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性格的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巨嬰」,希望你不是

2020-08-30 十點說育兒

最近這幾年,「巨嬰」「寶媽男」「啃老族」等一些新名詞經常會被人們提到。每當這時,我們會去脾氣這些年輕人懶惰、不思進取、沒主見等,並對他們進行大篇幅評論。然而,仔細想想,這些年輕人難道天生就是這樣嗎?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那麼,為什麼這些人會是這個樣子呢?究其原因,還是他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誤造成的。

如果應該還在從小到大什麼都是父母給他大點好一切,那麼他自然而然就什麼都不會了。記得前段時間在一篇報導裡看到,貴陽市某中學的語文老師在統一回收早餐盒的時候發現剩餘39枚雞蛋,而這個班只有45名學生,說明只有6個人吃了雞蛋。然而,這39名學生沒有吃雞蛋都是因為不會剝雞蛋。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都很震驚,剝雞蛋是2歲左右的孩子都會幹的事情,怎麼這些十幾歲的初中生卻不會。這十幾年,他們也肯定吃過雞蛋,但卻不會剝雞蛋,那只能說明他們吃過的雞蛋都是家長給剝好的。

不讓孩子犯錯,才是教育中最大的錯誤。一些追求完美主義的父母,不僅對自己要求很高,對自己的孩子要求也是同樣的高,處處都想要最好,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的孩子感覺壓力特別大,不能讓自己出現任何差錯,做什麼事情都要達到父母的要求,就算令他們滿意,也會讓自己有責備的時候,永遠都滿足不了他們的心理。在這樣的家庭裡生活的孩子會失去自由,什麼事情都由父母做主,自己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利,人生感覺活得非常的自卑。

孩子剛剛學幹某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因為初學者,往往會犯一些錯誤,然而很多家長就不讓孩子再碰,自己替孩子完成這些事情。比如,一兩歲的孩子在學著自己吃飯的時候,往往會散的到處都是飯粒,甚至臉上、衣服上都是,家長就會呵斥孩子,不讓孩子自己吃飯,而是家長給餵飯。再比如,四五歲的孩子學洗碗的時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會把碗打碎,每當這時,很多家長會批評孩子,並且以後不讓孩子在洗碗,而孩子在被父母批評之後,就不再想洗碗,因為他們擔心被罵。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我們要陪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孩子,「贏」過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體現著父母的教育成果,我們看到問題儘快改善,讓孩子有機會健康成長,讓我們自己也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努力經營自己的背影,就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榜樣。

你的性格屬於完美主義嗎?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性格呢?你覺得還有哪種性格的父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點讚。

相關焦點

  • 母親是這種性格,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希望你不是
    還有一次我們搬家溫鍋,請了好多親戚朋友,就讓他舅舅去接他,結果這孩子在校門口等了一會兒沒人自己走了,給我們急的人仰馬翻。我就想著,孩子跟我們有緣,投胎來到我們家就是緣分,基本上他要什麼我都會給他,酸奶一喝就是四五盒,從來不捨得為難他,誰知道成這樣了呢!那就是了,那些內心總是內疚、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的母親,很難養出懂事的孩子,相反,還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 22歲男孩殺害父母:父母的這3種行為,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
    父母的這3種行為,最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父母無底線縱容孩子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將孩子當成手心寶貝來對待,儘可能的將世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這無疑是很多父母的心態。但一些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卻忘了把握分寸,將自己的地位放的太過卑微,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讓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性格,有的孩子甚至處處嫌棄父母。
  • 談教育:如果你這樣做,孩子將會被養成巨嬰或者一個廢物!
    老母親心灰意冷,更是悔恨不已,「如果不是我從小就慣著他,什麼事兒都包辦,讓他養成了依賴,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樣……」 然而,後悔已晚。 82歲的老母親淚流而下,讓人心酸。 有人說,最大的悲哀就是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卻得不到孩子的感恩。
  • 你的孩子是「巨嬰」嗎?是誰養成的?‖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節日感悟
    女兒說,比起孩子的智力發展,更應該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做人。女兒本科學的是數學,研究生學的是金融和運籌,她不是教師出身,卻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最讓我驚訝的是,作為一個國內讀書考試的佼佼者,提出了這樣的觀點,著實動搖了我根深蒂固的一些教育理念。
  • 這種性格的孩子,走向社會容易吃大虧,父母正確引導很重要
    導讀:這種性格的孩子,走向社會容易吃大虧,父母正確引導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種性格的孩子,走向社會容易吃大虧,父母正確引導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考那天我撕掉了別人的答題卡」,怎樣避免把孩子養成巨嬰?
    柚媽覺得,在這個情緒失控的事件背後,我們真正要看到的,不只是要教會孩子去管理情緒;而是要警惕自己的孩子養成習慣性地把自己的問題遷怒他人的「甩鍋心理」,因為這種心理會讓孩子無法真正地「長大成人」,而是成為一個巨嬰。
  • 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不懂放手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
    不懂放手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要學會控制好度,否則愛會變成傷害。父母若是一直無原則地溺愛孩子,不願意放手孩子,只會把孩子養出"巨嬰",往錯誤的深淵裡越推越遠。而如果父母總是不敢放手孩子,凡事都為孩子安排好,孩子缺乏自我實踐的機會,自然也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同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也會讓孩子養成"懶"的習慣,凡事都想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孩子自然是無法得到成長的。
  • 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
    該言論引發網友熱議,並認為,父母對成年人的過分溺愛,造成了成年人形成「巨嬰」的心理。在我們的生活中,「巨嬰」一詞也很常見,是人們用來形容成年人過分依賴父母,或者父母過渡溺愛孩子,儘管孩子已經是成人,還把他們當成孩子一樣的對待。那麼,父母是怎麼樣一步步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呢?
  • 孩子12歲了,家長還接送他上下學,會把孩子養成「巨嬰」嗎?
    導讀:孩子12歲了,家長還接送他上下學,會把孩子養成「巨嬰」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12歲了,家長還接送他上下學,會把孩子養成「巨嬰」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想孩子加入「啃老族」,這3件事就要從小拒絕,別養成一個巨嬰
    導讀:不想孩子加入「啃老族」,這3件事就要從小拒絕,別養成一個巨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想孩子加入「啃老族」,這3件事就要從小拒絕,別養成一個巨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哪種媽媽會養成孩子「軟柿子」的性格?以下3種類型,希望你不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和性格發展的最重要的榜樣,所以,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在許多家庭中,媽媽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時間遠遠超過了爸爸,所以,媽媽對孩子來說往往起到關鍵性的影響。一般來說,媽媽的教養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發展。
  • 智匯糖:重視心智教育,避免把孩子養成「巨嬰」
    社會中患「巨嬰症」的人比想像中要多,「生活不能自理被大學勸退」、「中年男子向母親要錢不給就打」、「70多歲老母親在街上為兒子找工作」的新聞事件頻繁走進人們的視野,這些不是個例,正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如何避免孩子長大後變成巨嬰?正確的心智教育極為重要。
  •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如何不把孩子養成巨嬰
    近來給孩子讀了一本書《愛德華的奇妙之旅》,讀過之後,不禁想起以前有位阿姨說的他們家的兒子。有一年快過年,阿姨和叔叔在忙著打掃衛生,讓快二十歲的兒子幫忙,結果他說,不想掃,因為覺得這不是他的家,不是他想要的樣子。這個被寵愛著長大的兒子,從小父母什麼家務都不讓他做,結果長大了一點都不知道心疼父母,像極了書中的愛德華。
  • 受氣包、老好人性格的孩子,在什麼家庭最容易養成,父母注意避免
    我看出了他們母子之間的問題,回去和小羅說了教育孩子不應該那麼強勢,總是教訓孩子不一定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養成老好人、受氣包性格的孩子這種性格的孩子有一個名詞叫做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和家庭教育脫不開關係。
  • 所有「巨嬰」的誕生,都源自父母的溺愛
    被稱為媽寶的成年人,基本是被包辦型的父母養成的。2、縱容型:這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會拿出全部力氣滿足。當孩子覺得被看見,認為自己有價值,並且覺察到他們是作為一個「人」,而不是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而獲得重視,他們便能感覺充滿力量,這種能量會轉變成他們對所關注的事物的真正熱情。換句話說,他們本性的自愛通過對生命的熱愛顯現出來。」
  • "巨嬰"為何越來越多,家長在這4件事上做錯了,你也有嗎
    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可是孩子的壓力卻也越來越大,就業崗位少,工作壓力大,買房不容易,結婚也難。在這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僅考驗孩子的學習能力,更考驗孩子的社會能力。可是還有很多父母,在進行&34;培養的教育模式,這樣的孩子他日進入社會該何去何從呢?
  • "三歲定八十"不是沒有道理,過於溺愛孩子,容易養成生活的巨嬰
    自小面對挫折,就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時期。當父母的一定不能認為孩子小,作為父母要替他們遮風擋雨,讓孩子獨自面對挫折,學會重新站起來是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課。然而,有的挫折是孩子能夠自己解決的,但是父母卻硬要插手,這就讓孩子沒有辦法獨立自主的進行一些事情的安排。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沒有主見,因此父母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千萬要忍住不要去管。
  • 家長越對孩子做這4件事,孩子越會往巨嬰的方向發展,千萬別馬虎
    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可是孩子的壓力卻也越來越大,就業崗位少,工作壓力大,買房不容易,結婚也難。在這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僅考驗孩子的學習能力,更考驗孩子的社會能力。可是還有很多父母,在進行&34;培養的教育模式,這樣的孩子他日進入社會該何去何從呢?
  • 他是「巨嬰鼻祖」,吃飯靠喂,走路靠扁擔挑,一天只想在家睡大覺
    ——宋慶齡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疙瘩,父母總是會千方百計地為孩子付出。但如果爸爸媽媽沒掌握好「愛孩子」的分寸的話,很容易就會將寵愛變成溺愛,把娃養成了巨嬰,就比如這位一天只想著睡大覺的「巨嬰鼻祖」——楊鎖。
  •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養成,父母要注意!
    生活中,所有的家長喜歡性格開朗、活潑的孩子,都希望可以培養出性格良好的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性格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培養孩子養成許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樂觀的性格。這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孩子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