王刷卡,顧客付給小王3880元。

  曾經賺出奧迪 如今紛紛返鄉

  「我從2010年入行,每年基本只在端午、中秋、國慶、春節這幾個節日出來活動,平時還做點別的小生意。」小王告訴記者,當時倒卡生意很紅火,光這一家超市裡就有四撥黃牛勢力,「有東北的、河南的、山東的、山西的,加起來總共有十幾個人。」

  「前幾年,我們這撥同行中有不少人賺了大錢。有個哥們兒在2010年花40萬買了輛奧迪A6,後來還開店做起高檔菸酒回收生意。」小王說,從去年開始,中央大力度反腐令倒卡生意一落千丈,如今這家超市裡只剩下他和另一名山西籍黃牛,「其他人不是回老家就是轉行了。」

  「說實話,以前一次收十萬八萬的卡都有過,現在收個兩萬多的卡就跟天上掉餡餅似的。平時只能收些單張的,每次掙個十塊八塊,還不夠生活費。」小王說,等過了國慶節,他也準備收拾行李回山西老家了。

  拓展業務

  沒法驗真假 不願收電子卡

  傳統商超的購物卡業務量銳減,而電子禮品卡自推出後卻不太受黃牛待見。

  《法制晚報》曾經報導過,包括京東、亞馬遜、1號店等在內的多家電商,都提供電子禮品卡,可將發票開為圖書、辦公用品等,且可以不記名消費。這種電子禮品卡讓送禮方式更為隱蔽,銷量也不錯。

  上午,朝陽大悅城門口的一名黃牛表示,他從不收電子禮品卡。

  「這種電子禮品卡是虛擬的,本身只是一組交易碼,我們沒法驗證真假,出的時候買家也不放心。現在收卡最怕的就是砸手裡,所以電子渠道我們不敢涉足。」該黃牛說。

  購物卡難收 改收蘋果產品

  在購物卡上面已經沒有贏利空間,黃牛們開始想辦法拓展業務。

  「黃牛竟然連充電器都開始收了!」白領小崇告訴法晚記者,前幾天她在位於公主墳附近的翠微商場門口遇到一名黃牛,本來想問問購物卡的事,沒想到對方說除了購物卡,還回收充電器和手機等產品。

  「不是說黃牛倒賣購物卡很賺錢嗎?怎麼現在什麼都收啊!」小崇對此感到不解。

  根據小崇提供的線索,記者上午採訪了多名黃牛,其中有部分黃牛表示,確實可以回收蘋果系的iPhone、iPad等產品及相關配件,但不收其他品牌的電子產品。

  「蘋果的產品好轉手,其他的我們就不收了。」黃牛老劉告訴記者,以前他只收購物卡,「這兩年倒卡生意不好做,前陣子有人問我收不收手機,我試了一下發現蘋果產品確實能出手,而且過節也有人把它們當禮品送,所以才收的。」

  文/記者 仝璇 平影影 製圖/劉江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黃牛猛壓聯華OK卡收購價
    白領陳小姐是名網購族,網購費用很大一部分是由單位發的聯華OK卡 「承擔」。自從支付寶關閉聯華OK卡的充值功能後,陳小姐為近十張數千元的消費卡犯了愁。她找到小區附近的倒卡黃牛,對方只肯出九五折的收購價,甚至還提出要拉掉零頭。陳小姐告訴記者,她以前也在黃牛處賣過消費卡,不過那時的收購價是九八折。
  • 商場代購曝"倒券"賺錢內幕 年收入12萬
    「我們是在幫顧客省錢」  孫福林指著人頭攢動的大廳說,「倒券的比顧客還多。」據他測算,在這共七層的北京君太百貨,每天從事倒券的黃牛就有五六百人。  54歲的孫福林頭髮已經花白,在一群時尚女孩的旁邊,他西服袖口上的標籤格外扎眼。
  • 商家過期卡可以「復活」 黃牛老大月入高達百萬
    晚報記者近日兵分多路遍訪滬上多家商場,甚至向黃牛暗訪「偷師」,發現其中貓膩實在很多,很容易讓不明就裡的消費者「吃藥」。  各種已經「過期」的卡是否真如黃牛所言成為廢紙一張?消費者是否真需為趕著花掉卡而「被迫每天冬泳,K歌到嘴腫」?黃牛背後的「神秘路道」究竟有幾分真假?通過大量調查,記者一一揭示真相。
  • 12306出招搶票軟體 技術黃牛生意要「黃」?
    這個春運,黃牛黨們的生意不太好做。不管是平臺型第三方搶票軟體的付費加速功能、還是今年12306系統推出的官方搶票渠道「候補購票」,都對黃牛們的生意造成一定的衝擊。往後的春運,我們還需要黃牛嗎? 2019年春運期間,12306系統迎來升級。
  • 暴漲的回國機票背後是怎樣的生意?
    每種艙位的機票數量有限,航空公司也會根據銷售情況決定是否釋放低價票,所以我們看到的上萬元的經濟艙,倒也不能說是航司趁火打劫,只不過低艙位的票已經賣完,剩下全價票而已,有的航班甚至連經濟艙都售罄,商務艙和頭等艙也只有一兩個座位
  • 月餅季黃牛冷悽悽 杏花樓、新雅月餅券減發近4成
    浦三路上的一家杏花樓門口,月餅券黃牛生意清淡。每到月餅銷售旺季,各大月餅提貨門店前總是活躍著這樣一群黃牛。離中秋節已經不到半個月,有心細的市民發現,今年黃牛明顯減少,「行情不好了呀!月餅券都賣不出去!」有黃牛感嘆。   據悉,隨著中央「八項規定」持續嚴格執行,月餅團購數量減少,今年杏花樓、新雅月餅券發行量也減少近4成,不少生意做不下去的黃牛隻好轉行。
  • 不開卡車做什麼:轉行之後的卡友,他們現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我相信,大部分卡友可能會被這幾個問題整懵,相較於擔心自己的「退休生活」,倒不如用這時間好好盤算一下怎樣才能找來下一趟活兒來的實際點。也有不少卡友用自嘲的一句話來概括自己每天的真實生活:今天開車是為了明天不再開車。
  • AV女優代言悠遊卡 臺灣四大超商及地鐵拒賣
    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風光」一周,搶盡所有臺灣媒體的版面與鏡頭;也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官股預算面臨被擋的風險,四大超商和地鐵站也拒賣此款悠遊卡。  這樣的商業操作,在臺灣悠遊卡公司高管的眼裡,最初可能是「天使」;可在臺灣民眾眼裡,這事徹底算是個「惡魔」。  「悠遊卡公司要錢不要臉」  臺灣的悠遊卡,用途廣泛。
  • 購物卡節前銷售遇冷
    不少商家直呼生意越來越難做。對此,記者走訪海口市場了解到,受「三公」消費限制,不少商家的生意銳減。  □本報記者 李銀  購物卡銷售走低  去年中秋節來臨前,中央發出中秋國慶不得公款請客送禮禁令。今年中央紀委監察部再次在官網開通「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接受群眾舉報中秋公款送月餅、禮券等行為。
  • 南京警方今晨抓獲一批「黃牛」 技術「黃牛」轉移線上
    記者了解到,這裡就診需要出示患兒的醫保卡有效證件,如果沒有帶,就到前臺填寫個詳實的患兒信息,填寫好患兒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家長姓名和家長的聯繫電話後,辦理就診卡就診。記者向一位保潔人員詢問,這邊哪裡能買到「黃牛」號。保潔人員表示今天沒有看見以往的「黃牛」出現,「你不知道昨天省人民醫院發生的醫生被捅案嗎?」「黃牛」頗為警惕:「今天先別給我打電話!」
  • 買黃牛「次卡」去costco山姆超市,是便利還是陷阱?
    但是,如果消費者只是想去看看熱鬧,並不願辦卡長期消費怎麼辦呢?針對這部分人的消費心理,有人利用網絡平臺,當起了會員卡「黃牛」。通過遠程協助消費者登入他人會員帳號等方式,「黃牛」們以幾塊錢至二十幾塊錢不等的價格,按次將會員卡出借給他人使用。為了這門「生意」,「黃牛」們還專門開設了網店,整理出了一套「生意經」。
  • 「抱團過冬」做微商,零收入期轉行的導遊日子過得怎麼樣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887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曾幾何時,朋友圈中那些做導遊的「熟人」不再用旅遊團廣告刷屏,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微商、直播帶貨的宣傳推廣。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導遊分會獲悉,目前該協會上線了北京導遊微電商平臺,組織導遊在當前業務寒冬期改做微商「店長」銷售產品。至此,疫情之下,導遊領域的轉行潮已然來臨,導遊的轉業自救也從單打獨鬥進入「抱團過冬」階段。
  • 揭密購物卡產業鏈利益:發行商場成最大贏家
    他所經營的生意與絕大多數人不同,即專門以不同折扣收購別人手裡不同商場的購物卡,然後,再以低於購物卡面值的0.3至0.5折賣出去從中賺取差價。  為什麼會有人將自己的購物卡低價賣給李群亮這樣的「黃牛」?他解釋:「套用以前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買的不花,花的不買。"我只不過是在買和花之間牟取一點點利益。」
  • 請AV女代言悠遊卡惹眾怒 臺灣四大超商及地鐵站拒賣
    請AV女代言悠遊卡惹眾怒臺北議員警告「不審官股預算」,臺灣四大超商及地鐵站也拒賣東南網8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風光」一周,搶盡所有臺灣媒體的版面與鏡頭;也因為羶色腥,臺灣悠遊卡公司官股預算面臨被擋的風險,四大超商和地鐵站也拒賣此款悠遊卡。這樣的商業操作,在臺灣悠遊卡公司高管的眼裡,最初可能是「天使」;可在臺灣民眾眼裡,這事徹底算是個「惡魔」。
  • "這是我開八年特產店生意最差的一年" 高檔禮品風光不再
    原標題:"這是我開八年特產店生意最差的一年" 高檔禮品風光不再   「這是我開八年特產店生意最差的一年」——高檔禮品市場風光不再  新華網浙江頻道1月19日電(周竟、陳佳瑩)臨近年關,照理是禮品行業一年中生意最火的時候,不過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受中央相關規定的影響,海鮮、土特產等這些曾經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過年過節的福利首選銷量慘澹
  • 臺北「AV女優交通卡」爭議不斷 三大超商拒售
    臺灣《中時電子報》/圖     華夏經緯網8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形象登上交通卡在臺灣引發爭議。悠遊卡公司本來宣布這款交通卡會在四大超商販賣,隔天改為三大超商,但統一超商基於「社會觀感」率先退出,全家、OK超商昨也跟進。僅存的萊爾富超商表示「會再研議」,上架前一天開會決定。  「波多野結衣悠遊卡」發行爭議,每天都有新劇情。
  • 抱團做微商 零收入導遊轉行記
    曾幾何時,朋友圈中那些做導遊的「熟人」不再用旅遊團廣告刷屏,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微商、直播帶貨的宣傳推廣。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導遊分會獲悉,目前該協會上線了北京導遊微電商平臺,組織導遊做微商銷售產品。至此,疫情之下,導遊領域的轉行潮已然來臨,導遊的轉業自救也從單打獨鬥進入「抱團過冬」階段。
  • 突發,又一商超巨頭關門!大商超還能撐多久?
    家樂福近些年在瀋陽瘋狂發展,瞬間就開了十幾家門店,做生意當然有好有壞,近日,瀋陽家樂福富民橋店宣布停止營業。對於不少瀋陽市民來說,富民橋店的閉店來得十分突然,因為該店從貼出停業公告到正關門歇業,不過3天時間。
  • Costco又有茅臺酒賣 一卡一瓶防黃牛
    與11日晚不同的是,今天從入口處就排起了長隊,每人領取一張新的購酒卡,一旁的廣播循環提醒購買茅臺酒需要領卡,秩序依舊井然。超市工作人員稱,「今天外面排隊買茅臺的人多得不得了。」35000購酒者,倒給「黃牛」的不到10%為了此次合作,茅臺酒銷售公司渠道部相關負責人特地趕到上海,做市場調研看合作效應。
  • 臺北"AV女優交通卡"爭議不斷 三大超商拒售(圖)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8月2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形象登上交通卡在臺灣引發爭議。悠遊卡公司本來宣布這款交通卡會在四大超商販賣,隔天改為三大超商,但統一超商基於「社會觀感」率先退出,全家、OK超商昨也跟進。僅存的萊爾富超商表示「會再研議」,上架前一天開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