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日等國,教師不太受尊重

2020-12-12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英國、日本、美國特約記者 孫微 紀雙城 孫秀萍 侯健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種思維在全球並不是共識。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援引一份調查研究顯示,教師行業在許多國家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這導致這些國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願意走入這個行業,教師資源越來越差,很多現任教師無法得到與付出相匹配的報酬。

根據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學會和瓦基基金會組織的一項國際調查,世界上教師最受尊敬的國家排名中,前十基本為亞洲國家,第一名是中國。在歐洲和南美洲,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程度普遍比較悲觀。身在巴西、以色列和義大利的教師處於這個「教師地位指數」的最底端。

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教師的地位力拔頭籌,81%的受訪者認為學生尊重老師。而這個數據在國際平均水平為36%。英國教師處於35個國家與地區排名的上遊,高於美國、法國和德國。

該研究將尊師重教的文化歸功於亞洲傳統文化,包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這些地區的學生在國際考試中也表現最佳」,報導稱,研究人員表示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教師行業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師是否是孩子的未來理想職業,也是該行業是否在這個國家受尊重的一種體現。研究表明,在中國、印度和加納,很多家庭會鼓勵孩子成為教師。但在俄羅斯、以色列和日本,父母更可能勸阻孩子進入這個行業。

此項研究調查中,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低估了教師的工作時間,這顯示出不少地方的教師並未得到與其付出相匹配的關注。僅加拿大和芬蘭的受訪者認為,教師的工作時間比實際時間長。報導舉例稱,英國教師的工作時間排名第4位,每周超過50小時,其中包括在家工作的時間(如批改作業),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識到教師的辛苦。

在該項調查中,日本未出現在教師受尊重排行的前列。《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日本社會的多元化、複雜化,讓本來對教師行業十分尊重的日本人出現了價值觀的變化。在一些學校甚至出現「校園崩潰」現象:學生不認真聽課,老師也不敢嚴格管,因為稍微嚴厲一些,就可能引起學生或家長的不滿,有家長甚至打上門來,過分偏袒孩子,被學校稱為「怪獸家長」。一名三個孩子的家長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家裡人很尊重教師,但如果孩子想當老師,家長還是會很擔心。「老師的工作很高尚,但也很辛苦,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勝任。」

英國在調查中的排名體現出國際上對教師行業的普遍觀念——多數人給予教師應有的禮貌,教師也對學生和家長客客氣氣,大家平等相待。在英國,家長認為孩子無需依賴教師。即便是在家長會上,教師和家長討論最多的也是同學之間的交往,參與各種文體活動時投入的熱情等。

但不可否認,這樣的關係也有例外。英國全國校長協會近些年的調查顯示,1/10的中小學班主任曾被家長襲擊頭部、拳打腳踢、甚至被咬傷或遭受性侵犯。調查中,近75%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5年,他們受到過學生家長的辱罵或威脅。有86%的人表示,家長對教師的行為日益惡化。

另外,英格蘭教學委員會的研究統計顯示,最近10年來,當地家長對老師的抱怨投訴激增,已超過10倍。根據現行規定,家長或者任何公眾,在向本地學校或地方政府提意見後,就可以直接向英格蘭教學協會舉報老師的失職。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引述英國全國教師工會教育部門負責人邦斯的話說,「這樣的投訴潮會引發老師的不安」。

英國巴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英國父母與教師之間關係惡化是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老師的工作量有多大,而教師和學校也往往要為學生一些錯誤行為「背鍋」。社交媒體的發達讓家長更容易發出抱怨。調查顯示,1/3的小學教師以及1/5的中學教師每月都會受到家長的指責或言語攻擊。英國教師工會表示,家長會破壞教師的權威。「有很多人不珍惜國家資助的免費公立教育,對學校和老師要求太多,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得到超高期待的教育,應該送去私立學校。」

在美國,教師是否受尊重與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有很大的關係。一名俄亥俄州的美國家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美國一些地區,門路不硬很可能被安排到不好學區的學校,那裡的孩子並不會好好讀書,有的上課打架,老師上班都要擔心自己的安全。「甚至有老師先在辦公室哭一陣,再去上課。」

這名家長表示,一些貧窮區學校的校車後面都要有警車跟隨,防止學生在校車裡發生暴力行為。在學生和家長的抱怨下,政府不願意為這些少數族裔學區投入更多。因此,美國的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在富人區和亞裔學區,教師普遍受到更多尊敬,安全也能得到保障,工資也相對更高。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家長對《環球時報》記者抱怨說,政客將大量資金投入軍隊,卻不把錢投資在教育上,即使有錢也不會投入到少數族裔學區。「美國教師工會看似有很大權力,但是財政總是吃緊,所以並不能有效保障教師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教師越來越不被尊重的背後:為什麼我們要尊重教師?
    猶太人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神聖的職業,因此,每個孩子要像尊重上帝那樣尊重教師。教師應有的權威喪失殆盡,沒有「戒尺」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對老師沒有絲毫敬畏之心。這造成的後果是學生對文化修養的漠視,對錦繡前程的荒廢。其實我們敬重的不是老師,敬重的是自己的未來和國家的前途。近些年來教師不敢管學生,甚至還有老師因為合理教育而被學生家長打罵,這些就是擺在我們眼前的悲劇。
  • 利比亞石油合同受照顧 法英美對巴黎大會很滿意
    面對多國展示利比亞光明石油合同受到反對派「照顧」法英美對巴黎大會很滿意本報駐法國、英國特約記者唐 頤王 輝本報特約記者候 濤超過60個國家的領導人和代表團9月1日齊聚法國首都巴黎,商討利比亞在「後卡扎菲時代」的各種路線圖。
  • 近代英美等國文明等級論溯源
    1820年前後這一理論被美國中學地理學教師約瑟夫·埃默森·伍斯特和威廉.C.伍德布裡奇引入中學地理學教科書,之後迅速席捲英美等國的中學地理學教育。但在19世紀的英美等國,教科書特別是地理學教科書成為文明等級論的主要載體。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至晚到19世紀初,文明等級論在英美等國已經進入中學地理學教科書。以後隨著此類教科書的廣泛使用,文明等級論也在英美等國得到普及,成為各該國國民的一種常識。 首先將文明等級論引入地理學教科書的,可能是美國的約瑟夫·埃默森·伍斯特和威廉.C.伍德布裡奇。兩人都是耶魯大學的畢業生。
  • 川普缺席駐英新使館開館儀式 英美特殊關係受考驗
    川普缺席駐英新使館開館儀式  英美「特殊關係」受考驗  1月16日,新落成的美國駐英國大使館在倫敦開館。川普的缺席和此前他一再推遲訪英引發外界質疑英美關係是否陷入低谷。分析認為,川普上任後,英美兩國領導人互動遠遠落後於以往,在國際重大事務合作方面也乏善可陳,分歧卻越來越多,英美「特殊關係」正面臨巨大考驗。
  • 教師節【純福利】 贈《元照英美法詞典》
    三個詞,十二個字,卻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誘惑,克服得困難,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事。為了致敬這些偉大的師者,為了老一代學人的心血之作得以歷代傳承,《元照英美法詞典》(縮印版)精益求精,用最精美的設計,最嚴格的印刷標準再現了這一經典。
  • 懷化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
    彭國甫在懷化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上強調用心做好教書育人塑造靈魂的工作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雷紹業主持 陳恢清宣讀表彰決定9月10日上午,懷化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召開。(記者 潘雨 攝)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申健)9月10日上午,懷化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召開,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為懷化市「名師」「名校長」「優秀教師」「優秀校長」「最美鄉村教師」獲得者頒獎。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教師懂得奉獻,應該得到尊重
    目前10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作為教師的我實在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個現實:從整體而言,現在的教師的確越來越得不到尊重。
  • 弘揚重教之風,讓教師成為最受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8日,市委書記戴源走訪市希文小學和市新都路小學,看望慰問一線教職員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更加牢固地站穩教育改革發展的人民立場,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讓廣大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教育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民生事業。
  • 愛學生的校長不多,但遇見一個不易!深圳富源英美學校溫霈國《校長Talk》
    本期我們《校長Talk》欄目,有幸採訪了深圳富源英美學校溫霈國校長。他說道:「當校長,做教育,最關鍵看兩點:第一, 這個校長對我們中國教育有情懷嗎?第二, 他愛我們的孩子嗎?」我更喜歡接觸孩子 我更懷念當老師 第一次見到溫霈國校長,是在幫你擇校的教育展上。他正被家長圍著,面對面解答家長的疑問。當時覺得,這位校長面目慈祥,溫文儒雅。上周我跟同事去富源英美探校的時候,無意間在校桌球室看到溫校跟同學們一起在打桌球。
  • 留學英美,現在還是首選嗎?
    雖然仍有23.8%與22.1%的學生選擇英美作為留學的目的地,但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卻異軍突起,成為不少留學生的心頭好。《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9月10日的一篇文章對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首屆畢業生受青睞,英美名校拋橄欖枝
    6月24日,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第一屆高中部畢業典禮舉行,這所創辦僅三年的十二年一貫制民辦雙語學校向社會交出了答卷。首屆11位畢業生合影 本文圖均為 校方供圖英美名校向首屆11名畢業生拋出橄欖枝首屆高中畢業班只有11名學生,很受海外名校青睞。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
    從整體而言,現在的教師的確越來越得不到尊重。教師越來越得不到尊重受傷的不僅僅是教師,還有學生,還有教育,還有我們的未來。為此,我深感憂慮。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對原因的探討或許是改變這一切的開始,本文就嘗試探究這一點。師道尊嚴去哪了?
  • 巴音朝魯: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讓教師成為最受羨慕的職業最受尊重的群體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今天(9月9日)來到延邊州汪清縣羅子溝鎮中心小學和羅子溝鎮中河初級中學看望慰問教師,轉達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教師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英美資源有意聯手中國企業合資開礦
    英美資源集團董事長司徒慕德(Sir Mark Moody-Stuart)21日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間隙透露以上消息。司徒慕德說,英美資源集團正在接觸幾家中國公司,但他拒絕透露這些公司的名字及性質。  2007年11月,英美資源曾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建立戰略聯盟關係,國開行承諾英美資源在中國、非洲以及其他地區開發自然資源項目方面提供幫助。
  • 學生和老師同領獎 國開一中的教師節有點不一樣
    來源:青島信網信網9月10日訊 教師之所以受人敬仰,不僅因為他們「傳道受業解惑」,更因為他們用拳拳之心實現了「身正為師」四個字。9月10日下午,青島國開第一中學舉行了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的這一天,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的老師收穫了榮譽,同學們也用自己的成績為老師送上最好的禮物。
  • 「為教師亮燈」讓師者得到「心的尊重」
    9月8日,2020年教師節「為教師亮燈」活動正式開始,亮燈主題詞包括「老師,您好」「教師節快樂」「老師,您辛苦了!」以及第36個教師節的主題「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等。根據安排,山東煙臺市區亮燈位置主要是:濱海廣場、文化中心、漁人碼頭、南大街主幹線大屏幕。亮燈時間從9月8日一直持續到9月10日,每晚亮燈時間一般為8點到9點。
  • 摧毀教師的不是不尊重的行為,而是價值體系的崩塌
    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一直以來倍受關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如同在放大鏡下一樣,稍有不慎,就曝光了。有的是關於愛的傳遞,有的則是充斥著傷害與遺憾。近日一位教師,因不滿學生給班主任送花沒給自己送花,而對學生破口大罵。事情發生後,相關部門很快做出處理決定。然而,事情卻不可能隨著處理決定的出臺而結束。
  • 中國人出國怎樣才能受尊重?
    西方人也是遠遠遙拜,但受地理條件限制,上朝天國難以惠澤。中國人是風光的,出國門便是天朝上人,尊貴的很。據說當時島國還偷偷船運女人到中國,借得中國人的優良基因後滿心歡喜地回去,以圖改良本土人種。總之,那時的中國人去了哪裡都有影響力。曾有一個猛人,千裡之外借番兵滅了一個國!
  • 川普「驅逐」大使,給英國人5點啟示,更看清了英美的真實關係
    1「特殊」的英美關係不再特殊大使作為外交領域一個非常敏感的職務,不僅受本國政治的影響,受駐在國政治的影響也很大。在歷史上,因為與駐在國領導人發生嚴重的爭執,而被要求替換大使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派出國拒絕駐在國的要求,大使被驅逐的情況也不鮮見。英國人一直認為,自己與美國人的關係特殊,英國政府的官員包括英國大使批評美國總統和美國政治家,就像美國國內在野黨批評執政黨一樣天經地義、稀鬆平常。
  • 羅伯特奧布萊恩為何不尊重事實?
    10月21日當天,在以加強英美合作為主題的大西洋未來論壇上發表演講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瘋狂攻擊中國20分鐘。羅伯特奧布萊恩強調,中國計劃壟斷21世紀每一個至關重要的行業;中國是一個掠奪性大國,試圖脅迫鄰國和西方大國。羅伯特奧布萊恩還強調,中國在推動疫苗的國際合作的同時,「利用網絡間諜活動,竊取歐洲、英國、美國的研究成果」。