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我國古代最為出色的幾位將軍之一,出身低微卻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為一代名將。年僅十七歲時就率領800輕騎兵深入敵方數百裡,殺的匈奴毫無抵抗之力。他於出生公元前140年出生在河東平陽的一個小吏家庭裡,自幼就勤奮練習騎馬、射箭、刺擊等武藝。
霍去病可以說時漢朝第一將軍了。他的父親是漢朝的一個小吏,對他的教育細節由於年代太過久遠並沒有什麼資料流傳下來,不過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他父親對他的前途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他父親和母親並沒有正式的名分,並且他父親也不敢承認和他母親的關係。他母親是一個衛家的女奴。雖然地位並不高,卻是衛夫子的妹妹,藉助母親的家族關係他得以隨衛青一起出徵北方討伐匈奴。
北方匈奴是遊獵民族,騎馬、獵殺是他們生活的主要部分,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觀念也深深佔據著他們的觀念主體。當時北方匈奴一直想將靠近中原這邊的土地據為己有,所以經常越界放牧並且襲擾漢朝百姓。西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隨衛青一起出徵北方。首次出兵率領800輕騎兵深入敵人領地數百裡,「斬虜過當」。一般理解為,當斬殺和俘虜敵人的數量遠超自己軍隊的損失時會描述為「過當」。大家不要小瞧匈奴的戰鬥力,他們自幼遊獵,可以說是馬背上長大的,騎術與射術都非常強。並且沒有中原地區的和平於安穩,飽經大自然的洗禮更加的兇猛和彪悍。而中原軍隊一般軍人質量並不如匈奴,很多時候都只能靠數量取勝。
要說起來他到底有多麼的厲害,或許之後從他的敵人匈奴身上才能找到更好的答案。他在首次出徵時便斬殺敵人兩千餘眾,同時斬殺了匈奴首領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匈奴首領的叔父羅姑比,憑藉著這些功績以160戶受封為侯。
元狩二年漢武帝任命年僅19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分別於春、夏兩次出兵河西。擊潰渾邪王、休屠王部並殺敵四萬餘人。俘虜包括匈奴王在內的大小官員和親族120餘人。同年秋,渾邪王率眾投降。而匈奴性格剛強,有相當部分不願投降而選擇叛變。霍去病得知此事之後果斷出擊,直接率眾殺入匈奴軍中,斬殺叛亂者穩定局勢。讓渾邪王得以順利投降並且穩定了北方地區相當長一段時間。從此漢朝徹底控制了河西地區,匈奴此戰敗退之後悲鳴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大概意思就是失去了祁連山,以後我的牲畜們沒辦法好好的繁衍了。失去了焉支山,以後我們的婦女出嫁時都沒辦法好好的打扮了。
元狩四年,漢武帝衛青和霍去病各率眾攻打匈奴左賢王部。霍去病大獲全勝殺敵七萬餘眾,並乘勝追殺至瀚海。瀚海就是如今的貝加爾湖畔。一大半在今俄羅斯境內,一小半在中國黑龍江境內。至此一戰,漢朝徹底改變在以往戰爭中只能被動防禦的狀態,殺的匈奴元氣大傷逃入漠北之後的數百年都無力再向漢朝發動大規模入侵。
筆者小時候看到課本中有關霍去病的歷史常常心潮澎湃,也曾經立下志願想要學習他成為一番事業。然而很奇怪的是,如今的課本上,霍去病不見了。無數次給我們迎頭喝棒並警醒我們的魯迅先生也不見了,就連月光下刺猹的少年閏土也不見了。更讓人無法理解的,各種明星卻多了起來。
可能有人覺得霍去病生活和戰鬥的年代太久遠,對如今的我們沒有什麼教育意義,也有人說魯迅先生的文章太深刻,少年們無法理解這些,只能學著老師們給的標準答案人云亦云。可如今的明星們就值得學習了麼。出軌、吸毒、譁眾取寵、只會靠臉吃飯已經成了明星們的常態。一方面P圖美顏化妝粉飾著明星們的臉,有些封面類圖片甚至要一個毛孔一個毛孔的修,另一方面明星們的真實面貌根本不是他所表現出來的那樣。為了讓大家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喜歡或者更容易脫穎而出,明星們的一言一行每一個正面形象都是經過公司精心設計並包裝出來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好看的臉還是有趣的靈魂實際上都或多或少的有水分。
霍去病和魯迅分別給我們詮釋了什麼是中華民族的英勇無畏和不屈脊梁,而明星們表現出來的通常是造作和無病呻吟。社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失去中華民族的氣節。希望大家可以少關注一些虛假的明星,多看看人物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