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見南子」是一段美麗的佳話

2020-12-23 人魚天使的美麗家園

孔子是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南子是衛國衛靈公寵愛的夫人,在當時是衛國實際的掌權者,南子風流妖媚,在歷史上是一個名聲不好的女人。

本來這兩個人是沒有任何交集的,但是南子是孔子的忠實粉絲,她很仰慕孔子的才學和品德,孔子來到衛國後,她很恭敬地請孔子去與她會見,所以就有了「子見南子」這一段歷史。

《論語》最早記錄了這件事,是《論語·雍也》中的一段。

原文為: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孔子見了南子,脾氣最大的子路很不高興,認為孔子不應該去見她(因為南子名聲不好)。孔子對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對這句話的理解一直存有爭議。一般理解為:「我沒有做任何不該做的事,否則老天都要討厭我。」但南懷瑾認為,應該是:「我所討厭並且絕不往來的人,是違背天道,連老天都厭惡的那種人。」南子沒有做違背天道的事,所以還是可以見的。

在《史記》中《孔子世家》裡也記載了這個故事。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孔子說我本不願意見她,但既然不得已見了 ,就得還她以禮。兩人的見面也是非常有禮節的,南子對孔子也是非常的尊重。

由於古籍中記事的用詞都很簡單,對「子見南子」的言談經過也沒有具體描寫,因此古往今來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甚至還有把這作為孔子風流韻事的無稽之談。「子見南子」如果放在現代,估計也是一段緋聞,是媒體津津樂道的題材,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2010年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周迅演南子)也再現了「子見南子」這一精彩片段。場景很美,兩人一問一答,一個問的尖銳,一個答的巧妙,當最後南子說出:「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孔子當時那個激動和感動啊,熱淚盈眶。

按現在來看就是遇見了一個紅顏知己啊!試想在那個時代,有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孔子,而美豔的南子卻能懂得他,理解他,說到他的內心最深處,怎能不讓孔子淚眼迷濛,聖人也是有感情的啊!其實現代社會人的需求也是一樣的,能遇到一個懂你、理解你、欣賞你的知己是何等的難啊!

但電影畢竟只是基於史實的創作,真實歷史上的「子見南子」已經無從考究,但我們相信,「子見南子」不僅無損孔子的名聲,反而為他增添了人性的光輝,也讓他的聖人形象更加的真實,更有人情味!

電影《孔子》劇照

相關焦點

  • 子見南子:千年懸疑
    對時下潮流來說,孔子的一生除了那吉光片羽的「子見南子」外,肯定沒有什麼豔麗的女人、纏綿悱惻的故事,一部幾乎沒有女人的戲,能拍嗎?雍也》篇:子見南子,子路不說。第二來源是《史記》的《孔子世家》,稱孔子到衛國: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孔子與南子真的關係曖昧嗎?
    06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說通悅。  關於孔子見南子這件事,《孔子世家》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通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
  • 子見南子: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這首詩是徐志摩寫給一位日本女郎的非常經典的小詩,卻真切的適合孔子見南子的那一幕朦朧場景!南子本人生得十分俏麗,聰明而富有風情,不是典型的大家閨秀應該有的溫婉賢淑。在她還沒有出嫁的時候就和她的堂兄公子朝之間有私情。由於同姓不得通婚,南子不得不嫁給了比她大三十歲的衛靈公。應該說南子確實是集美貌與智慧與一身,嫁到衛國後就把衛靈公調教得服服帖貼,不僅生活上順從南子,在政事上也聽唯南子馬首是瞻,言聽計從。
  • 子見南子的「豔事」引發眾說紛紜,歷史上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惜吾上篇文章咱們講到了南子其人,那麼歷史上關於子見南子是如何看待的呢?子見南子最早被記載在《論語》中,即:"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其後,多種文獻對此事皆有記載,尤其是《史記》中的記載更廣為人知。
  • 「子見南子」:當道德楷模遇上第一美人,這次會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於是乎,讀者們眼前出現了這樣的一幕:貌若天仙的南子,坐在層層的帷帳之中如夢似幻。孔子走進房間,向北行禮。雖見不到夫人的面容,但聽南子身上佩戴的首飾碰撞發出清脆聲響,應該是南子在裡面還禮所發出的聲音……司馬遷的故事寫到這裡戛然而止。卻更加令讀者們心生想像。
  • 歷史上爭議不斷的「子見南子」,勾搭朝臣,最後被親兒子刺殺
    南子嫁給衛靈公後,就憑她的美貌迅速佔有後宮,促使衛靈公整日心神不安,荒蕪朝廷。南子嫌靈公年邁醜惡,便又勾引上他的寵臣彌子瑕,還與另一寵臣公孫餘假通姦,這些人圍在衛靈公身旁,產生一股強勁的政治勢力,她們恃寵而嬌,胡作非為,穢聲遍聞。可是因為靈公對南子千依百順,為討她開心,竟然還積極派人把大少爺朝找來與南子相聚。
  • 林語堂寫過一部題為《子見南子》的歷史劇,你們看過沒有呢?
    然「靈公老,怠於政」,執掌朝權的卻是那位自稱「寡小君」的靈公寵妾南 子。那麼,讓孔子去與她見上一面,痛陳自己的施政綱領,說服她在衛國推行仁政,又有何不可呢?是的,此事本無不可,但壞就壞在南子不是別人,乃是一個名聲狼藉的 「蕩婦」上面。相傳,南子不顧男女大防,在衛國都城搞了一個方便男女交際的「文藝研究社」,早先還因與人私通而引發兩國交惡,兵虢相見。
  • 南子是何許人也?孔子為何在見她之後便心生喜悅?
    圖片:和孔子有關係的女人劇照二、孔夫子的「緋聞」這個女人便是南子,孔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南子是在他周遊列國的時候,二人中間還隔著一張帷帳。孔子見完南子之後,整個人變得精神起來,連腳步都變輕快了。她還未出嫁之前,和公子朝有過一段感情。公子朝是位美男子,南子又是出身高貴的公主,二人男才女貌,外人看來十分般配。只可惜南子作為公主,需要肩負起國家的重任,很快她就嫁到衛國去了,這對戀人不得不分手。
  • 子見南子:吾未見君子好德如好色者也,隱秘背後的救贖
    如果說沒有孔子,如果說沒有著名的子見南子的謎團。那麼南子在歷史上真的僅僅就是一位水性楊花的蕩婦罷了,但是正是因為有這個經歷,使得南子值得一提。水性楊花,好奇與徵服我們可以來嘗試著分析南子見孔子的原因,首先分析南子見孔子的原因。
  •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聖賢也會難過美人關?子路為何不爽?
    孔子見子路意見很大,一時也無法說明白為什麼去見南子,只好用對天發誓的辦法向子路解釋:我沒有做出任何不正當的事情,若有,上天就厭棄我吧,上天就厭棄我吧!連用兩句「天厭之」,老師表白自清可謂果決。也可看出南子非議之重。此語出自《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老師就是見一見貌美的國君夫人,學生產生如此反感?聖賢也會難過美人關?我們一起來細細看個究竟。
  • 【虞見·百姓故事】狀元小鎮傳佳話,寒門三子躍龍門
    狀元小鎮傳佳話,寒門三子躍龍門虞小勳   王正陽近日,在狀元故裡虞城縣古王集鄉榮莊村,
  • 《論語 子罕5》
    《論語·子罕》中「子罕」與人物子罕並不是同一回事。在這裡,「子」指孔子;「罕」是表示頻率的副詞,即「少也」。一:孔子見南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有一次來到衛國,寄宿在蘧伯玉家裡。南子派人對孔子說:「各國的君子不惜蒙受恥辱想與我們國君結為兄弟之情,必定要先見我們國君的夫人。我願見見您。」孔子推辭告謝,不得已去見南子。南子在細葛布做成的幃帳裡。孔子進門後,向北面恭敬地叩頭行禮。南子在帷帳中叩頭還禮,身上的佩玉首飾發叮噹碰擊的清脆響聲。孔子的學生子路對此很不高興。孔子指天發誓說:「我要不是不得已的話,上天厭棄我!上天厭棄我!」
  • 趣事,沒錢的糊塗人鄭板橋的一段風流佳話
    趣事,沒錢的糊塗人鄭板橋的一段風流佳話提到鄭板橋,人們就會想到他的「難得糊塗」,然而這樣一個難得糊塗之人,也是個「風流」種子,這是他自己承認的,他曾這樣描述自己:「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鳳弄兒之戲。」這也是文人常態,沒有那才是不正常。
  • 紐西蘭六大浪漫景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100%純淨的兩人世界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肩並肩手牽手,共同凝望太陽升起落下的感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當你哭泣的時候,有人陪你傷心,聽你訴說,為你撫平凌亂的頭髮和憔悴的顏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當你笑容明媚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和你一起明媚,而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微笑著看著你和陽光一般地燦爛。
  • 新泰見子山給學生減壓啦!暑期憑學生證可享半價優惠
    這裡就是新泰見子山景區近日,針對暑期景區為給學生減壓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在暑假期間,中小學的學生以及在校的大學生持學生證明及相關的學生證,中高考的應屆考生持本人的準考證,來見子山景區遊玩,所有遊玩項目都是打五折的優惠。
  • 《詩經》寶寶起名第二篇: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子墨老師接昨天分享的關於詩經取名的文章:《詩經 關雎》中唯美的名字,讓心中有景,花香滿徑今天繼續從《詩經·國風·周南》中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不錯的名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這是后妃的歌詩,現代詩經學者如聞一多等多以為這是一首祝賀新郎新婚的詩。詩以樛木比喻夫家,葛藟比喻出嫁女子,具有民歌性質。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意,並非愛情誓言,而是戰友之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相信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愛情誓言。人生中,男女兩人走到一起,同甘苦,共患難,由青春年少到白髮滿頭,不離不棄,攜手同老,這不是世上最美麗的愛情故事嗎?所以,我們相信,這是世上最美麗的愛情誓言了。但是,我們如果再看看這句詩的原意,我們也可能更為其感動了。它說的不是男女間的愛情誓言,而是戰友間的生死之盟。這句詩出自《詩·邶風·擊鼓》,原詩為: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 宿城區埠子鎮:生態宜居託起美麗鄉村夢
    前不久,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親親家園「迎新居『埠』入好日子」交房儀式舉行,又一批農戶選到了自己心儀的住房,開啟了嶄新的生活。「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埠子鎮黨委書記陳茂輝說,該鎮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群眾的幸福夢觸手可及。
  • 山東諸城石橋子鎮:美麗庭院點「靚」幸福生活
    今年以來,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緊緊圍繞「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的工作思路,積極發揮婦女在清潔家園、美化庭院、傳播文明中的獨特優勢,以組織、機制、宣傳、創新為抓手,讓「美麗庭院」示範戶創建成為綻放在「美麗鄉村」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 告訴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底是什麼意思
    常見人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來形容生死不渝的愛情,《那些年,我們讀錯的詩經》通過對「子」字及先秦時代背景的考證,推斷「執子之手」應為男子之間的約定,形容生死不渝的愛情實為曲解。 詩文簡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讀音:zhí zǐ zhī shǒu,yǔ zǐ xié lǎo)源於《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詩經》保留至今最早的註解「毛詩「和「鄭箋」中,這段話是歌頌戰友之情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非男女之間的誓言,而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